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中國醫療條件差?咱倆換換?

向下

中國醫療條件差?咱倆換換? Empty 中國醫療條件差?咱倆換換?

發表 由 lung 周一 8月 01, 2011 2:03 pm

很長的文章,圖我就不貼了

天涯的帖在此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102740.shtml







小水瓶,25歲,女,已婚,身體狀況:健康。瓶子b,25歲,男,已婚,身體狀況:健康。

小水瓶和瓶子b居住在加州舊金山半島上,即傳說中科技先進人口“稠密”的矽谷,育有一孩兒。據說這個地方是全美生活成本第二高的——紐約第一。小水瓶年少一點的時候,曾天真地認為這個地方敢那麽貴那生活質量應該還是不錯的。後來小水瓶發現自己不過犯了消費者最常犯的錯誤之一——有期待了。所以說,這就是人生啊,大家期待不要那麽高。

  其實,小水瓶對生活的要求還是屬於溫情而合理的,基本的需要不過遮羞和溫飽,萬一有個病能及時得到治療。但現實很快讓小水瓶發現,有病能及時得到治療在米帝絕對是個奢侈的需要而不是基本的需要,歸類為基本需要純粹是小水瓶從前被社會主義祖國慣出來的錯覺,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很傻很天真。”
  
  譬如,很傻很天真的小水瓶曾經認為有病是可以直接就上醫院的,化驗結果是可以20分鐘取的,在醫院是走兩步就能拿上藥的,大出血醫生也是會讓輸血的,心梗了急救車拉一下是不會破產的,半夜吊水是不用付過夜費的,生了孩子也是可以住那麽兩天院的。如果看官你今天還敢這麽認為的話,恭喜你,因為你很可能在一個滿足上述可以的國度,它叫中國。如果你看了就開始懷念上述的任何一個可以,擁抱下不在中國的你,因為你要相信,即使你所在的地方天災人禍不在了,那個叫中國的地方還會在那裏,過去的五千年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你家還是在的。
  
  這裏的故事則是家外的故事——倆瓶子在千裏之外的米帝跟醫院醫生醫療保險親密接觸的不長不短史。
  
  
  
  
  
  國內醫療差?咱倆換換?一 米帝醫保是這樣子滴
  
  
  
  在中國,醫療保險的實質是一個賬戶,意思是裏面有錢。米帝的醫療保險就是一張有你名字的卡,分文沒有。
  
  米帝是一個沒有政府醫保的資本主義國家。提供醫療保險的都是私企。私企有HMO,PPO兩種,占據97%的市場。兩種是一家公司,明白什麽叫壟斷了吧?PPO又分為BlueCross和Blue Shield。私企每個月強制性把錢從你口袋裏掏出來,分文不還,然後允許你一年到頭換一次險種。私企每個月搶多少錢呢?小水瓶家在舊金山灣,人頭500 美金,有了小人後加300。每個月“被扔掉”1300美金。小水瓶公婆家在南加州聖地亞哥,人頭500美金,育有三孩兒,其中一個不幸患有先天糖尿病,私企對此孩兒以“preexisting conditions,(已經存在的疾病)”為由拒絕提供醫保。全部自費。此孩兒今年已23歲,需要更換胰島素泵一部件,費用是5千美金,泵已過期半年,尚未更換。
  
  無論HMO還是PPO,無論險種,私企給你報銷的看醫生/拿藥的比例是不定的,報銷看甲醫生還是乙醫生拿A藥還是B藥的比例也是不定的,報銷今天看甲醫生還是明天看甲醫生還是不定的。明白什麽叫瞬息萬變了吧?
  
  總之,米帝醫療收費體制最大的特點就是隨機性和刺激性。你看醫生時候是不可能知道要交多少錢的,因為醫生不知道啊說要等上奏保險公司啊,去看醫生時付的十刀二十刀不過是個見面費,1-2個月後會給你寄賬單來,那才是“看醫生費”。而賬單全部是醫保公司自定義縮寫,基本和戰爭時期密碼異曲同工。你要真想看懂賬單,估計得去研究生院專門上一門課的功夫,6學分那種。



韓寒曾經說” 一個能吃轉基因糧,地溝油菜,三聚氰胺奶,打劣質疫苗針的民族,他們的忍耐力是你所不能想象的高,他們的需求是你所不能想象的低。 “我認為韓寒是個有良心有思想的大好青年。但我不得不對這個一直生活在金山區的老實同學說:你看人的想象力未免也太有限了吧?樣本未免也太不全了吧?把中華民族想得也太獨特了吧?且不說人米帝90%的糧都是轉基因的,占市場80%的雅培奶粉是全面下線的,兒童疫苗是全民強制的但同時是全部自費一針300美金的。就說看醫生吧。換成你去買電視,如果超市跟你說“這個電視價格不曉得,但你可以拿走,過一兩個月後我們會給你寄賬單,你到時必須按賬單付錢。”你還會買這電視麽?恐怕你連把超市砸了的心都有吧?為什麽從電視換成見醫生,這事兒就突然可以接受了呢?但人家米帝,那可是全民接受終身售後不明醫療消費,而且還能被洗腦到自覺自願維護消費糊塗制抵制醫療改革的,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是怎樣的精神?!這又需要多麽高的忍耐力?!
  
  無論如何,咱這每個月上千刀都捐給保險公司了,總可以隨便去看醫生了吧?你把保險公司想簡單了。用HMO?你只能去看HMO規定的那麽幾個醫生。用 PPO?你可以去看多一點的醫生。但是,保險公司把這多一點的醫生又分了兩類——網內的和網外的。去看網內的,給你多報銷點,好的保險可能報到80%多。網外的少報銷或壓根不報銷。那你說了,我怎麽知道這醫生網內網外呢?上網查啊,查不到打電話啊,你以為人保險公司還人文主義地給你個使用手冊不成?你以為病了擡腳就能找個醫生看啊?先好好做做功課吧你!
  
  google完醫生了,去看吧。直接去?你以為你是奧巴馬啊,你啥時候去醫生就接見你啊?趕緊打電話預約吧,同時向各路神仙祈禱能在個位天數內見到醫生吧,喔,最早的2-3周後啊?那是常事,你急什麽?一般的病2-3周死不了!到時好了不去了也是替你自己省錢。
  
  看了醫生了,接到賬單才發現保險公司分文未報銷?你怒什麽怒?誰讓你買保險時沒好好讀那50頁的文件?!沒聽說過deductible麽?人保險公司都寫了,每個月捐錢的基礎上,根據你的險種不同,你只有消費到幾百-幾千以後才開始報銷那個百分比的。前面幾百——幾千塊是自掏腰包的!你就病了一兩次今年沒花到deductible的限額怎麽辦?不好意思,那您今年就全額自費了,明年開頭deductible從零開始咱再算。放心吧,我們保險公司是不會倒閉的,咱這政策幾十年不動搖的。
  
  你看完說了,保險公司這麽險惡,那我不買保險總可以了吧?我知道沒保險去一次醫院就破產,那咱年輕力壯沒啥毛病不去醫院不就成了?!哈,曾經是可以的。可惜時不我待,現在醫療改革了,明白什麽是全民醫保麽?意思是法律強制全體人民必須從私企買醫療保險!你以為帝國主義國家就沒有專政?!你太純潔太天真了。
  
  順便說一句,現在還只是必須買醫療保險,還沒到強制買牙醫眼科保險呢!(醫保原來不包括牙醫眼科啊?對不起,是不是又讓你失望了?別打,不是故意的...)小水瓶家認清形勢,趕上最後一班車,毅然取消給牙醫眼科保險捐錢了!每個月捐150刀捐了一年後配副眼鏡還是300刀,我腦殘了才會繼續捐!牙口眼睛要有問題全指望回祖國解決了。




二.急診室的三個小故事
  
  急診室,英文, emergency room. 看過《國內醫療差?咱倆換換?一》的看官應該都已熟悉米帝醫療江湖規則一了——有病先預約,見醫生看造化。那有人說了,突發情況怎麽辦?理論上,突發情況該去emergency room。實踐中,我觀察發現其實大部分突發情況下美國人都避免去急診室。客觀地說,我認為應該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主動性,自己歸類哪種突發情況然後判斷要不要去。那麽歸類標準是什麽呢?簡言之,如果你還能自己打911去急診的話,那應該歸類為你其實是不用去的,如上吐下瀉胃腸痙攣一類;如果你已經不能自己打911了,那急診室確實值得一去,如心梗中風斷氣一類。米帝醫療江湖規則二在此同樣適用——去前請自行做功課,因為雖然號稱emergency room,很多也是周末休息的,不少也是晚上8點關門的。別去錯。常識普及完了,開始講故事。




家庭聚會。
  
  我的老公瓶子b的外婆突然來電話。電話是我婆婆接的,掛了以後婆婆面若春風,淡定地通知大家:“爸爸他們晚點到。”
  
  “怎麽了?”
  
  “爸爸不是前兩天剛割了闌尾麽?他們正開車過來,他線開了,現在要回去自己包包。他們晚會兒來。”
  
  “喔。”一大家子人淡定地繼續吃薯片聊奧巴馬。
  
  “啊?!”這是我和我母親兩個:“外公線開了?!不去急診麽?!不讓醫生處理一下?!”
  
  大家安靜了一下,可以看出他們在努力地試圖理解我們的邏輯。“如果去急診室肯定要等兩三個小時,急診室什麽人都有,還不定染上什麽病。”言畢,回歸薯片和奧巴馬。
  
  外婆外公家離婆婆很近,少時,兩位老人飄了進來,滿面春風。我趕緊上去看外公:“外公,你還好麽?”
  
  “啊,沒事兒。”
  
  外婆眉飛色舞地描述起來:“外公正開車呢,我剛好扭頭看他,哇!那血忽地一下子就冒出來了,他穿的白襯衫全叫血染紅了!我趕緊說‘看,看!’外公低頭看,說估計線開了。我說那你趕緊掉頭啊咱得回去換襯衫才能來啊。”
  
  我被震得啞口無言,很努力地理解著外婆的邏輯,半晌之後,說:“外公,你又自己開車來的?”
  
  “對啊。”
  
  我看著他襯衣下鼓鼓的紗布,不放心地加一句:“外公,你真不要去急診看看醫生麽?”
  
  “不用。醫生能幹什麽?跟我自己包包也差不多。去了起碼等兩三個小時。”
  
  然後他們就加入了家庭聚會,眾樂樂。獨不樂的是我和媽媽。我們真不是故意的,主要是第一次,我們這倆井底之蛙確實被徹底震撼了。我看著外公,這個沈默寡言慈眉善目的老人今年79歲了,擁有幾百萬,他兩天前做了闌尾手術,現在開線了,他選擇自己包包就算了——因為比急診快,在這個國家79年的生活告訴他他去急診的結果也差不多。這就是他所在的社會的現實。他享受到他每年交稅的社會福利了麽?
  
  看看,多好的老人啊。點兒這麽背都不怨社會。





胳膊斷了
  
  瓶子b的胳膊斷了,痛!痛!痛啊!開車40分鐘到最近的急診室,滿滿的人,沒有醫護人員的影子。開始排隊。痛!痛!痛啊!
  
  我心說:“不能快點兒麽?”可這話說不出口。為什麽?隊裏前面一個滿臉的血往下淌,看不清眉目。再前面一個正躺在地上抽羊角瘋。最牛叉的是大家都在等。還是沒有醫護人員的影子。
  
  兩個小時以後,總算有人來了,瓶子b的胳膊接上了。他回憶說,這是他人生中最痛的兩個小時。有什麽辦法
  
  我要死多久你才知道
  
  某天瓶子b下班來說,“寶寶,你肯定愛死這個了!”(註釋:"You would LOVE this!"取決於說話的語調,此句經常用於反諷。意為恨死。)
  
  “怎麽了?”
  
  瓶子b打開電腦,開始放CNN的新聞。我不看新聞,都是新聞來看我,那時候新聞一般都變舊聞了。
  
  一段急診室攝像頭拍下的錄像。紐約,布魯克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場景:一個女人來到急診室,當然沒有醫護人員的影子,於是她坐下開始等待。女人慢慢傾斜,慢慢傾斜,死掉了。其他等待的人毫無反應,包括一名保安。錄像很久都沒有變化,終於看到有醫護人員進來了,錄像定格時間——這時女人已經死了近一個小時。她一共在急診室等了近24小時。
  
  我認真觀察了下錄像時間,總結說:“又不是第一次有人在急診等死了,為什麽這次上新聞了?不是因為她死了快一個小時才有人來,不是因為她等了近24小時。是因為現在終於官司打到比較大了。”
  
  如果沒有打官司呢?還會上新聞麽?
  
  故事講完了。我們從中明白了什麽道理呢?一做人一定要淡定;二 委屈苦惱全忘記。
  
  愛讀新聞的新聞在此:
  
  http://articles.cnn.com/2008-07- ... tal-center?_s=PM:US
  
  愛看視頻的視頻在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lKUwBCIBzA



兩個B超的故事
  
  中國的B超
  
  
  
  2009年6月,懷孕三個月的小水瓶回中國省親,決定去做第一個寶寶B超。這段經歷估計所有國內的平民孕婦都差不多,早上8點爬起來,步行十分鐘去了離家最近的三個醫院中的一個——普普通通一單位附屬醫院,小水瓶媽媽25年前就在那兒生的小水瓶,看下牌子歸類二級甲等醫院。掛了個一塊五毛的婦科號,沒帶病歷本又花一塊錢買了本兒,然後轉過大樓拐角看了位醫生。醫生姓薛,問了問懷孕基本狀況,龍飛鳳舞地寫了頓,然後問我要做彩超麽?做。開了個條,拿條上樓做彩超,等了個10分鐘,進去做了第一個彩超。拿了一張打印紙出來了。把紙拿給老公瓶子b看,“好像一花生米啊。”從此小人被冠名花生米直到出世。拿了單子回頭找薛大夫,被問要不要驗血。想了想說馬上得回美國估計驗了回去還得重驗,不想白挨一針。那好,大夫點點頭,囑咐了些註意事項,去交彩超的錢,103塊。撤。
  
  出醫院大門的時候,瓶子b止住了腳步,疑惑地問我:“完了?”
  
  “對啊。”
  
  “可我們還沒付看醫生的錢呢?”
  
  “什麽意思?付過了啊!掛過號才能看醫生啊。”
  
  “就是那個一塊五?”
  
  “對啊。”
  
  “哇,哇,哇!”
  
  “怎麽了?”
  
  “說實話,我根本沒想到中國醫療原來這麽好!我今天回去就要寫博客!今天的經歷寫出來美國人都會驚訝死的!我告訴你,我們真的根本對中國毫無了解!就這麽幾條就能讓所有美國人羨慕死:一,可以走著就去醫院,還不止一家;二,沒看醫生時就知道要付多少錢看醫生,而且出醫院門就付清,不是過一個月再接到賬單然後付錢的屁話;三,在一家醫院裏面可以化驗,看醫生,做B超,拿藥,不用開車去這裏那裏;而且還沒有一大堆paperwork!(填表)而且做一個B 超只要100多塊,就是15刀!中國醫療真的太好,太好了!”
  
  
  
  美國的B超
  
  
  
  首先普及一下背景知識。看過國內醫療差?咱倆換換?一的同學肯定都記住了米帝醫療江湖規則一——看醫生要預約。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麽呢?歷史上,美國地廣人稀,社會結構是四處分散的小鎮。一個小鎮一般有一個醫生,所以醫生都是個體戶。在這種歷史基礎上,現代美國醫療制度逐漸形成,今天的醫生仍然是私企,自產自銷,並不受雇於醫院,只是把據點設在醫院附近,和醫院是合作關系。所以在美國看醫生通常不是去醫院,而是去醫生辦公室。
  
  米帝醫生制度的實質說白了就是今天中國山區的赤腳醫生或城市的私人小門診。
  
  因此,返回美國後小水瓶趕緊follow米帝醫療江湖規則二——自己做功課,找了個口碑比較好的私企孕檢生娃。2009年8月,懷孕5個月的小水瓶第一次見私企醫生,說得矯情點那該叫私人婦產科醫生(Obstetrician and Gynaecologist, 簡稱OB-GYN,),第二次做B超。
  
  孕期5個月的B超是排畸B超。醫生是女的。預約了,準點到,被告知有人,等了半小時,見到醫生。醫生手拿一大堆paperwork,開始問,祖宗八代有沒有心臟病都問完了,開始給我做B超。
  
  “醫生,寶寶有殘疾麽?”
  
  “I can’t tell you. I’m not certified. I suggest you go see a ultrasound specialist. ” (我不能說,我沒有被認證的資格告訴你,建議你去見一個被認證的B超師)
  
  我?!!你啥都不能說還給我做B超幹嗎?有這麽逗人玩兒的麽?!
  
  我忍了忍,客氣地說,“...OK...then what can you tell me about the baby?"(呃,好吧,那你可以告訴寶寶的什麽情況?)
  
  “喔,寶寶心跳正常。”
  
  “能看出男孩還是女孩麽?”
  
  “大概看應該是女孩,當然男孩兒的可能性也有。”
  
  “多大可能性?”
  
  “我沒有被認證,不能說。”
  
  我?!!
  
  B超就這麽做完了,醫生問你吃孕婦維生素了沒?答沒有,我正常吃飯,營養很均衡
  
  “還是吃吧。”撕給我一張處方單。
  
  “你要去見B超師麽?”我忍了,“好吧。”再撕給我一張單子,“盡快預約去做B超吧。”
  
  撤。
  
  出了門,我的老公瓶子b皺著眉頭,連連搖頭:“我真覺得美國的醫療很有問題!看看,我們一進來四周全是產品廣告——我覺得在醫生辦公室看到的全是廣告這真的很有問題。還說要看什麽必須專門做B超的?整個醫療細化得太過了!婦產科醫生什麽都不說,還要專門再去一個被認證的看B超的!美國醫生行醫的第一原則真的就是避免醫療糾紛!萬一她說了什麽,以後發現和現實不一樣,人可以告她。醫生最怕官司,所以基本什麽肯定的話都不說。”
  
  拿著處方開車去藥房拿孕婦維生素,40顆40刀,所謂保險付後價。扭頭一看,非處方的孕婦維生素200顆10刀,櫃臺上大把。
  
  然後再預約,約到10天後,去找“被認證的B超師”再做一次B超,終於可以知道寶寶沒殘疾了。容易麽?!
  
  記得我幾天前剛開篇時,寫了個序,有個看官激動地已然不能自已提問了一串問題,其中一個是“美國醫生什麽態度?中國醫生又是什麽態度?!” 是啊,國內那個薛醫生和做B超的誰都沒朝我笑,但你說奇怪不奇怪,人沒笑我怎麽也沒覺得我就精神崩潰了呢?
  
  相反,這次人米帝的女大夫不光笑了,還問我“how are you?”了呢。標準得如所有超市服務員,可我怎麽也沒覺得自己就成上帝了呢?事實上,1個月後,我收到賬單給女醫生付了100多刀後沒當成上帝的感覺更強烈了;又過兩周,收到“被認證的B超師”賬單又付了100多刀後已然可以肯定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去醫生那兒體驗當上帝了。


我的血呢?
  客觀地說,我的老公瓶子B是個比較堅強的人。
  
  從他小時候,我的婆婆就孜孜不倦地教育他生病不要去醫院,非生命垂危不要去急診。大家也都知道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養成了不看醫生的好習慣。說從不看那是誇張的修辭,其實他還是看過兩次的,一次是肺炎,遵循媽媽不去醫院的教誨導致一只肺積了半肺水最終還是去看醫生了,另一次是胳膊斷了被去了急診。
  
  某天,瓶子b醒來感覺不是很良好,眼睛巨痛,頭巨痛,身體一側呼吸時巨痛,伴有昏眩嘔吐癥狀,不明原因,但是因為痛到沒法兒上班了,從不去醫院的瓶子 B嗚嗚哀號了半日後決定去看醫生。看過國內醫療差?咱倆換換?一的人都知道米帝醫療江湖規則一——有病先預約。瓶子b沒有未蔔先知的能力,因此失去了提前預約這天去看醫生的機會。是不可能當天見醫生的。於是瓶子B搬出米帝醫療江湖規則二,上網做功課,查保險涵蓋的urgent care。(註解:urgent care, 作為急診室ER的民間補充,比醫生辦公時間晚,一般夜裏8點才關門,有的周末也會開。)米帝的保險和所有去的地方掛鉤,如果去保險不涵蓋的地方很輕松就破產。
  
  功課做完,最近的不會破產的urgent care在20英裏之外。瓶子b抓緊吐完最後一把,駕車20分鐘到達。
  
  醫生聽了病情描述,觀摩一下說:“我也不知道你怎麽回事。有可能是你胃酸過多,這樣好了,你先吃這個藥試下。再去化個驗。”米帝醫生首選的治療方案通常如此——實驗排除法。看到此處某些看官可能要不解了:你寫錯了吧,應該是先化驗再開藥吧?別急。現在插播常識普及。看過國內醫療差?咱倆換換?三 的朋友們還記得米帝醫生制度的實質是什麽麽?答對,個體戶。個體戶制度其實是米帝醫療的普遍制度,適用於化驗室,藥房等。你以為拐個彎兒就能抽血,等個 20分鐘就出結果啊?快醒醒,再理解下標題,我不是在寫國內了。米帝化驗程序如下, step 1:在個體戶A處抽血;step 2:個體戶A把樣本寄給個體戶B,又稱化驗室,通常有自己據點;step 3:個體戶B把結果報告回個體戶A;step 4:個體戶A打電話給被抽血人報告結果。完成以上四步平均時間3-7個工作日,大家註意一下,周末不算工作日。step 4純屬理論層面。
  
  插播完畢,接著講故事。於是醫生一揮手寫了個處方,然後瓶子B被抽了3管血,撤。趁這個空檔抓緊再吐一把,接著開車去個體戶C處——藥房拿藥。藥房看了下,說:“這個不是你的保險管報的處方藥。你可以讓你的醫生給保險公司打電話說明是他給你開的,然後保險公司決定要不要報這個藥,然後你再來取。或者,如果你現在要180美金。”
  
  180美金是什麽概念呢?大致是正常飲食的三口成年人之家20天的菜金。按購買力算,大約相當於一線城市人民幣1500元左右。瓶子b一看仨禮拜菜金哪,說那讓醫生打電話吧,開車回家。沒有藥,沒有診斷,沒有驗血結果。
  
  回家繼續嘔吐。一周過去了,又一周過去了,醫生沒有來電話報告化驗結果,堅強的瓶子b自愈了。這時他接到了藥房電話,說你現在可以來取藥了...你丫我有病現在才去拿藥呢?!一周過去了,又一周過去了,醫生還是沒有來電話。這時大家基本可以推論確定從此再也不會聽說瓶子b那3管血了。
  
  故事講完了,回頭看了下寫作日期:2009年10月2號。現在是2010年10月9號,我一想,周年啊!舊文重發,紀念下落不明的那些血。大家國慶快樂!
  
  瓶子b同學是看新聞的。應此人要求,上個昨天新聞的鏈接:
  
  http://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11502938
  
  BBC新聞大意:根據調查,在過去的60年間,盡管美國醫療費用翻了一番,美國人均壽命卻在不斷縮短。哥倫比亞大學發表研究結果,認為原因是美國昂貴低效且分工過分細化的醫療制度本身導致人均壽命縮短,非肥胖。
  
  這有什麽可奇怪的?




大出血
  2009年12月15日,小人kay出生在舊金山灣區一家頗有口碑的醫院。kay的母親小水瓶是順產,保險規定順產報銷48小時以內的一部分。那家醫院產房和病房是按小時收費的——每小時1800美金。於是小水瓶第二天出院了。
  
  2009年12月30日,呆在家裏坐月子的小水瓶正站在書桌前找書,聽到母親驚問:“你怎麽一下子出這麽多血?”低頭一看,白褲子整個兒變紅褲子了。小水瓶長了24歲,沒有出過比膝蓋破了更多的血,頭回見大出血,那速度跟黃河決堤媲美,頓時大驚。一小時後,出血的洶湧之勢毫不退卻,小水瓶開始大驚+失色。打電話給上班的老公瓶子b說大出血想去醫院,瓶子b大急,回家撥打小水瓶的婦產科醫生電話。美國的產科醫生是不可能親自接電話的,留言機甜蜜流利地背誦標準辭:“這是某某醫生的電話。如果是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請打911;如果有急事,請打該醫生傳呼機,號碼是...請註意,如果撥打傳呼機,我們將對您進行收費。”
  
  瓶子b撥打傳呼留言,緊急情況請回電。
  
  醫生很迅速,20分鐘以後回電。“怎麽了?”
  
  “醫生啊,我是瓶子b,小水瓶突然大出血啊!”
  
  “出血多久了?”
  
  “大概1,2個小時了。”
  
  “有沒有減弱的趨勢?”
  
  “沒有。”
  
  “她什麽時候生的孩子?”
  
  “半個月前。”
  
  瓶子b加了一句:“醫生,她失了好多血了,我們想去醫院輸血。”
  
  “我必須跟病人自己通話。” (米帝所有醫療實踐的第一準則是避免官司,這就是為什麽你會發現所有的醫生步步為營,永遠按章行事,永遠不給肯定答案,永遠小心避免任何可能導致糾紛的細節。)
  
  小水瓶已然明了這套規則,接過電話,“是的,是我自己希望輸血。”
  
  “你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胎盤結疤脫落引起大出血。我不建議你來醫院,因為你現在來,醫院肯定會給你清宮的。”
  
  要不是失血太多,你肯定會看到小水瓶的血都秒沖臉上了.
  
  “我是失血,幹嗎要清宮?!”
  
  “美國醫院對這種情況的標準操作就是這樣——肯定會清宮,而且肯定不會給你輸血的。你來了也是白來。”
  
  我喀喀喀!!!~~~~~
  
  “我的建議是你呆在家裏繼續觀察。如果4-5個小時以上出血還沒有減慢,再打我電話。”
  
  我繼續喀喀喀!!!
  
  接完電話,告訴瓶子b和母親醫院去不得的原因,兩人大怒痛罵米帝醫療怎麽這樣兒。
  
  4小時後,小水瓶出血減慢,衛生間裏堆的床單有一米高,祖國江山一片紅。米帝醫療又一次用血淋淋的現實印證了毛主席的教導“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說到底,命大才是硬道理。
  
  喔,差點忘了說,那通電話,醫生收了50刀。
  
  後記,以前有的看官評論說:“你看的是什麽醫生?!”大家要淡定。小水瓶就很淡定。希望大家不要把醫生妖魔化,不能因為人是醫生就認定他黑心,這就和不能因為人生在河南就鄙視他一個道理。六六寫的《心術》裏有一段兒,患者死了家屬來鬧事兒認為醫生害死的,醫生苦笑不得說:“我跟你無怨無仇,為什麽要害你?” 小水瓶也是這麽看自己的婦產科醫生的。她實話實說,按章辦事,相信和絕大部分醫生一樣。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中國醫療條件差?咱倆換換? Empty 回復: 中國醫療條件差?咱倆換換?

發表 由 lung 周一 8月 01, 2011 2:04 pm

七 孕檢必須這樣麽

  孕期糖尿病,英文,gestational diabetes。概率低於4%。在米帝無論你是否有遺傳可能或癥狀,要求每個孕婦都抽血檢查。是否該為低概率事件而檢查每個人從而導致整體醫療費用上升,這個問題仁者見仁。目前現實是unnecessary excessive medical testing(不必要的過多醫療測試)是米帝醫療價格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孕期糖尿病檢查程序如下:早上空腹去,給孕婦一罐50g巨甜無比到惡心的葡萄糖水喝,然後過一小時抽血。稱為glucose tolerance 1 hour test. (簡稱1小時血糖測試)
  
  鑒於米帝平均人壯如牛的人文特征,抽血量是非常可觀的,從胳膊上抽,每次一大管。同時鑒於米帝地廣人稀的地貌特征,護士得到的練手機會相對較少,紮你個三五次才能紮準血管那是正常狀態。就這樣人並不壯如牛的小水瓶被1小時測試,失掉了第一管血,胳膊上護士留下的大塊黑青過了兩周才慢慢退掉。


兩周過去,黑青差不多不見了,接到醫生電話告知化驗結果,說你一小時血糖沒有過,要去做三小時血糖。大家要知道,米帝的醫生正常狀態下是只說結論不給解釋的,感覺大部分人都是弱智,no question asked,你直接按我的話去做就好,雖然現實是可能這邊大部分人的確是弱智,但偶爾還是有那麽一兩個刺頭的。譬如小水瓶和瓶子b……
  
  “請問我的結果是多少?”
  
  “150。”
  
  “cut off 是多少?”(分界線是多少)
  
  “140。”
  
  “150算很高麽?”
  
  “僅僅是高了一點。”
  
  小水瓶屬於那種內心熱愛科學無論做什麽事都會提前做足功課直到能把此課題當研究生論文寫才爽的人。小水瓶的前期研究顯示很高比例的孕婦一小時血糖測試即使測試值是170,仍然會過三小時血糖的情況。畢竟孕期糖尿病只有4%的發病率。於是顯然對這個要做三小時血糖測試的命令顯得猶豫。
  
  學數學出身的瓶子b同樣熱愛科學研究,很明顯也認為在此情況下貿然同意去做3小時抽4次血難免缺乏理性,遂問standard deviation(標準差)是多少。
  
  答曰:“There is no standard deviation.It’s different for everybody……”(每個人不一樣,沒有標準差。)


顯然如果不是每個人不同,就不用問standard deviation了!
  
  大概此醫生還沒見過問問題的patient,至少沒見過膽敢問這麽多問題的,很不耐煩地又曰:“we send everybody above 140 to three hour test.” (我們把所有超過140的都送去做3小時測試。)小水瓶因為沒有任何理由擔心孕期糖尿病,實在不願意去,打電話給當醫生的小姨父,答曰你這麽年輕懷孕,不用去,又曰米帝的醫生是多做一項檢查多收一項檢查費的,根本沒必要。
  
  誰知過了一周,醫生的秘書居然破天荒來電話問去測試了麽?“還沒有。”“快去吧。這個測試只能在孕期此階段做。”小水瓶最大的特點就是內心特柔軟,秘書一催又立刻覺得還是應該和人醫生保持友好邦交。而且內心尚有幻想,覺得既然要抽4次血,不大可能都要從胳膊抽吧,那也太可觀了。不過驗血糖嘛,紮個手指一滴血就可以了啊。
  
  《國內醫療差?咱倆換換?一》的米帝醫療江湖規則一——有病先預約同樣適用於抽血化驗,小水瓶預約到一個禮拜後去抽血。一大早去,女護士走來給一罐葡萄糖,說:“這次3小時喝100gram的,和上次1小時50gram的不一樣,瓶兒大。”
  
  小水瓶一聽,雙眼頓時放射出了綠色的光芒:“什麽?不一樣?上次明明給了我同樣的葡萄糖!”難怪我1小時血糖沒有過!!!我喝了人正常測試兩倍的葡萄糖然後在同樣的時間內被檢查分解速度,能過才叫變態!護士一臉無辜:“是麽?就算是這樣有什麽辦法?已經過去了,現在你還是要做3小時測試的。”我喀喀喀!您老見教得是,已經過去了,的確沒辦法。被紮了一針,抽了第一管血。然後發現護士拿進來一堆針和一堆管兒,難道以後每小時都要抽整一管的?小水瓶開始顫抖,終於理解什麽叫彪悍了。
  
  瓶子b因為給錯葡萄糖一事,對護士信任度驟降,開始問為什麽驗血糖要抽一管血,精彩對話這才開始:
  
  瓶子b:“驗血糖為什麽需要抽一管呢?我妹妹有一型糖尿病,每天要驗,用血糖器紮一下只要一滴血就可以了。”
  
  護士:“這不一樣。”
  
  瓶子b:“為什麽不一樣?”
  
  護士:“她懷孕了,所以不一樣。”
  
  瓶子b:“我知道你說懷孕了不一樣,但是懷孕和驗血糖有什麽關系?怎麽不一樣法?”
  
  護士:“懷孕了就什麽都不一樣了。”
  
  ……
  
  瓶子B徹底被打敗了。
  
  一小時過去了,護士來紮一針,小水瓶被抽了一管血;兩小時過了,又被紮一次,抽了一管,再過一小時後再抽;最後抽了4管,護士說,差點忘了,醫生說還要驗一個是否缺鐵,又抽走一管,就這樣3小時中小水瓶被抽走了5管血,檢查結束,瓶子B領著嗚嗚哭的小水瓶回了家。小水瓶去檢查前還是活蹦亂跳健健康康的,孕檢完幾天裏都精疲力盡,呼呼直睡,伸著倆胳膊連綿的大黑青讓骨髓拼命造血。
  
  如小水瓶預計,3小時丟掉5管血後一周有余醫生再無音信,根據小水瓶長期的鬥爭經驗已經知道沒消息就是好消息。下次孕檢去見醫生,人根本沒提3小時血糖測驗,低頭嘩啦啦開始翻一大堆paperwork(記錄病人每次檢查情況的文件)說你下次檢查要做什麽什麽。說完了,小水瓶很無辜地看著她:“請問我三小時血糖化驗結果怎樣?”
  
  醫生很吃驚地擡頭,“啊?我沒有告訴過你麽?喔,我還以為已經告過你了。”嘩啦啦繼續翻paperwork,然後說喔,你沒問題。
  
  熱愛科學的小水瓶忍不住了:“能告訴我一下我的測試值麽?”
  
  醫生:“哦,全部正常。”
  
  小水瓶不甘心地倒著死瞅文件,3小時測試喝葡萄糖一小時後血糖數值是126...大家可以推論了。
  
  小水瓶和瓶子b很陰郁地:“我們一小時測驗時護士給錯了葡萄糖水,用了100gram,而不是50gram的糖水。”




醫生:“oh, sorry.”
  
  估計感覺到今天氣場很不善,醫生趕緊說:“化驗室不是我建的,測血糖的方法也不是我選的,你們跟我抱怨也沒用啊。而且現在你的血都抽了。”
  
  ……
  
  您老見教得是。
  
  小水瓶的腦子裏頓時浮現出一幅生動的圖畫,如果人們向奧巴馬抗議伊拉克戰爭,奧巴馬這樣回答:“這戰爭也不是我發起的,士兵也不是我送去的,你們跟我抱怨也沒用啊。而且現在你兒子都已經在伊拉克了。”要真有這麽個情形那就有好戲看了。可惜,奧巴馬沒有醫生這個水平啊。
  
  從醫生辦公室出來,瓶子b搖搖頭:“美國人都覺得大家看私人醫生,醫生了解你的病史。我覺得是個大笑話。你想想,我們來看醫生多少次了,每次醫生花多少時間填表,做paperwork?一共看10分鐘,醫生先翻以前的paperwork5分鐘,然後填這次的paperwork3分鐘,跟你說2分鐘。醫生真的了解病人麽?她了解病人的飲食麽?生活習慣麽?就算這樣都做不完paperwork,醫生還要專門雇個人。你看醫生的秘書是幹嘛的,基本專門管做 paperwork。beauracracy(所謂官僚體系化,泛指各種社會部門按復雜章程辦事備案導致程序無比復雜)太泛濫了!”
  
  最後補充一個知識,1小時血糖檢查並不是標準化測試(所謂standardized),因為美國各州,甚至各個診所分界線從130-200都存在,也就是說如果你血糖測了133,但你在A診所會被送去再抽4管血;如果你測了190,但是你在b診所,那也會被認為通過從而免抽。你選擇醫生時可能知道在此醫生診所某一項孕檢的具體cut off麽?理論上還是可能的,如果你極度刺頭非一項項都研究清楚了再挑醫生的話;第二個問題是你是否可能研究出某護士給對給錯葡萄糖水的概率分布呢?大家推論一下就明白了,所以啊,孕檢你會被抽幾管血基本是個隨機事件。
  
  故事講完了,奉上友情貼士一枚:如果在米帝你不得已被見醫護人員了還希望保持愉悅的心情,建議不要同醫護人員多講話。如果你期待不高,認為醫護人員犯錯誤是常態,不犯是變態,那發現出個什麽錯就不會感覺崩潰了。其實很多時候你可以選擇的只是是否要知道犯的是什麽錯而已。知道了又能怎樣呢?Ignorance is bliss。此條應該作為大家應對米帝醫療的一個基本點來貫徹。


讀者還記得在米帝付醫療費的程序麽?強化復習一下!
  
  step 1.去看醫生/光顧醫院,同時有保險的上報險種,沒保險的準備找打折機票移民(破產了也要留條後路);
  
  step 2.醫生/醫院根據你的險種向保險公司上奏索要;
  
  step 3.保險公司裁決,寄給你賬單,根據你平時每月上供數目判決你此刻要支付多少,同樣一份賬單寄給醫生/醫院;
  
  step 4.醫生/醫院再寄給你一份賬單,限期貫徹保險公司決議。
  
  有的讀者問:原來是售後付錢,那我逾期不付錢怎麽辦?這裏也有一個程序:
  
  step 1. 個體戶醫生或醫院都有專門的billing department(大致相當於會計處),會繼續給你寄送賬單,索要數目與拖欠時間長度成正相關;
  
  step 2.繼續逾期,billing department 直接給你打電話,堅持不懈地催帳,數目繼續長;
  
  step 3. 持續逾期,對不起,會計會報送你的私人信息到collection agency,(收債公司作為資本主義信用社會的特色,持有尚方寶劍,權利包括以各種方式收賬,上告法庭,把私人信用記錄列為黑戶,凍結全部信用卡等)如果你認為自己神經比大腿粗,內心強大到看銀行賬戶凍結,上法庭,24小時收到催債電話,出門有人跟蹤催帳啥啥都是小case,可以繼續逾期。
  
  除了道德的自律性,collection agency的存在也很好地幫助解釋了為什麽一般人都是選擇付賬的,小水瓶可歸類為蕓蕓眾生裏的一般人。
  
  2009年12月,小水瓶在灣區一家醫院生下小人kay。2010年2月,賬單開始陸續寄來,看過《國內醫療差?咱倆換換?四》的讀者還記得米帝醫療制度的實質是什麽麽?很好,個體戶制度。由於麻醉師,醫生,醫院各自為政,生孩子後你會收到數份個體戶的賬單。小水瓶在付了麻醉師140多刀,醫生200 多刀後,接到醫院賬單。一看,醫院問保險公司上奏索要兩萬多刀,保險公司根據我的險種——即平時上供多少裁決我支付約10%一千多刀。看到這裏,很多讀者可能會不自覺地長出一口氣:還好還好。你看,我們消費者要求是多麽低啊!很早就有熱心讀者指出,醫生/醫院報給保險公司的賬單沒有參考性,因為保險公司只裁決你付一個百分比啊,還是很合理的。是否合理讓我們來研究一下。如何研究?這時你就會發現醫生/醫院報給保險公司的賬單極具參考性,因為這是一切的出發點。
  
  在醫療全盤私有化的米帝,病人該算消費者,小水瓶認為消費者至少有權利知道自己在為什麽買單。於是小水瓶抄起電話,打到醫院的billing department。“我需要一份itemized bill。(明細賬單)”插播普及常識:通常醫院寄的賬單很短,只列出你要付多少錢。你不自己索要的話醫院是不會給你列有每項收費的明細賬單告訴你是如何累計得出此結論要你付多少錢的。
  
  一周以後,醫院寄來長達8頁的明細賬單,小水瓶開始從第一頁翻看,立刻被震撼了,該明細單果然詳細:
  
  產房每小時1800元,共計10小時;
  
  止痛片每片26刀,共計8片;看一下該止痛片名稱,原來就是一般治頭疼的止痛片,非處方藥,藥房櫃臺大把,平均價格100片不到10刀。
  
  紗布每包18刀,共計3包;
  
  ……
  
  醫院提供的每個針頭都一一列出了。累積結果2萬多刀。


小水瓶是個現實主義者,非常理解在一個醫療私有化的國度,醫院就是企業,必然需要利潤才能生存。但是,根據市場規律,利潤只有保持在合理的利潤空間,才有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我們來應用小學數學計算一下:26/10*100=260。醫院止痛片的價格每片是藥房的260倍,假設藥房是慈善機構賣止痛片沒有利潤,醫院的利潤憑空已經是260倍。大家認為醫院進藥價會是藥房進藥價的260倍麽?這個利潤空間是合理的麽?同樣,建醫院是有成本投入,譬如這所醫院建於1965年,運作45年後的產房每小時1800刀是否屬於合理利潤空間?醫院向保險公司上奏的數目大約是正常利潤的兩百倍,然後保險裁決個人支付 10%,現在消費者感覺如何?小水瓶只知道自己是沒有立刻感覺歡天喜地感恩戴德的。
  
  相反,此人冷笑一聲,抄起電話打到醫院的billing department去。
  
  “您好!我收到生產的賬單了,賬單號是blablabla。我無法承受,希望我們可以就此協商。”在此小水瓶願與大家分享自己多年與帝國主義各類私企打交道的王牌規則第一條——聲音一定要甜美客氣,態度一定要堅定不移,參考標準是就算透過電話也能讓對方感覺到你心底的冷箭是從微笑的眼睛裏刷刷刷射過去的。
  
  “請等一下。喔,看到賬單了,這個數目已經是保險折扣價了(米帝醫院通常稱要你付的錢為保險折扣價讓你感覺好點兒)”
  
  久經考驗的戰士小水瓶根本懶得管這種細節問題:“對對。我明白。sorry,我還是無法承受,請問可以有折扣優惠麽?”大家註意!“無法承受”是一張王牌,英文中,承受afford 隱含的意思可以是感情原因,可以是經濟原因。此處用承受一詞,什麽原因都沒有表達,那就是無限可能,等於什麽原因都表達了。
  
  “等一下。請留在線上。”過了5分鐘,“如果您願意今天一次付清的話,可以打八折!”(插播,米帝醫療費用昂貴的現實導致太多人無法一次付清賬單,billing department會計處的一大功能就是幫你建立分期付款。)
  
  “謝謝!我可以今天付清,我的信用卡號是blablabla。”
  
  “謝謝您付錢!”
  
  “謝謝您提供折扣!”
  
  鳴金收兵。
  
  小水瓶的老公瓶子b對小水瓶生孩子竟然能讓醫院打八折感到很震撼,跟老板說了,老板是個印度人,聽了說我們該雇你老婆來替我們談合同。
  
  但是,謙虛的作者在此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認為是小水瓶厲害,絕對不是。現實是米帝昂貴的醫療費用使得大部分患者都在拖欠醫院錢,從而導致醫院耗費巨大人力財力天天追債,billing department基本職能是追債。能有人願意一次付清對醫院而言實在是少數事件,大家也看到醫院的利潤空間了,打個八折絕對是小case。小水瓶不過是在正確的時間提了一個正確的要求而已。
  
  大家用腳趾頭想一下,醫院billing department養的人不要吃飯麽?對啊,醫院追債的成本越來越大,導致醫療費用就會更加昂貴,就會有更多人無法付清,就會有更多投入去追債,大家聽我的,要相信打折年年有,一年比一年多。
  
  有的讀者看到此也許要大罵醫院黑心了。大家要鎮定。看小水瓶絕對沒有罵醫院。為啥?比較了解小水瓶的人會知道此人最大特點是理性,大家只要看看小水瓶的家人是在國內直接受過嚴重的醫療負面影響的,今天小水瓶還可以平靜地坐在這裏說出“國內醫療差?咱倆換換?”就知道她有多麽地以客觀理性為己任了。說實話,該醫院歷史悠久,口碑很好,和無數連鎖私企如沃爾瑪一樣,遍及全美。在舊金山灣區的分店排名數一數二。說到底,任何醫院的問題不過是整個醫療制度問題的冰山一角。





洗牙
  從18歲起,小水瓶每半年洗一次牙,每兩年美白一次牙,就去號稱“小西天”的校醫院。從大一洗到大四,和牙醫混熟了,偶爾吃個飯侃侃山,出國後每年回國還不忘去“小西天”蹓跶一圈給牙醫生意。
  
  小水瓶24歲那年生子,25歲那年沒有回國。一想自己每個月上供150刀牙醫保險都快
  
  一年了,也該物盡其用,遂找了個美國牙醫洗牙。
  
  謹記《國內醫療差?咱倆換換?一》的米帝醫療規則二,小水瓶開始好好做功課,拉出12頁的牙醫保險文件一頁頁看,“一年一次的洗牙包含在保險內。” 好。
  
  打電話到牙醫去預約,問:“我的牙醫保險是叉叉,姓名叉叉,分組號叉叉,保險號叉叉,你們接受麽?”
  
  “接受。”
  
  “你需要記錄我的保險信息麽?”
  
  “先不用。我們診所是這樣的。你來的時候先付錢,然後我們上奏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會返還你們一張支票。”
  
  “保險公司是返還100%麽?”
  
  “應該是的。我們的經驗是最多差一兩塊錢。”
  
  小水瓶信了,去洗牙了,順帶把同樣進供牙醫保險公司一年半的瓶子b也帶上了。牙醫來了,要求先做x光。插播普及常識:米帝牙醫會對第一次光顧的客人都要求照x光備案,如果換個牙醫診所新牙醫會要求再照備案。參考國內有時候甲醫院不承認乙醫院儀器拍的片兒,非得用甲醫院儀器再拍一遍才算數。
  
  小水瓶恰好前一天體檢做胸透,曰:“我不能做。昨天剛做了胸透。”好,不照,洗牙。
  
  瓶子b被照了x光,洗牙。
  
  半小時結束。
  
  “你們倆牙齒都很好也很幹凈啊。”
  
  “哈哈,那是,我半年到一年就洗一次。”小水瓶很得意。
  
  “哼,洗牙根本沒什麽必要,我從沒洗牙不也很好?”瓶子b更得意,用中文說。
  
  廢話,你個刷牙狂人,每次絕對刷牙3分鐘,經常刷了不爽還再刷一遍!有多少人這麽勤奮?!小水瓶瞪他一眼。
  
  去櫃臺交錢,價格也很好,瓶子b390,小水瓶225。反正會要回來的,不要緊,劃卡615刀,撤。
  
  一個月後,接到兩張支票,牙醫保險一共返還300刀。

小水瓶一向淡定,這會兒也怒了,5個禮拜的菜金哪!一個電話打到保險公司,一如既往地跟機器通話,等待了20分鐘後和真人對上話了:“你好!我的姓名叉叉,分組號叉叉,保險號叉叉,你們文件條款裏這麽寫的——包含一年一次的洗牙。我剛收到你們支票,現在你們只報了50%,給個說法兒?”



“請等一下。我找到了,我們的確是報了100%的。”
  
  “我正睜眼看著claim payment呢。一張390,報了217。一張225,報了119。計算結果是約50%。”
  
  “是這樣的,我們100%是指報銷當地平均洗牙花費的100%。您去的這個診所向我們保險公司索要的費用是高於當地平均洗牙花費的。”
  
  我喀喀喀!
  
  “難道你認為我有什麽辦法調查整個地區所有牙醫洗牙收費,然後計算出平均值?!”
  
  “……”
  
  “好吧,我讀了所有12頁的文件,請問你們文件裏哪裏寫了?”
  
  “……我們就是這樣規定的。” 再加一句:“我們很抱歉。但是是您的牙醫診所收費高於平均值很多,這跟我們無關,我們無能為力。” 在米帝呆久了就會明白這句無能為力,英文,“There is nothing we can do” 翻成白話就是“沒戲了你丫一邊兒玩兒去吧”。
  
  不甘心,再一個電話打到牙醫診所:
  
  “你好!我和我先生上個月去你們診所洗牙。姓名是叉叉。我們去之前打電話問過,你們診所說我們的保險是報100%的,因此我們才去的。但是保險只報了50%。”
  
  “是麽?你記得誰跟你通話的麽?”
  
  “好像是安吉拉。”
  
  “這樣啊,報多少取決於保險公司,跟我們無關。”
  
  “我知道。但如果你們不知道,就應該說不知道。可我去之前從你們這裏得到的信息是應該是100%,最多差幾塊錢。是你們診所給了我一個錯誤的信息,我認為你們負有責任。”
  
  “我們很抱歉,但是是您的保險沒有報100%,這跟我們無關,我們無能為力。”
  
  耳熟吧?
  
  小水瓶就這麽被打敗了。有什麽辦法?人家態度那是絕對良好的,問題那也是絕對不解決的。誰讓咱自己沒想到保險公司100%報銷是這麽個意思呢?咱才 24歲,人米帝成熟的保險醫療制度快100年了,鬥爭經驗多多了。願賭服輸。等到一過合同期一年倆瓶子立刻把牙醫保險取消了,咱段位太低,玩兒不起。
  
  回頭想想,任何事情都有好的方面,咱這麽多年都是100塊人民幣的洗牙服務,現在一下升級到150刀了,咱這牙口可是金貴了10倍啊!
  

咱真不能買消炎藥麽?
  在中國,消炎藥屬於非處方藥,可以對癥自行購買;在美國,消炎藥是處方藥,沒有醫生的一紙赦書是搞不到的,就跟大麻一個級別。而且消炎藥醫生會按用藥天數開,不是按盒開。
  
  2010年4月的某天,小水瓶醒來後就開始腰酸腹痛,伴隨著打冷戰,漸進黃昏開始嘩啦啦地尿血。此景前所未有,小水瓶大驚。在米帝幾番歷練,小水瓶早已對醫療沒有期待,開始遵循《國內醫療差?咱倆換換?一》之江湖規則二,自行做功課,上網搜索一通,感謝祖國發達的醫療體系,某醫院網上在線人員伸出援手,offer大致判斷是急性膀胱炎。
  
  翻出從祖國遠洋背來的藥箱,一頓求索,絕望,沒有對癥的消炎藥。當然,在祖國的20多年,小水瓶的炎癥不過偶爾嗓子發回炎,此時當然找不到對癥的消炎藥。如同世間大部分事件,病不逢時,那天恰巧是個周日,那時候基本已過8點,當然是醫院不開門,urgent care(作為醫院ER的民間補充,urgent care 有的會開到8點呢!)不開門,開門的只有急診。小水瓶的老公瓶子b打電話給一個當藥劑師的朋友,咨詢要不要去急診。插播普及常識:米帝醫療以個體戶為基本制度,藥房都是私立,通常和醫院不在一個據點,藥房抓藥的必須有經過長期專業學習考到專業執照,所謂藥劑師,英文,pharmacist。藥劑師斬釘截鐵:“不要去急診!急診什麽人都有,一等幾個小時,現在正是抵抗力弱的時候,還不知道染上什麽病呢!這樣,你先去藥房買些止痛藥,明天早上預約醫生看行不行。” 插播普及常識:非嗎啡的止痛藥在美國都是非處方藥,隨便買。瓶子b顛顛地買了藥回來了。止痛藥當然不消炎,小水瓶繼續嘩啦啦尿血。小水瓶正要對命運無限唏噓的時候,上天再次驗證了“出門靠朋友”的絕對真理。那天小水瓶正好請一對朋友夫婦來家裏吃飯,朋友夫婦和所有來自祖國的大好青年一樣,飄洋過海地背了一大箱藥過來,回憶下可能有對癥的消炎藥,立刻開車回家去取。藥拿來了,問題是只有三天的量,小水瓶打個電話給在紐約的醫生小姨夫,曰消炎藥要吃就得吃夠七天,但急性膀胱炎一般來勢洶湧,繼續發展可能不用幾個小時會成為腎炎,先吃現有的消炎藥再說。怕怕,好,吃了。
  
  血腥的夜晚過去了,天色放白了,等到9點,給醫生打電話預約,反復強調情況緊急,希望能今天見到醫生。等回信兒。下午收到電話說可以去了。激動。立刻開車半小時到醫生辦公室,稟明情況,呈上自行服用的消炎藥。
  
  醫生一看很生氣:“你們不該自己吃消炎藥!這樣就化驗不出來了!”
  
  瓶子b對米帝醫療那套已經忍了很久了:“請問化驗需要幾天?”
  
  “3,4天吧。”
  
  “那這3,4天之中怎麽辦?”
  
  “我現在看,應該是急性膀胱炎,我會先開對癥的消炎藥。”
  
  “你開什麽藥?”
  
  “這個。”撕張紙。
  
  瓶子b掏出iphone google藥品成分,和我們自己吃的一樣。
  
  “這和我們的藥成分一樣,我們只有三天的,能再開點麽?”
  
  “不能。我們需要先化驗。”
  
  “但是化驗要3,4天啊!”
  
  “現在化驗可能已經是negative(陰性,化驗不出感染),你們不應該自己吃消炎藥!應該先來看醫生,這樣可以化驗,然後開消炎藥。”
  
  瓶子b對這種繞圈邏輯忍無可忍,“就算我們先來看,化驗不也要3,4天麽?你不也是根據病情判斷下先開個藥麽?而且昨天是星期天,如果我們不自己吃消炎藥可能會發展很快。”
  
  “可能已經化驗不出來,但你們還是去化驗下吧。現在你們已經自己用藥了,我不能給你開消炎藥。”
  
  被趕出來了。
  
  瓶子b怒道:“我真是煩死這種消炎藥必須得找醫生開的破制度了!自己用消炎藥有沒有風險?有。但作為一個有常識的人,我為什麽就不能根據癥狀自己研究判斷自己購買消炎藥?我願意承擔自己用消炎藥的風險!就算來看醫生,醫生也沒有化驗結果,開藥不也是根據癥狀判斷然後開麽?她生什麽氣?我說的哪點不是事實?她生氣完全是因為我們自己吃藥侵害了她作為醫生才可以開藥的權威而已!不管,下次回中國我們多買藥!”
  
  三天的消炎藥吃完了,收到化驗結果,陰性。看來小水瓶當時的藥吃對了。因為沒有處方藥,沒有辦法拿到同一種消炎藥續上,不得已再次接受朋友支援,自行吃了另一種消炎藥四天,小水瓶很堅強地自愈了。倆禮拜後,付了看醫生費,化驗賬單。
  
  聽說國內也有討論要管制消炎藥了。小水瓶認為消炎藥變處方藥後果嚴重,但也自知對國計民生的影響甚小,咱先修身齊家吧——趕上最後一班車,扛回各類消炎藥來緊急時刻保命才是王道。



在以Corporatocracy為一個核心的米帝,醫療制度有兩個基本點:一,米帝保險公司的領導地位——用於闡釋為什麽在老百姓醫療經歷中保險的角色絕對優先於醫院醫生;二,醫療全盤私有化——可以用於闡釋醫院醫生藥房等個體戶的諸多詬病。
  
  聰明的讀者朋友說了,醫療怎麽可以全盤私有化?現在大家吃到苦果了吧,改成政府也提供醫保不就可以了?恭喜恭喜,你和奧巴馬一樣聰明,這就是奧巴馬醫療改革的初衷——不是消滅私人醫保,只是希望政府和私企一樣也可以提供醫保,至少可以兩條腿走路。可惜的是,由於普遍教育程度低下,媒體公關世界一流,大部分的美國人民客觀地說,構成了世界上被洗腦最嚴重的群體。這個群體堅定不移地相信“政府提供醫保=社會主義。”而在這個國度,由於歷史原因,大部分人對 “社會主義”有著非理性的深刻恐懼——盡管大部分人對社會主義社會,從當年的蘇聯到今天還保留有很多社會主義特色的中國的生活完全一無所知。同時,美國又對北歐社會主義國家如瑞典挪威的高福利模式是嗤之以鼻的,因為這是一個崇尚個人奮鬥的國家。大部分美國人認為個人不應該靠政府,而激勵個人不靠政府的動力就是政府不提供safety net(安全網)美國的原則就是不建成歐洲那樣高稅收高福利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也是為什麽崇尚個人奮鬥不喜歡交50%稅的北歐人民持續不斷地湧入美國的原因——只有25%-35%的稅啊。因此,和大部分美國人智商相差較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奧巴馬膽敢提出這個“社會主義”的改革,這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是個杯具。
  
  明白了這點,大家就會明白奧巴馬的醫保改革為什麽會改成這樣。我個人認為奧巴馬同學是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有良心的人,一個真正了解民情疾苦的人,但現實是,無論奧巴馬有著多麽美好的願望,他一個人是不能改變整個制度的。醫保改革把公司個人可以選擇不從保險公司買醫療保險改到必須購買醫保,最終維護的是私人集團——醫保公司的利益。
  
  面對這個杯具,盡管我很唏噓,但我不是美國人,美國的國計民生於我不是切膚之痛,我唯一的呼籲是——中國醫改人士,請以自己的父老鄉親,子子孫孫的福祉為上,千萬不要照抄米帝醫療體制!不過,應該是我杞人憂天了,畢竟,在信息發達的今天,一個實現了兩條腿走路和可以及時就診的醫療制度為什麽就非得照抄歐洲用來當反面案例給大學生上課的一個醫療制度呢?
  
  
  
  
  
  外一篇——哪兒的小姐都要收費的,真的
  
  
  
  最近我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人為什麽會糾結?
  
  我認真地糾結了很久,結論是很多人喜歡夢想一個叫完美的地方,無論這夢想本身是多麽有悖現實和不合邏輯。我說地方其實是個比喻,可以是人,是地方,是生活方式,是人際關系。
  
  這個結論挺讓我吃驚的。因為我以前確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我自己從一出生就是個悲觀的現實主義者,意識到爬著哪兒也去不了啥也看不到就壓根沒爬過,我長到十幾歲上都現實得快超現實了。現實裏又沒有一地方叫完美。但我現在認識到了,這個世界是寬廣的,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是不屈服於現實的,這樣的人會執著地認為完美存在並且把完美投射到一個現世的地方加以想像和向往。
  
  目前我居住在一個叫美國的地方,最近我發現,原來有很多人是把完美投放在了我腳下的這片土地加以向往的。記得有一天,我表哥給我發封郵件,篤定地說 “最近煤氣又漲價了,帝都的日子太難混了,不像美國水電煤氣是免費的。” 我大吃一驚。想說哥啊,你都混多久了,還信免費這回事兒,真理想主義啊!
  
  某一天,我想想咱家也咬牙積攢了幾年的醫療故事了,終於敢開篇了。剛開個頭,《國內醫療差?咱倆換換》有讀者立刻激動地表白了:“行啊,換換,這成天給你誤診呢,美帝敢不敢?這給你毒疫苗,美帝敢不敢,再說中國的藥,有一樣不假的嗎?就算不是假藥,但一瓶藥也不給你那些藥效,再說中國的醫生和護士,那叫一個黑啊……”我一看人明顯血壓都上去了,趕緊想給這位同學吃定心丸,“別急,我一樣樣慢慢寫,您慢慢看。”可惜上藥太慢,還沒發出呢人又表白了“再說美國醫生又是什麽服務態度,中國醫生是什麽態度。”“行啊,美國不好歡迎你回來,中國,美國你不還有選擇的權利嘛”我這手慢的人又趕緊跟著人家的跳躍性思維轉化,趕緊謝謝人歡迎我回來,祖國人民真熱情啊,懷念……再邀請人來這邊住幾年看看。毛主席老人家說了,梨子的滋味自己嘗嘗就知道了嘛。
  
  世道艱難大家都不好混,這我理解。抱怨抱怨不是什麽大事兒。其實有人來我這兒抱怨降降壓我挺樂意的,治病救人也算我自己積福嘛。所以新浪一給我過濾垃圾評論我就急,統統恢復。但有時候我這火眼金睛的忍不住一看,事主顯然已超越了基本邏輯,那我覺得是對精神健康有害無益了,因此雖然多費點電費那就費點吧,還是得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喊上兩聲:人,真的都是差不多的!我在國內吃刀削面,到了美國也沒改成光合作用。誤診回扣啥啥憑啥就只許中國有?你又沒申請專利!人王家衛同學早說過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規矩啥啥說到底哪兒都差不多的。
  
  咱說得再通俗點兒,哪兒的小姐都要收費的,這事兒是真的。就說這麽一次,帶不帶錢由你。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