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wqnsihs - 滯脹的年代

向下

wqnsihs - 滯脹的年代 Empty wqnsihs - 滯脹的年代

發表 由 lung 周一 4月 21, 2014 9:42 am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1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wqnsihs - 滯脹的年代 Empty 回復: wqnsihs - 滯脹的年代

發表 由 lung 周一 4月 21, 2014 9:43 am

這篇帖子是一年前的那篇關於滯脹調查帖子的繼續。

鏈接:民工荒真相猜想:中國特色的滯脹已經來了嗎?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747715

由於我們沒有滯脹的經驗,很多預測和判斷當然得從先進的美國經驗入手。下面就是對美國70年代到80年代滯脹的探討。

當然我們滯脹與美國滯脹在定義上是有差別的。我們滯脹的定義並不是通常所說的什麼Stagflation。

我們滯脹的情況將是物價不均衡上升(漲價主要集中在食品等農副產品及能源),經濟不均衡停滯(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產業增長緩慢甚至停止,而基礎設施相關產業還會保持增長)。

  

近30年以來,我們國家經濟表現形式一直是物價上漲時經濟過熱,GDP增長快(一般在9%以上,甚至超過10%)、失業率較低或下降(我國真實失業率一直沒有準確數字,因為農民工的就業和失業無法統計,只有絕對就業人口這個數據)。

幾次所謂宏觀調控,也僅僅是短暫導致經濟增長小幅回調,整個宏觀經濟在全球一體化的宏觀背景下,一直有全球需求拉動,導致低附加值(很大程度是血汗工廠)產業一直快速增長,因此導致制造業的增長,帶動服務業,原材料工業和能源需求增長,所以說出口加工業是經濟增長的一個發動機(據統計說占GDP增長率9%裏面的2、3個點);另外一個增長發動機就是地方政府的GDP擴張渴望,政績期望導致的房地產行業高速增長(本質也是投資貢獻);第三個,也是最大的發動機是中央和地方基於追趕戰略掀起的基礎設施投資持續高速增長;GDP增長動力的另外一個來源就是消費增長的貢獻。

這些宏觀經濟增長因素的特點與美國宏觀經濟增長因素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必須清醒,不能自己把自己搞糊塗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他山之石有時也是廢材。

我的資料來自於最近在看六卷本的《美國通史》(劉緒貽,楊生茂主編,人民出版社),看這本書是因為今後100年我們最大的對手就是美國,俗話說知己知彼,我們這種小老百姓也要湊湊熱鬧。

當然對政治、軍事、外交我是不會有什麼感受的,因為我不懂。我主要還是結合我了解的一點點中國的經濟情況有些心得。我主要興趣集中在以下三個主題:美國工業化進程;30年代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70年代到80年代滯脹及裏根主義。這幾個主題對我們今天具有啟發價值,其中滯脹產生原因討論和治理過程尤為有價值。所以把心得寫在下面。

當然我不是歷史專家,也不住在美國,肯定不是要研究美國歷史或經濟史。所以重點就是影射或借題發揮了。你們明白的。

一、美國滯脹的簡單描述

整個70年代,美國宏觀經濟有幾個單詞伴隨:美元危機、能源危機、 貿易失衡危機、信用危機。

從1970年到1983年,美國經濟陷入了長達13年的滯脹期。

(所以滯脹不是好玩的,一進去就不容易出來,要有八年抗戰的心理準備)

1、基本數據

美國滯脹現象實際在在60年代末已初見端倪,1969年通貨膨脹率約在5%左右,1970年GDP增速出現了大幅回落,全年增速回落到0.2%,失業率上升2%,達到5%。

由於1973年10月中東贖罪日戰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報復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決定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實施石油禁運,油價從每桶3美元左右升至每桶12美元。1974年第一季度美國通脹上升至10%,1974年和1975年美國GDP增長分別為-0.5%和-0.2%,1975年5月,大多數工廠被迫減產及裁員以節省成本,導致失業問題進一步惡化,失業率攀升至9.2%,比戰後最高水平還高兩個百分點。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導致第二次石油危機,石油大幅減產,油價在1979年底半年內從每桶13美元暴漲到34美元。美國工業生產的下降幅度為15.3%,通貨膨脹率為15.3%。通貨膨脹導致了固定收益類資產貶值,缺乏投資渠道的資金開始湧入大宗商品市場。黃金作為規避通貨膨脹的保值工具在1980 年創下了每盎司850 美元的高點。

 

從1969 年12 月進入滯脹開始到1982 年12 月經濟復蘇為止,美國實際GDP平均增長速度只有2.9%,而其它時期的經濟增幅平均為3.87%至5.69%。與此同時通貨膨脹率年平均達到10.46%,1979年11月達到了13.29%的高峰。而美國戰後各經濟階段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2.33%至3.54%。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5.3%,持續時間為18 個月,造成了近1.5 萬家企業破產倒閉,失業率最高時達9.2%,失業人數約836 萬;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發生的經濟危機使得美國工業生產下降了11.8%,持續時間約44 個月,企業破產數量達25 300 家,失業率最高時達10.8%。這也就是現在美國人必須在海灣存在的根本理由: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以任何夢想美國撤出中東的都是小白,除非中東石油被采光了)

2、滯脹對產業的影響(這對炒股的兄弟有參考價值)

在整個滯脹的70年代,傳統制造業表現都較差,但是具有定價權的上遊資源行業和下遊服務業,以及出現新的盈利模式的行業,增速明顯能超越CPI 的漲幅。

70 年代,美國增長最強勁的行業分別是采掘業、農林牧漁、金融服務業、公用事業,平均年增速超過10%,超過平均CPI 的上漲。其中,采掘、農林牧漁的年增長幾次超過50%,主要是受益於石油價格暴漲和全球性糧食漲價。金融服務業的年增長也曾經接近20%(因為美元持續貶值刺激不產油的欠發達國家貸款來支付其國際收支逆差,銀行業處於信貸擴張、高杠桿、高盈利的豐厚時期,直至80 年代初債務危機爆發)。

70 年代,美國溫和增長的行業,包括,信息服務業、教育醫療業、房地產、住宿食品服務業、文化娛樂業等行業,扣除通貨膨脹的因素後,基本實現正增長。信息服務業的增長主要是受到當時美國電信行業的壟斷格局被打破,行業競爭機制刺激了居民對通信的消費增長。

70 年代,停滯的行業包括制造業、交運倉儲、建築業、零售業、批發貿易等,主要是受到經濟停滯、失業率高的影響。

3、滯脹難治的原因:雙失靈

美國的經驗是一旦進入滯脹,就將出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失靈,無宏觀調整工具可用。滯脹就像飛機進入螺旋狀態。

(1)、貨幣政策失靈

自美元放棄金本位後後(見後面有關布雷頓森林協定的解釋),70年代的美聯儲主席伯恩斯就宣布以貨幣總量為供給目標,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逐步由價格目標向數量目標過渡,但是美聯儲實際操作中並未真正放棄價格控制,仍是以聯邦基金利率為政策最終目標,把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主要工具而忽視對基礎貨幣投放的控制,每隔六個星期,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就會重新制定各種貨幣總量的目標區間,以及與該目標區間所匹配的聯邦基金利率。如果聯邦基金利率高於或低於目標區間,就通過調整貨幣供應量的手法將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目標區間內。這種犧牲貨幣供應量來保證利率穩定的做法,最終導致了貨幣供應量過大(整個70年代M3增長率一直在兩位數)。

實際上從現在經驗看來,選擇利率作為貨幣政策調控目標是幾乎不可能完成任務。因為要準確控制利率,就必須能夠預測真實利率,那就得準確掌握資金市場的名義利率,然後再減去預期通貨膨脹率,才能得到真實利率。而在通貨膨脹環境下,名義利率和總需求之間的關系是不穩定的,根本無法預測。

因此,在滯脹期間,美聯儲的以利率控制為優先目標的貨幣政策不但沒有能夠幫助經濟增長,反而由於貨幣供應量過大,成為持續推高通貨膨脹的因素。

(大家看到這一段是不是有點眼熟,是的,2011年1月5日召開的央行工作會議上,胡曉煉副行長就在說央行將綜合運用利率、存準率、公開市場操作等常規價格和數量工具。根據美聯儲的經驗,這種方法的結果我們知道當然不可行)

(2)、財政政策失靈

美國政府一般都奉行赤字財政政策,試圖通過擴大政府開支,借以刺激經濟回升,提供新的就業機會。(1945年至1981 年為止的36 個財政年度,有27 個財政年度有赤字。在1970 年至1979 年的10 年中,政府的財政赤字預算5128 億美元)

為了彌補財政赤字,美國政府被迫發行國債。1970 年國債額為370 億美元,1975 年國債額為5332 億美元,1980 年國債發行額達到9077 億美元。人均負擔的國債額從1960 年的1572 美元增加到1980 年的3985 美元。聯邦政府每年為國債付出的利息也從 1960 年的92 億美元增加到1980 年的749 億美元;利息約占每年聯邦支出的10%左右。

但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對解決滯脹毫無幫助。擴張性財政政策沒有起到刺激經濟增長的作用,反而火上澆油,推高了通貨膨脹。

財政政策失靈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句話:由於實體經濟缺乏增長點,大量資金進入投機領域,參與零和遊戲,不再參與價值創造活動,當然就無法增加就業,而貨幣過多只能導致通脹。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會恍然大悟,2009年的4萬億不就這樣嗎?我們目前大量實體企業資金轉移到股市、期市和房地產投機不也是這樣嗎?天下沒有新鮮事情。)

(其實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為什麼會重蹈美國的覆轍。難道智囊們真的不知道這些常識嗎?我想智囊們的水平還不至於水貨到這種程度。我認為更大的可能還是利益在起作用:看看4萬億誰都得益了就知道了。而買單的卻是全國人民)

二、滯脹原因

1、長期寅吃卯糧

在整個60年代,以約翰遜總統倡導的登月計劃、軍備競賽、向貧窮宣戰的巨額福利開支、越南戰爭等等為特征的事件,可以說明當時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寬松程度:美國錢多得用不完。

而軍費開支和社會福利開支造成巨大的財政赤字。國防開支曾一度占美國GDP的9%。龐大的社會福利開支增加了政府的財政赤字。1950年,美國的社會福利開支為10億美元,而到1982年增加到1562億美元,60年代和70年代年平均增長率高達8.1%,遠遠高於同期GDP的增長速度。

1969 年1月當尼克松接任總統後發現多年以來的社會福利政策及戰爭支出,使國家處在嚴重的寅吃卯糧狀態,政府財政赤字不斷上升,外貿逆差不斷擴大。

所以尼克松決定削減政府開支,聯儲局1969年7月宣布調高利率。政策實施不到半年,失業率便急速飆升,同時生產力和國民生產總值大幅下滑。尼克松不得不放棄實施,政策宣告失敗。

2、貨幣供應過於寬松

緊接著尼克松被迫調整政策,首先是1970年初任命偏向寬松貨幣政策的經濟學家伯因斯為聯儲局主席。

其次是同時面對貿易順差國要求將手中30億美元兌換成黃金的沈重壓力,1971年,尼克松總統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終止美元與黃金的兌換,美元金本位制成為歷史,從此世界進入了浮動匯率時期。(這就是著名的尼克松沖擊,也就是所謂布雷頓森林協定解體)

國際貨幣體系進入美元本位時代,美元開始急劇貶值,整個70年代,美元貶值幅度超過10%,美元貶值加劇了全球通漲的趨勢。

當然沒有了金本位制,從此聯儲局便可以隨心所欲地印刷美元了。

但是浮動匯率制度導致美元明顯貶值,提高了以美元計價的進口商品的價格,導致輸入通脹。(輸入通脹還有兩個特殊背景,一是1972年自然災害席卷全球,世界糧食總產量比上年減少2.9%,許多國家發生嚴重的饑荒。蘇聯的糧食歉收在全球大規模搶購糧食,引起世界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由於糧食供應不足,糧食價格上漲幅度較大,1973年和1974年,美國食品和飲料價格上漲幅度分別達到13.2%和13.7%;1978年和1979年,上漲幅度分別達到9.7%和10.7%。二是世界石油價格上漲,1973年秋阿拉伯國家對西方石油禁運之後,石油價格急劇上漲4倍。當然石油價格的上漲另外一個因素是美元持續貶值----1975 年,美國與海灣國家簽訂協議,協議的主要內容只有一個:這些國家只用美元進行石油結算。石油價格由美元標註,美元持續貶值,油價必然持續上漲。)

是不是與我們今天處境很像?

伯因斯按照凱因斯的方法,以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付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失業率上升等問題。

伯因斯當時認為失業率居高不下,而通脹率還可以承受,因此存在著貨幣擴張的余地,所以在1972年實行了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導致貨幣供應量大量增加。但是伯因斯利用增加貨幣供應解決失業問題完全失敗。(凱因斯認為:只要讓企業和消費者更容易獲得信貸,刺激需求上升,就自然能夠帶動經濟和就業增長)

可是伯因斯最後才理解:一旦人們對貨幣供應增長及通脹產生習慣性預期,雇員便會要求提高工資,而雇主則只會選擇提高售價,而不願雇用額外的勞動力。更多的錢財並未能給人們帶來更大的就業機會,唯一的作用就只有激發通脹加劇。

伯因斯一度被稱為衰退鬥士,在他就任聯儲局主席期間,貨幣供應M3每年都是以雙位數字增長。在1978年伯因斯離任之時,美元的購買力比起1970年他剛就職的時候,損失了72%。

七十年代高失業率與高通脹率同時出現的事實,導致凱因斯主義徹底破產。

20世紀70年代之前,凱恩斯主義認為在通脹和失業率存在著穩定的反向關系:商品需求的增加將推動商品價格的上漲,從而促使企業擴張,雇傭更多工人,最終會在整個經濟體內創造新增需求。所以他們認為通脹是可以被容忍的,因為失業率較低,而且失業率低意味經濟增長。

因此,為了推動經濟增長,央行可以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以促進需求增加和價格走高,來刺激經濟增長,而絲毫不必擔心由此可能產生的通脹問題。

這裏還必須說一下利益集團的解釋:

對1970年代以來的滯脹的原因,美國的利益集團說是因為工資不斷攀升,所以導致消費過剩,加大需求供應缺口,導致物價攀升,反過來進一步增加工資上漲壓力,循環往復,互相競逐的結果。

而工資上漲壓力導致低附加值制造企業無以為繼,利潤微薄,只好退出制造業轉而投機房地產和股市,結果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化,同時失業情況惡化。加重了滯脹情況。

並以此為理論依據,運用政治影響力壓抑工資,以提升企業盈利,把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裏。一般工薪階層的工資長期受壓,只好靠減少儲蓄、增加借貸或參與投機炒作,以維持消費水平不變。這實際上是以對抗經濟衰退為借口,利用制造通脹的辦法削弱貨幣購買力,幫助那些因過度投機而出現財政困難的金融機構。實際上是在對工薪階層雞腳桿上刮油。

(大家看到這一段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對了:目前國內的所謂主流經濟學家就是這麼解釋目前我們的經濟困境的:美國定量寬松導致大宗產品漲價和國內農副產品供應不足共同導致物價上漲,物價上漲推動工資上漲,工資上漲導致企業利潤降低,使企業被迫轉向非制造行業投機,結果導致失業,失業導致消費不足,進一步壓迫制造業需求,導致制造業繼續萎縮,同時投機過剩導致資產泡沫化)

按照上述解釋,參照美國歷史上的經驗,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結論:我們的主流經濟學家一定會說:

★大宗商品價格是由美元多少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農副產品供應能力是由老天爺決定的,我們也無能為力;所以物價上漲是不可避免的。

★國內經濟衰退是不可接受的,那麼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加大政府投資,拉動GDP增長,保住就業;二是壓縮工資上漲動力和預期,減少居民儲蓄願望,保住消費水平。

所以類似4萬億之類的天魔大法和家電下鄉之類打雞血政策一定會繼續實施。不要懷疑。

至於暫停工資水平上漲也是肯定的,結果是大幅壓縮國民的儲蓄能力。

當然最終也會影響國家的投資能力。

其實美國滯脹主要元兇是擴張性貨幣政策。弗裏德曼就不相信有成本型通脹的存在:通脹每時每刻每處都是一個貨幣現象,僅靠價格的上漲,而沒有貨幣供應量的放大,是不可能導致通脹的。

3、缺乏增長點的實體經濟是滯脹的根本原因

兩次石油危機的發生,僅僅是造成美國經濟由盛轉衰的外部原因,甚至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美國整個60年代保持“高增長、低通脹”局面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及寬松的貨幣政策,在經過長時間運用之後失靈。

而失靈的原因是美國實體經濟面臨的升級挑戰:傳統制造產業在經歷長經濟周期繁榮後,出現邊際利潤下降,缺乏新增長點,使擴張性財政政策不能繼續起到刺激經濟增長的作用,反而推高了通貨膨脹水平。

當時美國的社會生產力,正面臨著大調整: 舊工業、舊技術、舊工藝、舊產品由於質量、成本和效率均缺乏競爭力(類似我們90年代中期東北大型國有制造業的處境)。

進行又改造需要時間和投入。而新工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取代這些夕陽工業還不成熟,正在青黃不接時期,同時老的企業吸收勞動力又已經到極限,新的產業需要的勞動力市場又不能滿足需要。所以出現大規模結構性失業和地區性失業難免。

(與我們今天情況類似:低附加值制造業增長空間有限,吸收勞動力能力下降,而新興產業需要的高素質勞動力市場又不能提供滿足)

例如美國1950年勞動力6 220萬人,1970年8 270萬人,1980年10 860萬人。1950--1965年,15間進入市場的勞動力增加了9.8%, 而1965--1980年,15年間進入市場勞動力增加了40.5%( 有5 500萬人);1950-1960年就業人數增加690萬, 1970-1980年增加到1 860萬人, 但1970-1980年的失業人數和失業比例仍有增無減。     

這種宏觀經濟層面的變化,與當前中國的處境非常相似。

這也說明擺脫滯脹本質需要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完成,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美國需要13年走出滯脹也不奇怪。

實際上裏根政府治理滯脹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更主要的是美國產業升級順利完成。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1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wqnsihs - 滯脹的年代 Empty 回復: wqnsihs - 滯脹的年代

發表 由 lung 周一 4月 21, 2014 9:44 am

三、采取的政策措施

1、失敗的尼克松

1969年1月尼克松上臺,面對滯脹(當時還未能有效識別其嚴重性):

(1)、政策宣布停止和縮減約翰遜政府推行的偉大社會政策:關閉了半數以上的“職業隊”訓練中心,取消了多項偉大社會立法,宣布以讓“所有美國人”“有較高質量的生活”取代濟貧計劃。到1973年1月,他宣布已取消了包括經濟機會法在內142項偉大社會立法。

(2)、推行“分享歲入計劃”,也即從個人所得稅中劃出一定比例,由財政部撥給各州,聯邦稅入在各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分配比例,按各州人口的比重來分配;數額的使用則需滿足最低限度生活的需求。(1972年9月修正方案獲得通過, 即《州與地方財政援助法》。根據這一法案,在5年內由州和地方共享聯邦收入302億美元。)

(像不像我們最近要搞的中央地方稅收分配機制改革?)

(3)、改革福利制度,推行家庭援助計劃, 強調對貧困家庭要以工作福利取代通常的一般福利, 以鼓勵工作。基本的方針是:不工作就不能享受福利。但是遭到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否決。

(4)、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 對內凍結工資、物價和房租90天, 削減聯邦政府開支,取消7%的汽車稅、減征10%的新設備投資稅。對外暫停用美元兌換黃金(宣布布雷頓森林協定瓦解),征收10%的進口商品附加稅,削減對外援助經費10%。這一計劃的實施分四個階段進行,以失敗而告終:滯脹依舊。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被迫辭去總統職務,繼任的福特福特政府實行了漸進的經濟恢復政策。1976 年1 月,失業率為7.9%,福特政府設置了一條將失業率壓制到1980 年時5.2%的經濟路徑。也就意味著在這段時間內,失業率每年需要下降0.6%。

1975年3月福特和國會簽署了包括降低所得稅的1975年減稅法令來刺激經濟發展。但是最終毫無作為,經濟沒有起色。

2、失敗的卡特

卡特1977年1月就任總統,當時美國經濟滯脹,美元危機不斷,能源危機加劇,1980年2月起又爆發了以結構性危機為特征的嚴重經濟危機。

卡特政府的反通貨膨脹政策:

(1)、宣布自1979年起全國各公司工資(含附加工資)增長最高限額在7%以下, 物價上漲幅度至少比1976、1977年的平均數低0.5%, 一旦通貨膨脹率超過7%, 遵守合同的工人可獲減稅, 違背協議的要受制裁。

(不知道那幾個言必稱美國市場是獨立和公平的,政府不能幹預市場的許小年,謝國忠,胡祖六等人看到美國政府這種強制幹預市場的行為如何解釋?)

但是這個政策實施失敗,卡特政府雖三換白宮辦公廳主持人, 也未奏效。1979年美國通貨膨脹率上升到13.3%,1980年4月17日,卡特在白宮宣布反膨脹計劃宣告失敗。

(2)、卡特政府提出實行災禍保險, 對享有福利待遇的人規定嚴格的工作條件,提出更好地工作和收入計劃,這一方案被參議院財政委員會否決。

(3)、卡特在1977年5月簽署美國國會通過的《減稅和簡化手續申請法》在1979年底前減稅342億美元,以刺激經濟,仍然失敗。

(4)、為解決能源短缺,卡特采取了開源節流兼顧的能源政策,1977年4月分階段取消對天然氣價格的控制,鼓勵以煤代替油和天然氣,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者減稅,改革用電收費標準,鼓勵其它節能措施。(70年代美國能源危機愈演愈烈, 美國石油消費量猛增,進口石油由1973年的35%到1977年的50%。1970年進口石油只有11.57億桶,到1977年猛增到31.03億桶)

1979年4月5日宣布將分階段到1981年10月取消對石油價格的管制,並要求國會通過一項征收57%的超額利潤暴利稅計劃,用以研制發展新能源,補助公共交通和幫助低收入家庭設立能源基金。

(5)、同時實現局部減稅刺激經濟,撥款舉辦公共服務事業,以增加臨時工作位置。

這些措施進一步擴大了預算赤字,加劇通貨膨脹,1978 年又出現雙位數的通貨膨脹率。通貨膨脹的上升導致卡特政府不得不采用緊縮的貨幣政策,聯邦基金利率在70 年代末超過了10%。

由於卡特政府在治理通貨膨脹和刺激經濟增長的問題上搖擺不定,貨幣政策時緊時松,也沒有執行前後一至的戰略,卡特政府不得不在滯脹中下臺。

卡特總統離任時,美國CPI13%,失業率將近8%,利率超過10%,聯邦預算赤字為600億美元,國債接近10, 000億美元。

卡特政府的經濟政策反映了凱恩斯主義面臨的危機:政府刺激失靈。

卡特的失敗也說明這是一個懦弱和平庸的總統。

懦弱的領導人,碰到困難就會猶豫不決,甚至左右搖擺,其政策的典型特征就是過山車。

平庸的領導人,缺乏預見性和高瞻遠矚,其政策特點就是在原地打轉轉,翻燒餅。

不幸的是,最近這幾年,我們全碰上了。

3、裏根成功的反滯脹政策

1981年1月,裏根成為新任總統,采用了穩定貨幣供應、減輕稅賦、縮減開支、減少政府幹預等措施。

裏根的反滯脹政策組合拳包括:

(1)、實施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減稅計劃,刺激經濟。

1981年7,8月間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通過裏根政府提出的1981年復興稅法,要求從1981年10月起的三年內,分三次降低個人所得稅從5%到10%再到23%,邊際稅率從14%到70%降為11%到50%;同時優惠投資的個人收益、降低公司的邊際稅率、加速工業設備的折舊期限。

實施經濟復興法的結果,是1981-1984年間聯邦政府稅收減少了3 152億美元。

1985年5月裏根又提出了稅制改革的新建議,1986年10月實施,即1986年稅制改革法案。這是戰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減稅行動, 也是裏根復興經濟政策的核心。根據這一法案, 降低了個人所得的最高稅率, 使超富裕階層的所得稅平均降低了16%。由於不同階層稅率都有所下降,全國人均免稅額減少了6.4%。新稅法將公司所得最高邊際稅率由46%減為34%, 最低邊際稅率定為20%, 同時取消了一些項目的優惠稅率,延長了資產折舊年限和加速折舊政策,以及原來的投資課稅扣除等優惠增加,使得企業手中的現金流量增加,對刺激傳統產業更新設備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由於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低於前期,也鼓勵了企業投資。

這些都為美國產業升級,技術更新準備好了硬件條件和基礎需求市場。這是裏根治理滯脹成功的主要原因。

除此以外,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引起了油價的下跌;美元升值也使得進口產品價格下降;工會為保證工人就業而放棄提高工資的要求等客觀原因也使得通貨膨漲出現了下降的態勢。

(2)、釜底抽薪,堅持緊縮貨幣政策, 嚴格控制貨幣膨脹。

當時聯儲局主席沃爾克決定收緊貨幣供應,並將基準利率提高到20%以上。結果經濟立即出現衰退,失業率增至10%以上。此時工人們不敢再要求加薪,企業也不得不停止漲價。

(沃爾克當時被幾乎美國全國各色人等罵得狗血淋頭,但事實證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沒有這種斷臂求生的勇氣,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滯脹問題,並為未來二十年的經濟發展打下基礎。沃爾克回憶當時的壓力:我真的恨不得找個洞鉆進去,然後大哭一場)

同時裏根政府改變以往把緊縮貨幣作為擴張性財政政策的補充手段的主張,預定1981年的貨幣供應量增長幅度為3.6%,實際只有2.1%,持續嚴格控制貨幣發行量的結果,消費物價由1980年的12.4%下降到1982年的3.9%。1980年美國通貨膨脹率為18%,到1987年降到3%。

由於美國的高利率政策, 單1985-1986年就有1 000億美元流入美國, 刺激美國經濟的回升。

然而, 美國由此引起的商品競爭力的下降卻導致美國出現巨大貿易逆差,1980年貿易逆差389.89億美元,1987年高達1 530億美元,1985年美國成為1916年來頭一回的債務國。

(3)、改革社會保障制度。

改變聯邦政府的過重社會福利負擔,大幅度削減社會福利保障支出,尤其是隨意性開支,減少聯邦政府在幹預社會福利保障方面的責任,由州和地方政府更多地負擔社會福利保障的責任,促進私人和社區福利事業的發展。

1982-1985財政年度,未成年兒童家庭補助和食品券開支,比1981年前減少13%,醫療補助減少了5%,兒童營養補助減少了4.4%,一般就業和訓練基金減少了35%,工作鼓勵項目減少了33%。48%年收入低於2萬美元的家庭受到了影響。為了解決子女撫養的新問題,他還強調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擔社會保障的某些責任, 並推動私營福利事業的發展。

(4)、推行戰略防禦計劃,開始進行戰略收縮。

在1985年初正式推出了戰略防禦計劃, 由相互摧毀戰略轉向確保生存戰略。以退為進,迫使蘇聯在其他領域內讓步,拖住蘇聯,奪回主導權,制服西歐和日本。減少國防預算負擔。

(5)、致力平衡預算, 放松對企業控制。

裏根於1985年12月簽署了《1985年平衡預算和緊急控制赤字修正案》,致力於平衡預算, 控制財政赤字, 放松對企業的控制,規定每年赤字限額,一旦超過最高限額100億美元,授權總統可以削減預算開支的比例。

裏根政府以控制貨幣供應量為主要目標,即使利率過高觸發經濟危機,也不放棄從緊的貨幣政策。

(這種堅定不移不但需要專業經驗的自信,也需要天下為公的勇氣。我們國家目前最缺的就是這種天下為公)

到1983年,美國宏觀經濟數據出現好轉。同時美國經濟也逐漸實現轉型,突出特征是服務業在GDP的比重不斷提升。1972年,服務業占比僅28%;1984年達到33%;隨後加速上升,到2005年已超過41%。

 

此輪經濟滯脹一共經歷了13 年的時間。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1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wqnsihs - 滯脹的年代 Empty 回復: wqnsihs - 滯脹的年代

發表 由 lung 周一 4月 21, 2014 9:45 am

四、裏根主義的後遺癥治理:克林頓政府成功的經濟改革

1989年1月, 裏根任期的副總統老布什就任新總統,他在任期四年間,,基本上繼承了裏根政府的經濟政策, 在經濟上毫無作為,留下一個高赤字和高貿易逆差的爛攤子給克林頓政府。

1993年1月克林頓上臺,面對的是前任老布什留下的債務累累和國家經濟缺乏競爭力的現實。

克林頓經濟改革舉措包括:

1、增稅富人和減少社會福利開支,削減聯邦財政赤字。

2、對先進的空間制造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等投入資金,同時投資高速互聯聯網。

3、針對美國高消費、低積累; 高赤字、低儲蓄的宏觀結構失調和政策失誤,強調以增強美國國際競爭力作為改善基礎, 采取增加技術更新投資提高勞動生產力,加快科技領域軍轉民的步伐,大力扶植民用科技開發,向幾十萬中小企業轉讓國防行業獨占的先進技術和提供開發先進技術風險基金等。

4、 推行醫療保健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的改革,減輕政府負擔。

5、放寬對企業兼並的控制,提升美國巨型企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例如美國銀行業1995年以來的合並和兼並就達20多起,其中 1998年4月就有美國花旗銀行兼並旅行者公司;第一銀行合並芝加哥第一公司;美國國民銀行合並美洲銀行公司等等。1998年5月德國奔馳公司合並克萊斯勒公司;美國科技公司收購SBC通信公司;1998年6月美國電信公司收購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並購;1997年10月世界通信公司收購美國微波通信公司;1998年6月孟山都公司合並美國家庭用品公司並等等。

這些合並或兼並實際都是基於新的信息技術平臺上,巨型企業組織能夠更扁平化、運行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這種技術平臺的廣泛使用,奠定了今後20年美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不可動搖。

克林頓的改革目標是解決美國的高赤字,創造一個低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赤字和預算平衡、經濟穩定增長、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其成績十分明顯。

美國的通貨膨脹率1990年近6%,而1996年降為不到2%,而從1994年以來,美國的失業率一直低於6%,自1992年以來美國經濟已經出現連續的增長勢頭,1997年的經濟增長率高達3.8%,同時保持了低赤字、低通貨膨脹、低失業率的適度增長經濟模式。

我們現在也面臨滯脹的危機,我們自己的沃爾克或裏根或者克林頓在什麼地方呢?一味的因循,一味的討好,一味的平衡,缺乏大智大勇,使一切的政策都成為笑話:房價總經理才說了算。。。。。。這是什麼話?可以列入笑林廣記了!

其實真的應該向德國的默克爾大媽學習學習怎麼樣管理德國房價10年不漲的秘密:其實就是不把房地產當成經濟支柱產業,而是當成社會福利事業,政府不逃脫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五、美國人是如何幹掉英國金融霸權的

二戰開始後,美國就認為英國特惠制和英鎊區是戰後妨礙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的主要障礙,因為當時英鎊仍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國際貿易40%左右用英鎊結算。

所以美國認為鞏固美元利益,就必須取消關稅壁壘、貿易限額,也不許貨幣貶值、多種匯價、雙邊清算協定、限制貨幣自由流通措施等各種形式的金融壁壘存在。

1943年,美國財政部官員懷特和英國財政部顧問凱恩斯分別從本國利益出發,設計戰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提出了兩個不同的計劃。

懷特計劃從當時美國擁有大量的黃金儲備出發,強調黃金的作用,並竭力主張取消外匯管制和各國對國際資金轉移的限制,以便於美國對外進行貿易擴張和資本輸出。主張在戰後設立一個國際穩定基金組織,基金組織發行一種國際貨幣,各國貨幣與之保持固定比價。基金組織的任務主要是穩定匯率,實際上這是為美國輸出過剩資本、控制和掠奪其他國家服務的。(這也是今日世界秩序的基礎)

凱恩斯計劃是從當時英國黃金儲備缺乏的困境出發,盡力貶低黃金作用,主張建立一個世界性中央銀行,也即國際清算聯盟,各國的債權、債務通過它的存款帳戶轉帳進行清算。

從1943年9月到1944年4月,美、英兩國就上述方案進行了激烈的博弈,甚至爭吵。

最終還是靠實力說話,美國取得全面勝利,一舉奠定在世界經濟版圖上的領導地位。

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有44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與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的最後決議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IMF)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世界銀行)兩個附件,總稱為《布雷頓森林協定》。

布雷頓森林協定要點是:

(1)、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

(2)、其他會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即同美元保持固定匯率關系。

實際就是美元----黃金本位制,使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黃金的等價物,各國貨幣只有通過美元才能同黃金發生關系。從此,美元就成了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

所以說布雷頓森林協定是美國人幹掉英國金融霸權的成果。

實現美元本位制,美國就可以通過經常項目赤字向其貿易夥伴註入美元負債,美國的貿易夥伴則以信用方式將其產品銷售到美國。這就是所謂剪羊毛。

(所以任何想挑戰美元地位的國家,就是在沒收美國人剪羊毛的工具,都在挖美國人的祖墳。必將遭到美國人不惜一切代價的猛烈攻擊,連英國這種表兄弟都不能幸免)

六、美元霸權的瓦解的前兆:寅吃卯糧難以為繼

布雷頓森林協定這種以美元和黃金為基礎的金匯兌本位制要想穩定,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美國國際收支能保持平衡;

(2)、美國擁有絕對的黃金儲備優勢。

一旦美國由於持續的財政赤字而使得信用受到質疑,美元就會出現大幅度貶值趨勢,經濟繁榮的景象就會演變為經濟衰退和蕭條。

1949年時美國的黃金儲備為246億美元,占當時整個西方黃金儲備總額的73.4%,全世界的59%,這是戰後的最高數字。此後,逐年減少。

但是進入60年代後,由於經濟全球化、區域化的發展,商品和生產要素國際間流動的限制大大減少,世界市場競爭加劇。美國經濟優勢地位開始下降。

例如1947 美國出口額占世界出口額的約三分之一,1948 年下降到23.5%,1960 年下降到18.2%,1970 年再降到15.5%。1美國從1971 年首次出現了13.03 億美元的對外貿易逆差,此後,除了1973、1975 年為小額順差外,其余年份均為逆差。至尼克松準備終止美元金本位的1971年,僅上半年,逆差就達到83億美元。

隨著國際收支逆差的逐步增加,美國的黃金儲備也日益減少。

同時美國通過信貸、購買外國商品和勞務等形式,向世界發行了大量美元,1973年底,在歐洲金融市場上的美元超過1000億。

由於美國同期黃金儲備下降,美元國際信用嚴重下降,各國爭先恐後向美國擠兌黃金,而美國的黃金儲備已難於應付,這就導致尼克松於1971年8月宣布停止各國政府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

(此時美國的黃金儲備只剩下102億美元,而短期外債為520億美元,黃金儲備只相當於積欠外債的1/5)

這也就導致世界貨幣體系進一步混亂,1973年3月,西歐又出現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馬克的風潮。直接導致1973年美元危機產生,尼克松被迫再次宣布美元貶值,導致各國相繼實行浮動匯率制代替固定匯率制。

美元停止兌換黃金和固定匯率制的垮臺,標誌著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瓦解。

(目前的金融危機不過是在美國繼續進行這個瓦解過程而已,我們要做的就是時不時的來點落井下石或火上澆油把戲。

實際我們目前的人民幣貨幣互換,人民幣跨境結算,以及支持歐元都在幹這種把戲。美國現在除了美元,沒有更強大的武器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1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