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向下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Empty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五月 10, 2015 7:08 am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Empty 回復: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五月 10, 2015 7:09 am

有一位哲人說:“文字,是人類制造的夢。”小說、散文、詩詞、史書等等,都一個個由文字組成的夢境。這些夢境有的平實,有的美麗,有的詭異,有的天真。但是其中的每一個都會有些獨到之處,讓人細細品味。

然而在這些夢境的深處,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那裏隱藏著這些夢境世界所有的現實秘密。這些地方無人把守,因為夢境本身就是最好的衛兵。它絕不會讓人輕易找到自己的秘密,上面早就蒙上了重重的煙霧和幻影。有時,甚至意圖找出真相的盜夢者本身也是夢境中的一員。

等到夢境中的真實呈現在眼前的時候,大多讓人大吃一驚。因為這些東西像是來自於另一個世界,好像一個每天打招呼的熟人突然長出了無數觸手,變成了海怪,朝著你說一些你根本聽不懂的語言;或者是一個木偶突然有了自己的生命,變成了一個會說會跳的人;又或者你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只犀牛,並不是人。

因此,“盜夢”就成了我的一個業余愛好。時間流逝,從夢境中找出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有別人的,也有我自己的,有古代的,也有現代的。這些東西有美麗得讓人想一看再看的,也有猙獰到讓人無法直視的。但是無論是哪一樣,都有著非同尋常的價值和魅力,讓人不斷地探尋下去。因此,也就有了以下的一些文字。

《六國論》中的欺騙與真實

(一)虛假的迷宮

議論文的目的就是要論證一個道理。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有論據。如果論據出了問題,文章也會出問題。如果關鍵論據出問題,那麼整篇文章就會是建立在沙灘上的高樓,必定轟然倒塌。

《六國論》是一篇古今傳頌的名文。既然能夠古今傳頌,那麼從理論上來講,它的論據當然是堅實的。不過這是這樣嗎?那麼就來看一看吧。

《六國論》的論點是六國因為“賂秦”而滅亡。蘇洵在文章中特別指出,這裏的“賂秦”指的是割讓給秦國土地。因此,關東六國的“賂秦”事實就是這篇文章最重要的論據。那麼在歷史上,六國究竟是怎樣滅亡的呢?真是因為“賂秦”而滅亡的嗎?

首先,根據《六國論》本身的文字,就有三個國家不是因為“賂秦”而亡的:

趙國:自誅良將李牧。

燕國:太子丹刺秦。

齊國:坐視秦國滅五國而不救。

這樣,不必另行查閱史料,蘇洵自己就承認六國中就有三個不是因為“賂秦”而亡的。

但蘇洵對此也做出了解釋:“不賂者以賂者喪”——賂秦的那些國家才是決定性因素。好的,那究竟是那幾個國家賄賂秦國了呢?用簡單的排除法可以得知,是韓國、魏國、楚國。那麼,這三個國家是因為“賂秦”而滅亡的嗎?蘇洵在文章中並沒有直接敘述這些事實。那麼就必須查閱一些資料來弄清楚這一點了。

首先是韓國,先看一下韓國的一份大事年表:

前291年:秦伐韓,拔宛。

前290年:韓入武遂地二百裏於秦。

前286年:秦敗韓師於夏山。

前284年:樂毅領燕、秦、魏、韓、趙聯合伐齊。

前275年:秦相國穰侯伐魏。韓暴鳶救魏,穰侯大破之,斬首四萬。

前273年:魏趙聯合伐韓華陽。秦救韓,殺魏趙兵十四萬。秦王欲令韓、魏與秦一起伐楚,未行。

前265年:齊趙聯合伐韓,取註人。

前264年:秦伐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韓,取南陽;攻太行道,絕之。

前262年:秦伐韓,拔野王。上黨路絕,韓獻上黨與趙。

前256年:秦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

前254年:韓王入朝於秦。

前249年:秦伐韓,取成臯、滎陽,成為秦國的三川郡。

前246年:韓使水工鄭國為間於秦。

前244年:蒙驁伐韓,取十二城。

前241年:楚、趙、魏、韓、衛合從以伐秦,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取壽陵。至函谷,秦師出,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233年:韓王向秦納地效璽,請為藩臣,使韓非聘秦。

前231年:韓向秦獻南陽地。

前230年:秦滅韓,虜韓王安,以其地置穎川郡。韓亡。

可見在戰國後期,韓國除了個別時期,沒有向賂秦的記錄。韓國的滅亡,是由於秦國不斷的軍事進攻。

再看看《史記·魏世家》: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與秦戰,我不利。三年,佐韓攻秦,秦將白起敗我軍伊闕二十四萬。六年,予秦河東地方四百裏。芒卯以詐重。七年,秦拔我城大小六十一。八年,秦昭王為西帝,齊湣王為東帝,月餘,皆復稱王歸帝。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陽之城。

十年,齊滅宋,宋王死我溫。十二年,與秦、趙、韓、燕共伐齊,敗之濟西,湣王出亡。燕獨入臨菑。與秦王會西周。

十三年,秦拔我安城。兵到大梁,去。十八年,秦拔郢,楚王徙陳。

十九年,昭王卒,子安釐王立。

安釐王元年,秦拔我兩城。二年,又拔我二城,軍大梁下,韓來救,予秦溫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斬首四萬。四年,秦破我及韓、趙,殺十五萬人,走我將芒卯。九年,秦拔我懷。十年,秦太子外質於魏死。十一年,秦拔我郪丘。

二十年,秦圍邯鄲,信陵君無忌矯奪將軍晉鄙兵以救趙,趙得全。無忌因留趙。二十六年,秦昭王卒。

三十年,無忌歸魏,率五國兵攻秦,敗之河外,走蒙驁。

三十一年,秦王政初立。

三十四年,安釐王卒,太子增立,是為景湣王。信陵君無忌卒。

景湣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為秦東郡。二年,秦拔我朝歌。衛徙野王。三年,秦拔我汲。五年,秦拔我垣、蒲陽、衍。十五年,景湣王卒,子王假立。

王假元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秦王覺之。

三年,秦灌大梁,虜王假,遂滅魏以為郡縣。

從中同樣找不出多少賂秦的記錄。和韓國一樣,魏國同樣是在秦國不斷的軍事進攻之下亡國。

最後的楚國呢?再看《史記·楚世家》

(懷王)十一年,蘇秦約從山東六國共攻秦,楚懷王為從長。至函谷關,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齊獨後。十二年,齊湣王伐敗趙、魏軍,秦亦伐敗韓,與齊爭長。

十六年,秦欲伐齊,而楚與齊從親,秦惠王患之。(中間是張儀欺騙楚懷王之事)楚王不聽,遂絕和於秦,發兵西攻秦。秦亦發兵擊之。

十七年春,與秦戰丹陽,秦大敗我軍,斬甲士八萬,虜我大將軍屈丐、裨將軍逢侯醜等七十餘人,遂取漢中之郡。楚懷王大怒,乃悉國兵復襲秦,戰於藍田,大敗楚軍。

十八年,秦使使約復與楚親,分漢中之半以和楚。

二十[六]年,齊湣王欲為從長,惡楚之與秦合······於是懷王許之,竟不合秦,而合齊以善韓。

二十四年,倍齊而合秦。秦昭王初立,乃厚賂於楚。楚往迎婦。

二十五年,懷王入與秦昭王盟,約於黃棘。秦復與楚上庸。

二十六年,齊、韓、魏為楚負其從親而合於秦,三國共伐楚。楚使太子入質於秦而請救。秦乃遣客卿通將兵救楚,三國引兵去。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與楚太子鬬,楚太子殺之而亡歸。

二十八年,秦乃與齊、韓、魏共攻楚,殺楚將唐眛,取我重丘而 去。

二十九年,秦復攻楚,大破楚,楚軍死者二萬,殺我將軍景缺。懷王恐,乃使太子為質於齊以求平。

三十年,秦復伐楚,取八城。秦昭王遺楚王書曰······楚王怒曰:「秦詐我而又彊要我以地!」不復許秦。秦因留之。

頃襄王橫元年,秦要懷王不可得地,楚立王以應秦,秦昭王怒,發兵出武關攻楚,大敗楚軍,斬首五萬,取析十五城而去。

頃襄王三年,懷王卒於秦,秦歸其喪於楚。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諸侯由是不直秦。秦楚絕。

六年,秦使白起伐韓於伊闕,大勝,斬首二十四萬。

七年,楚迎婦於秦,秦楚復平。

十一年,齊秦各自稱為帝;月餘,復歸帝為王。

十四年,楚頃襄王與秦昭王好會於宛,結和親。

十五年,楚王與秦、三晉、燕共伐齊,取淮北。

十六年,與秦昭王好會於鄢。其秋,復與秦王會穰。

十九年,秦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北地予秦。

二十年,秦將白起拔我西陵。

二十一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復戰,東北保於陳城。

二十二年,秦復拔我巫、黔中郡。

二十三年,襄王乃收東地兵,得十餘萬,復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為郡,距秦。

二十七年,使三萬人助三晉伐燕。復與秦平,而入太子為質於秦。楚使左徒侍太子於秦。

三十六年,頃襄王病,太子亡歸。秋,頃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為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為令尹,封以吳,號春申君。

考烈王元年,納州於秦以平。是時楚益弱。

六年,秦圍邯鄲,趙告急楚,楚遣將軍景陽救趙。七年,至新中。秦兵去。十二年,秦昭王卒,楚王使春申君吊祠於秦。十六年,秦莊襄王卒,秦王趙政立。二十二年,與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

二十五年,考烈王卒,子幽王悍立。李園殺春申君。幽王三年,秦、魏伐楚。秦相呂不韋卒。九年,秦滅韓。十年,幽王卒,同母弟猶代立,是為哀王。哀王立二月餘,哀王庶兄負芻之徒襲殺哀王而立負芻為王。是歲,秦虜趙王遷。

王負芻元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二年,秦使將軍伐楚,大破楚軍,亡十餘城。三年,秦滅魏。四年,秦將王翦破我軍於蘄,而殺將軍項燕。

五年,秦將王翦、蒙武遂破楚國,虜楚王負芻,滅楚名為郡雲。

和韓國、魏國一樣,楚國也沒有多少賂秦的記錄。楚國同樣是在秦國的軍事進攻之下亡國的。

這樣看來,山東六國竟然沒有給一個是因為“賂秦”而亡的。蘇洵用來支持自己論點的論據竟然無一成立!

一個論據全部被推翻的論點是怎樣的論點?當然是不可信的論點。一篇論點不可信的文章是怎樣的文章?當然是一篇虛假的文章。一篇虛假的文章會有很多人看嗎?從邏輯上來講,當然不會。

但是,恰恰在這裏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六國論》不但當時(北宋)有人看,之後的各個不同的時代都有人看。不但是看,而且作為典範文章不斷被人記誦、揣摩、模仿。

這是怎麼回事?怎麼一篇非常虛假的文章還會成為古今流傳的名作呢?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Empty 回復: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五月 10, 2015 7:10 am

(二)妙到巔峰的造假術

出現這種情況,最大的可能性之一,就是,《六國論》中存在的虛假論據被人忽視了。但是,蘇洵又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

首先《六國論》自身的文字就提供了答案。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一上來,作者點出了自己的論點。但緊接著就說“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蘇洵將這個明顯的反例和“賂秦”放到了一起,這樣就給讀者打了一支預防針,使得後面那些明顯的反例的出現不至於過於突兀。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這段文字寫得可說是激蕩人心。短短數百字,一群敗家子的形象出現了。中國是個提倡孝道的國家,因此,無論在什麼時代,敗家子永遠是受蔑視的。歷代帝王中有兩種人評價最低,第一是亡國之君,第二是敗家子。亡國之君可能會有人說兩句好話,但是敗家子就不會了。秦二世、隋煬帝成為帝王中的反面人物典型,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無能以及殘暴,而且因為他們在短短的時間內敗光了自己父親數十年經營起來的家業。既然蘇洵筆下的那群人也是一群敗家子,當然也是一群同樣可惡的人了。

但是有一個問題,這些敗家子到底是誰?整段文章中只是出現了一個明確的名字——秦國,可是秦國顯然不是六國中人啊。那麼那些人到底是誰呢?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蘇洵並沒有回答。

於是,蘇洵的第一招出現了:用有力形象、極具對比性的語言塑造了一群可惡但是面目不清的人。可以肯定,敗家子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會出現,都會受人蔑視。因為可惡,他們就成為蘇洵用來論證自己論點的論據;也因為可惡,更因為他們的普遍存在,讀者不會去詳細追究——其實也不用追究,說不準在身邊就有。而且,他們不是一群亡國之君嗎?會敗家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於是,敗家子是不是六國君主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被人忽視了。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蘇洵是將實際生活上極端負面的形象和六國君主聯系到了一起,這是一個典型的經典條件反射。由此六國君主也就變成了負面人物。於是,一個無中生有的證據制造完成。蘇洵順利度過了第一關。

但是,事實畢竟是事實,如果有人真的去查史書怎麼辦呢?畢竟,宋朝是一個文化極為發達的朝代,《史記》並不是什麼難得的書籍。拿來一翻,蘇洵所設的迷局不就穿幫了嗎?於是,第二招出現了。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這一段文字非常符合史實。作者肯定了三個國家並不是直接因“賂秦”而亡國的。但是這豈不是對作者的論點非常不利嗎?不會。因為作者早就說過,他們是因為那些賂秦的國家削弱了關東六國的整體實力而亡國的。如此,棍子又打在了那些賂秦的國家頭上。這樣就和開始形成了呼應之勢,反而是文章的結構更加嚴密。眾所周知,人總是對完整的東西情有獨鐘,這樣,結構的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使讀者忽視了論據的虛弱。

更加重要的是第二點。通過前面分析,可以知道關東六國沒有一個是因為賂秦而亡。那麼,所謂“六國賂秦而亡”的論據就只能編造出來。蘇洵也的的確確使用高超的文學技能制造出了這一論據。可是,如果整篇文章統統都用這樣的論據的話,但凡讀過《史記》的人都會有疑問,有疑問就會去查原文。要知道,用典準確是當時文人的基本功,而這篇文章的第一讀者歐陽修同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當然讀過《史記》。如果他一查,這座迷宮還是會倒塌。

這個時候,作者文中的那些準確無誤的史實的作用就出現了。文章的篇幅並不長,很容易就可以看完。如果某位讀者想起來要考察蘇洵的用典功夫,那麼他一定會註意到第三段中的那些準確無比的史實。而根據常識,同一作者寫成的同一篇文章,是不會出現明顯的用典水平不相稱的問題的。於是,這位讀者很有可能就會根據第三段那些精確的史實判定整篇文章都有紮實的事實基礎。特別是在這位讀者沒有多少時間去細細品味這篇文章的前提下。而歐陽修當時是一位高官,正是一位時間很緊張的人。

通觀全篇,蘇洵的辦法是:開頭先說明存在著和自己文章主論點沖突的事實,以降低對讀者的心理沖擊;再用卓絕的文筆制造出一個栩栩如生卻全然虛假的證據;最後再寫出幾個全無破綻的事實,用來掩護前面的虛假證據。虛虛實實,交錯為用。作者對於虛假信息和真實信息可說是妙到巔峰。蘇洵能夠列入“唐宋八大家”,的確名不虛傳。

那麼這篇文章就真的是一個騙局嗎?即使是一個非常精巧的騙局?那麼為什麼與蘇洵同時代的那些大文人沒有指出這一點呢?甚至歐陽修還將這篇文章推薦給了皇帝?這又是為什麼呢?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Empty 回復: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五月 10, 2015 7:16 am

(三)騙局中的真實目的

(三)真實的時代

論述至此,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蘇洵的文學手法當然很巧妙,但此文當時就很出名,看的人多了,看的次數多了,怎麼會看不出其中的破綻呢?不要說別人,就算是將這篇文章進呈皇帝的歐陽修在多看幾遍之後,對其中的問題也不可能毫無察覺。

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尋找。

在中國歷史上,宋朝是一個富裕的時代,也是個文化發達的時代。但同時又是一個對外敵軟弱無力的時代。盡管宋朝將自己的大部分財政收入用來養兵,但是對外戰爭卻一敗再敗,最後不得不采取向外敵送“歲幣”的辦法來求得一時的茍安。最奇特的而是,不僅僅是遼、金、蒙古這些軍事實力明顯超過宋朝的政權可以要求 “歲幣”,就連西夏這個對北宋稱臣的政權也有“歲幣”。總而言之,“歲幣”政策從北宋早期一直到持續南宋後期,幾乎和兩宋相始終。

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這種要靠著向帝國進貢來保證自己安全的政權,但是絕大多數是一些非常弱小的政權。漢唐等等強大政權也有進貢的時候,但是時間都比較短暫。對他們而言,進貢僅僅是一個爭取時間強大起來的手段而已。本身比較強大又長時間執行進貢政策的,只有宋朝一家。對宋朝來說,進貢所帶來的安寧本身就是目的。

無論為這種政策找出多少合理性,其中的屈辱意味是永遠也抹殺不掉的。按照當時士大夫的觀點,北宋占據中原,民富國強,結束了四分五裂的戰亂局面,是一個統一天下的可以和秦漢唐並列的強大王朝,當時可說是一個典型的“盛世”。可是在這個“盛世”為什麼會出現“歲幣”這種東西呢?這太不合理了。

所以蘇洵的的真正重點是以下兩段話: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第一段表面還是在評論六國歷史,但是當時的北宋文人一定看得出,這明明白白是在借古諷今,指責“歲幣”政策的錯處。第二段則是連一點表面的遮掩也去掉了,就是在說坐擁天下的北宋當局不如當時的六國。

因此,評論六國史實並不是蘇洵的目的,批評北宋的政策才是他的主旨。文章在論據中的種種問題,都是源發於此。蘇洵是為了自己的目的,而故意修改了真正的六國歷史。

所以,當時北宋的現實外部局勢決定了這篇文章成為名文。文章中的那些不妥之處被當時的讀者自動忽略了。蘇洵不僅表現出了出色的文學才能,同時表現出的還有他對於時代精神的精確把握。這兩者的結合造就了《六國論》。

蘇洵制造的騙局異常成功。根本原因是騙局的目的是真實的。看起來很諷刺,騙局成功的最大要素是其中的真實目的而不是完美的欺騙手段,也就是用欺騙的手段去達成真實絕非虛假的目的。倘若最後的目的不真實,那騙局就會崩潰,無論這個騙局多麼精美。這就是古人所講的“逆取而順守”。

但是完美的欺騙手段還是非常重要的。人不但喜歡真實的目的,而且喜歡真實的過程,尤其喜歡真實的細節。目的總是最後才達到的,可是過程和細節卻在前面。欺騙手段的作用就是在於粉飾前面的過程和細節。《六國論》中,蘇洵在前面制造了一個非常完美的論證過程,之後又列出了非常真實的歷史細節,這才能引導讀者看到最後。倘若,之前就穿幫的話,讀者不等看到最後就會棄卷而去,蘇洵就無從實現他的真正目的了。

(四)失敗的諫書,成功的語言

可是蘇洵還是失敗了。他希望朝廷能夠改變“賂秦”政策,但“花錢買平安”的屈辱政策還在繼續。這場鬧劇的最高潮是那些“賂秦”政策的堅持者們為了自己的私利,殺掉了自己最善戰的大將。宋朝就這樣走了下去,直到迎來了蒙古人的鐵騎。

因此,《六國論》沒有成為一篇成功的諫書,卻成了一篇關於宋朝歷史以及後世很多類似事情的不祥預言。這大概也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吧。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Empty 回復: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五月 10, 2015 7:17 am

《諫逐客書》——糧倉老鼠的奮鬥

(一)食人巨獸和糧倉老鼠

孟子曾經探討過人們應該如何在魚和熊掌之間進行選擇的問題。最終的結論是,堅持正確的選擇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其實在所有價值觀統統被打成粉碎的戰國時代,這種事情隨時都在上演。只不過很多人和孟子不同,他們研究的是如何獲取最大的利益——如何才能同時獲得魚和熊掌,而且既不被水淹到,也不被熊抓傷。

那麼如何來形容這樣的兩者通吃的人呢?有人稱他們為“策士”,也有人稱他們為“縱橫家”,有的人更加幹脆,罵他們“無恥”。但是有一個人的說法最形象,他認為這些人是老鼠,不得勢的時候是在廁所裏,得勢的時候就是在糧倉裏。

有意思的是,他把他自己也歸入其中,此人的最高理想是做一只糧倉中的老鼠。說白了,利益就是最高的行動準則。至於道德,呵呵,就算是再高級的人也還是和老鼠一樣,道德又有什麼用呢?

他就是李斯。以上的這番理論,是他還沒有發跡的時候構思出來的。後來他的確成了人上人——或者用他的說法,成了糧倉中的一只老鼠。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一篇文章——《諫逐客書》。

韓非曾經寫過一篇《說難》,裏面列舉了向君王進言的種種危險。其中最詭異是以下幾點:即使你的意見是正確的,也有可能觸怒君王;即使你沒有觸怒君王,你的意見也有可能不被君王接受;即使你沒有觸怒君王,你的意見也被君王接受,可還是有可能面臨滅頂之災。韓非曾經把君王比喻成一條會吃人的龍。這是個貼切的比喻,君王在很多方面的確不像是個人,倒很像是一頭隨時會吃人的巨獸。

因此遊說君主這個領域,言論的正確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能否讓自己免於被巨獸吞噬才是最關鍵的事。很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韓非最終正是被非常欣賞他的秦王政賜死。更具有諷刺意義的事,秦王政對於是否處死韓非也是猶豫不決。可是就是在這種猶豫不決之中,韓非的生命消失了。這表明,君王的一個念頭就有可能決定臣子的生死,更不要提君王的憤怒了。

當時李斯面臨的形勢是這樣的:秦王政先是動用正規軍鏟除了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嫪毐集團,接著又找借口除掉了呂不韋集團。在此過程中,許多高爵顯宦被貶官、流放或者是殺戮。接著,發生了水工鄭國事件,秦國宗室大臣乘機向秦王提議驅逐所有六國之人,這一建議獲得了秦王政的同意。李斯是楚國人,當然也在被驅逐之列。

對李斯來說,以下幾點很糟糕:

第一,他的遊說對象正是處死韓非的那個人——秦王政,一個視他人生命如鴻毛的人;

第二,之前兩年,秦王政處在極其激烈的生死攸關的政治鬥爭中,很多人在他的命令之下丟掉了腦袋。說的形象一點,現在的嬴政是一頭嘗到鮮血味道的老虎,多吃一個少吃一個並沒有什麼不同。

第三,逐客令已經得到了秦王的同意,成為法律,進入實施階段了。因此,李斯的任務是讓秦王收回成命。可這極易觸怒秦王。因為如果秦王更改了自己的命令,那就是承認自己有錯。對於一個剛剛奪取大權的君主來說,這很容易變成對他權威的挑戰。如此一來,就算嬴政采納了李斯的建議,為了強調自己的權威,他十有八九也會把李斯的人頭掛在鹹陽城頭示眾。那如果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怎麼樣?對一般的君主可能有用,但是秦王政是個無情的人,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如果李斯有太過明顯的為他洗脫責任的嫌疑的話,嬴政會覺得很難看,也會很鄙視這個人。如此李斯還是很危險。

在逐客令已經開始實施的情況下,李斯最現實的選擇是做一只流亡的老鼠。可這並不是他的理想,當然他也不想做死老鼠。他的理想是進入秦國朝廷這座大糧倉。於是,《諫逐客書》出現了。

總結一下,李斯想要達到三個目的:

第一,讓秦王收回“逐客令”。

第二,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第三,獲得秦王的賞識。

但是這就需要李斯做到三件看似相互矛盾的事情:

第一,使秦王認識到“逐客令”是錯誤的。

第二,保住秦王的顏面,也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第三,但是第二點又不能做得赤裸裸,否則很容易被別人認為是騙子和馬屁精,那樣的話還是很難得到秦王的賞識。

李斯將會怎麼做呢?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Empty 回復: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五月 10, 2015 7:17 am

《諫逐客書》(二)——進入糧倉的敲門磚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前面已經提過,“逐客令”是秦國宗室大臣提出,秦王批準,已經開始實行的正式法令。但是李斯一開始就在“臣聞吏議逐客”六個字內說了兩個光天化日之下的大謊話:

這個法令並不是處在“議”的階段,而是正式施行的階段。既然是處在議的階段,那麼自然而然就沒有批準施行了,那樣的話,秦王的責任也就沒有了。

這個法令的提出者和批準者都是很清楚的。但是李斯在這裏用了一個“吏”字模糊了這一點。“吏”是指官員。如此一來,秦王又是沒有責任的。

因此,在短短的幾個字之內,秦王就連續兩次為秦王推脫了責任。

可是,“逐客令”已經正式發布,在秦國國內肯定是盡人皆知的。李斯如此赤裸裸用謊言來替君主開脫責任豈不是太過紮眼嗎?萬一以後有人以此為由指責李斯是個騙子和馬屁精怎麼辦呢?

這時候,那個不顯眼的“聞”字就發揮作用了。“聞”就是聽說的意思,李斯可以指著這個字非常大聲地說:“本人當時只不過是個門客,哪裏會知道得那麼詳細?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門客,這有什麼問題?”如此一來,李斯的不道德色彩也被洗清了。

在連續兩次為秦王辯解並為自己洗脫責任之後,李斯才正式指出“逐客令”的問題:“竊以為過矣。”如此,秦王就可以接著往下看了。就這樣,鋼絲的第一段走完了。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裏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邳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裏,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臯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範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這段話中,李斯並沒有直接批評秦王的失誤,而是先從側面下手,列出了秦國歷史上四位重用客卿的國君作為反例。這樣的話就為秦王提供了一個下臺用的臺階。因為“逐客令”已經經過了秦王的正式批準,這一點不可能始終否認。《諫逐客書》總要涉及到秦王的錯誤。李斯這樣做就在最大程度上保住了秦王的顏面。因為,自己的祖先都重用客卿,當然這種政策是正確的。難道後代秦王的面子比前代國君還大嗎?由此,另一個推論也就隱含其中了:學習自己祖先的正確做法難道沒面子嗎?當然不是,這可表明當代秦王是一個敬天法祖的有道明君哪。

李斯這樣做,還在暗中指責了秦國宗室大臣。宗室又不是秦王本人,為什麼李斯不直接指責呢?因為當時剛剛發生了呂不韋事件。呂不韋是秦王政的最大的政治對手之一。這個時候秦王本人和六國之人的關系非常緊張,客觀上,秦國宗室是秦王現階段最重要的政治盟友。如果直接指責宗室大臣,很容易被秦王認為是在針對自己。但是拉出秦國的前代國君來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因為那些人也是秦國宗室的祖先,宗室大臣總不能說自己比祖先更加高明吧?

李斯這樣做的第三個作用是在秦王和宗室大臣之間打下了一個楔子,商鞅來自關東,推行變法,使秦國強大,是一個功臣。在賞識他的秦孝公去世之後,被迫造反,按照他所制定法律,又是一個罪人。不是秦國人,有大功,也有大罪,這三點和呂不韋、鄭國非常相似。秦昭襄王所重用的範雎也是如此。更加重要的是這兩個人都和秦國的宗室有著極深的矛盾:商鞅推行的變法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將貴族手中的種種經濟和政治利益收歸國君,因此,商鞅和秦國宗室之間的仇恨極大,最終他也是死在秦國宗室的構陷之下;範雎則是勸說昭襄王徹底清除了宣太後一派的勢力,這其中就有秦王的兩個親弟弟。李斯最後說:“客何負於秦哉!”既然如此,那麼有負於秦國的是誰呢?聯系秦王政掌權之前發生的成蛟奪權事件,李斯這是在委婉提醒秦王,秦王和六國來客是有共同利益的,但是秦王和宗室的利益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他們提出的建議不見得對秦王有利。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 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 ,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 ,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 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 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借寇兵而賫盜糧”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 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一場戰役要取得最終的勝利,必須經過最後的決戰。李斯要想使秦王收回成命,也必須要面對秦王本人在這次錯誤決策中的錯誤問題。前面提過,這裏最大的難點就是既要指出秦王的錯誤,同時又要保住秦王的顏面(也就是保住李斯的性命)。而在這裏,李斯成功走過了這一段最危險的鋼絲。

對於一個君主,特別是像嬴政這樣雄才大略的君主來說,最大失誤是治國的失誤,而“逐客令”正是一個錯誤的治國之策。但是在李斯的筆下,“逐客令”的後果首先是秦王會失去自己玩好、良馬、美女等等,之後才是失去人民這樣的重大的政治後果。

所以,李斯在這裏玩了一個花招:李斯就把一個嚴重的政治錯誤,變成了一個生活享受方面的不明智之舉了。這段規諫文字對秦王的沖擊就大大降低了。

但是要從根本上取消“逐客令”,這樣的旁敲側擊是不夠的。李斯在說明了秦王的失誤之後,就對逐客令進行詳細的分析。仔細觀察這段話,會發現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這段話缺少了那個“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的主語。到底是誰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呢?是那些普通的秦國官吏?是那些提出“逐客令”的秦國宗室?是秦王本人?還是抽象的秦國?如果寫明的話,李斯都會面臨巨大的壓力:如果寫明是普通官吏,這樣為秦王開脫責任的痕跡太重,秦王未必會贊賞如此愚笨的文字,還會得罪全秦國的官吏,李斯是要在秦國享受榮華富貴的,這樣做對他一點好處都沒有;如果寫宗室,同樣是太過明顯的開脫責任文字,而且宗室怎麼說也是秦王的親戚,不可能徹底不顧秦國的利益的,更何況當時呂不韋剛剛被免職,宗室的地位相對上升,這個時候得罪宗室,搞不好會被秦王政作為一個平衡政治局面的棋子給犧牲掉;秦王和秦國,那時絕對不能寫的。因此,李斯在這裏非常聰明地省略了主語,避開了這個難題。又因為前一段,李斯已經將秦王和“逐客令”的政治後果最大程度地割裂開來,所以,以文章的固有邏輯而論,那個缺少的主語也就不會是秦王了。當然,這並不符合事實,不過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沒有人會指出李斯的這個故意犯下的錯誤。

就這樣,李斯先是在文章一開頭就不動聲色地推給了那些不知名的官吏,為政策的制定者留下了下臺的臺階。然後再以秦國歷代國君為例子,從反面說明了“逐客令”的錯誤,暗地攻擊了提出這一法令的秦國宗室,提醒秦王他和宗室利益的差異。在論述“逐客令”和秦王的關系的時候,李斯著重論述這一法令對於秦王的物質享受方面的影響,悄悄地把最為嚴重的政治後果推給了一個被省略掉的主語。秦王在這次錯誤決策中的責任就被洗清了。

(三)進入富貴之門的糧倉老鼠和他的結局

李斯的《諫逐客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過這次上書,秦王收回成命,取消了“逐客令”。而李斯也如願以償,踏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榮華之路。之後李斯青雲直上,不但成為了糧倉中的老鼠,而且是最大最好的糧倉中的那一只最大的碩鼠。

《諫逐客書》中,李斯用玩好享樂和稱霸天下作為遊說秦王的手段。兩者都是赤裸裸的利益,沒有一絲道德的氣息。由此可見,李斯對自己的比喻很恰當,他的確是一只老鼠,富貴就是他的糧食。道德這種東西與他無緣。所以如果有一天糧倉中沒有食物的話,老鼠就會搬家。對他來講,富貴就是糧倉中的糧食。秦王政能夠為他提供富貴,所以他可以輕易從呂不韋陣營中投向秦王政。但是當秦始皇去世以後,他很快投向了能夠為他提供榮華富貴的新主人。

當然,建立在赤裸裸的利益上的同盟終究是不可靠的。李斯可以輕易變換立場,別人同樣也可以。隨著秦王朝危機的加劇,李斯被那些他原先的同盟者所猜忌,最終慘死於糧倉內部老鼠的爭鬥中。他終於被他自己所信仰的利益原則吞噬了。這一次,他沒有機會重寫一篇文章來挽救自己生命,只是留下了《諫逐客書》讓後人不斷品味評說。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Empty 回復: 葉長安 - 文史深處的權謀,那些暗影中的真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五月 10, 2015 7:17 am

司馬遷說:“你想造反嗎?我教你。”

(一)成功放火的必要條件

司馬遷的《史記》是一部極其有名的作品。所以有名是因為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內容:文字的,哲學的,軍事的,心理的,農業的,等等等。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其他似乎不適宜大力宣揚的東西:如何過河拆橋啦(劉邦部分),如何不漏臟字罵人啦(衛青霍去病部分),更多的是人生的某個方面的殘酷真相啦(韓信部分),等等等。其中,最最最不能大力宣揚的,是《史記》中居然還詳細記錄了怎樣造反。這主要是在《陳涉世家》部分中。大約正是因為《史記》的這種過分真實的作風,有很多人對《史記》做出了非常不好的評價。例如,王允殺掉蔡邕的理由就是蔡邕會寫出一部像《史記》那樣的謗書。

(二)

說起造反,不知道是誰做過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造反的過程跟放火差不多。和真正縱火案一樣,如果要成功完成放火這個工作,大概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放火的人。這是最重要的。

第二,點火用的火柴,這個是引子。

第三,一堆木柴,開始的燃料。

第四,要有合適的引火環境。

第五,還要有非常糟糕的消防員。

造反,也需要類似的五個條件。作為一篇詳細記錄中國帝制時代第一次造反運動的《陳涉世家》,文章一開始,就出現了第一個條件。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從中可以看出:

陳勝年少時曾經被別人雇傭耕地。那麼陳勝肯定沒有土地,也沒有其他足以謀生的手段。他所擁有的,只是他的勞動力。按照傳統的階級分析法,陳涉是一個典型的雇農。在貧困的農村中,他也是一個處在最底層的人物。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曾經“悵恨”,而且“久之”。為什麼?他渴望富貴。

短短幾句話,點出了陳涉性格中的另一個側面——絕對得不甘於現狀。貧困的生活會使人麻木。但是托克維爾曾經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說過,農民的麻木僅僅是因為看不到改變自己生活的希望,並不是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如果農民看到了結束自己黑暗生活的一絲亮光,那麼他們會不顧一切向那個出口沖過去,會踩到一切阻礙。

司馬遷的幾十個字勾畫出了兩種極端貧困的農民形象:第一種是麻木的,就是那些“傭者”,他們已經喪失了對於美好生活的欲望;第二種就是陳勝,他是已經覺醒的。可是,他得不到相應,所以很孤獨,發出了“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的感嘆。

這時的陳勝就像是一個在深淵中掙紮的落水者。他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下一步就是抓住一切可以逃上岸的機會:也許做不成鴻鵠,但是絕對不做那糊裏糊塗被淹死的燕雀!

於是,造反烈火的第一個條件——縱火者產生了。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註意這時陳勝的身份。“少時”的陳勝是一個一同耕作的傭者就可以取笑的角色。可現在,他已經成為一支九百人的隊伍的“屯長”了。當然,這離陳勝的理想還差得遠。但這是變成“鴻鵠”的第一步。

所謂的“閭左”,就是貧民。九百“閭左”也就是與陳勝一樣的貧民,是一群和陳勝有著同類語言的人。這樣,第一把幹柴堆起來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