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5:44 am

看河裏們大牛們評點江山過癮,趁著現在項目清閑,我也來個八卦的伊朗猜想,這個猜想以前肯定沒人提出過,絕對原創。

我西方史知道點,不精通,但凱撒對西方的意義那還是知道的。沙皇什麼的都是借凱撒的由頭,什麼第三帝國之類,也都要從凱撒算第一。凱撒或者說羅馬帝國可以說是西方文明的極為重要一環。但羅馬從共和國變帝國的關鍵時期,並不是只凱撒一個人,而是三巨頭。克拉蘇,龐培,凱撒。克拉蘇的勢力,財力應該一直都是超過凱撒的。龐培後來是被凱撒打敗的,而克拉蘇則是悲慘的死在現在的伊朗。這就是卡萊戰役。

卡萊戰役的細節這裏就不說了,河友可以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655284.htm
,裏邊有介紹。

這裏我提幾個常識推理。當初波斯強盛的時候被雅典和斯巴達擊敗,後來的亞歷山大大帝更是橫掃波斯,一直打到印度。羅馬在勢力膨脹,擊敗迦太基,統一地中海周邊後,向東擴張,重現亞歷山大大帝偉業應該是比較正常的思路。

前53年,克拉蘇進攻帕蒂亞(安息),精銳的羅馬軍團在卡萊慘敗,克拉蘇身死。這場戰爭後,羅馬雖然和安息還是一直打個不斷,但羅馬基本絕了征服波斯,再現亞歷山大偉業的念想了。這一仗對羅馬歷史影響重大。克拉蘇不死,也許凱撒也建立不了帝國。對世界歷史也有重要影響,此後1千多年,西方文明再也沒覬覦過能重現亞歷山大偉業,再也沒能把影響力越過中東地區,直到工業革命以後。

實際上如果美帝這2年進攻伊朗,那有可能就會有一場新的卡萊戰役。這一戰的勝敗,應該也會直接關乎世界發展的軌跡。如果萬一美帝像克拉蘇一樣選擇進攻安息(伊朗),各方會怎麼應對?這個誰也猜不著,但我們可以來八卦一下2千年前的那場卡萊戰役。我找了不少資料,看過後突然就有了個很大膽的猜想,也許不對,但也不是完全說不通。

先分析一下當時的世界格局,羅馬控制西方,完全占據地中海,國勢正盛。而西漢王朝是漢宣帝執政,前60年西域都護設立,前54年呼韓截單於向西漢中央政府投誠。可以說在前53年附近這幾年,西漢國內沒有任何軍事壓力,解憂公主雖然年事已高,但在烏孫可以說已經近乎事實上的國王。西域都護正處於實力頂峰。 而當時的帕蒂亞(安息),在地理上也極有可能和當時的西域都護屬國大宛相鄰。安息在中國史書還是出現比較多的,史記。大宛列傳裏安息出現了21次。

前119年,漢軍在漠北大戰中擊敗匈奴主力,幾年後,張騫的副使出使安息。”初,漢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將二萬騎迎於東界。東界去王都數千裏。行比至,過數十城,人民相屬甚多。漢使還,而後發使隨漢使來觀漢廣大,以大鳥卵及黎軒善眩人“ (史記) 。 安息對漢朝使臣的迎接規格可謂極高,2萬騎兵到東邊邊界親自迎接。而且其後安息的使臣也跟著漢使回漢,還帶了不少稀罕東西回來。

而漢朝使臣對西邊這幾個大國的評語是啥?還是史記大宛列傳“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而兵弱,貴漢財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屬,兵彊,可以賂遺設利朝也。” 顯然,在漢使眼裏,安息國大兵弱,戰力尚且不如大月氏,康居。

而前103-101年,貳師將軍李廣利2征大宛。漢使把大宛,大夏,安息並列為大國,他們互相間自然不會完全不了解,在古代,相互間兵戎相見也是常事。而漢軍攻大宛,殺大宛王,這件事絕不可能對中亞這些國家沒有震動的。安息對西漢軍的實力肯定有認識。而在中國史料裏,安息對中國關系一直比較好。

而前53年克拉蘇發動羅馬大軍東征的時候,安息王這個時候如果向西漢求援,也是正常的。而宣帝和西域都護鄭吉很有可能會秘密決議借兵。但要保密,這樣既不破壞絲綢之路的貿易,又不會讓羅馬勢力(大秦)過於做大,導致將來影響到西域都護轄制下的屬國(當時的西域都護應該是最盛的時候,鼎盛時期下轄55國,西界很可能和安息交界了)。

已當時西漢國力,包括西域都護當時自己的兵力,進行這樣一次秘密幹預沒什麼問題。兵力不用多,漢軍可能只出幾千甚至就幾個將領。征調當時的西域屬國,比如烏孫的精銳騎兵就可以。不打旗號,偽裝成安息軍入安息境內參戰。這支精銳部隊戰力自然強悍,從後來匈奴西遷後的上帝之鞭的表現看,羅馬軍面對戰力強於匈奴的漢軍或者敢和匈奴對戰的烏孫軍,肯定會吃大虧。所以才有卡萊戰役裏讓羅馬士兵恐懼的

帕提亞回馬射(Parthian Shot)。

我給的鏈接裏卡萊戰役裏安息騎兵的打法,就是後來蒙古大軍橫掃歐洲的騎射騷擾戰術。而安息軍那射不盡的遠射程弓箭(羅馬士兵舉著盾牌,但腳確被弓箭釘在地上),騎兵優秀的靠近,騎射。如果羅馬軍出擊,立刻撤退。這沒有優良騎術,多年的騎戰經驗,強大的後勤保障和軍事技術(無數弓箭和遠射程良弓),根本玩不了的。 而強大的羅馬軍最後面對這支規模不大的騎射部隊(2萬左右)最後徹底崩潰。克拉蘇和他兒子都喪命。

如果安息一直有這麼優秀的騎兵,戰術和國力(無數弓箭,記得勇敢的心裏長腳國王那句,箭很貴嗎?),那安息也不會讓漢使下個兵弱的評語。卡萊戰役,安息軍的戰力過於出色了,以至於後來羅馬皇帝屋大維都不敢全力報復,要靠外交手段才能把卡萊戰役士兵骸骨交換回來。所以我懷疑卡萊戰役裏,很可能有漢軍的秘密幹涉。一支不需要多大規模的精銳漢軍或者1,2萬精銳烏孫騎兵,展示出在和匈奴作戰中練就出來的優秀騎射本領後,羅馬軍的士氣就徹底崩潰了。而支援幾百萬支箭對西方也許負擔不起,但對當時李陵5千步卒就帶50萬支箭的西漢,根本不是什麼困難。 而其後安息對中國的朝貢一直不斷,到晉朝其快覆滅前還派王子到洛陽,就比較好解釋了。

如果這個猜想有那麼一點點可能是真的,我們就應該分析一下當時采取秘密幹涉策略的漢宣帝,西域都護鄭吉為什麼采取這種策略,這樣做西漢得到了什麼樣的好處?這是不是在當時克拉蘇大舉東進,有可能破壞中亞力量平衡,影響絲綢之路貿易下的最優選擇?

相關話題

貳師城位置問題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733132

楚河名稱來源求救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749854

前傳部分: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763588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5:47 am

哈哈,還好,我本來估計會被大多數人罵成yy批的體無完膚那。

好,結合眾多河友的疑問和我綜合資料的新成果,再分析一下西漢當時秘密幹涉的可能性有多大。

先解答幾個疑惑。

1. 答發發,光年兄。不可能有這麼廣大地域內的戰略協調

我們看前64年開始趙充國平羌的例子。趙充國的大軍在西寧一帶的青藏高原,距離長安的距離也已經很遠了,而且在青藏高原上。史書裏記載了趙充國每次大的決策前,朝廷朝會上都是先討論的。在朝廷朝會上還有人提出騎兵突襲青海湖的建議。顯然盡管是古代,西寧前線和長安朝廷的通信順暢,速度肯定也不慢,從史書上看,軍報往來一趟,應該也是幾天以內。600裏加急或者800裏加急的紅綾信使在傳遞朝廷軍報上的效率我們還是可以信得過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我們北方人應該是2000年以後才能吃到空遠的荔枝,而楊貴妃1千多年前就能享受了,從嶺南到長安數千裏,荔枝都能吃到,你要相信當時中國古代朝廷的通信效率。

從長安到西域都護府(新疆輪臺縣)可能近些,到現在塔吉克斯坦的伊塞克湖(闐池)附近的烏孫赤谷都城, 路程應該在4,5千公裏左右,盡管這段路程有地理條件限制。但當時西漢完全控制河西走廊,沿途驛站充足,而且當時氣候條件應該比現在好,樓蘭現在是沙漠,當時應該還是綠洲。這樣一次通信往來應該也超不過40天。鄭吉在接報後立刻向長安請示,漢宣帝內閣會議秘密決定發詔書,然後西域都護兵力出動,準備時間1個半月就差不多了。

2. 克拉蘇應該不是搞的什麼突襲,這不是西方的風格。閃電戰一類的突襲西方到了元首時代才學會,一戰的時候還都是先宣戰,再總動員,很騎士的。

3.羅馬和安息在克拉蘇東征前早就齷齪不斷了,但絲綢之路的貿易並沒有斷,安息是絲路必經之地,雙方的貿易往來一直很多。克拉蘇在中東集結部隊做準備的時候安息肯定就得到消息了,這時候估計求救使臣就出發了。

好,解答完幾個疑惑,再分析上文沒分析到的地方,這是我自認為的新證據。

一. 超大規模的復合弓使用

春秋的《考工記》裏已經記載了復合弓的制作工藝,一把良弓,從開始制造到成品,至少需要3年時間。“ 制弓主用牛角,以本白、中青、末豐之角為佳;“角長二尺有五寸(近50厘米),三色不失理,謂之牛戴牛”,這是最佳的角材,一只角的價格就相當於一頭牛,故稱“牛戴牛”。: ”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了,優良的復合弓光選牛角,就不是那麼容易的。 中國復合弓的工藝從春秋到清朝沒大的變化,威力應該也就差不多。 楚國的養由基可以百步之外射中柳葉,是謂百步穿楊。人一步的距離差不多就是75厘米,這個古今應該也不會有大差異,75米外射中柳葉,就可以知道中國弓箭的射程肯定不低。

而西方一直沒有這種工藝,後來英格蘭長弓出現那是1千多年以後了。希臘,羅馬軍隊裏弓箭手一直不是主角。因為圓弧形狀的弓射程近,只能飛幾十米,穿透力弱,對鎧甲之類的基本不起作用。

這裏插一個花絮。記得是復活的兵團還是其他中央臺的節目,裏邊講長平地區有箭頭山,箭頭村。當地的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隔一陣就會去村裏收農民耕地從地裏挖出來的秦趙長平之戰留下的三菱箭頭。 一收就能收很多。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張藝謀英雄裏那漫天箭雨也未必全是誇張。這裏引用段資料, 資料出處
http://news.cctv.com/history/20091224/103319.shtml

筆者珍藏多種秦趙箭頭,有長有短,有扁有方形不等的箭種,趙國箭比秦箭頭結構較單調,種類不多。趙箭頭容易腐爛,說明配方和鑄造工藝不如秦,而秦種類較多,青銅質量好,入土不爛,擦拭如新。箭桿容易分離,箭頭入體不易拔出,鑄造工藝上領先於趙。
  經過反復研究,老背坡發現的這具屍骨,其死在秦軍最先進的“弩機”兵器之下。弩機早在春秋時期業已出現,到了戰國,秦發明了遠程連發數枚弩機,射程可達 300-600步開外,有極強的殺傷力。用弩機發射這種扁型三菱帶後翼箭,命中率高,飛行速度快、平穩,空中阻力小,穿透力強。這種兵器在遠距離射殺敵人上很有優勢,估計在長平之戰發揮過極大的作用。

2千多年過去了,箭頭山,箭頭村還能在地下輕易挖到秦趙箭頭,那當時在這個地區進行爭奪的時候,秦趙軍隊肯定都是漫天對射。(平射箭頭入不了土,秦國3楞箭頭入體箭桿既斷,無法拔出) 而且箭頭入土的深度,就可以說明當時箭支的穿透力多強。如果都只是紮在地表,耕耘了2千多年早就沒了。這些箭頭都入地必然不淺,其穿甲威力可以想見。而讓箭頭山,箭頭村這麼大的區域能2千年耕地都能挖不盡的箭頭,當時光箭頭山附近一片區域,秦趙2軍至少應該對射了幾百萬支箭,否則,那能直到今天還能這麼容易挖到。那整個長平之戰,秦趙弓箭弩箭的發射量,肯定是天文數字。 我一直很想去那個地方旅遊,親手從地下挖一支秦國箭頭出來。

至於西方,我沒記得有這種如此大規模使用弓箭的例子,安息和羅馬爭戰在克拉蘇之前就開始了。之後雙方爭戰數百年,但我沒記得再有過能像卡萊之戰這樣,能跟撒胡椒面一樣的不停射箭。這個希望有波斯歷史大牛來介紹了。

但從後邊蒙古大軍西征遇到的抵抗來看,蒙古軍的復合弓基本都是漢族工匠所制作,蒙古在漢地一直不殺工匠。花刺子摸(後來的安息繼承者)什麼的在蒙古騎射軍面前也都是和紙糊的一樣。如果他們有打贏克拉蘇時候的那麼優秀的騎射部隊和復合弓,不應該那麼沒抵抗力。

安息和後來的薩珊王朝經常打敗羅馬可能不假,但卡萊之戰表現出來的那種類似蒙古騎兵後來橫掃歐洲的那種絕對優勢不正常。克拉蘇帶的羅馬精銳竟然被2萬部隊騎射的一點脾氣都沒有,近乎全軍覆滅,鷹徽都被繳,蘇萊那要是這麼有本事,早該創造點別的歷史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5:49 am

哈哈,拍磚的終於來了,歡迎歡迎。但是,希望您拍磚前也別太先入為主,至少要先做一點點功課。cctv雖然垃圾,但科教片一類的還是一向比較嚴峻的。而長平地區的文物,箭頭山什麼的,那可都不是杜撰。

好,打住。再給一個支持我猜想的重量級證據,這個見於漢書

“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賴水上,離城三裏,止營傅陳。望見單於城上立五采幡幟,數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騎往來馳城下,步兵百余人夾門魚鱗陳,講習用兵。城上人更招漢軍曰‘鬥來!’百余騎馳赴營,營皆張弩持滿指之,騎引卻。頗遣吏士射城門騎步兵,(《漢書●卷七十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鏈接出處
http://simaroad.blog.hexun.com/20201023_d.html
,甘肅羅馬村的東東網上還是不少的。

這裏說的是前36年,西域都護剿滅不服從西漢最後匈奴單於郅支時候的事情。1940年,牛津大學的德效騫(H. H. Dubs)發表了《公元前36年中國人與羅馬人的一次軍事接觸》一文,1957年,又寫了《古代中國境內的一座羅馬城》,德效騫認為,這些俘虜被轉移到安息東境、中亞的馬爾吉安納(即今霍臘散)後,可能有一部分逃到了匈奴—康居在都賴水畔(藥殺河與巴爾喀什湖之間)建立的郅支城。”

按那位牛津大學教授的觀點,這些羅馬殘兵是卡萊戰敗後跑到新疆西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的郅支城的。問題如果你看看地圖就知道,從現在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巴格達那裏跑到新疆西邊有多遠。而且他們跑也應該往西跑,怎麼會往東跑?史記成書於武帝時期,漢書成書於東漢。這中間有1百多年的空當。而王莽胡搞,降西域諸國國王爵位為候,並瞎指揮,最終導致西域都護李崇率領的西域都護軍全軍覆滅於西域。如果當時宣帝再下令出兵安息事件嚴格保密,那當時參戰的將領什麼的,肯定不敢公開說。但和羅馬軍大戰一場,對付那種擺魚鱗陣的羅馬兵團這麼有趣的事情他們肯定總會說點什麼。只是不敢明說確切地點規模原委,這樣這個事情就被移花接木到17年後的剿滅致之單於之戰,位置時間規模都轉移了,也是合理的。

而且羅馬後來向安息交涉過,希望能放還克拉蘇的兒子(他們應該是得到消息克拉蘇有個兒子沒死),但安息不承認。羅馬提這個要求肯定是聽到了什麼消息,比如克拉蘇之子只是被人帶走了。這裏就有問題了,安息要麼放人換錢,要麼早殺了,為什麼會來個不認賬那。那麼如果卡萊戰役後,西漢遠征軍在抓獲克拉蘇之子後,帶幾百俘虜秘密回漢了,那安息可不就沒法解釋了,只能咬住說早殺了。西漢遠征軍這麼做也很合理,對當時的西方世界大國羅馬,抓些人回去可以多了解一下羅馬和整個西方的情況。而這些人後來被安置到甘肅的那個所謂的羅馬村,就解釋的通了。

而等王莽天下大亂,再到班固修漢書的時候,已經距離前53年1百來年了,當年漢軍如果秘密參加卡萊戰役,那真相早就模糊不清,無從考證了。而宣帝下令嚴格保密的話,可能又沒什麼官方資料。只能剩下些當年參戰後代的只言片語了。而當時班固對西域的了解程度也未必高,班固把擊敗魚鱗陣步兵的事情放到17年後,也情有可原。

另外,前54,53年的時候,宣帝掌國已經穩固,不是剛脫離霍光控制時候,趙充國的戰報都要在朝會上討論的布衣天子了。皇帝和部分高級將領秘密決策而不對外公布,也很正常。畢竟這個消息如果走漏,傳到羅馬那邊,是有可能影響西漢對羅馬的絲綢等貿易利益的。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5:53 am

好了,回到單純的軍事話題上。我只所以猜想漢軍摻和了,關鍵還是卡萊戰役蘇萊那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太強了,強的有點不大對了。當時安息國王率領主力在北邊對付亞美尼亞,根本不敢到那邊兩河平原地區去。而按西方史記載,安息實際上權利不統一,蘇萊那只是兩河地區的諸侯。那麼就算2河地區那時候氣候和現在有差別,但應該也不會是產馬的好地方。沒有優良的馬匹,那裏能訓練的出優秀的騎兵?也許有人說是從伊朗高原上或者安息中亞統治區調過去的騎兵。但稍微看下中亞歷史就知道,北邊草原上的遊牧部落才是有優良騎兵的地區,賽人什麼的一南下,安息國就雞飛狗跳,貌似還戰死了一個國王。而且按西方史書,安息當時是類似8個諸侯國,國王權利並不太大。而安息和賽劉古什麼的打了幾十年,而羅馬滅賽劉古什麼的則沒費多大力氣。

所以克拉蘇帶精兵進攻,瞧不起安息軍也正常。而克拉蘇進攻後,蘇萊那也是輸了好幾次的。然後就是在雙方在2河流域抓起迷藏來了,這個過程持續了幾個月。那些資料上說蘇萊那是誘敵深入。恩,但在自己的領地上誘敵深入幾個月未免時間長了點吧。當時的蘇萊那估計比美軍攻占巴格達後的薩達姆好不到那去,帶著殘兵敗將到處東躲西藏。克拉蘇進攻開始好像是前54年,卡萊戰役是前53年,這誘敵深入到底誘了幾個月,我沒查到具體資料,反正我覺著也不是這麼個誘法的。自己繁華的領地都丟棄去誘敵,而且2萬騎兵幾個月一直到處跑,那給養供應什麼的怎麼辦?伊拉克的環境我們多看看新聞就知道了,2萬騎兵能藏到沙子底下去?而安息王則帶著主力一直在北邊號稱對付亞美尼亞。如果說蘇萊那是一直在等西漢的援軍,那就解釋的通了。蘇萊那誘敵誘了幾個月,那應該就是漢軍遠征軍,攜帶大批強弩,弓箭行軍萬裏,從西域都護趕到卡萊的時間。安息王和其他安息諸侯王路上負責提供給養和帶路。而西漢遠征軍一進入安息國境,應該就換了安息旗幟服飾,快抵達後,應該也是先和蘇萊那碰頭,幾個高級將領先偵察了戰場地形。制定作戰方案,再根據當地條件,讓蘇萊那和其他安息諸侯提供幾千頭駱駝已方便遠征軍運弓箭。再讓蘇萊那把克拉蘇大軍引到卡萊漢軍的預設戰場。

克拉蘇後來找到蘇萊那主力的時候,可高興了。估計躲貓貓玩了幾個月,也早受不了了。看到對方有2萬兵力,可能也有點犯嘀咕,心說這蘇萊那從那變出來2萬騎兵啊。不過克拉蘇當時帶的兵應該有10萬( 有資料說4萬), 這個我估計10萬可能性大,西方史書本來就不嚴謹。縮小損失,掩蓋失敗是常理,有資料說克拉蘇光高盧騎兵就帶了8千之多,按羅馬兵團編成,對應10萬步兵也比較合理。

克拉蘇還是信心十足的,可一開戰就大不一樣了。這裏先說一個細節。百度百科裏面明確記錄了這支軍隊先是幾千(這個估計西方的史學家又空口白牙了)面鼓同時敲響,羅馬軍沒遇到過,都被震懾了一下。這裏問一下河裏大牛,安息軍或者說西亞,中亞羅馬的軍隊難道都和中國一樣要敲3通鼓嗎?中國軍隊布陣時擂鼓,這從曹劌論戰裏就毫無疑問了。安息軍也擂鼓嗎?如果安息軍一直擂鼓,那羅馬軍應該早習慣了,怎麼會被鼓聲震懾?

西漢遠征軍先是小股重騎兵沖擊羅馬軍陣試探,發現沖不動。立刻改派小股輕騎兵環羅馬軍陣而射。 百度百科上說是30-50米,正好在羅馬標槍的射程外邊(標槍大概20米),羅馬魚鱗陣雖然嚴密,但總是有縫隙的,漢軍去的是精銳,騎射水平自然都很高。喵著縫隙或者腳下,或者仰天拋射(這個薩爾滸大戰時努爾哈赤對付明軍用過)。等這股輕騎兵箭射的差不多了,就回到漢軍用武鋼車結成的環陣裏邊。再換另一股來,重復,可能一次1千輕輕兵圍著一個羅馬方陣放上1,2萬支箭,然後再來。漢軍可能射幾十箭才能取得一次射過縫隙的有效殺傷。

這裏有一個細節,資料上說,很多羅馬士兵的手被穿透盾牌的弓箭釘到了盾牌上。顯然,這些輕騎兵用的復合弓和長箭穿透力遠超羅馬以前遇到的對手。羅馬和安息也不是第一打仗了,如果以前安息的騎射弓箭就這麼厲害,羅馬早該考慮加厚盾牌。顯然,他們第一次遇到能在高速奔跑的馬上拉開強力復合弓的優秀輕騎兵。

後邊就是循環了,漢軍不停輪回,一股輕騎兵射完,換另一股,這股回來補充箭支,休息馬力。克拉蘇本來也認為箭很快就會射完,這種打法,完全是如今美帝那種B52炸塔利班的打法,根本不把昂貴的弓箭當會事,射幾十箭才傷一個人。等他後來看到有大批駱駝馱著弓箭的時候。他估計也算出來了,漢軍遠征軍估計帶了幾百萬支箭,這麼射個10天半月估計也射不完。

這裏百度百科裏沒有。我記得原來看過資料,克拉蘇應該也發動步兵方陣和騎兵沖擊漢軍的車陣了。畢竟既然駱駝馱著箭,那去把駱駝宰了不就完了。駱駝馱著大量的箭,肯定走不快。結果更悲劇了,羅馬人的步兵方陣為了抵禦輕騎兵騷擾的箭雨,必須排著密密麻麻的嚴密陣型緩慢移動。可漢軍車陣裏邊可不是什麼都沒有。更讓羅馬人恐懼的大殺器出場了,撅張機。

如果你看兵馬俑裏秦軍的布局,就是外邊三排都是弩兵。他們手裏拿的就是撅張機。這種強弩如何使用我在馬王堆裏見過西漢畫像。弩被放在地下,人彎下腰,腳踩弩臂,雙手張炫。這樣是人全身的力氣來開這張弩。炫張開後掛在結構精巧的弩機上。然後再把長箭放上。馬王堆裏也有實物,下邊像個扳機,上邊是標尺。發射時一扣扳機,弓箭被穩穩的放出去,精確度很高。而撅張機的穿透力則遠超輕騎兵的復合弓。弓是雙手之力拉開,漢弓貌似是120斤左右的張力。而撅張強弩因為是全身發力,雙手雙腳和腰力一起用。張力在300斤左右。最外邊的3排弩兵,基本就可以保證軍陣邊緣不間斷的直射火力輸出了(一排後邊張弩,然後到中間裝箭,再到前排瞄準發射,可以做到基本不停頓了)。

撅張機射出的箭更長更重,穿透力和射程遠超普通的弓。羅馬方陣靠近到漢軍陣腳1,2百米距離時,估計強弩就開始連續射擊了。這種弩箭可以直接穿透羅馬盾牌把羅馬步兵和盾牌釘在一起。而羅馬軍又不敢散開,一散開就會被附近的輕騎兵和車陣裏漢軍的弓箭手射成刺猬。結果自然可想而知,等前邊幾排羅馬士兵都被弩箭釘在盾牌上倒在地下。再勇敢的士兵估計也要逃跑了。這個根本就夠不上人家,慢悠悠的排著隊形走過去早就都被人穿成鐵板燒了。

而高盧騎兵什麼的對漢軍車陣更沒威脅,匈奴那騎射精良的單於親兵對付5千李陵步卒還3天啃不下。那些只會那把刀沖的高盧騎兵在漢軍車陣裏邊的士兵眼裏不過都是靶子吧了。

這樣克拉蘇軍隊就杯具了,沖又不能沖,退又不能退。漢軍的輕騎兵來回輪換,不停射箭。估計羅馬士兵光舉盾牌都快舉的崩潰了。這時克拉蘇下決心打破僵局,讓他的小兒子帶1千高盧騎兵,5千輕步兵(不舉那能拼成魚鱗陣的大盾牌,是小圓盾,偏於快速機動)不惜代價打出來,爭取讓高盧騎兵沖上去接近漢軍輕騎兵近戰。

他想法還是不錯的,歐洲馬高大,爆發力好。比短跑亞洲馬都比不過。仗著自己兵多,那怕用高盧騎兵換掉漢軍輕騎,這仗就有的打了。可惜漢軍輕騎可是和西方眼裏的上帝之鞭匈奴打了幾十年的精銳。帶隊將領一看立馬全體轉向,撤。高盧騎兵開始發揮速度優勢,追。然後這時候,羅馬軍最杯具的時刻發生了。

看過動物世界就知道,食草動物如果跑不過獵豹,那就要靠不停轉彎來躲避,獵豹速度雖快但耐力差。轉幾個彎後就沒力氣了。而漢軍輕騎這時候肯定是開始展示這一技術含量最高的騎兵合成戰術,轉彎加射回馬箭。帕蒂亞回馬射,這是逃回去的羅馬士兵的夢魘,那些在馬上高速奔跑的輕騎兵,可以回身張弓瞄準射擊。而且由於高盧騎兵馬力充足,為了不被高盧騎兵追上接近,漢軍輕騎必然要不停轉彎。1,2個騎射手能掌握不奇怪,但訓練出一支成規模的,跟著主將轉彎的騎兵部隊,則絕不是一般小國什麼的玩得起的了。上千騎兵雖然有一定間隔,但就像我們在沒有邊界,標線的高速公路上密集的開車一樣,這時要前邊車一轉向,立刻跟著轉向,否則就可能和旁邊高速奔馳的馬交通事故了。轉彎後,再繼續回身射箭。能玩的了這些花活的,絕對是輕騎中精銳的精銳,安息要是早有這麼多優秀騎兵。史記裏肯定不會給個兵弱的評語。

等追擊的高盧騎兵的馬基本都被射死了,漢軍輕騎兵就繼續不斷放箭射箭跟在後邊的羅馬輕步兵。輕步兵和落馬的高盧騎兵被迫聚攏以抵禦漫天箭雨。可惜圓盾防護面積小,縫隙多,很快無數羽箭就從縫隙裏射進來。很多羅馬輕步兵腳上,腿上中了數箭,不堪忍受痛苦扔掉盾牌,然後很快就被箭雨射死。等羅馬輕步兵的陣勢徹底崩潰後,漢軍重騎兵(槍騎兵)出場了。從資料裏看,這些騎兵是鐵甲騎兵,選高大背負力強的馬。應該是人民皆披重甲,手持長槍或長朔(長度很長),可謂披堅執銳,無堅不摧。 重騎兵速度慢,但追步兵不成問題。而沖擊力巨大,等重騎兵像梳子一樣從羅馬殘破的輕步兵陣梳一遍以後,這1千騎兵,5千步兵和克拉蘇的小兒子就都全軍覆滅了。

克拉蘇這時候還下令全軍怒吼,以狀聲勢。可惜頂著盾牌被射了一天的10萬羅馬大軍在目睹了搏命出擊的騎兵和輕步兵那慘敗的一幕後。都喊不出聲,恐懼已經讓他們只能發出哀鳴了。

當天夜裏,克拉蘇丟下5千多不能走的傷員逃跑。(不能走顯然主要是被射中了腿腳,顯然漢軍輕騎的騷擾環射戰術非常厲害,一天就讓羅馬軍減員至少5千多,而自己則幾乎0傷亡)

綜合這第一天的歷史記錄來看,這那是打仗啊,簡直是屠殺。完全是美帝轟炸科索沃或者進攻伊拉克的翻版啊。遠程打擊(騎射,撅張機),非接觸戰鬥。你羅馬步兵近戰能力強,我就不跟你近戰,不停的用弓箭射你。而一天的羽箭發射量,估計就超過了整個羅馬帝國的全部庫存了。你騎兵追出來,那帕蒂亞回馬射這樣高超的騎術射術,直接讓你想拼命都沒得拼。羅馬士兵的短刀,射程20米的重標槍,巨大的盾牌,都沒了作用。

這個實力懸殊有點太大了,而且最後還用武裝到牙齒的冷兵器時代的坦克--重騎兵沖擊已經陣線崩潰的羅馬輕步兵。估計漢軍遠征軍一天的傷亡可能就是個2位數,而羅馬軍減員應該在1萬5以上。(被扔下的射壞了腿腳的就5千多,出擊的1千騎兵和5千輕步兵全軍覆滅,加上被釘成鐵板燒沖擊漢軍陣線的,1萬5估計還是少算了)。安息就算實力再強,也不應該優於羅馬這麼多。畢竟他們老冤家了,又不是第一次打。騎射輕騎兵,尤其能回馬射的輕輕騎。全副武裝身披重甲的重騎兵。這些蘇萊那一個安息2河流域的小諸侯能玩的起? 女真的鐵浮屠也只能少量裝備,這玩意,在冷兵器時代絕對是超級砸錢的玩意。沒有個小10萬數量級的騎兵部隊絕對玩不起。那種征發湊出來的不算,遊牧民族騎術好不假,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一支龐大的騎兵可不是那麼容易訓練的。別的不說,能騎馬的人未必能騎射,能騎射的人也未必能做到回馬射。況且伊朗,伊拉克地區可從來不是什麼產馬的遊牧區。

至於後邊,那就不用在說了,克拉蘇剩下的軍隊早就士氣全無。面對2萬西漢遠征軍,根本一點機會都沒有。克拉蘇身死,鷹徽被繳。只有不足一萬的人逃回羅馬領地。

綜合這些細節和常理來推測,前53年的卡萊之戰,主角顯然不是什麼蘇萊那。他誘敵深入幾個月,那他那無數的羽箭藏在那,重騎兵那些甲胄藏在那。2萬騎兵的給養怎麼辦。伊拉克的地形地貌很清楚,你就是想躲貓貓,也頂多挖個地道啥的。在沒有深山密林,他怎麼可能搞幾個月的誘敵深入。他這幾個月是和薩達姆一樣到處跑,而安息王則龜縮在北邊伊朗山區,憑險固守,根本不敢南下和克拉蘇帶的羅馬精銳正面交鋒。這一切,一直等到西漢幹涉軍到達就改變了。

估計整個歷史的原貌是這樣的,克拉蘇想重現亞歷山大大帝偉業,到了敘利亞以後就積極備戰。安息也早聽到風聲了,一方面馬上提前派使臣去向西域都護求援,一方面收縮兵力於現在伊朗西部的山區。憑險固守。而抵擋亞美尼亞只是個幌子。至於南部2河平原地區,無險可守,反正本來蘇萊那就是個不聽話的諸侯,就不管他了。如果漢軍來援,就打,不來,就放棄南部平原,保北部山區。這個你看現在美國打伊拉克好打還是打伊朗好打就知道了。

百度知道上那建議克拉蘇攻擊北路避開安息騎兵什麼的肯定都是西方史學家空口白牙。2河平原地區在古代是古巴比倫發祥地,適宜耕戰,肯定比北邊人口多且富庶。而且從地圖上看,現在的敘利亞也正好在伊拉克西邊,你看看地圖就知道了。克拉蘇從敘利亞出發,去巴格達正好是條直線,而且一路平原。如果按那資料上寫的走北邊山地,等於繞一個倒U字形的大圈。而且安息王集重兵於北方,從地圖就可以看出來,他對保住2河平原地區沒把握。但集中重兵保住現在伊朗境內的地區則難道小的多。守住關山隘口,羅馬兵就打不進去了。

克拉蘇先打2河流域一點沒錯,而且蘇萊那前邊也抵抗了,根本抵抗不住。於是蘇萊那就在現在的伊拉克中部跟克拉蘇玩起躲貓貓來了。

這還真有點像第二次海灣戰爭。美軍長驅直入(只是換成敘利亞方向),薩達姆和共和國衛隊不見蹤影。只剩下薩哈夫忠於職守,美軍坦克都快到還照樣開新聞發布會,繼續吹牛皮。蘇萊那應該就是類似薩哈夫一樣在東躲西藏的堅持。唯一不同的是他有希望,安息王早給了他消息,漢軍會來幹涉,但要嚴格保密。

而另一端,安息使臣到達西域都護後,肯定也帶來了安息王的交換條件。比如對中國商品絲綢等不收稅等之類的交換條件。而且肯定會把克拉蘇想打到東方,征服絲綢產地之類的豪言或者謠言吹過風來。鄭吉肯定馬上急報長安。鄭吉在西域多年,熟悉西域情況,當時南北2路絲路全部順利打通不久,大秦(羅馬)吞並安息後,很有可能就會和西域都護屬國大宛一類交界。鄭吉估計會建議武力幹涉,遏制羅馬在中東和中亞地區的擴張。

軍報傳到長安後,漢宣帝召開高級別將領和內閣秘密會議。最後決定幹涉,但要求安息必須嚴格保密,漢軍一進入安息境全部換安息服飾旗幟。同時,立即調派精銳部隊和武器西運。(這裏八一下,李廣利征大宛帶的是七科謫,就是囚犯商人一類組成的部隊,當時匈奴壓力還在,漢軍精銳部隊,6郡良家子什麼的可沒去打大宛)。

很快,武器人員到位西域。鄭吉也組織挑選西域都護下的精兵(當時西域剛和匈奴打了幾次大仗不久),兵力應該不少,且都是精銳。

準備完畢後,只發布出發命令,不宣布目的地(或者造個假目的地),齊裝滿員向安息趕。進入安息國境後,換安息服飾旗幟,這時候蘇萊那應該已經開始他那長達幾個月的"誘敵深入"了,在2河平原上和克拉蘇兜圈子那。

等歷時幾個月,漢軍趕到卡萊附近的時候,估計蘇萊那和克拉蘇都已經疲憊不堪了。漢軍估計先從安息軍男仔細了解了羅馬軍的長處和弱點。定下了戰術,可能還進行了演練(比如圍著方陣30-50米距離騎射,這正好在羅馬標槍射程外邊一點),最後選定決戰地點,再讓蘇萊那引克拉蘇前來。

至於後邊,漢軍一戰立威後。周圍的安息諸侯們估計也都大膽了,克拉蘇剩下的殘兵,可能就不是漢軍遠征軍解決的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5:58 am

先敬告一下那些把蘭州掛在嘴邊的人。你對現在的現實不滿可以,但你對自己的祖先,應該有起碼的尊重。現在的中國也許比不上米帝老歐洲,但前53年的西漢時期,中國在各方面都是壓倒西方的。當時的西漢中央政府如果要幹預,實力不成問題。至於那些說鐵甲什麼的, 條頓騎士團什麼的在西方人眼裏牛叉的不得了的包的和機器人似的重騎兵,在拔都的蒙古西征軍面前也只是一坨垃圾。拔都攻克華沙前又不是沒和西方的這些所謂精銳打過,整個歐洲當時可以說已經絕望了,他們面對騎射的蒙古輕騎,一點辦法都沒有。如果不是蒙哥陣亡在重慶,拔都回軍參與蒙古內部汗位爭奪,拔都可以一直打到大西洋邊上。

好了,猜想就這麼多。將來如果我們國內有考古專家去伊拉克,他們去找找卡萊戰役的文物(比如箭頭,武器之類),如果有質地,制作方式和同時代的國內西漢文物相同,但與當地安息文物差別很大的話,基本就可以證明這個猜想了。

我們現在先假設這個猜想正確,來八一八漢宣帝為什麼采取這種方式幹預,以及這種方式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先來八一下卡萊戰役800年後的另一場改變世界格局的戰役——怛羅斯戰役。751年, 高仙芝與黑衣大食大戰於怛羅斯,此戰唐軍戰敗,近萬人被俘,結果阿拉伯世界通過這批俘虜掌握了很多技術技藝,比如造紙。而更重要的是,這次戰爭後,伊斯蘭教的傳播空間打開,中亞徹底伊斯蘭化。我們可以假想一下,如果高仙芝贏了,可能歷史是另一個結果。但這裏引用河友唐鳶的話“波斯王子卑路斯求救於唐朝那樣再次找中國幫忙,不過那次波斯是為了對付大食入侵,中國也沒有出兵相助”。 顯然,黑衣大食或者說阿拉伯伊斯蘭勢力在擴張初期,首先要對付的也是波斯,這點和羅馬克拉蘇要東征異曲同工。唐朝沒有答應卑路斯,結果後來有了怛羅斯戰役,有了整個中亞包括南亞部分地區的伊斯蘭化,包括我們今天新疆wei 族的伊斯蘭文化。

如果,這裏僅僅是如果,唐朝在波斯王子求援的時候就派出和後來和高仙芝怛羅斯之戰力量類似的軍隊(高仙芝的軍隊也不多,2,3萬人規模),在黑衣大食勢頭剛剛興起,力量還不夠強大的時候支援波斯。那也許黑衣大食進攻波斯的戰鬥可能又是一場卡萊戰役,使波斯文化得以保存,那麼整個中亞,包括新疆南部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伊斯蘭化。

好,再回到前54年,我們假設西漢中央政府這時候接到西域都護報告的情況,在開高級將領會議的時候。必然會有2種意見,一種會分析軍隊奔波萬裏的花費困難,而且貌似羅馬進攻安息影響不到西漢,會建議不理睬。另一種應該是鄭吉他們的意見,羅馬的東進,必然打破地區力量平衡。等羅馬征服安息以後,羅馬東界就會和西域都護西界交界,一個力量強大,有著完善文明體系的和軍事力量的羅馬,必然會大大影響漢天子詔書在西域和中亞地區的至高無上地位。而羅馬在征服安息(伊朗)後,必然還會對西域都護下的55個屬國有覬覦之心,一旦西漢內部出問題,那麼羅馬等到機會必然會侵蝕西漢在中亞的利益。漢武帝2征大宛下的那麼大的本錢,也會做了他人嫁衣。

最後,漢宣帝顯然是采納了鄭吉他們的意見,又加了要求出征將士和安息必須保密的條件。這樣幹涉勝,則中亞格局不變,西漢在絲綢之路的利益不受影響,即使幹涉失敗,也不會直接造成羅馬和西漢的直接敵對。

後來,王莽亂政,中原朝廷失去對西域的控制。幾十年後,班超帶著36個人重出西域,最終就成功了重建西域都護,重新確立了中央政府對西域和中亞地區的影響力。如果前53年在卡萊,沒有那場讓羅馬人徹底絕了東征念頭,終羅馬帝國之時代,都沒敢去征服2河流域的戰役。如果羅馬軍隊順利征服安息,重現亞歷山大大帝的進攻路徑,兵鋒抵達阿富汗,印度和新疆西部地區。那麼當王莽亂政,中原內亂後,也許整個中亞和新疆就都會羅馬化,那樣班超再帶36個人面對羅馬化後的西域,可能投筆從戎的功業就難以再現了。

而今天,伊斯蘭化的中亞就是現實,無論我們大棋下的多好,我們也改變不了整個中亞地區伊斯蘭化的事實。而“波斯王子卑路斯求救於唐朝”的時候,如果唐朝當時的君臣咬咬牙,他們也許派個2,3萬人去就能阻止整個中亞,波斯地區的伊斯蘭化。我們今天再下中亞大棋,也許就好下的多,也許就不會有什麼75事件了。但唐朝在黑衣大食進攻波斯的時候沒有幹預,結果安史之後,中國失去對西域控制數百年,中亞,新疆的伊斯蘭化完成。

而如果我的猜想是真的,那麼前53年漢宣帝的決策,才給了班超36人重收西域的機會。把羅馬力量局限在了伊朗,2河流域以西。而在大唐重新向西域擴張的時候,整個中亞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有高度發達文明的敵對力量和中國勢力對抗,使中國勢力可以在西域地區建立權威直到阿拉伯勢力崛起,大唐怛羅斯戰敗。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6:00 am

這2天大致看了下漢書。陳湯傳,感覺有幾個疑點能解釋的更清楚了。

漢書.陳湯傳的全文我就不貼了,感興趣的河友可以去
http://tieba.baidu.com/f?kz=198794872
上或者找紙版的漢書來讀。

陳湯傳裏我發現了幾個地方,我感覺還是可以用來八一八的。

建昭三年,湯與延壽出西域。湯為人沈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每過城邑山川,常登望。既領外國,與延壽謀曰:“夷狄畏服大種,其天性也。西域本屬匈奴,今郅支單於威名遠聞,侵陵烏孫、大宛,常為康居畫計,欲降服之。如得此二國,北擊伊列,西取安息,南排月氏、山離烏弋,數年之間,城郭諸國危矣。且其人剽悍,好戰伐,數取勝,久畜之,必為西域患。郅支單於雖所在絕遠,蠻夷無金城強弩之守,如發屯田吏士,驅從烏孫眾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則無所之,守則不足自保,千載之功可一朝而成也。”延壽亦以為然,欲奏請之,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延壽猶與不聽。會其久病,湯獨矯制發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使士。延壽聞之,驚起,欲止焉。湯怒,按劍叱延壽曰:“大眾已集會,豎子欲沮眾邪?延壽遂從之,部勒行陳,益置揚威、白虎、合騎之校,漢兵,胡兵合四萬余人,延壽、湯上疏自劾奏矯制,陳言兵狀。
。。。。。

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賴水上,離城三裏,止營傅陳。望見單於城上立五采幡幟,數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騎往來馳城下,步兵百余人夾門魚鱗陳,講習用兵。城上人更招漢軍曰“鬥來!”百余騎馳赴營,營皆張弩持滿指之,騎引卻。

。。。。。

於是延壽、湯上疏曰:“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康、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於已稱北籓,唯郅支單於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於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

後數歲,西域都護段會宗為烏孫兵所圍,驛騎上書,願發城郭敦煌兵以自救。丞相王商、大將軍王鳳及百僚議數日不決。鳳言:“湯多籌策,習外國事,可問。”上召湯見宣室。湯擊郅支時中塞病,兩臂不詘申。湯入見,有詔毋拜,示以會宗奏。湯辭謝,曰:“將相九卿皆賢材通明,小臣罷癃,不足以策大事。”上曰:“國家有急,君其毋讓。”對曰:“臣以為此必無可憂也。”上曰:“何以言之?”湯曰:“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又兵法曰‘客倍而主人半然後敵’,今圍會宗者人眾不足以勝會宗,唯陛下勿憂!且兵輕行五十裏,重行三十裏,今會宗欲發城郭敦煌,歷時乃至,所謂報仇之兵,非救急之用也!”上曰:“奈何?其解可必乎?度何時解?”湯知烏孫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過數日。因對曰:“已解矣!”詘指計其日,曰:“不出五日,當有吉語聞。”居四日,軍書到,言已解。大將軍鳳奏以為從事中郎,莫府事一決於湯。湯明法令,善因事為勢,納說多從。常受人金錢作章奏,卒以此敗。

這裏邊尤其明確的寫出,郅支單於的地盤,就在大夏之西。而安息則也是東接大夏 。估計郅支單於的地盤應該是和安息交界甚至不少地盤就是搶的安息的,否則陳湯怎麼會說“西取安息”。顯然,陳湯對安息的戰鬥力根本不指望。這樣漢書記載郅支單於有擺魚鱗陣的羅馬兵也可以解釋了,這些俘虜被安息安排在東邊,結果這些地盤被郅支單於搶了。而安息把羅馬俘虜放在最東邊,防止逃跑是一種可能,更可能我猜測是這些俘虜是被漢軍遠征軍抓的,帶到安息東界後就都安排在那了。帶一小部分先跟隨主力回師,向宣帝交差,至於剩下的怎麼處理,帶不帶回西域都護境還是直接帶回內地,則需要再向宣帝請示了。

這樣做還是很合理的,遠征軍只要一出安息境,那後勤補給就需要自己想辦法了。如果俘虜有幾千人,那是一個很大的後勤壓力,尤其是中亞那樣的地理環境。而給朝廷的密報上肯定要報上斬首多少,俘虜多少,這樣才能計算軍功。而卡萊距離長安如此遠,可能攜帶首級回來比較難,俘虜就是證明軍功的重要證據了。而把俘虜和首級安置在安息的最東界,先把少量俘虜和羅馬將領全帶回去交差,然後朝廷的核對軍功的官員來的時候就直接去安息東界清點俘虜和首級數量(西漢對軍功的計算極為嚴格,斬首數,俘虜數半點來不得馬虎)。如果朝廷不要求把俘虜帶回了(應該是這樣,帶回來還得養著),那就直接把俘虜都移交給安息了。古代不是現代,不講什麼日內瓦公約,這幾千羅馬俘虜在安息的東界生活的肯定不是什麼好日子,當苦力,作奴隸是應該的。等郅支單於奪了這片地方的時候,應該也10來年了,戰爭加上惡劣條件減員,只剩下1,2千人也正常。這麼多年,他們應該也學會安息話了,估計是向郅支單於說,我們以前都是羅馬戰士,是被安息壓迫的,我們能給你打仗,不要讓我們再做奴隸,苦工了。郅支單於於是收留這支羅馬殘兵,讓他們重新制作武器裝備起來,用來對付周圍的一些小部落或者和安息打仗還是有點用的。

所以陳湯才會遇到“步兵百余人夾門魚鱗陳,講習用兵”的情況。如果卡萊戰役是安息自己打的,即使考慮防止俘虜逃跑,也不應該放到最東邊的邊界地區來,以至於郅支單於能輕易打進來然後把這些羅馬兵帶走了。安息那麼大的國家,放在國家中間地區,或者找個四周沙漠的地區之類的更合理。在卡萊抓的俘虜,不遠幾千裏的運到國界最東邊,不合常理。古代幾千人穿行幾千裏,可不是個小成本的事情,這一路的後勤保障壓力還是很大的。安息人不應該為了防止逃跑就把幾千人全弄到東部邊界地區去,而西漢遠征軍這麼幹,就好解釋了。

另外一點也更能解釋羅馬村的問題了。如果網上那些什麼羅馬村墓碑都朝西等是真的。原因也就明確了,他們都是克拉蘇軍中的將領,可能不少級別還都比較高。所以他們在做了俘虜,被西漢安置在甘肅軟禁起來( 估計當時肯定有部隊看著他們,免得逃跑,而且位置應該遠離貿易路線)不得不當了農民。對這些在羅馬當將軍過人上人生活的人來說,這生活反差還是挺大的,懷念故土和留戀過去人上人的生活是人之常情。盡管羅馬士兵多是公民,貴族,但如果都是普通士兵,可能感情還不會那麼強烈。都是些將領,頭頭,一直過的都是要麼打仗,要麼當奴隸主的日子,現在確要幹他們眼裏奴隸才幹的活,盡管明知道不可能回去了,但懷念羅馬的感情肯定會很強烈的。這樣,羅馬村的一些風俗,也就理順了。

從裏面還可以看出,陳湯假傳聖旨的情況下,都可以組織起4萬人的漢胡軍隊。而且,裏邊明確寫到了郅支單於有西擊安息的可能。從陳湯對甘延壽的描述看,那麼17年前羅馬大舉進攻安息,安息如果拍使臣來求援,那麼鄭吉估計也會這麼樣對宣帝說。而陳湯時期的元帝愛好儒學,所以陳湯直接不請示(因為請示也肯定不批準),直接矯詔了。另外按陳湯的描述,即使胡兵有漢軍一樣的裝備,也是3不當1,顯然,在那個時代,漢軍戰鬥力遠強於其他軍隊。這樣克拉蘇在卡萊敗的如此慘,也是合理的。

另外,晁錯《言兵事疏》裏明確寫著“弩不可以及遠,與短兵同;射不能中,與無矢同;中不能入,與無鏃同” 意思就是“弓弩不可以射出很遠,和短兵一樣;射箭不能射中,和沒有箭一樣;射中了卻沒有穿透,和沒有箭頭一樣。” 顯然,西漢弓弩的要求第一是射程要遠,第二是精確度高,第三是穿透力強,要能穿透鎧甲,盾牌。卡萊戰役裏那支打敗克拉蘇的軍隊,弓弩的穿透力實在太強。如果安息一直掌握著這方面的生產工藝和技術,那羅馬兵團的打法什麼的也就應該因此而相應改變了。 但卡萊之戰以後到羅馬帝國滅亡,羅馬好像還是一直那麼個編成和打法,也一直沒裝備遠射程,強穿透力的弓弩。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9:35 am

伊朗八卦前傳1—被歷史犧牲的人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763588
伊朗前傳2--東歐劇變和匈奴內戰
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2779133
伊朗前傳3--一個女人引發的世界大戰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783547
伊朗前傳4--屁民一定是權利鬥爭的犧牲品嗎?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785851
伊朗前傳5--蘇聯路線 or 美國路線?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796614
伊朗前傳6--打秋風與春季攻勢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808557
伊朗前傳7--鹽鐵會和三中全會
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2868611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9:41 am

We come to Iraq with respect for its citizens, for their great civilization and for the religious faiths they practice.

We have no ambition in Iraq, except to remove a threat and restore control of that country to its own people.

Our nation enters this conflict reluctantly -- yet, our purpose is sure.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our friends and allies will not live at the mercy of an outlaw regime that threatens the peace with weapons of mass murder.

We will meet that threat now, with our Army, Air Force, Navy, Coast Guard and Marines, so that we do not have to

meet it later with armies of fire fighters and police and doctors on the streets of our citie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March 19, 2003

(PRESIDENT GEORGE W. BUSH'S ADDRESS ANNOUNCING OPERATIONS TO DISARM IRAQ source
http://www.johnstonsarchive.net/terrorism/bushiraq3.html
)

我們到伊拉克去,我們尊重伊拉克人民,並且尊重伊拉克人民偉大的文明和宗教信仰,我們對伊拉克並沒有野心,我們只是去解除威脅,將管理國家的權力重新歸還給伊拉克人民。

美國並不願意這場沖突發生,然而我們的目標是明確的,美國人民、我們的盟友不會對一個非法的政權心慈手軟,這個政權正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世界和平。

我們的陸軍、海軍、空軍現在正直面這些威脅,這是為了避免以後我們的消防員、警察和醫生在我們自己的城市街道上面對這樣的威脅。

美國總統布什 2003年3月19日

(伊拉克戰爭宣戰演講節選)

2003年7月17日,Dr. David Kelly(an expert in biological warfare and a former United Nations weapons inspector in Iraq.), 英國生化武器專家,前聯合國前伊拉克武器調查員,在自己的鄉間別墅附近“自殺”。

我至今仍然記得當時cctv新聞頻道報道時的場景。藍天,白雲,恬靜的鄉間別墅,俯拍的風光是如此的美麗。凱利博士,就選擇(或被選擇)在如此優美的一個地方,在牛津郡的一處叢林中,結束或者被結束了生命。關於凱利博士遇害前的情況,可以看下邊資料

凱利心結難解林中輕生

  7月17日,凱利依然顯得很疲憊,在回答了議會詢問的與新聞界聯系的情況後,便獨自坐在客廳中一言不發。賈尼斯從未看到丈夫如此絕望過。以前,凱利作為聯合國武器核查官員,即使面對槍口或置身於生化武器中間,他也沒有像現在這樣不堪重負。賈尼斯感到,凱利的心碎了,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將他孤獨絕望的靈魂痛苦地封閉在了自己的世界中。

  午飯後凱利照常出去散步。賈尼斯並沒有感到任何異常,以為他仍會像平常那樣一個小時左右就回來。

  賈尼斯後來回憶說,那天下午3點左右,她記得凱利接過一個電話。20分鐘後,賈尼斯發現凱利已經出去了。

  據最後一個看到凱利的鄰居阿布薩羅姆說,下午3點多她出去遛狗,在離家一英裏的地方遇到凱利。相互打招呼後她問凱利現在的情況(指武器文件案)如何?凱利回答說,還不算太糟。她沒有感到凱利神情上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更沒想到她竟會成為最後一個看到凱利的人。

  數小時後,凱利仍然沒有回來,賈尼斯十分擔憂。接近傍晚,女兒雷切爾沿著凱利常走的小路出去尋找,但沒有看到凱利的影子。

  天黑之後,凱利的另一個女兒和男友再次出去尋找,仍然毫無結果。賈尼斯說,他們當時沒及時報警,是害怕這樣會使事情更糟。直到深夜23點30分,凱利仍音信全無,他們才最終撥打了報警電話。

  接到報案後,警方立即派出了直升飛機和警犬展開搜尋。

  次日清晨,警方在牛津郡的一處叢林中發現了一具特征與凱利相像的男屍,並在屍體旁發現了一把小刀和一包打開的止痛藥。

  7月20日,警方證實,死者正是17日失蹤的英政府武器顧問凱利,他因左手腕割破後失血過多而死亡。

  凱利死後,據英國外交部官員布魯徹爾透露,凱利博士在自殺前數個月曾預計他會被人發現死在樹林裏。根據布魯徹爾回憶,凱利在2月份曾說,他曾向伊拉克方面做出保證,如果他們(指伊拉克)與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合作,就不必擔心會遭受軍事打擊。當美英軍隊踏上伊拉克國土時,布魯徹爾覺得,凱利博士在道德上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盡管當時新聞曾經因為這個熱鬧過幾天,但很快就被人遺忘了。時過境遷,如今不過短短7年,這個當時關系到伊拉克戰爭開戰理由正當與否的關鍵人物,就已經幾乎被人們遺忘了。可以想象,估計在中國未來的史書上,會寫下米帝為了石油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現代史課本。而米帝的未來教科書,仍然會按照布什總統的官方說法來寫,頂多加以修飾或選擇而已。

回首7年前,剛從911中走出不久的美國人報復情緒強烈, 布什的那句“我們的陸軍、海軍、空軍現在正直面這些威脅,這是為了避免以後我們的消防員、警察和醫生在我們自己的城市街道上面對這樣的威脅”說出後,已當時美國輿論形勢,有人跳出來公開強力反對很難。民意也都支持先發制人。而英國就沒那麼容易了,畢竟英國當時沒有切身之痛,想統一內部的聲音就有困難。BBC通過David Kelly博士搞到了關於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情報就捅了出來,英國國內在戰鬥打響後還是爭議不斷。最終,7月17日,Kelly博士“自殺”了。很多爭議也就平息了。盡管幾年後的事實證明,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武器的結論是對的,但這時候,戰鬥早以結束,薩達姆也已經被絞死,伊拉克的石油利益也已經基本被瓜分,證據有沒有已經不重要了。

Kelly博士的“自殺”,讓當時英國國內反對伊拉克戰爭的專家,學者,體制內人士們都慎言了。盡管從當時的情況看(聯軍4月15已經基本控制伊拉克全境,3個月還找不到大規模殺傷武器的影子,對英國而言,這時候本來就反戰的力量肯定要開始反彈)。英國百姓對戰爭的態度也許一開始就不支持,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統治階層內部不能有嚴重分歧。在薩達姆尚未抓獲,伊拉克戰爭利益果實還沒有獲得的情況下, Kelly博士的“自殺”,應該可以說起了保證英國國家意誌堅持把戰爭打完的決心。原先手裏掌握有資料,打算放出來攻擊政府的人,肯定都會先掂量一下自己會不會也和Kelly一個命運。

都說陽光下沒有新鮮事,7年前有Kelly博士這樣的人,那麼我們中國歷史上應該也有類似的人。在寫伊朗八卦過程中,我就發現了好幾個,他們都只是像Kelly博士一樣,忠實的在履行自己的使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是,當他們的本職工作與國家利益發生沖突時,他們的命運和Kelly沒有差別。這裏邊最典型的,就是一個叫季都的醫生(職業系推測)。

季都的具體官職我沒有查到。常識推理他很可能是個漢朝朝廷的禦醫什麼的。公元前60年後到前57年前之間某段時間,西漢中央政府和西域的藩屬國烏孫發生了嚴重的不愉快。漢使衛司馬魏和意、副侯任昌在送回烏孫在西漢的人質侍子後,與解憂公主合謀,刺殺當時的烏孫王--狂王。只可惜沒有成功,狂王騎馬逃出烏孫的赤谷都城,藏匿到了深山裏。

西漢中央政府很快派出了第二波使團,季都作為禦醫也被派去給狂王治傷。季都顯然醫術高超,狂王的傷勢被治好了,狂王更親自帶了10幾個人騎馬把這位神醫送出了大山。完滿完成了治療工作的季都,在經過了幾個月的長途顛簸,從今天位於中亞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南邊的楚河平原的烏孫赤谷都城回到長安後,本以為自己的本職工作完成的很好,他盼望著也許能得到什麼獎勵。可惜,就在他從萬裏之外回程的時候,國際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前57年,匈奴大內戰拉開了帷幕,漢帝國在北邊的壓力基本消失。對烏孫這一西域大國也開始從懷柔態度轉為強硬。在季都萬裏歸程的同時,我推測漢帝國的武裝力量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向中亞的調動。

在如何處理烏孫的問題上,帝國統治階層內部之前也出現了較大矛盾和分歧。在漢武帝獨尊儒術快50年後,儒生集團大量進入帝國統治中樞,他們主張效法周政,仁愛治國,用和平手段處理而不是戰爭手段處理外交糾紛。這些主張,對以六郡良家子為代表的軍工復合體是很不利的。沒有戰爭,沒有戰功,就不能封侯拜相,軍工復合體集團的利益就會受損。在烏孫問題上,儒生集團主導了前邊10年的西漢外交,他們不喜歡打仗,但又認為繼續派出和親公主是有損朝廷顏面的。

而宣帝登位初期,布衣天子的根基太薄弱。宣帝雖然能用下詔求故劍的方法保住他原配妻子許平君的皇後地位,確保不了他妻子的命。如芒在背的成語就來自這個時候。霍光死後3年,宣帝才動手鏟除霍家勢力。軍工復合體集團被霍光控制20余年,宣帝也不得不借助儒生集團來遏制它們。等宣帝真正控制了軍工復合集團後,宣帝也知道靠儒生搞外交是沒戲的,國家之間實力是核心。國家之間的利益遠比道義重要的多,所以宣帝秘密批準了刺殺烏孫王的計劃。計劃如果成功,就和10多年前霍光命令傅介子刺殺樓蘭王一樣,成為一次成功的斬首行動。

只可惜,意外發生了。刺殺失敗,盡管西漢在烏孫的軍事存在和烏孫親漢勢力保證了解憂公主和西漢使節仍然能控制烏孫都城,但西漢在道義上大大失分了,為了防止烏孫徹底倒向匈奴。漢宣帝不得已派出了使團,帶著金銀財寶和禦醫季都去安撫狂王,把刺殺策劃者推到了解憂頭上。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安撫活動剛完成,匈奴大內戰爆發了。宣帝和西漢軍工復合體集團決心徹底解決西域問題,對烏孫的武力行動提上議事日程。只是儒生集團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反對,他們永遠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自認為能代表人民,他們也理想化的認為,只要我們經濟搞的好,人民生活水平高,人民道德水平高,所謂的蠻夷就會自動來歸附。只是他們忘了,沒有武帝的漠北大戰打下基礎,那裏會有他們儒生們安靜學習的環境。這就好比我們現在很多人會說,如果我們建國就改革開放,可能早就富裕了。可惜他們忘了,如果沒有前輩在朝鮮,越南和2彈一星的投入和鮮血,那有今天的和平發展環境那?亞洲金融危機和這次危機,中國可以不理西方人說什麼,但韓國,日本都不行,還不是因為米帝也知道,跟tg不能玩硬的,tg手裏的刀不是擺設。

好,跑題結束,為了統一西漢帝國統治階層的意見,漢宣帝必須有所行動。而統一意見最好的辦法,就是殺雞儆猴。所以,禦醫季都倒黴了,因為沒有抓住機會把狂王毒死,他和司馬遷一樣被下了蠶室。而那些其他的使臣們,中郎將,衛司馬一類的大官,也都被已錯過殺死“狂王”機會為由,砍了腦袋。

Kelly博士和醫生季都,都是屬於不幸被選中的“雞”,他們的本職工作可能不但沒有錯誤,完成甚至還很好。(Kelly的核查,季都的治療),只是當國家利益需要犧牲他們來警告反對者集團時,來統一統治集團內部意見的時候,他們的命運就不是他們自己能夠掌握的了。鐵本的戴國芳,也許也是一只這樣的“雞”,他們命運的相同之處就是他們會在輿論中心站幾天,然後就會被歷史徹底遺忘,他們都是被歷史犧牲的人。

至於西漢和烏孫爭端的來龍去脈和這個與伊朗八卦的關系,咱們下會再說。

伊朗八卦鏈接地址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703966

八卦史料來源 漢書 西域傳

狂王復尚楚主解憂,生一男鴟靡,不與主和,又暴惡失眾。漢使衛司馬魏和意、副侯任昌送侍子,公主言狂王為烏孫所患苦,易誅也。遂謀置酒會,罷,使士拔劍擊之。劍旁下,狂王傷,上馬馳去。其子細沈瘦會兵圍和意、昌及公主於赤谷城。數月,都護鄭吉發諸國兵救之,乃解去。漢遣中郎將張遵持醫藥治狂王,賜金二十斤,采繒。因收和意、昌系鎖,從尉犁檻車至長安,斬之。車騎將軍長史張翁留驗公主與使者謀殺狂王狀,主不服,叩頭謝,張翁捽主頭罵詈。主上書,翁還,坐死。副使季都別將醫養視狂王,狂王從十余騎送之。都還,坐知狂王當誅,見便不發,下蠶室。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9:45 am

According to declassified U.S. State Department documents, Rumsfeld also informed Tariq Aziz (Iraqi Deputy Prime Minister and Foreign Minister) that:Our efforts to assist were inhibited by certain things that made it difficult for us ... citing the use of chemical weapons.

以上文字來自wiki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nald_Rumsfeld#cite_note-31
資料來源
http://www.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82/iraq32.pdf

  “拉姆斯菲爾德慫恿我對伊朗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任根總統的中東特使時,於1983年到巴格達拜會薩達姆,聲稱裏根授權他“盡一切手段”幫薩達姆殺到德黑蘭。

  “切尼默許我入侵科威特”。薩達姆1990年入侵科威特前,征求過“美國老板”的意見。美國副總統切尼是當時老布什政府的國防部長,他和當時的美國駐伊大使都告訴薩達姆,占領科威特沒有問題。後來,薩達姆才發現上了美國人的當。

983年12月19日,拉姆斯菲爾德作為裏根總統特使訪問伊拉克,和伊拉克領導人商討合作事宜。第二天早上,拉姆斯菲爾德拜見了薩達姆,伊拉克電視臺錄制了會見過程。從畫面上看,當時的場景十分友好,兩人親熱地握手擁抱,互致問候。拉姆斯菲爾德向薩達姆轉交了裏根總統的親筆信,兩人還進行了會談。不久,美伊兩國正式恢復外交關系,裏根政府還把伊拉克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中刪除。為了幫助伊拉克打贏兩伊戰爭,美國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包括後來美國指責伊拉克不該擁有的生化武器。當兩伊戰爭後期,薩達姆的軍隊使用毒氣殺害伊拉克北部哈拉巴耶村大約5000名庫爾德人的時候,一貫以維護“人權”自詡的美國政府也裝看不見。美國扶持薩達姆的政策一直持續到他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

看下邊的圖片和視頻記錄
http://www.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82/index.htm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hakinghands_high.OGG

前傳1裏寫到了,Kelly博士和漢朝禦醫季都都因為政治原因被犧牲了。Kelly 博士大家好理解,一裏貼出了小布什的宣戰演講,而上邊貼的東西你看了就知道,伊拉克的化學武器本來就是美國給的,是為了讓它用來和伊朗打兩伊戰爭的。

1979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前,伊朗是美國中東最重要的盟友。伊朗是唯一個擁有F14戰鬥機的非美國國家,臺灣現在的基德當初也是為伊朗造的。

革命之後,又是一個費時1年多的伊朗人質危機,剛在越南灰頭土臉失敗的美國的無能更是暴露了出來。為了對付伊朗,美國和伊拉克迅速勾結了起來,後邊是8年的兩伊戰爭。

如果沒有東歐的變故,也許伊拉克在付出了這麼大代價為美國辦事後 ,得到科威特這個美國一開始就答應的條件也許不難。可惜當薩達姆休整部隊,準備進攻科威特的時候,國際時局開始大大變化了。1989年,中國64,東歐齊奧塞斯庫被槍斃,柏林墻被推倒。蘇聯體系的崩潰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而在這個時候,老薩(薩達姆)還自以為可以得到他改得的賞錢--科威特。可惜天下時局的變化,決定了他和伊拉克人民後邊20年的悲慘命運。在蘇聯馬上就要崩潰,美國一家獨大局面就要形成的時候,指望美國人兌現見不得人的承諾,可謂幼稚。薩達姆的幼稚,給了美國出兵的理由和在沒有蘇聯人打醬油的情況下展示武力的舞臺。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可以說都是兩伊戰爭的延續,只是美國人兔死狗烹,先宰了自己的走狗。

如果幾年內美國進攻伊朗的戰爭能夠順利開打,那麼這一切,也離不了當初老薩的幼稚幫忙。沒有海灣戰爭,就沒有後邊的伊拉克戰爭和現在可能爆發的伊朗戰爭。

陽光下沒有新鮮事。2千年前的烏孫,也曾經是西漢的帝國的忠實盟友。也曾經有共同的敵人匈奴,而前71年的那場大戰之後,烏孫也同樣沒有拿到“賞錢”。拉姆斯菲爾德和切尼曾經是薩達姆的親密盟友,後還是他們把薩達姆送上了絞架,薩達姆被他們形容成了無惡不作的惡魔。而霍光,宣帝,烏孫王之間也曾關系融洽,但後邊漢書裏也把新的烏孫王稱作“狂王”。沒有東歐劇變,薩達姆也許現在仍然是美國人的好盟友,對付伊朗的先鋒;同樣,沒有匈奴的內戰,也許漢書裏就不會記下狂王這麼個貶義明顯的稱號。

那麼,如果說柏林墻倒下導致美蘇力量對比大大改變,使伊拉克從美國重要盟友變成可有可無,那麼前71年的那場改變了漢,烏孫,匈奴相互力量對比的大戰又是什麼情況那?實際上,這是人類歷史上明確記載的,因為一個女人而爆發的大戰,應該也是有史以來因為一個女人而動員軍隊人數最多的戰爭。

荷馬史詩裏因為海倫的美麗,希臘和特洛伊加起來也只有接近10萬數量級的戰士參加了戰鬥。而前71年,匈奴為了得到一個女人,西漢和烏孫為了保護一個女人,從天山最西邊的楚河平原以西到朝鮮半島,從越南中部到貝加爾湖北邊,整個亞洲大陸的東部,南北東西都超過了萬裏的廣大區域裏,當時世界上除了羅馬以外武力最強大的3個國家都進行了戰爭總動員。上百萬的戰士被調動和投入到了軍事行動中,光西漢的政府軍,越過外蒙古南戈壁州的沙漠區去尋找匈奴主力決戰的軍隊人數應該就不少於50萬,可惜我們的文學家和大導演們從來沒有一個關註過這件事。

下一回,就來八卦一下前71年改變當時亞洲地緣政治格局的那場戰爭,那場完全因為一個女人而爆發的世界大戰(當時東亞的世界大戰)。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9:49 am

茜茜公主,這應該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歐洲公主的名字。盡管我已經記不清這個電影具體演了些什麼(80年代演的時候還很小,看不懂),但印象中80年代這個電影在電視上播了好多遍,演公主的演員還是讓人印象很深刻的。

1898年9月10日中午,茜茜公主在日內瓦被一個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刺殺。這之前的1889年,茜茜公主與約瑟夫皇帝的獨子魯道夫自殺,才使得弗蘭茨·斐迪南成為奧匈帝國皇儲。1914年6月28日,接替茜茜公主之子擔任皇儲的費迪南在薩拉熱窩被刺殺,世界大戰的帷幕終於拉開。

有興趣可閱讀
http://read.dayoo.com/book/content-14570-903103.htm

這裏要提一下,為什麼塞爾維亞人無法忍受6月28日,費迪南去視察薩拉熱窩和搞軍事演習。1386年 6月28日,土耳其蘇丹率領的10萬大軍和塞爾維亞大公率領的3萬軍隊在今天的科索沃進行了一場大戰。雙方主帥同時陣亡,(蘇丹被塞爾維亞死士突擊隊所殺)。但塞爾維亞終究輸了,土耳其征服了這片土地。6月28日,這一天是塞爾維亞被土耳其征服的紀念日,是國恥日。

費迪南的死,終於讓世界大戰爆發了,實際上之前歐洲已經有了很多事件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機,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波士尼亞危機,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這些都沒有發展成世界大戰,但奧匈皇儲的遇刺,終於讓奧匈帝國可以對塞爾維亞正式宣戰了(茜茜公主遇刺,還無法引發大戰),也終於讓世界大戰爆發了。

寫了這麼多,大家不要誤以為標題裏的女人是茜茜公主。寫這些都是為了說明戰爭是需要有借口的,或者說要師出有名。海灣戰爭,美國師出有名,保護科威特的領土主權完整,有聯合國授權,有各個盟國出錢,科索沃戰爭,也是支持者大把,而伊拉克戰爭,美國得到的支持就少得多了。英國內部的意見也比較難統一。一個好的借口能夠讓內部意見統一,力量集中,外部反對聲音小,而小布什的大規模殺傷武器的借口,則讓美國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得到的支持都大大減少。

如果美國要打伊朗,那麼為什麼打,打了之後利益多大估計美國人內部也不會有大爭議。但用什麼名義打,怎樣才能做到師出有名,就比較考驗米帝人的智慧了。小布什的大規模殺傷武器論搞的伊拉克戰爭讓美國在軟實力上大大受損。當時的德法俄三國團結起來反對,中國打醬油。現在看,美國如果搏命打伊朗,用烏克蘭換俄羅斯的支持(有苗頭了,亞努科維奇順利當選了),美俄同盟,南北夾攻未必不可能。歐洲上次施羅德和希拉克當出頭鳥,這次也不會了。有實力和聲音,有否決權的只有tg了。

但是美國的借口是啥,很重要。師出有名,最重要的是內部意見會統一,畢竟現在不是2003年,不是911剛過去的時候,先發制人已經搞得共和黨選舉失敗了。奧黑和民主黨如果真的想打仗,那這個借口至關重要,師出無名,估計國會都過不去。而師出有名,對外壓力小,對內,意見容易統一。所以如果將來有戰爭,這個借口很關鍵。

回到八卦內容,上回說了前71年,亞洲東部也有一次超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戰爭的原因很簡單,經過解憂公主在烏孫接近30年的經營,當時西域第一大國形成了強大的親漢勢力。烏孫,匈奴本來風俗相同,打斷骨頭連著筋,盡管也經常相互打打殺殺的,但畢竟同出一門。而這一局面,在18歲的解憂在前100年來到今天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南邊的楚河平原後開始改變。越來越多的烏孫貴族開始變和匈奴貴族通婚為和西漢和親隊伍裏的人通婚(比如馮瞭就嫁了烏孫大將),越來越多的烏孫人也開始吸收西漢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解憂公主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到了前72年,匈奴人感覺不能在坐視不管了。

這時候距離漢匈上次大規模作戰(前90年李廣利覆滅)已經過去10多年,漢匈實力都得到了比較充分的恢復。跑題一下,二戰後,美帝朝戰,越戰,海灣,伊拉克,基本也是隔10多年一次比較大的大仗。美帝現在常規情況下發動對伊朗的戰爭時間間隔太短,但如果是因為危機搏命,就另說了。

匈奴人在前72年開始了大規模的向西進攻烏孫的軍事行動。經過了初期的軍事勝利,加上西漢漢邵帝突然暴斃,西漢國喪,昌邑王做了27天皇帝就被廢,內部不穩。單於於是向烏孫提出了必須交出解憂公主的條件。匈奴的這一舉動目的也很明確,除掉在西域已經影響力巨大的解憂公主,就能沈重打擊西漢在西域統治的基礎,並能徹底破壞漢烏孫的關系。

可惜西漢統治者霍光的腦子還是清楚的,前71年正月,經過了全國總動員後的15萬西漢騎兵(協從步兵,後勤兵不會少於30萬)分5路出長城,越過今天外蒙的南戈壁州,尋殲匈奴主力,而常惠作為聯軍指揮,率領5萬烏孫騎兵,從西邊反擊。從當時世界格局講,整個東方世界基本都進入了戰爭狀態,稱其為當時的世界大戰並不為過。而能讓西漢政府內部意見統一,在國喪和新君初立的情況下就發動大軍出擊,關鍵也是匈奴強迫烏孫交出西漢公主的條件是漢朝朝廷不能忍受的。儒生官僚集團盡管不喜歡戰爭,但對這種關乎皇家臉面的事情,他們也不敢出來反對。如果沒有解憂公主這茬事,他們可能有能跳出來拿百姓生活苦,不能打仗什麼的說事。

匈奴顯然沒有想到西漢在2立新君的情況下仍然能集中全國兵力救援烏孫。15萬騎兵的規模比漠北之戰時的漢軍規模還大不少。匈奴被迫全面北逃,5路漢軍的戰果都不大。但常惠率領的烏孫這路收獲甚大,斬首近4萬,繳獲牛羊上百萬只。

這場大戰決定了匈奴衰落的命運。匈奴勢力在西域的影響力大大減退。對烏孫來說,這場戰爭的勝利,意味著匈奴對烏孫壓力的基本解除。匈奴主力回撤監視漢軍,但又躲避漢軍不敢作戰,結果漢軍幾十萬大軍收獲甚少。而烏孫軍則收獲甚大。這一結果必然會在烏孫內部造成是我們打贏了匈奴的錯覺。

而站在西漢角度看,第一,烏孫軍是常惠指揮的,第二,匈奴主力回來保護部落北逃,烏孫對付的都是匈奴的老弱病殘,是西漢的軍事壓力才導致了匈奴的失敗。

而且這次大戰後,隨著匈奴勢力開始退出西域,烏孫在西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烏孫在西域的影響力急劇上升。烏孫人在期待拿到自己的賞錢,而西漢中央政府認為,這仗本來就是我們幫你,你們應該感謝我才對。於是就有了2千年前的科威特--莎車。

前66年,馮奉世發諸國兵攻破莎車,烏孫袖手旁觀。 隨著匈奴勢力的減退,曾經的盟友西漢和烏孫,關系的裂痕開始越來越明顯。2千年前的海灣戰爭(1990是美國和昔日盟友伊拉克,2千年前是漢帝國和烏孫),也逐步快要上演。

資料來源,漢書,西域傳

宣帝時,烏孫公主小子萬年,莎車王愛之。莎車王無子,死,死時萬年在漢。莎車國人計欲自托於漢,又欲得烏孫心,即上書請萬年為莎車王。漢許之,遣使者奚充國送萬年。萬年初立,暴惡,國人不說。莎車王弟呼屠徵殺萬年,並殺漢使者,自立為王,約諸國背漢。會衛候馮奉世使送大宛客,即以便宜發諸國兵擊殺之,更立它昆弟子為莎車王。

漢書 宣帝本紀

匈奴數侵邊,又西伐烏孫。烏孫昆彌及公主因國使者上書,言昆彌願發國精兵擊匈奴,唯天子哀憐,出兵以救公主。知反蠓秋,大發興調關東輕車銳卒,選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騎射者,皆從軍。禦史大夫田廣明為祁連將軍,後將軍趙充國為蒲類將軍,雲中太守田順為虎牙將軍,及度遼將軍範明友、前將軍韓增,凡五將軍,兵十五萬騎,校尉常惠持節護烏孫兵,鹹擊匈奴。

  三年春正月癸亥,皇後許氏崩。戊辰,五將軍師發長安。

  夏五月,軍罷。祁連將軍廣明、虎牙將軍順有罪,下有司,皆自殺。校尉常惠將烏孫兵入匈怒右地,大克獲,封列侯。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9:51 am

Friday evening, President George H.W. Bush spoke to the nation, denouncing "random terror and lawlessness", summarizing his discussions with Mayor Bradley and Governor Wilson, and outlining the federal assistance he was making available to local authorities. Citing the "urgent need to restore order", he warned that the "brutality of a mob" would not be tolerated, and he would "use whatever force is necessary".

星期五晚上,總統喬治H.W.布什向全國發表講話,譴責“隨機恐怖和無法無天”,總結市長布拉德利和威爾遜州長的討論,並概述了聯邦的援助,他正在利用地方當局。理由是“迫切需要恢復秩序”,他警告說,暴民“,”野蠻不會容忍,他將“使用任何武力是必要的”。

資料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1992_Los_Angeles_riots

翻譯是google翻譯,湊合著看吧。:)

1992年洛杉磯暴動(1992 Los Angeles riots)也被稱作1992洛杉磯內亂(1992 Los Angeles Civil Unrest ),此事件造成約10億美金的財產損失,約53人在事件中死亡,數千人受傷。布什總統派遣4000余名聯邦軍隊進城平息暴力行動,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親臨指揮,洛杉磯打了一場小型戰爭。

前傳寫到這,下邊很快就要到那次刺殺行動了。但是我們先打住,國際局勢分析先告一段落,先回到國內問題上來。

前傳3裏提到了,對美國來說,如果要打伊朗,一個能說服國內民眾的借口非常重要,尤其在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大家日子都不好過的時候。

1991的海灣戰爭美國勝的漂亮,可惜1992年4月在洛杉磯的那場騷亂,讓老布什這個剛打了勝仗的總統居然輸給了阿肯色州的郎當小子和越戰逃兵--克林頓。

在一九九二年的總統選舉中,比爾·克林頓提出了「傻瓜,這是經濟問題」。這句口號戲劇性的改變了選舉結果,經驗豐富、打贏了海灣戰爭、外交政策上大獲全勝的喬治·布殊,充滿遺憾的落選了。一次經濟衰退正席卷美國,而這正是在布殊任內。

這像是全球政治的轉捩點。那個外交行動、地緣政治主導的冷戰年代過去了,人們不再擔心冷戰、核問題,就業、物價、儲蓄、住宅,這些經濟因素決定公壟情緒,也決定政治議程。克林頓戰勝布殊的那一年,也是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的年份。被天安門事件中斷的改革,以另一種方式重啟。政治上的改革被終止,但經濟上的改革要更為大膽。

對美國這樣的國家,和伊拉克,伊朗這種級別的國家開不開戰,與其說是外交問題,不如說是內政問題。2千年前的西漢王朝和烏孫之間也類似,和匈奴的作戰是生死大戰,和西域諸國,就不同了。

FLG以前經常發的那種垃圾郵件,裏邊江朱惡鬥什麼的多的是。大意無非是說高官們整天爭權奪利,屁民們都成了犧牲品了。相信現在有這種思想的人也很多,看到上邊權利鬥爭,就覺得悲觀失望,覺得他們有私心,不是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覺得將來一片黑暗。

實際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到小學生選小組長,班長,大到江山權柄,有鬥爭是必然的。儒生們曾經宣揚的堯舜禪讓,把權力交給有賢能的人的那套,從來就是不現實的,人不可能是沒有私心的。中國辮子戲裏對奪位的渲染和林肯,肯尼迪的鮮血都說明,江湖從來都是險惡的。

但是,是不是政治鬥爭就必然給草民帶來災難,帶來動蕩那?如果看蘇聯,看斯大林的大清洗,然後赫魯曉夫否定斯大林,最後到蘇聯的王莽戈爾巴喬夫上臺,再是葉利欽的819,政治鬥爭無疑帶來了動蕩。

而把我們的時鐘前推30多年,在那場動蕩裏,很多今天的身居高位的人那時候也都是感覺朝不保夕。太宗的兒子也跳樓摔成了殘廢,成了今天的殘聯主席。江湖傳言,1991年,蘇東之後,太宗就感覺不能再走老路,在上海把春天的故事的思路就講了。可是386和ZXB不讓發,當時的太宗只有個橋牌主席的頭銜,386傾向大家學毛選,抵制Capitalism。後來到深圳春天的故事前,Liu, Ye等老帥們說,一切聽老班長的。太宗也發話了,思想轉變不了的人,回家去睡覺。

後邊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盡管這30年,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斷,下崗,醫改,教改都被人詬病的地方也非常多。但中國崩潰論確越來越遠了,隨著中國汽車產銷量超越美國,發電量也就這2年就會超越美國了,獨步全球的高鐵系統也就幾年的事情, 再回首20年前,那個我們總被別人Amazing的時代,現在歐美能amazing我們的,只剩下CPU, 大飛機等很少的領域了。

好了,跑題結束,回到八卦部分。講這段現代史也不是沒原因的,因為2千年前的西漢,也有過一段類似的歷程和權力鬥爭,但嚴酷的權利鬥爭並沒有影響西漢中興的腳步,中國歷史的巔峰就是在這段歷程中達到的。(這個按宋儒說法,他們才是最好的,至於資治通鑒寫成後40年就是靖康之恥,他們自然不會提)

晚年的漢武帝時代和40年前還真的是有些相似。各種揭發,鬥爭如火如荼。40年前是階級鬥爭,到處是揭發,而2千年前則是到處揭發巫蠱。 喜歡儒學的衛太子希望和匈奴議和,結束漢帝國幾十年來大戰不斷的局面,而另外一批人不那麼想,他們竭盡所能,希望扳倒衛太子。 最終應該是前92年吧,長安城裏血流成河,漢武帝父子刀兵相向。一場悲劇終於上演。只是從這場悲劇以後,漢帝國內部盡管權利鬥爭仍然如故,但手段和手腕水平大大提升了,之後的鬥爭是鹽鐵會議這樣的智鬥。這些鬥爭某種程度上改善了當時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終直到集合了故劍情深和如芒在背2個成語於一身的宣帝在政治鬥爭中擊敗霍氏集團,西漢帝國的實力也達到了歷史巔峰。

而對烏孫的幹涉戰爭,因為中原人本來就難以知道具體的西域情況,刺殺失敗又大大丟了漢帝國的面子,宣帝又不喜歡和儒生集團多廢口舌,我猜測這段歷史就被宣帝有意隱匿起來了。

下邊的八卦,就讓我們回眸一下這段歷史,先從充滿了動蕩不安的武帝後期,從衛太子造反事件開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9:55 am

回首2千多年前的西漢,剛建立的時候條件艱苦,天子都湊不出四匹一個顏色的馬。蕭何,曹參主政時期,采取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基本采取黃老的清靜無為思想,就是政府不幹預經濟(自由經濟,芝加哥學派?)。文景時期,中央政府連控制豪強私鑄錢都做不到,吳王錢和鄧通錢,遍天下。鄧通八卦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712081

當時的西漢政府面對的問題應該比我們今天的中央政府面對的還多,更類似蔣委員長時代,所以毛主席對當時賈誼寫的《治安策》推崇有加。經歷文景以後,尤其是七國之亂平定後,中央政府的權威才算真的建立。等到漢武帝登基,開始大有為,黃老無為而治路線讓路於外儒內法。以大司農桑弘羊為代表的官山海路線主導經濟,鹽鐵,酒類專營(國進民退,國有經濟出現,對應現在國有工業),平準、均輸(國營商業),算緡告緡(工商業稅收)。很多學術界文章,是把桑弘羊主義和柯爾培爾主義放在一起比較的(17世紀下半葉法國財政總稽核,和黎賽流同朝為臣)

總體來說,以現代眼光看,可以講武帝路線是國家資本主義和蘇聯斯大林軍事優先,政治清洗,重工業優先路線的合體,總體更接近斯大林時代的蘇聯路線。這條路線帶來的效益是明顯的,從前133年和匈奴開戰開始,到前100年西征大宛。短短30多年,漢軍擊敗北方匈奴,消滅南方南越,征服朝鮮,占領雲貴高原。漢朝領土擴張接近一倍。同時,漢朝的大工程也很多,武帝親上黃河堵口,其後8百年黃河不決堤,可知當時治黃工程之浩大。而漢長城防禦體系更是大手筆。比如河西走廊,在河西走廊北邊好幾百裏的荒涼地方,漢朝修建了2道和河西走廊基本平行的數千裏的長城和大批亭,障要塞等。而陰山附近,河套地區也全部在長城保護之內,工程之大可以想見。而武帝幾十萬人多次封禪泰山,也說明了當時國力之強,國內道路建設,後勤供應系統完備。作為對比,宋朝則只有宋真宗搞了個假天書封禪,顯然不是宋朝皇帝不想封禪,而是國力難以支持。

但是蘇聯路線的副作用也很明顯,而衛太子就不喜歡這種路線,斯大林式的殺伐路線是不能長期持續的。衛太子”性仁恕溫謹”,“寬厚”“守文”,治國路線更接近米帝路線,與民休息,不與民爭利,不使用嚴刑酷吏。經濟路線更接近芝加哥學派的自由市場不幹預政策。軍政方針主張和匈奴和解,用文化,經濟等軟實力,巧實力為主。武帝也認可不能老打仗,很多時候都自己去甘泉宮療養,讓太子監國。可惜李氏外戚集團充分利用了晚年武帝多疑暴躁和太子懦弱而又容易走極端的特點,用巫蠱事件把太子給逼上了絕路。

鏈接地址: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105783971_hanwudadi/175.shtml

 5

  天漢年代以後,隨著漢帝國疆土的不斷擴張,由於對外不斷用兵,國家財力匱乏,人民的負擔加重,社會中的不滿在上升。

  元封四年,黃河水災,關東流民二百萬,流離失所,天下不安。天漢二年,山東流民暴動,群盜蜂起。

  與匈奴的長期戰爭,漢軍節節勝利。特別是元狩四年漠北大戰後,匈奴王庭遠遁貝加爾湖。漢軍已控制過去在匈奴境內的大片地域,漢對匈戰爭由此已由自衛戰爭變成侵略性的。

  持續不斷的對匈奴戰事和開拓西部新疆域的屯戌運動,已變得日益勞民傷財,其意義開始受到質疑。在天漢年間匈奴單於向漢庭示好以後,朝中要求停戰和綏靖的呼聲也高漲起來。

  隨著朝野上下內外批評聲音的上升,衛太子周圍的軍功封侯集團也已厭煩艱苦的遠征。他們的呼聲無疑影響到太子的政治傾向。

  在這種內外形勢下,衛太子提出對內與民休息,停止酷斂,對外與匈奴和解,停止征伐四夷的新政方針。迫於輿論和形勢的壓力,武帝一度也開始考慮是否有必要作出調整。

  6

  天漢以後,武帝乃以“征和”為新年號。征和,有息征和平之義,也有政通人和之意。以“征和”為年號,顯然表明武帝也有轉變內外政策之意。此時劉徹已年逾花甲,他將部分權力和政事授予了太子。特別是在他外出巡狩期間,由太子監國。

  《資治通鑒》記“征和二年”後,武帝“體不平,遂苦忽忽善忘”。而太子劉據“性仁恕溫謹”,“寬厚”“守文”,與漢武帝政治風格多有不同。在其主持政務時,對漢武帝“用法嚴,多任深刻吏”的做法“多所平反”,於是“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悅”。

  “及太子冠就宮,上為立博望苑,使通賓客,從其所好,故多以異端進者。”顯然,劉據身邊當時已經聚集了一批具有政治眼光和政治能力而政治觀點與主流觀點不同的人士。

  “上每行事,常以後事付太子,宮內付皇後。有所平決,還,白其最,上亦無異,有時不省也。”對此,了解劉徹性格極深的衛皇後知道是不行的。故她常對太子有所規勸,不願他立即改變武帝的既定方針。但武帝知道後,反而說皇後錯,太子做得對。

  武帝“用法嚴,多任深刻吏;太子寬厚,多所平反”;武帝堅持以武力征伐四夷,太子則主張用懷柔之策緩和彼此的關系。武帝已意識到太子政策與自己的分歧。但他反寬慰太子說:“吾當其勞,以逸遺汝,不亦可乎!(《資治通鑒》卷二二。)

  7

  實際上,正是由於與太子政治方針和理念的分歧不斷擴大,武帝晚年以後明顯地疏遠於衛皇後和衛氏集團,轉而移情於其他寵妃王夫人、李姬、李夫人,最後是鉤弋夫人。

  衛子夫皇後的名位雖仍一直保持,但貴為皇後想見武帝一面則日漸困難。

  征和二年(前91年),漢武帝已是67歲高齡,太子也近不惑之年,連孫子都有了。然而,他能否繼承皇位的不確定因素卻越來越增多。

  太子與武帝在許多重大問題上意見分歧,使朝臣中也分成了擁太子和反太子的兩派。“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邪臣多黨羽,故太子譽少而毀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帝與太子間的分歧與矛盾日漸加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開始重新考慮衛太子的繼承權問題。衛青臨死前,顯然已感覺到這一點。對此,武帝與衛青曾有這樣一番談話:

“漢家諸事草創,加以四夷侵淩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

  “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後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資治通鑒》卷二二。)大將軍頓首謝,衛皇後聞知皇帝的告諭後也為此向武帝“脫簪請罪”。

  武帝還親自安撫太子,“我為其難,你為其易”,你就安心等著做一個守成之主吧!“太子每諫征伐四夷,上笑曰:吾當其勞,以逸遺汝,不亦可乎?”太子乃有不安之意。

  也就是在這種極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以江充為代表的反對衛氏集團的一派新興政治勢力看到了機會,乘機挑撥離間。

  政治權力的轉移,對於最高執政者本人來說,是非常嚴重的事。即使是由他自己選定的繼承人,也難免面對苛刻挑剔的目光。在父子政治理念有重大不同的情況下,心理裂痕最終轉化為政治危機。於是,具有敏感的政治嗅覺和投機之心,又一度受到漢武帝特殊信任並賦予重要權力的江充,利用這種矛盾而制造了“巫蠱”變亂。

前92年,監國的太子矯詔殺死了江充,打開兵器庫,釋放囚犯組織起了一支軍隊。長安城裏的戰鬥持續了5天,由於當時太子監國,掌握全套符節。後來太子戰敗,但成功逃跑了,又過了很久才被發現自殺。

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卷一百十五·王禮考十記載,“漢初節旄純赤,武帝以衛太子持赤節,乃更節加黃旄“。5天的激戰,雙方都擁有同樣軍旗的情況下,武帝這邊加金邊用來和太子區分的可能性就很大。在戰鬥進行和追捕太子過程中,估計各支部隊都會爭先恐後的往赤色軍旗上加金邊,這個時候不加的人,可以說就是把自己往太子陣營裏劃。

另外《史記》曰:沛公祠黃帝、蚩尤於沛庭,旗幟皆尚赤。 

  又曰:韓信伐趙,令輕騎二百人,人持一赤幟入趙壁,拔趙幟,立漢幟。

改服易色未必會影響軍旗的,新中國軍裝換了好幾次,但軍旗可還是八一軍旗。前92年長安動亂後,漢軍軍旗就變成金邊赤旗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這是伊朗八卦裏可以說最最重要的依據。軍旗這種東西,圖案巧合太難了,這種細節羅馬人沒理由瞎編的。

然而,長安城的這場戰鬥並不意味著路線之爭的結束,權利鬥爭也仍然在慘烈的進行。太子死後,武帝立鉤弋夫人的幼子為太子。經歷了衛太子造反事件後,衛氏外戚集團基本覆滅,其後李廣利為代表的李氏集團也在漢武帝為太子平反的過程中覆滅。武帝借故處死了還很年輕的鉤弋夫人,將西漢江山托付給了霍光。而四位托孤大臣裏,桑弘羊是蘇聯路線代表,丞相田千秋是美國路線代表(休養生息派), 金日磾是安撫匈奴投誠勢力的統戰代表。

武帝後期下輪臺罪己詔(“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全面改弦更張。放棄大規模的主動武力使用,不在增加百姓負擔。但經濟運轉模式仍然是蘇聯模式,經濟體制的轉變,是在前81年,鹽鐵會議之後了。

八卦到這,就要說一下蘇聯模式和美國模式了。實際上世界上沒有一用就靈,四海皆準的套路可以治理國家,發展經濟。蘇聯模式有20年從落後農業國發展成強大工業國的成績,也有最終冷戰失敗,國家分裂的反面教材。美國模式也有1929和現在的金融危機。實際上看羅斯福新政,富人收入的95%被征稅征走,大規模基礎建設,政府大規模治理河流,這些東西和政策,我們也能從漢武帝路線中找到相似的東西。一個國家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情況下,推行不同的經濟政策和路線,才是正常的。全面計劃或者全面市場,都不大可能,米帝自裏根以後基本按芝加哥學派的自由放任路線走,結果人家華爾街的AIG們左手拿了政府的救濟,右手就給自己發獎金了。

鹽鐵會議,既是一次經濟政策辯論會,也是霍光分化瓦解孤立桑弘羊,上官集團的一個重要步驟。這次會議之後,西漢的經濟路線可以說既有蘇聯模式的特點,也有美國模式的特點。西漢經濟管理政策,國家軍政路線經過了1百年的摸著石頭過河過程,開始接近成熟了。

下一回,咱們就看看鹽鐵會議上桑弘羊和賢良文學們之間是如何pk的。這些看似和當時遠在今天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南邊楚河平原的解憂公主,烏孫國沒有關系,實際上則大大有關系。漢帝國經濟路線成功轉型,度過艱難時期後,才能保障20年後漢烏聯軍共擊匈奴,才能保障西漢在同匈奴的西域反復爭奪中最終取勝,才有前60年西域都護的設立,才能有我推測的前54年,西漢幹涉軍從今天的比什凱克出發,秘密西去卡萊幹涉的物質基礎和政治軍事環境,才會有改寫世界歷史,遏制住羅馬擴張勢頭的蘇來拿偏師出現在卡萊。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9:58 am

本來6應該寫鹽鐵會議了。只是鹽鐵會議和中國今天的現實聯系更密切,我想更多的搜集和整理資料,爭取寫的好點。就先跑個題,寫一個軍事上的話題。

先看一下這些戰爭的開始和結束時間:

海灣戰爭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

科索沃戰爭 1999年3月23日至6月10日(歷時78日)

伊拉克戰爭 2003年3月20-5月1日(布什宣布主要戰鬥任務結束)

發現這些戰爭時間上的相同點沒?對,都是在春天開打,海灣戰爭還有伊拉克入侵時間的左右。而後2次戰爭,戰爭開始時間可以說是米帝自己選擇的,都是春天3月份開打。

幾次有預謀的局部戰爭爆發時間都在春天,在夏天前結束。應該就不是巧合,這裏邊肯定有內在的邏輯道理。阿富汗基本上到了春天戰鬥就會多很多。雖然塔利班說是春季攻勢,但塔利班肯定不會硬啃米帝的要塞的。戰鬥多,更可能是因為春天美國大兵們都出來掃蕩了,所以戰鬥才多。

巧合的是,漢朝對匈奴的幾次大動作,也都是春天發動,夏天到來前結束。

比如前119年漠北大戰就是春天發動,夏天前回來。前90年李廣利投降的戰鬥時間應該也是如此。而前71年的大戰記錄最明確,正月5大將長安出師,五月返回長安。這個時間段選擇和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的時間段選擇可以說驚人的一致。考慮當時條件,正月從長安出發,陽歷3月中旬以後出長城戰鬥開始,4月底以前戰鬥結束返回長城以南。

這裏我想起了打秋風的俗話,查了一下,打秋風原為打秋豐。這應該是指匈奴在優勢時期,秋高馬肥的時候南下,搶奪西漢剛收獲的糧食,或者破壞秋收,焚燒田地等。總之,秋天這個時候匈奴南下,馬力最足,斬獲最多,對西漢生產破壞力最大。

但相應的,等西漢開始占據優勢後,選擇的攻擊時間就和米帝的戰爭時間窗口幾乎一致。都是春季攻勢。在西漢時期,漢朝的戰馬基本都是粟米馬(就是馬會吃大量的粟米讓馬長的更有力氣),一個漫長的冬天雖然對漢朝的馬也有影響,但影響不像靠天吃飯的匈奴影響那麼大。等到春風吹來,地上剛開始有綠色的時候,漢軍大軍就會發動向北進攻。而這個時候,匈奴的牲畜和馬匹剛經歷一個寒冬,正是最虛弱的時候。漢軍大軍一來,匈奴人畜必須北逃。我估計漢軍行軍的速度會和春天南風吹拂的速度接近,就是地面剛開始綠草發芽,漢軍就到了。迫使匈奴的牲畜在最虛弱的時候遠距離向北遷徙,而漢軍的戰馬有粟米保證,後勤馬則可以吃剛發芽出來的青春。

這種遷徙對匈奴人和牲畜的打擊肯定是巨大的,大量虛弱的牲畜會在遷徙途中死去,大批馬匹在即將吃到青草的時候向北遷徙到更冷,草還沒長出的地方。而春天本來可能是牲畜繁殖最主要的時候,也被漢軍的軍事行動打斷。毫無疑問,即使漢軍沒斬獲多少東西,整個蒙古草原的匈奴牧民在春天即將到來的時候往北逃跑2,3千裏,也照樣會大大傷害匈奴的經濟。匈奴在宣帝時期最終稱臣,經濟,人口上無法再支撐下去肯定也是重要原因。

至於米帝為什麼也都選春天,尤其3月到5月的時間窗口,估計也是北半球這幾個月的氣候最適宜軍事行動。降雨比較少,氣溫還不高,軍事行動拖延到夏天比拖到冬天要好等。現在已經3月底了,看了米帝今年估計是不會有啥行動了。

打秋風,春季攻勢。有時候看似簡單的一個時間選擇,也是古人和今人的智慧結晶。史書裏也許只把這個記錄為皇帝大將們的決策,但實際上,這應該是當時從西漢士兵到將領的經驗總結。而打秋風,就是匈奴人的經驗總結,而米帝這20年,也都把局部戰爭放在3月到5月,也是吸取了朝鮮,越南戰爭等的經驗教訓後總結出的經驗。

下邊的資料裏的時間,我認為對分析我八卦的卡萊戰役的發生時間之所以會在5月底6月初,也很有參考意義。(看有的資料說克拉蘇被殺時6月9日。)從比什凱克南部平原出發,沿塔什幹,撒馬爾罕,木鹿,馬什哈德,德黑蘭,最終到達土耳其中南部的卡萊(carrhae,今土耳其哈蘭 Harran),這條路線上基本沒有沙漠等地形,幾個城市的直線連接路程在3200公裏左右,估計實際路程應該在3500公裏左右,可能超不過4千公裏。而從長安到烏蘭巴托的直線距離就是1500公裏,漢朝5將軍分5路出塞,從正月戊辰(5號?)離開長安到五月祁連將軍下獄自殺。漢軍在不到4個月時間裏的行軍路程也應該在4千公裏左右(對匈奴是尋殲,還要越過外蒙南部沙漠)。那麼幹涉軍2月底出發,經過100多天行軍抵達卡萊,時間很符合。

資料 漢書 宣帝本紀 前71年大戰時間

秋,大發興調關東輕車銳卒,選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騎射者,皆從軍。禦史大夫田廣明為祁連將軍,後將軍趙充國為蒲類將軍,雲中太守田順為虎牙將軍,及度遼將軍範明友、前將軍韓增,凡五將軍,兵十五萬騎,校尉常惠持節護烏孫兵,鹹擊匈奴。

  三年春正月癸亥,皇後許氏崩。戊辰,五將軍師發長安。

  夏五月,軍罷。祁連將軍廣明、虎牙將軍順有罪,下有司,皆自殺。校尉常惠將烏孫兵入匈怒右地,大克獲,封列侯。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日 3月 01, 2015 10:04 am

先看一段鹽鐵論原文,盡管這是2千年前的文字,我們大家看了會先想想,今天的我們,包括我們的官員,甚至臺灣那邊雙英辯論的時候,能達到這個辯論水平不。

禁耕第五

大夫曰:“家人有寶器,尚函匣而藏之,況人主之山海乎?夫權利之處,必在深山窮澤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異時,鹽鐵未籠,布衣有朐邴,人君有吳王,皆鹽鐵初議也。吳王專山澤之饒,薄賦其民,賑贍窮乏,以成私威。私威積而逆節之心作。夫不蚤絕其源而憂其末,若決呂梁,沛然,其所傷必多矣。太公曰:‘一家害百家,百家害諸侯,諸侯害天下,王法禁之。’今放民於權利,罷鹽鐵以資暴強,遂其貪心,眾邪群聚,私門成黨,則強禦日以不制,而並兼之徒奸形成也。”

文學曰:“民人藏於家,諸侯藏於國,天子藏於海內。故民人以垣墻為藏閉,天子以四海為匣匱。天子適諸侯,升自阼階,諸侯納管鍵,執策而聽命,示莫為主也。是以王者不畜聚,下藏於民,遠浮利,務民之義;義禮立,則民化上。若是,雖湯、武生存於世,無所容其慮。工商之事,歐冶之任,何奸之能成?三桓專魯,六卿分晉,不以鹽鐵。故權利深者,不在山海,在朝廷;一家害百家,在蕭墻,而不在朐邴也。”

大夫曰:“山海有禁而民不傾;貴賤有平而民不疑。縣官設衡立準,人從所欲,雖使五尺童子適市,莫之能欺。今罷去之,則豪民擅其用而專其利。決市閭巷,高下在口吻,貴賤無常,端坐而民豪,是以養強抑弱而藏於跖也。強養弱抑,則齊民消;若眾穢之盛而害五谷。一家害百家,不在朐邴,如何也?”

文學曰:“山海者,財用之寶路也。鐵器者,農夫之死士也。死士用,則仇讎滅,仇讎滅,則田野辟,田野辟而五谷熟。寶路開,則百姓贍而民用給,民用給則國富。國富而教之以禮,則行道有讓,而工商不相豫,人懷敦樸以相接,而莫相利。夫秦、楚、燕、齊,土力不同,剛柔異勢,巨小之用,居句之宜,黨殊俗易,各有所便。縣官籠而一之,則鐵器失其宜,而農民失其便。器用不便,則農夫罷於野而草萊不辟。草萊不辟,則民困乏。故鹽冶之處,大傲皆依山川,近鐵炭,其勢鹹遠而作劇。郡中卒踐更者,多不勘,責取庸代。縣邑或以戶口賦鐵,而賤平其準。良家以道次發僦運鹽、鐵,煩費,百姓病苦之。愚竊見一官之傷千裏,未睹其在朐邴也。”

中國歷史就是2個辯論最重要,前81年,鹽鐵會議。武帝官山海政策主體保留,部分調整。桑弘羊為代表的職業管理人隊伍(我造的詞,對應職業經理人,皇帝是他們的股東,他們代表中央集權勢力)的管理權威遭到代表地方豪強地主利益的賢良文學猛烈抨擊。隨後桑弘羊在和霍光的權利爭奪中失敗,儒生團體,應該是在這次會議後真的大踏步進入中國統治階級行列(之前看,到史記成書的前91年,儒生也只有個公孫弘以儒顯作為個案,賈誼,晁錯那樣的明申商學說的才是官員主流)。鹽鐵會議後,漢朝統治的“小鮮論”逐步被儒生集團的法三王取代(漢宣帝雖然不喜歡儒生,但也難以改變大勢,尤其他因為故劍情深的緣故不肯換太子)。最終,王莽為代表的(明著空想社會主義,裏子就是我們自己要獨占蛋糕)的儒生集團終於篡位,然後在實踐中被現實擊得粉碎。

再一個嗎,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了。開會之前,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放棄2個凡是路線。這裏邊最核心指導思想就是貓論或者摸論,不管黑貓白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我們這三十多年的繁榮發展,不是什麼大棋下出來的,而是在貓論指導下,摸著石頭過河摸出來的。

小鮮論和摸論異曲同工,真的是大道至簡。怎麼治國才能成功?劉邦就喜歡引用道德經裏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就是菜下了鍋,要看火候和情況處理。造個理論,比如休克療法,用一堆數據分析出,雞肉2分鐘就熟,菜葉1分30秒。照著理論把東西扔到鍋裏就不管了,到時間再拿出來,我們可以想象到時候出鍋的小鮮會是什麼樣子。

從老子的小鮮論到毛澤東1937年寫成的實踐論,再到鄧小平的摸論,貓論,是一脈相承的。適當的進行些辯論,對提高人民的認識水平,普及知識是有大好處的。鹽鐵會議辯論的議題,到現在還是沒有答案的,是國進民退好還是民進國退好,一些具體問題該怎麼做,國家,地方,豪強,民眾之間的利益關系怎麼梳理。農業,工業怎麼發展,貧富不均怎麼辦,外交,軍事,官員選拔改怎麼來等等等等。鹽鐵論裏記錄了當年桑弘羊和賢良文學的思路和解決方案,盡管歷史已經過去了2千多年,你把鹽鐵論(一共才60篇,都很短,半天就能大概讀一遍)讀一遍,就會感嘆,即使是現在,我們今天比如雙英辯論的水平和思想深度,還真未必能達到鹽鐵大辯論會議上人的水平的。

回到八卦話題本身,鹽鐵論是能夠支持伊朗八卦的猜想的。為什麼,因為在新疆出現了西漢高爐。官營高爐是武帝中後期,桑弘羊經濟政策的產物。西漢高爐出現在新疆,絕不是簡單的發展經濟的需要。如果西漢在新疆的軍力很少,修建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的高爐是說不通的。比如米蘭遺址,井渠水澆地面積45000畝左右,當時駐軍級別是都尉(團級吧),45000畝地大概需要1500人勞作。這個規模就有煉鐵爐,需求不

至於這麼大。

地址
http://www.cnr.cn/xjfw/xjmlxj/jdtj/200902/t20090222_505243157.html

在漢代屯田遺址地區的中心有突布提古城堡,城堡東南角有眺望臺,登臺眺望,屯田區的景物盡收眼底。在東南方沿著一條寬10—20米,長37公裏的引水幹渠,分布著16個屯田卒居住的群落和一個煉鐵爐遺址。幹渠引水於米蘭河,沿線有七條支渠,采用雙向灌溉集中分水的方式,灌區面積約45000畝。渠道布局嚴整,水頭控制得法,在至今發現的古灌區中少見。如今灌區土地上敷有10厘米的沙礫,下面裏肥沃的黃土層,其上還保留有當年犁耕的痕跡。

提起漢代高爐,查到的說法是這樣排列的“在河南、江蘇、北京及新疆等地均發現有漢代的冶鐵高爐遺址。。。” 我沒查到更詳細的具體資料,但新疆漢代高爐被排在第四位,顯然是考古發現裏比較大的。在新疆出現大型的西漢高爐,我認為可以從側面說明,當時西漢在新疆中亞地區是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幹涉戰爭。或者說,對當時中亞,西域,甚至羅馬來說都是稱得上大規模的幹涉戰爭,但對漢朝內部來說,不算大。漢宣帝有意隱瞞了這次行動,免得在朝堂上陷入儒生們喋喋不休的說教中。

實際上從漢書的記載看,到前62年,庫爾勒附近地區部署了3校尉(旅級別)2萬人左右,交河城是戊己校尉(推測是7千人左右吧),米蘭遺址(伊循,都尉級別)地區2千人左右。加上其他屯田區域,西漢在新疆地區駐軍應該已經超過3萬人。這些軍隊主力並不是用來對付匈奴的(戊己校尉的7千人是),他們的目標就是烏孫。(兵力部署見圖)

而前53年,克拉蘇遇到的那支遠程穿甲箭無窮無盡,重騎兵輕便鐵甲在不影響騎兵機動的情況下羅馬士兵的矛仍然無法刺透就可以解釋了。因為這支部隊的武器是通過高爐(Blast furnace)大工廠化生產的,而羅馬的短劍是小作坊(Bloomery)生產的。一爐幾百公斤甚至幾頓的高爐鋼水裝備的部隊和一次只能冶煉不超過一公斤的鍛造爐生產武器的軍隊之間的戰爭,產生卡萊那樣的戰果是個說得過去的合理解釋。

這點wiki上解釋的很明白,高爐這條的歷史,就是中國,歐洲,15世紀以後再說。

The oldest extant blast furnaces were built during the Han Dynasty of China in the 1st century BC. However, cast iron farm tools and weapons were widespread in China by the 5th century BC,[1] while 3rd century BC iron smelters employed an average workforce of over two hundred men.

而Bloomery是歐洲,

Early bloomeries were relatively small, smelting less than 1 kg of iron with each firing. Medieval Europe saw the 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ly larger bloomeries, leveling off at around 15 kg on average, though exceptions did exist.

高爐詞條
http://en.wikipedia.org/wiki/Blast_furnace

鍛造爐
http://en.wikipedia.org/wiki/Bloomery

西漢軍隊背後是日產達到0.5-1噸的大型高爐(Blast_furnace)。高爐生產的鐵只是第一步,再炒鋼鍛打淬火後制作成高質量的武器和盔甲。而羅馬軍隊是依靠一次產量小於1公斤的Bloomery。

wiki裏的原話是

Other than in China,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the use of the blast furnace (proper). Instead iron was made by direct reduction in bloomeries.

(世界上其他地區,都沒有古代使用高爐的證據,都是直接用鍛造爐)

我發現我的yy, 實際上比wiki還不如。我當初只是因為卡萊安息偏師裝備太好產生懷疑,可wiki確明確的告訴了我,古代高爐,只和中國,和漢朝有關系,世界其他地區,和這個沒關系,至少沒有任何古代高爐的考古證據。也許,克拉蘇面對的敵人使用的武器,穿著的盔甲,就是新疆的西漢高爐裏煉制出來的鋼鐵制成的。一次冶煉1公斤的手工作坊裝備起來的部隊和一次通過高爐冶煉1噸裝備起來的部隊作戰,無論誰來指揮,那怕是凱撒,也難逃失敗的命運。這和1860年,僧格林沁3萬清兵在八裏橋慘敗給4000英法聯軍是一個道理。當2個國家生產力水平產生了代差的時候(西漢時期高爐對鍛造爐,清朝反過來了),再優秀的將領也無法避免自己的優勢兵力,在半天的戰鬥中就會覆滅的命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Z36laj6b
圖上紅色是匈奴南下道路,藍色是漢朝和烏孫的道路。這是今天的吉爾吉斯a365公路通向國內的路線。

漢書 西域傳

於是漢遣司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撫之。其後更置都尉。伊循官置始此矣。

詔遣長羅侯將張掖、酒泉騎出車師北千余裏,揚威武車師旁。

胡騎引去,吉乃得出,歸渠犁,凡三校尉屯田。

車師王之走烏孫也,烏孫留不遣,遣使上書,願留車師王,備國有急,可從西道以擊匈奴。漢許之。於是漢召故車師太子軍宿在焉耆者,立以為王,盡徙車師國民令居渠犁,遂以車師故地與匈奴。車師王得近漢田官,與匈奴絕,亦安樂親漢。後漢使侍郎殷廣德責烏孫,求車師王烏貴,將詣闕,賜第與其妻子居。是歲,元康四年也。其後置戍己校尉屯田,居車師故地。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Empty 回復: 泉畔人家 - 伊朗猜想(八卦)

發表 由 lung 周四 11月 24, 2016 10:21 pm

金融危機,哭牆,猶太人和卡萊
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2770638

猶太人是本來想作爲伊朗八卦的後傳部分提到的。但今天恰好看了井大的金融資本裏邊提到了猶太人在埃及的故事,就先寫一下這了。

正如井大文章裏寫的,《舊約聖經》裏邊約瑟的故事和今天的金融危機本質上是一個道理。猶太人在埃及利用7年豐收儲備和7年災害時期掠奪性的高價,控制了埃及百姓的財富,而今天的金融危機某些人何嘗不想這樣那。97金融危機,東亞小龍們的幾十年的努力,幾乎都被人家地板價買走了,重要的銀行,大宇汽車之類,都被人撿破爛一樣的揀去。

看猶太人的曆史,猶太人貌似不是一個對強大武力有堅定抵抗意念的國家。我們可以用哭牆做分界,之前的出埃及也好,面對亞述,波斯,亞曆山大,巴比倫囚徒時期,即使托勒密王朝塞硫古王朝都能順利統治猶太人,盡管上帝威力無窮,但他們自己貌似沒怎麽起來奮鬥過。他們會在夢中讓上帝帶走埃及所有男孩的命,至于現實嗎,信不信由大家了。
公元前721年,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攻陷撒馬利亞,滅了以色列,並擄走27290人。南方的猶太國靠耶路撒冷的堅固城防雖幸免滅頂之災,但仍臣服亞述。從此以色列民族不論南北皆不斷處于外部強國鐵蹄的蹂躏之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摧毀了耶路撒冷城,聖殿遭洗劫焚毀,猶太王被挖去眼睛,系上鎖鏈,舉族解送巴比倫,在那裏度囚徒生活達半個世紀,這就是著名的”巴比倫之囚“。幸運的是,新巴比倫王國國運不長,公元前539年即被波斯消滅。波斯人出于進攻埃及需拉攏人心的戰略考慮,把猶太人送回巴勒斯坦,允許他們在耶路撒冷再建聖殿、恢複家園,遂使猶太人更堅定了猶太教信仰,認爲上帝確實照顧他們這個飽受苦難的民族。這一曆史演變對猶太教的發展具有關鍵意義:在苟存之際,猶太人把擺脫苦難的願望寄托于宗教信仰;在奴役生活之中,借助上帝堅定回鄉複國的信念和決心;在波斯人允許他們回歸後更以此動員群衆,維護民族生存。于是猶太教便成爲猶太民族的護身符和汲取力量之源泉,至今猶太教的一些規儀仍然彌漫著曆史的回聲:如猶太婚禮最後一項必讓新郎將一只酒杯猛摔于地,以紀念耶路撒冷聖殿的毀滅和猶太人的流亡;每日晨昏祈禱之前必先念《聖經》詩篇第137首,以紀念巴比倫之囚;安息日及節日祈禱前先念詩篇第136首,以紀念重返家園謝神恩惠……這體現了猶太教信仰與民族生存之間的血肉聯系。
(不看不知道,原來波斯人是猶太人的大恩人。)

但對羅馬人他們不一樣,羅馬前65年征服猶太人。11年後,克拉蘇在敘利亞行省調集11個羅馬軍團(也有7個的說法)東征帕蒂亞。羅馬人史書記錄克拉蘇前54年秋天越過幼發拉底河,占領大片帕蒂亞土地,之後仍然征兵,征糧半年多。可以肯定,猶太人肯定也要出力的,他們估計當不了戰士,但民夫,馬夫,仆人肯定少不了猶太人。

而後前53年5月,蘇來拿的那支偏師來到了羅馬人占領地盤的邊緣,克拉蘇的大軍才出動追擊。這支大軍裏,估計有相當多的猶太人雜役,或者有小股的投靠羅馬的猶太部隊也不一定。11個羅馬軍團(6.6萬人),有沒有投誠的猶太軍跟隨就不可考了,但光羅馬人的規模,後勤裏邊絕對少不了大批猶太奴隸。

出發3天後就是那個我八卦過的下午了,蘇來拿的那支不到萬人的偏師私兵,風卷殘雲般的橫掃了這11個羅馬軍團。在2軍交鋒的時候,那些匍匐在羅馬士兵後邊的猶太奴隸們,親眼目睹了他們曾經認爲是這個世界上不可戰勝的,最勇敢,最精銳的羅馬軍團被人像砍瓜切菜一樣的消滅。他們曾經畏懼著仰視的羅馬將軍,躲在烏龜陣裏瑟瑟發抖,勇猛的羅馬士兵,衝出去立刻被強力的穿甲箭射成刺猬。羅馬人的刀劍長矛刺不透敵人的铠甲,而敵人的鐵騎的騎槍卻能經常把2個身穿铠甲的羅馬士兵穿在一起。

每次,伴隨著隆隆的鼓聲響起,遮天蔽日的箭雨就會飛來。敵人的箭無窮無盡,這些飛行了數百米的箭仍然能穿透羅馬士兵身上的各種防具和铠甲。當一種類似鈴铛的聲音響起,箭雨停歇,敵人的騎兵立刻撤退消失。當天戰鬥的最後階段,羅馬軍徹底崩潰,敵人展開了絲綢制成的鑲著金邊的火紅色的軍旗。(絲綢之路上的魔鬼一書說因爲這旗子展開羅馬士兵沒見過才崩潰,我認爲這是反著說的,羅馬兵肯定是已經支撐不住了,要是幾面鮮紅的旗子就能嚇他們成那樣,羅馬估計早被人滅了)。

也許伺候這些羅馬將軍的猶太奴隸們,親眼目睹了絕望的羅馬將軍們,用刀逼迫他們的剛剛失去兒子的主帥克拉蘇去敵人那”談判“,只是爲了保命。看到了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羅馬將軍2腿發抖的醜態。在和羅馬軍隊一起逃跑的過程中,目睹了這支由鼓聲指揮的軍隊,是如何向衝進羊圈裏的狼一樣消滅羅馬軍團的。7個羅馬軍團的鷹符被繳獲(基本意味全殲),逃回去的猶太人會把這一切告訴他們的同胞。羅馬人根本不可怕嗎,人家那邊1萬人就能擊敗10萬羅馬人,我們幾十萬人,爲什麽要交稅給羅馬人那?我們可以聯合武力如此強大的帕蒂亞,不就可以擺脫羅馬的統治了。

隨後猶太人就起義了,只是當時克拉蘇的副手,後來刺殺凱撒的卡西烏斯,用收攏的1萬左右的羅馬殘兵組建了2個軍團,輕松的攻下了耶路撒冷,起義的猶太人遭到了殘酷的鎮壓。2年後,他用這2個兵團,擊敗帕蒂亞王子率領的大軍,王子陣亡。

猶太人們並沒有象以前一樣,服從統治者,把希望寄托于上帝的顯靈。他們之後一直在努力嘗試,起義,反抗,一直在進行。公元66年,再次大起義,這次堅持了4年,後來羅馬將軍提拉多攻克耶路撒冷,焚毀猶太聖殿,哭牆由此産生。面對羅馬軍團,上帝的神力只是展現在6位天使在聖殿的一角哭泣,她們的眼淚把聖誕西牆粘住得以不倒,哭牆由來于此。

猶太人也許一直就不明白,爲什麽強大的帕蒂亞就會一直在一邊坐視,他們蘇來拿率領的一支偏師可是曾經在一個下午就輕松擊敗了11個羅馬軍團啊。他們也不明白,爲什麽那支聽從鼓聲指揮的軍隊戰鬥力就那麽強,他們那裏來的那麽多的強弓和利箭。卡萊的戰鬥告訴他們,羅馬軍團不是不可戰勝的,一支1萬人的軍隊就可以屠殺11個羅馬軍團,可爲什麽猶太人幾十萬人竭盡所能,就是無法阻擋幾個羅馬軍團的攻擊那?

在卡萊目睹了羅馬人失敗的猶太人一直沒有放棄,他們一直在反抗,也許他們一直寄希望于帕蒂亞那支打著金邊絲綢赤軍旗的軍隊再次出現來橫掃羅馬人,也許他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最終導致了羅馬殘酷的鎮壓,留下了哭牆一直屹立到今天。

苦難,征伐,先知,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克拉蘇如果不死,應該就是克拉蘇的歸克拉蘇)。沒有羅馬人的卡萊之敗,也許救世主(Christ)的出世時間就變化了。

資料。

弗羅魯斯(Lucius Annaeus Florus),約公元74年生于阿非利加,約150年卒,羅馬帝國時期史學家、演說家、詩人。

《羅馬史綱要》

XLVI. The Parthian War

And so he had scarcely reached Carrhae, when the king's generals, Silaces and Surenas, displayed all around him their standards fluttering with gold and silken pennons; then without delay the cavalry, pouring round on all sides, showered their weapons as thick as hail or rain upon them. Thus the army was destroyed in lamentable slaughter.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68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