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1頁(共12頁) 1, 2, 3 ... 10, 11, 12  下一步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2:57 pm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2:58 pm

1.跪,還是不跪?
某一天,有兩個人異常的煩惱一件事情,一個英國人在想著自己要不要跪著見中國皇帝,而一個中國皇帝則在思考著,要是英國人不跪著的話,他到底是見還是不見。而這樣一個簡單的會面,卻引發到關乎國體的問題。
那麽英國人是否要跪著呢?是入鄉隨俗呢?還是說堅持尊嚴而不跪呢?而皇帝是要讓英國人雙膝跪著見他還是站著見他呢?
最終,雙方各退一步,英國人以單膝下跪的方式面見皇帝,這看上去是個小問題,但其實是個大問題,理由在于,當時的英國和中國並不相同,當時的英國已經有了國家觀念,自然,英國人不願意在外國領導人面前下跪,而對于中國來說,當時還是一個家天下的時代,中國還是東亞地區的宗主國,如果一個西方人見了皇帝不下跪,那以後來了那些藩屬國的使者來了還跪麽?那到時候在想遠一點,藩屬國還會真的服中國麽?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這種公然挑戰中國地位的權威性是無法容忍的。
這是兩個人在一個小問題上苦惱的理由,但我們同時也需要明白一件事情,曆史書或許是一個讓知識分子隨意打扮的小姑娘,但曆史卻像是一條表面平靜但又暗流湧動的大河,很多後人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待當時的人的選擇,並借此嘲笑古人的愚蠢,這毫無疑問是一個錯誤的看法。
同時,很多人又用自己現在的倫理道德觀去看待古代人的種種行爲,這毫無疑問也是錯誤的,因爲這樣不但不能解答問題反而會讓問題更加難以理解,以至于現代,很多人都會把一個人說的有多麽重要,幾乎要推到神和魔的地步,但如果我們帶入當時的觀念再去看曆史的話,那麽曆史就會逐漸還原它真實的面目。
而這次雖然雙方都讓步了,但是英國人還是寫了許多黑材料,把中國說的非常不堪,其中就著重描寫了中國內部的種種不和。
但是公平的來談,雙方都是盲人摸象,都是憑著自己的感覺來,對于中國來說,當時的中國無疑是全盛時期,這時候突然從西方來了個蠻夷的使者(至少中國,或許會這麽看),耀武揚威地要求通商,這對于中國來說本來就很難接受了,但英國人也未必是抱著完全成功的心態來的,這次會面,更多是一種刺探,雙方都只是投石問路罷了。
同時要說的是,英國當時的利益在于其海外殖民地以及商業貿易,而中國當時的利益在于保證自己東亞宗主國的地位,兩方的利益訴求完全不同,自然也是沒法談攏。
于是中英的第一次會面就這麽結束了,但是這次會面所引出的一些問題確實比較有意思的,首先就是英國人送了不少的武器給中國,可是皇帝爲什麽對此不感興趣呢?另外關于滿漢之間的問題,而這裏也只是算一個引子,對與中國來說,那是最後一個可以說自己是TC的時候,而這之後,就是百年的屈辱與挫折。
而爲何會有這百年的屈辱?中國又在這百年中得到了什麽?是這次我們要探討的重點所在。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2:59 pm

2.吳三桂的選擇
如果說,我們要開始探討中國近代史的話,那麽我們就有必要談談清朝,而談清朝我們又有必要談談吳三桂這個人,畢竟是他開了門,又幫清朝拿下了中國。
那麽對于當時的吳三桂來說,他當時有兩個比較現實的選擇,一個是保明,一個是投清。
崇祯死了,吊死在了歪脖樹上,留下名句:“朕涼躬聖意,有傷天德,死去無顔見祖宗。故去面冠,以發覆面,任賊分割,無傷百姓一人!”就憑這些話,崇祯雖死猶榮,保住了明朝的氣節。
但是崇祯就算是這樣,也不一定能讓吳三桂有多感冒,因爲,袁崇煥就是死在了崇祯手裏,而他卻看著自己眼裏的英雄就這麽死了(關于袁崇煥本人怎麽樣,這裏不是重點,此處不表),而自己現在面對著大順和大清的兩面夾擊,最後的結局無非就是以身殉國,但是吳三桂會這麽做麽?
想也要想想袁崇煥怎麽死的,如果自己死了,那值麽?我認爲袁崇煥的死對吳三桂的影響比較大,他也和很多人一樣年輕過,激情過,但袁崇煥死了,那麽他也不怎麽想保明了,于是他就變成了只爲自己活的兵家。
而帶入這一點去看的話那麽吳三桂的抉擇就只有投降這一條路了,而投降的話,自己面前就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大順,一個是大清,而他當時也並非沒有籌碼。
當時他他有雄霸一方的山海關,也有裝備了最先進火器的部隊,可以說他的決定修改了未來的進程,未來數百年的鑰匙就拿在他手裏。那麽他要選誰?
是選擇李自成呢?還是選擇皇太極呢?
而這個時候兩方又都抛出了橄榄枝,之後的事情我們也知道了,所以我們這裏重點說說吳三桂爲何要選大清而不是選大順。
首先如果對比下大清和大順的話那麽兩方還是有所不同的,雖然大清坐擁東北,擁有富庶的土地和資源,但是大順很明顯有著更多的土地和實力,而兩者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清朝已經建立一套相對嚴密的官僚體系形成了有效的管理,而大順卻沒有這方面的優勢,因爲他們發展的太快,並沒有真正的消化掉殘余的明朝勢力。也沒有真正的讓自己的占有轉化成實力,並且內部還矛盾不斷。
並且這其中還有個關鍵就是明朝,要知道當時明朝只是丟了北京而已,南京的南明還存在著,不過這時候吳三桂是被大順和大清給夾著,所以吳三桂必須在這兩方中選一個。
但是不難看出的是,從表面上看當時的清朝對大順的優勢很明顯,不僅軍隊組織嚴明,戰法娴熟。可一旦大順穩定下來,建立起威望,讓存在了千年的官權制度一旦開始運作,就會迅速的把資源和人力結合起來,形成戰鬥力。
這也是後世很多人怨恨吳三桂的一點原因,實際上當時的大清並不能吃掉大順或者大明,可是吳三桂還是投靠了清朝,那麽這是爲何?
這一點很簡單,因爲,此時的吳三桂已經是一個只爲自己活著的兵家了,而看上去他現在還能被兩邊拉攏,可大順要是已經建立起威望並重新啓動了官權制度的話,那麽吳三桂還有多少價值呢?
那麽如果吳三桂投靠大順會如何呢?
其實我們仔細想想的話,無非就這麽兩個結局,一個是把他從山海關撤防,一個是讓他繼續守著山海關,但是這就有個問題。
要是吳三桂沒了他的軍隊和山海關的話,他有什麽東西可以保證自己安全的呢?而且,還有個消息也讓他害怕,那就是大順對他在北京的家下手了,這兩點,就讓吳三桂放棄了大順,而陳圓圓被玷汙毫無疑問也是他的一個借口
而大清的話顯然就不同了,首先吳三桂守著的山海關是北方的最後一道屏障,但這時候大清有能力拿下全國麽?這點吳三桂還是看的很清楚,而清軍一旦入關,那麽必然就需要吳三桂的協助。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大順在北京大肆搶掠的作法實際上也引起了原來支持明朝的勢力的不滿,而大順能把明朝鬧得天翻地覆,本質上還是因爲明朝的衰敗而絕非大順的強大。
對于清朝來說,雖然清朝打敗了明朝的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但是清朝終究沒有能力拿下全中國,再加上對于大順和大清的對比,我們就可以看清楚一件事情。
那就是大清和吳三桂必須要在李自成尚未站穩腳跟的時候消滅大順,這就可以說明,時間是站在大順這一邊的,而大清和吳三桂已經沒多少時間了,而自己打敗了大順的話那麽自己之後還能有更多機會,相反投靠大順的話,大順站穩腳跟的話,那麽自己都不知道大順能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最終吳三桂決定降清,曆史也從此進入了中國最後一個王朝:
清王朝。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25 pm

3.清朝的社會結構(儒家與清朝)
在下面的書寫中,將會用幾個篇幅介紹清朝的社會結構,好對以後的曆史進行詳盡的分析。這節將會梳理孔子與清朝的關系。
說起儒家和清朝的關系,可以說是儒家學說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峰,那麽爲什麽儒家成了清朝選擇的學派?這就必須從儒家本身來分析。儒家學說到底是一個什麽學說?
儒家學說是從孔子的春秋時代到清朝經曆了數次的演化和蛻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結構不斷改進而改進。
從孔子創造的儒家源頭分析的話,孔子是生活在春秋時代的人,並且他是一個矛盾的人。在他的眼裏以周禮爲根本的封建制度已經出現了瓦解的迹象,所以他創造了儒家思想,他的目的是要保護封建制度,但是他並不清楚,在未來從根基上毀掉封建制度的人恰恰是他。
周禮是封建制度的根基,是以人的階級來區分管理人的社會制度,所以人的階級性是鐵律,相互之間很難流動,貴族生來就是貴族,而賤民生來就是賤民,雙方保持平衡是以階級來區分的。
但社會在發展,隨著戰爭的交替和開荒以及擴張,從周公開始分封的各諸侯國領地出現了極大地變動,封建制度的另一個特性就是以封地的控制區分公族與旁族。
公族是與周天子形成緊密從屬關系的族群,旁族則是關系較爲疏遠者,周天子把最好的土地,物産分封給自己和公族來維持封建國家的統一性和權力。
但隨著旁族和公族的發展,其實力甚至開始超越周天子本身,就産生了對周天子的不敬,當烽火戲諸侯的事件發生與異族的入侵都造成了周天子的勢力下降,使得原本的社會結構發生動搖,孔子就是在這個禮樂崩壞的時代下開始創立儒家的。
孔子認爲禮樂崩壞的原因是所有階級都不做應該做的事情,假如每個階級都認認真真的去做該做的事情那麽天下就會大同了。那怎麽理解孔子的這種學說呢?
孔子創造了儒家的行爲論。
我認爲孔子是想建立一個以行爲爲約束的封建社會結構,首先封建制度是孔子崇尚的,而以行爲論進行約束來達到階級牢固的目的,舉例來說,君王要做一個好君王,這樣臣屬才會去做一個好臣屬,有了好的君王和好的臣屬,那麽民衆也就會安居樂業,這樣社會就會興旺和發達。
這種理想式的學說恰恰從根源上殺掉了封建制度,因爲封建制度最關鍵的就是階級牢固,一個賤民就是一個賤民,永遠就是一個賤民。
不管他智慧或者武勇都不能改變他的身份。這是封建制度的鐵律,封住階級的流動是封建制度的關鍵,但是當行爲作爲地位的標准的時候,事情就發生了一個很徹底的改變。
一個國王如果勤儉愛民那麽他就是一個好國王,如果他奢侈淫欲,那他就是一個壞國王,在過去的周禮封建制度下,不管他做什麽他都是國王。
而在儒家的行爲論學說開始發展了以後壞國王失去了其身份的合法性,理由就是因爲行爲成了評判地位的標准。
封建制度從那時候起就開始瓦解,簡單說儒家學說越是無法成爲治國思想,反過來就越傳播的快,越是從根本上瓦解階級關系。
使得人期待一個根本性的改變出現,打破階級壟斷,所以當秦國的商鞅變法的時候,其他各國優秀人才就紛紛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前往秦國。
儒家學說在春秋戰國時期無疑是雙重性的,作爲封建統治者的統治階級已經看破儒家對封建制度的侵蝕,所以都不敢用儒家學說,但恰恰是無人使用,反倒更加重了對理想化社會的渴望,使得儒家學說更廣泛的擴張。
但法家的成功使得儒家越來越失落,因爲法家注重實效的管理讓秦國越來越強大,等到秦國統一的時候,儒家已經失敗。
儒家學說重新走上神壇的時候是董仲舒時代的漢朝,我甚至認爲董仲舒改變的儒家如果不叫儒家,他自己開一派都可以,但是爲了保證成功,他還是延續使用了儒家的名號。對于法家的失敗,社會制度從新陷入了一種迷茫中,社會迫切需要一個根本體系進行支撐。
那麽董仲舒時候的儒家又是什麽呢?
董仲舒的儒家嚴謹的講是王朝時代的社會制度,以忠君的綱常論爲根本基石創造出來的一條符合官權制度的思想。也就是說由過去的孔子的封建儒家思想,變成了董仲舒修改的王朝儒家思想。這種改變主要針對的是階級之間的關系進行改變。
過去的封建制度是契約從屬關系,以土地和爵位爲酬勞從而達成一個從屬關系,而王朝時代的官僚體系替代了封建時代的契約從屬關系。所以從屬關系變成了雇傭從屬關系。以權力和待遇作爲從屬關系的交換。
但是也有沒有發生改變的地方,那就是行爲論依舊是儒家學說的支柱。
在另一方面儒家思想融進了墨家的一部分觀念,就是一套嚴密的組織關系,也就是說在王朝時代的儒家思想成了一種複合概念。與之前的封建儒家思想有了截然不同。
他使得綱常論提升到了重要位置,嚴密的組織化之間相互的地位和關系從墨家中剝離了出來。用一套嶄新的儒家思想與官權思想進行了結合,創造了王朝制度的儒家思想,可以說從董仲舒到清朝結束,王朝儒家思想都一直不斷的改變和演化。
其特點有兩個分支,一個就是宋朝的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在朱熹時代的宋朝由于經曆從魏晉南北朝到五代十國的兩次大混亂時代。
使得君臣關系變的異常緊張,背叛成了家常便飯,所以儒家在這個時代不斷的提升綱常論的思想,使得雇傭從屬關系,逐漸加強達到了一個信仰從屬關系。這種信仰從屬關系逐漸把儒家變成了儒教。
但到了清朝時候又進行了一次非常有趣的微調,在原有的信仰從屬關系,進行更大的升級,達到了一個禮教治國的高度。
從孔子的封建時代,到清朝的禮教時代,社會的根本關系是由契約從屬關系變爲雇傭從屬關系,最後升級到了信仰從屬關系上來的。
如果說了這麽多把人說的一頭霧水的話,就可以從最簡單的貞潔觀上來看待,男性壓榨女性是古代的一個特點,我們不去討論對錯,只是對其過程分析就不難看出,越是久遠貞潔觀關系似乎就越寬松。
而越是到達近代就越對貞潔觀達到了一種執拗的在意,這從表面上看是男性對女性的壓榨,但是從社會制度上看,就說明了社會制度的不斷轉變,越是往近代走兩方的關系就越嚴密和傾向從屬關系。
而行爲論是作爲判斷好于不好的一種標准,這種標准恰恰就是儒家學說中所誕生的最關鍵思想。行爲論後面還要細談,這裏只是一個初談。
以行爲作爲約束和判斷人的標准,這就是從孔子到清朝的逐漸發展,那麽清朝爲什麽要選用儒家思想呢?這是下一節要探討的。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26 pm

4.清朝的社會結構(官僚結構)
有了社會制度的支持,清朝就必須組建自己的內部管理系統。那麽這種管理系統又是什麽呢?我認爲這無法脫離中原官權文化的支持。清朝開始變得強大恰恰是由于建立起了一個類似中原官權文化的官僚系統。
戰爭是嚴肅的,如果沒有一套高效的管理制度,那麽兵源,武器,物資都無法得到一個保證,所以擁有一套發達而先進的管理系統,對清王朝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在這一點上進入王朝時代的各大王朝都無法舍棄中國所創造的這個系統,從而使得中國文化得到延續。
在這一點上看官僚體系的作用,可以說舉足輕重,首先看待官僚系統不能采用文學化的方法看待,不然官僚系統就似乎帶有了某種貶義,但官僚系統恰恰是中國發展所創造出的一套領先的管理系統。
既然說了孔子,就不能不提另一個人物,商鞅。
商鞅絕對有資格成爲法家的代言人,可以說商鞅所創造出的管理系統是一大創舉,社會制度和管理系統是一個國家的根本要點,缺一不可。
所以商鞅在曆史上的地位事實上應該超越後來的李斯和韓非子。那麽他是怎麽做到又創造了什麽管理系統呢?
這就不能不談秦國了。
對于秦國來說在秦穆公時代興起的封建制度到了秦孝公時代基本已經吃光了老本,社會內部矛盾不斷,私鬥仇殺,公旁不和,外戰內戰不斷。
使得秦國的國力越來越衰微,甚至到了崩潰的邊緣,就是在這個邊緣的情況下秦孝公招聘了商鞅進行變法。
如果把周朝看做一個大國而秦國看做一個小國的話,那麽秦國內部同樣實行的是封建制度,只是規模更小罷了,分封和爵位挂鈎,公族和旁族分化清晰,這就使得族權成了社會的主要矛盾。
比如一條河流旁有兩個村子,那麽最差的結果不是一個在上遊一個在下遊,相反是兩個村子就挨著,豐水期還可以保持相安無事,但到了枯水期雙方爲了誰先用水就必然産生糾紛,而糾紛在那個時代很可能變爲私鬥。
私鬥進而會演變成仇殺。而公族似乎帶有天然的庇護,旁族天然帶有被歧視的現象發生,這就使得公族和旁族相互之間積怨日益深重,有水了要打,沒水了更要打,一旦發展成天災時期,往往舉族仇殺。
族與族的通婚更會讓問題從村的矛盾變爲區域之間的敵視,從而引發更大的仇殺。所以,秦國要對外打仗的時候要消耗國力。
而等外部無戰爭的時候內部反倒不會停止,更要相互仇殺私鬥。這就造成了秦國守著肥沃的土地,彪悍的人民,卻始終無法成爲真正強國的根本原因。
公族對旁族的壓制維護了秦公的地位,但相對的使得公族異常驕橫,而旁族對秦公異常傷心。就在這個時刻商鞅進行了變法,這種變法是徹底的,根本性的變法,爲什麽在秦國能成功?
如果簡單的說秦公的支持是不足夠的,而是商鞅改變了根本的管理方式,簡單的說只有幾個字:收族權,設官吏,建法律,明賞罰。然而就是這幾個,就使得秦國搶先一步進入了王朝時代。因爲從根本上講商鞅改變了國家的管理方式。
首先,同樣以剛才的爭水爲例,國家收掉了族權,改由官吏進行管理,這有什麽區別麽?以前的封建制度,往往是維護公族,壓制旁族。
而現在分水改爲統一籌劃,不再以族權爲優先,這就産生了國人概念,過去遇到不公,根本在封建制度上,所以族權之間的不滿馬上變爲仇殺私鬥,而新國人遇到分水不均則問題在官吏不在族與族,也就是說過去矛盾的族與族關系轉化爲國人與官吏之間的矛盾。
不但消除了社會的根本矛盾,産生了更多的容他性,還簡化和精確了權力和義務,在這一點上從過去的靠族親和拳頭,逐漸改變成靠政策法律,使得國家的管理加強了,相反矛盾卻弱化了,因爲管理官僚系統比調節族權之間的不可彌合矛盾要相對容易。
這一改變徹底改變了封建制度,從而秦國開始從封建制度走向了王朝制度,王朝制度的出現使得社會的分工更爲明確,管理更具效率。
另一個關鍵改變就是官僚制度的出現開始不斷瓦解階級之間的隔閡,在過去的秦國賤民往往就是賤民永遠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是當商鞅改變以後,階級之間的流動開始瓦解,如果在戰爭中立功,奴隸可以變爲國人,國人可以升級爵祿,而種田,冶煉都可以獲得好處。
他摧毀了封建制度中固化的階級觀念,給予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而解放了生産力和生産積極性,以及提升了戰鬥力。
也就出現了史書中對于秦朝士兵恐怖的描述:赤裸著上身,左手提著人頭,右手拿著刀劍,發出嚎叫漫山遍野的追著敵人跑,甚至爲了一顆頭顱,可以相互砍殺。
因爲他們都有了上升的機會,所以,才會變得如此彪悍,重要的不是彪悍本身,而是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商鞅的出現改變了封建制度,最終爲秦國一統天下建立大一統的王朝創造了條件,官僚制度的出現不斷的瓦解階級之間的根本界限。
並且重要的一點是封建制度下各諸侯國不但有治權,更有主權,但是當商鞅出現後,主權逐漸被收回,只有治權,這一改革,爲大一統同樣創造了條件。
而到了漢朝的王朝儒家制度出現後,以行爲約束判斷人的標准的方式和官僚系統融合了,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社會制度和管理系統,大家族和大勢力最終瓦解。
到了三國時代曹操擊敗了袁紹,從而徹底的終結固化的階級制度,晉朝的失敗不是一個表面腐敗奢侈的問題,而是社會對大家族壟斷統治的一種深刻厭惡,所以才會出現南北朝,而科舉的出現更加使得階級制度的瓦解。
爲什麽在宋朝以前會出現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這兩次大型的混亂,根本就是大家族勢力的瓦解。在隨後的中國出現了無數的寒門士子走向權力巅峰的現象。
爲什麽清朝可以持續幾百年,打破了旁族在正統絕不過百年的傳統?.
其實質就是清朝接受了官僚系統,這種接受不是一種被動的,而是一種主動的,從表面上看清朝仍有不公,有歧視的層面在,但在更深層次的角度上看。
官僚體系,成爲清朝社會運轉的關鍵。所以當這套系統運作的時候,社會處于一種相對公平的時候,社會就是穩定的,甚至人口出現了迅速的膨脹,從1億人上升到了4億人,這與農業技術有直接的關系,但與管理體系也絕分不開關系。
下面要講述的是經濟方面的話題。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27 pm

5.清朝的經濟(公私並存)
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是不是必然是水火不容的,是不是雙方就必然爆發矛盾,是不是雙方一旦出現就必然你死我活?
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個國家的經濟注定是建立在本國文化上的,那麽文化是什麽?如果僅偏向于政治層面來說便是社會制度+管理系統。這兩個關鍵的根本思想是如何,就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經濟模式。那麽好與不好,也要看當時國力,國勢等諸多因素。
從曆史來看,不論公有制經濟還是私有制經濟在漢朝的鹽鐵論以後都共同存在了上千年,那麽爲什麽中國古代的經濟和外國的經濟極爲不同呢?
因爲中國誕生了自己獨有的社會制度+管理系統,這兩者使得公有制和私有制相互存在又相互作用,造出了公私並存的局面。倆者並不成必然對立局面,而是呈現一個相互遞進的作用,那麽這與西方的經濟有什麽不同,還不是這裏要談的問題,要在後面細談。
舊中國的經濟可以分爲兩個大時代,即鹽鐵論前的封建制度與之後的王朝制度經濟,那麽兩者有什麽不同呢?這就必須從封建時代開始講起。
過去國家錢糧兵馬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稅收與徭役,稅收又分實物與貨幣,而徭役主要分工程和工具,比如一個農民每年要繳納多少貨幣的實物稅收,又要上交多少糧食,當他完成了稅收部分,等到農閑的時候就要參與到工程建設上。
修築城池道路,或者生産武器工具。由于封建時代的特性是封地制,小到每個村年要上交多少糧食,要制作多少兵器以及發生戰爭時要出多少兵馬和攜帶多少武器都有明文規定,所以封建時代的特性就是封地決定實力。
封建時期的經濟特性就是大家族和大勢力把握實力,造成了大國家往往最終被諸侯替代,大諸侯被小諸侯代替,也就是從周天子的衰落,再到三家分晉的現象出現。
此時大多爲私有制經濟。並且繁重的徭役和賦稅不但封鎖住了生産力,更封住了職業化程度,因爲畢竟有人會種田不會造刀,但是有人會造刀不會種田。
這時候商鞅出馬了,商鞅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舊封建制度,把秦國改造成王朝制度後,使得原本被族權控制的封地制度變成了由國家控制的官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進行統一的分配和籌劃。
對農業和武器制造進行了很大的變革,尤其是武器制造,甚至到了秦始皇時中國已經出現了標准化生産的武器。這就使得補給變得容易,而且作戰效率大大上升。又因爲統一度量衡,對國家經濟進行一次徹底變革。
但是由于秦朝統治時間極短,沒有徹底改革成功就崩潰了,所以到了漢朝漢昭帝時候,由于漢昭帝的父親漢武帝下定決心,進行了長期的對匈戰爭,使得國力衰減,于是迎來了鹽鐵論時期。
首先鹽鐵論是不是只是公有制的勝利?私有制是不是全線潰敗?
這就必須看雙方呈現出一種什麽樣的相互關系。
漢昭帝時代主要對大宗商品的專營權進行了一種全面的壟斷,這種壟斷所打擊的並不是與民爭利,而是打擊到了封地權這個關鍵性權力上。
以一個齊魯商戰的小故事進行舉例,齊國自己不生産桑生産糧食,而魯國生産桑不生産糧食,我們把齊國和魯國比作封地權的一種表現,因爲齊魯都有封地,所以他們種什麽由他們自己決定。
絲綢雖然賺錢,但那是在平時情況下,而糧食看起來是賤物,可一旦戰爭要開始,結果是什麽呢?是糧食暴漲,而絲綢暴跌,導致的結果就是齊國大賺而魯國大賠。
所以不難看出,一旦享有大宗商品決定權的封地屯聚居奇,哄擡物價,就很容易引起市場混亂,越是天災戰亂就越是賺的盆滿缽滿。這就是私有制經濟的問題。也是當時各自封地擁有大量自主權的標志。
那麽對方馬上反駁,指出公有制同樣有問題,在廷議上就有人提出公家生産的農具質量奇差不但不能耕種,反而還利用壟斷地位打壓私人産品造成很大的影響。對方說的是不是事實,在一定程度上是的,所以公有制經濟也有問題。
那麽鹽鐵論到底是誰的勝利?
我認爲,鹽鐵論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雙重勝利。首先私有制是伴隨著職業化和城鎮化不斷提高而提高的,可以緊跟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他滿足了人民的需要。
但是放任就會造成屯聚居奇,哄擡物價的出現,而公有制帶有保障性質,是社會保障的關鍵一環,放任同樣會造成壟斷導致效率低下等問題出現。
所以漢朝的決定是收回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和建立保障體系,而私有制在整個大的格局下進行生産。雙方從勢同水火變成了相互遞進的關系,在根本上改變了以封建時代的封地權爲主的經濟結構,解放了生産力,使得職業化程度加深。
從另一個根本上說出現了由封地的分配制徭役變成了職業化的徭役,而職業化的徭役增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職業化程度更高,相互遞進增長。
最終形成了中國獨有的經濟形勢,這種形勢被清朝沿用,但清朝統治者認識到了一個嚴重問題,進行了一點修改,這一修改爲以後的清朝覆滅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28 pm

6.清朝的經濟(閉關鎖國)
講了這麽多,就是一點一點的濾清相互關系,如果一上來首先講閉關鎖國就會産生很多問題,把這個關鍵的問題弄得含糊不清。  
那麽清朝爲什麽要閉關鎖國,這一點很關鍵,我認爲和清朝建國的一開始就有很大的關聯,對于清朝初期建國時,並不具備攻占中原的實力。
雖然坐擁東北,又開始建設起了先進和完備官僚的體系,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清朝還不足以南下,而大順的建立和明朝的滅亡,給了清朝機會。  
又因爲吳三桂的投降和決戰使得明朝迅速被更替,雖然出現了短暫的南明,但是很快被消滅,那麽這裏又引出了一個重要觀念。  
在王朝時代的時候,人們是怎麽看待王朝更替的?
我認爲會出現一種較爲奇怪的分類,一部分人自然堅持認爲舊王朝不能滅亡,一旦王朝滅亡就如天崩地裂,甚至很多人願意爲亡朝殉難.
但另一部分人反過來認爲王朝的滅亡是自然現象,甚至渴望他完蛋,對王朝的滅亡歡呼雀躍。那麽爲什麽會出現如此相悖的看法呢?  
這與王朝時代的思想很有大關聯,由于進入了宋朝以後的時代,信仰式的從屬關系開始占據上風,對于王朝的忠誠成爲了一部分人的核心,王朝的覆滅自然是天崩地裂。  
但是另一部分人卻渴望王朝覆滅,這種思想最關鍵原因就是以行爲論爲判斷王朝合法性的關鍵,隨著王朝的衰落,人們對王朝越來越不滿,自然就認爲王朝失去了合法性。  
所以明朝的滅亡和大順的迅速滅亡使得人們一方面從內心中感覺到迷茫,其中一些人渴望一個新的王朝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清朝迅速得到了成功。  
但隨著圈地運動和屠城事件的不斷發生,清王朝內部的族權關系變得緊張起來,尤其是漢滿關系變得緊張起來。  
這也就是清朝一直揮之不去的一個關鍵性陰影,爲了平複這種影響,清朝在三個方面進行了努力,在政治上,在經濟上,在社會制度上。  
首先在政治上采用了王朝的管理系統,吸引大量的普通人進入官僚系統,爲精英提供了上升空間,雖然在關鍵部位的選擇上仍有歧視,但是這種做法基本上滿足和穩定了社會,而先進的官僚系統使得國家正常運轉起來,這種運轉讓矛盾逐漸彌合。  
在社會制度上采取禮教治國,不斷加強信仰從屬關系的影響,從君臣到父子甚至夫妻,整個社會的道德以行爲論作爲判斷標准,由于社會制度上的加強,使得社會矛盾降低。  
但吳三桂是不會等待的,對于吳三桂來說,他不能忍受自己被削藩,因爲一旦削藩,就又想起了袁崇煥,所以爆發了削藩戰爭。  
這場戰爭的爆發,自然是以吳三桂的失敗爲結局的,那麽爲什麽?  因爲新的王朝已經建立,人民對舊王朝的忠誠減弱,而戰爭帶來的破壞和苦難,以及吳三桂的叛徒名聲,使得吳三桂最後被人抛棄,最終兵敗就是不難預見的了。  
這場戰爭很快結束了,但造成的問題卻不但沒有平複,相反在漢和滿之間留下了更深的問題,滿人認識到了武器的逐漸先進會讓漢人強大,自己的優勢已經逐步減少,所以開始壓制現代武器的發展。  
但是這並不足以讓清王朝的統治者放心,而是進行了閉關鎖國,閉關鎖國的發展模式主要目的就是讓王朝控制大宗商品定價權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控制權。  
首先閉關鎖國後是否就真的不與外人交易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封鎖的私人貿易,而官辦貿易成爲國與國貿易的核心,那麽問題就來了,閉關鎖國是否完全是無意義的?  
閉關鎖國造成了一個優勢和兩個劣勢:  
一個優勢是:閉關鎖國加大了什麽?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有意思問題,那就是加大了宗主國的地位,由于控制了貿易,尤其是茶,鹽,糧等大宗商品和絲綢,瓷器,藝術品等奢侈品的出口。
就造成了物産貧瘠國家的經濟出現混亂,想得到貿易就必須承認清朝宗主國的地位,不承認宗主國,就沒有貿易,沒有貿易會産生國內混亂,所以TC上國的地位就直線上漲。  
但造成了兩個劣勢:首先走私大量出現,另一個出現的就是幫派。  
對于失去出海權的漁民和商船來說,轉戰內陸的河運和漕運就是成爲必然,所以原本均衡的內陸與沿海關系變得複雜,而幫派勢力開始變得龐大起來,幫派勢力中又以運輸幫派和生産幫派成爲代表,幫派勢力的發達爲清王朝埋下來一個關鍵的隱患。 
而私人貿易的受限,官辦貿易的興盛,使得幫派控制下的走私開始猖獗,官辦貿易缺乏靈活性,現實需求的需要和大量失業的沿海人力促進了走私業的發展,這種現象爲以後的鴉片戰爭埋下了更深的隱患。  
清朝的經濟由于采用了中國式的經濟制度,又因爲控制了大宗商品價格和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而積極引進的先進農業作物和先進的農業技術,爲中國的人口爆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爲什麽要強調人口爆發增長呢?
因爲人口是一個大問題,一個地方的人數從一定基數爆發式增長到4倍,需要高效的管理和保障系統進行保障,不能簡單的把人口的爆發單單歸功于農産品的改變上。
如果單因爲農作物改善糧食産量增長而沒有先進的官僚系統的匹配,那麽很快就會産生嚴重社會問題,進而引發混亂。所以人口的增長證明官僚系統是高效的。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28 pm

7.瓷器與鴉片
英國人再一次來找清朝的時候已經是英國變得更強大了,帶著滿心歡喜的來,可是注定帶著滿心悲傷的走,要問爲什麽,因爲錢被中國人賺走了。
我認爲工業革命作爲一個文明的分界線是歐洲人的一種傲慢。
這種傲慢一直讓歐洲人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認爲從此劃分出了新舊世界,但可我始終不承認這個新舊界限,在那個時候,掌握貿易主動權的並不是歐洲人,歐洲爲什麽要航海,認真看的話就是路上絲綢之路被堵住了,所以一直都在找中國,終于從海上找到了。
但是問題是英國人帶著自己認爲上等的寶貝來中國賣,卻沒人要,反倒是成船成船的中國貨物被倒回去,甚至誇張的是曾經歐洲有船空船來,帶著中國的貨物回去的現象的發生。那麽這是爲什麽?
有人把清朝的商業比喻成自然經濟,所以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但我認爲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因爲清朝的商品貿易發達的程度絕對超越歐洲,這一點都被閉關鎖國的所謂封閉假象所掩蓋。閉關鎖國事實上是進行的官營貿易,而不是不進行貿易。
另外商品經濟的最關鍵核心就是職業化的程度,誰的職業化程度越高,誰就占有優勢,而茶,絲綢,瓷器三樣核心商品産品絕對是當時世界上職業化程度最高的産品,手藝之精湛,做工之講究,都贏得了無數外國人的心。
這裏就出現了一個職業化的問題,清朝的職業化水平注定要比歐洲的高,這是爲什麽?我認爲這不是偶然,而是中國人的特點決定的。
中國人最關注的一個方面就是實用技術,而實用技術是與職業化有直接關系的,不能因爲清朝在戰爭中的失敗就全面否定中國,認爲樣樣不如外國,這一點是十分不公正的。
英國從海上貿易和殖民地得到的錢,都在紛紛流入中國,這一點造成了貿易上的巨大缺口,所以英國迫切的希望找到一種貿易商品來挽回損失,這種商品就是著名的鴉片。
鴉片的流入使得英國挽回了大量的損失,那麽爲什麽鴉片能這麽順暢的進入中國?並不是英國人的厲害,而是清朝早早埋下的隱患,終于開始發酵了。最終要了清朝的命。
那就是走私與幫派從中起到了一個特別不光彩的角色,走私的現象一直伴隨著清朝,理由很簡單,當閉關鎖國政策封鎖住了私人貿易以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商品價格居高不下,而走私所帶來的利潤就非常高。
那麽是誰進行走私的?
這一點就和閉關鎖國所帶來的另一個影響十分相關,由于私人貿易的中斷,使得大量沿海商人和漁民進入內地或河漕進行爭搶,當主要道路和水路被一部分人控制之後,其他失業與處于中下利潤的幫派就漸漸的開始了走私事業。
走私本來就是違法的,而既然走私普通商品也是走私,走私鴉片也是走私,自然選擇價格高的貨品,鴉片就開始成了走私的主要貿易産品。
當參與走私的幫派逐漸賺取利潤的時候,就吸引了更多人參與進來,走私幫派就逐漸發展成了武裝走私集團,這種集團帶有一種仇清的情緒,一方面來自對清的政策怨恨,一方面來自對法律的懼怕,就開始逐漸壯大起來。
這就是爲什麽英國的鴉片能這麽順暢的流入中國的根本原因。可以說這種武裝集團的逐漸形成,爲太平天國出現制造了溫床,但這裏還不能談太平天國。
從表面上看幫派勢力爲了利益瘋狂的參與到走私中,是一種惡性的違法犯罪,但是從另一個更深層的層面上看,清朝的宗主國地位上升是以壓制國內私人貿易的和壓制漢人的結果。
結果不但無法壓制漢人,反而助長了漢人通過違法犯罪積攢巨大暴利,最終形成武裝集團的事實。清朝爲了避免漢人做大所采取的國策,最終反而使得漢人做大,這個根本的矛盾是清朝的根本矛盾,是對漢人長期壓抑的一個必然結果。
當周圍沒有強大國家出現時候,清朝利用優勢,輕易的就可以彈壓小國,控制對方的貿易,但是當有另外的大國出現時,內外勾結就成了必然,那麽漢人的這種行爲應該如何看待?
這就是看待曆史最關鍵的核心,清朝所處時期並沒有形成現代國家概念,而是王朝概念,所以若用現代國家概念去看,這些走私商人和幫派無疑是罪大惡極的,因爲他們不但坑害的是清王朝,更加坑害的無辜人民,使他們走上了吸毒的不歸路。
但是如果從王朝的觀點上看,漢人長期被壓抑的情緒通過一種病態的方式爆發出來,他們並不在乎清王朝的感受,甚至反感和厭惡清王朝,希望自己能扭轉長期壓抑的滿漢關系,從這個出發點來看,漢人只顧漢人的利益,滿人只顧滿人的利益。
也就從官權制度逐漸退化到了族權制度。
雙方誰也不顧國家利益,相反都在最大程度上爲了自己的利益爭搶,爭搶是以犧牲國家利益爲前提的,這種悲慘的事實,恰恰就是王朝制度的一個必然。
"我愛大清國 我怕它完了 可誰愛我啊"這是老舍茶館中最經典的一句話,當人渴望公平的政策出現時,等到的是不公平的政策,當這種長期的壓制達到一定頂點時候,被清朝崇尚的道德和倫理就失去了意義。人性中的惡性就會開始占據理性,社會秩序就要受到挑戰。
當國家處于危難之時,作爲族權的雙方不但不會幫助國家,反而是在各自的利益上拼命的“奮鬥”這就使得雙方都在積攢力量。
相反老老實實過普通生活的大多數人,他們的利益不但被清王朝盤剝,更被鴉片壓榨,他們的怒火也開始不斷不斷的升高。
如果你從這個視線看,就不難看出,一場真正的暴風雨就要來了。
終于悲情英雄要出場了,這個人就是林則徐。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29 pm

8.悲情英雄林則徐
大家都說林則徐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這個人看到的是什麽?
只是滿眼的悲劇。
清王朝爲長期壓制漢人所制訂的政策終于開始發酵,從走私到幫派,終于到了軍隊了,而東西方之間,也終于開始接軌了。
但在之前林則徐幹了一件大事,這個大事正式拉開了舊中國的瓦解之路,就是虎門銷煙,虎門銷煙從一個小的層面上看是銷毀了鴉片,但實質是想整肅走私。
可這注定失敗,因爲一個英雄的忠義之舉是不可能扭轉整個時局的,武裝走私集團勾結外敵與王朝的暗戰其實早就打響了。
當銷煙的事情傳到了英國以後,那麽英國爲什麽支持走私呢?
對于英國來說鴉片是一種睜一眼閉一眼的事情,對于中國的實力,英國人並不是不了解,但是與中國的對抗如果稍有失敗,歐洲各國馬上會開始重新的洗牌。英國陷入鏖戰的話同樣會失敗。
所以對于英國來說,走這一步下定決心與中國開戰其實比中國還要艱難,所以在投票上顯得異常的焦灼,我認爲中國和歐洲的對抗其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對于中國來說在前面賺的盆滿缽滿。
英國就必須找到鴉片,通過鴉片這種貿易産品贏回利潤,當鴉片在中國大行其道的時候,清王朝又不得不治理,如果任由發展,武裝走私集團如果再膨脹,就有可能進化成更嚴重的武裝勢力。
不論是中國,還是歐洲,都必然最終在貿易的層面上進行一次決戰,先扛不住的一方就自然要用武力,而另一方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從一個更深層次的角度上去看,鴉片戰爭表面上是錢的戰爭,實質上是東亞宗主權之爭,是英國想要挑戰清朝在東亞的宗主權,所以冒險與中國開戰了。從這個角度上去講,鴉片只是一個話題和借口,而對于宗主權的爭奪才是實質性的。
所以不管如何最終戰爭都必然爆發。
不能執拗的認爲是英國兩票挺戰票使得曆史進行了變化,而是貿易戰輸的一方紅了眼所以改成了熱戰。一旦動了手,雙方開打也只是一個借口問題。
這也正是林則徐悲情的地方,他是一個正直的人,他忠于王朝也忠于人民,但他不能改變這個根本的背景。
戰爭終于到了。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中國從此走上了屈辱的曆史,那麽我們從戰爭中得到了什麽?
如果從小的層面上看,得到了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外國欺淩的歲月開始了,但如果從一個更大的角度上看,王朝制度衰敗的時代開始了。
當一個制度走向滅亡的時候,他必然標志著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也就是在未來新中國的出現,這種變革還不能深入來談。
條約簽署以後,中國被強行打開了國門,也就是宣告閉關鎖國政策失敗,最大的問題是這種封鎖一旦被打開那麽更深層的矛盾就會接踵而至。表面的悲慘我就不去談了。
你會發現一個很嚴肅的事情,那就是當你過去對別人彈壓的越深重,他反彈起來的時候就越快速。清朝爲什麽就是不想見外國使節,就是不想履行條約。
一方面是不想承認失敗,但更重要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想承認自己閉關鎖國策略的破産和宗主國地位的下降。
但是,戰爭的失敗使得這種幻想變得有些幼稚,但你又會發現禮教文化開始起了關鍵作用,清朝皇帝害怕破壞“規矩”,又執拗的糾結于文字遊戲。
一方面想繼續維持舊政策,一方面又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失敗,這種舉棋不定不但不能挽救自己,反而是繼續靠壓榨人民度日。
造成的結果是嚴肅的,而更深重矛盾在不斷不斷的湧現和爆發,戰爭的最大問題不是賠款,反倒是閉關鎖國政策的失敗。
由于工業化的發展,和歐洲在殖民地的成功與因爲條約的影響,終于凸顯出了海洋貿易的優勢,海運貿易漸漸擊垮了本就擁擠的槽運貿易。
使得原來被趕進河槽的沿海人更失去了活路。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29 pm

9.江湖與幫派
現代人對江湖與幫派的認知,往往是從小說中了解的,當然作爲一個認真的文章,就不談降龍十八掌是否是最厲害的武功了。
江湖是一個十分複雜並難以講述的文化現象,因爲江湖在中國的地位更容易被文學化,所以就用中國最關鍵又典型的一個組織來講述,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這個組織就是镖局。
镖局是一個很複雜的團體,說他複雜是因爲他的業務非常廣泛,而镖局的公關能力通常比武功本事要重要的多,如果假設镖局代表著廣泛的正義,匪盜代表著邪惡的話。那清朝的江湖文化又是怎麽形成的呢?
首先農村有農村文化作爲根基,縣市産生了城市文化,而其他有人活動地區似乎也需要一套價值觀,江湖文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一個成熟的社會不會在一些廣大的地方出現混亂不堪的情況。
因爲古代的物流能力很低,官方建設了驿站系統做爲官方的支持,那民間就自然也需要有人提供物流服務,所以镖局是一個職業化程度很高的服務性組織,他滿足了民間對于物流與安全護衛等繁多的業務。
當利潤産生的時候,就自然有人惦記,所以盜匪與镖局是一對雙生兄弟,假如沒有盜匪那麽自然不需要镖局,假如盜匪過于猖獗,結局很有可能就是在其所出沒範圍開始衰落。
一旦區域衰落,匪盜就得去別的地方爭鬥,這是他們不願意的。因爲相互火並並不能保證肯定能贏。
要麽就是引來官軍征繳。之所以叫盜匪,自然是不能和官軍證明衝突的。所以匪盜和镖局雙方實質上都需要對方的存在,盜匪和镖局都是一個風險性巨大的行業,于是就出現了很有趣的現象,江湖文化。
镖局的産生是由民間的貿易與物流和安全需求所誕生的,那麽盜匪呢?盜匪往往由流民,叛逃軍人,惡人等複雜群體産生。這種複雜性使得盜匪即渴望搶劫又害怕搶劫,搶劫可以帶來巨大利潤,但也同樣會招來征繳。
反過來說镖局也是同樣如此,镖局希望的是把任務完成,並不渴望發生爭鬥,所以雙方達成了一種非常微妙的關系,即盜匪收取保護費,而镖局可以在達成默契的區域任意活動,雙方都滿足了對方的需求,又使得雙方同時存在。
這種文化發展到了清朝已經十分發達,甚至已經非常成熟,但隨著鴉片戰爭的結束,把他們逼上了絕路。
講述镖局文化是從一個側面講述舊中國的物流方式和區別于鄉村與城市之外的有人地區的文化特點,隨著公路與鐵路和海運等新興運輸業的出現。
使得他們大批的失業,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水路,旱路工人。這些人並不是沒有組織的,相反是被組織化很高的幫派所領導。
那麽幫派勢力又是什麽呢?
幫派勢力帶有一種貶義的感覺,這也是文學化的結果,在古代幫派勢力屬于類工會的勢力,由于職業化的産生,使得幫派勢力出現了最大的三個分類。
一類是産業工人幫派,一類是物流工人幫派,一類是商人團體幫派,當然細分就十分繁雜,但其中最大勢力的就是大宗商品的勢力幫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鹽幫,漕幫與商團,比如晉商,徽商等。
從實質上講,幫派的出現是與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與職業化發達所産生相互聯系的,畢竟道路,産業,商人都不可能任意而爲,所以抱成團形成團體,更容易競爭。
由于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清王朝在鴉片戰爭前內部出現了相對穩定的局面,但隨著鴉片戰爭的到來,尤其是運輸方式的徹底變化,使得江湖文化出現了瓦解的現象。
首先,不論是海運還是鐵路或公路運輸都大大的加大了運輸量,並使得運輸的速度和效率都明顯上升,使得運輸成了一種創收的好途徑,自然都加大了更大勢力對路權的渴望和控制,所以镖局和盜匪的原有穩定關系出現破壞。
但破壞更深的是物流幫派,使得大量工人失業,又因爲戰爭賠款和清王朝壓榨加重的現象出現,隱藏于深處的矛盾終于爆發。
江湖規矩被破壞後,匪盜搶劫的成本也直線上升,使得匪盜更傾向于風險更大的走私,隨著清剿的力度加大,讓他們更加難以生存。越是難以生存就越是铤而走險。
而镖局所帶有的特性被更具效率的新物流方式替代,使得他們也同樣出現了大批失業的現象,更加具有問題的是,镖局是會武術的職業化組織。
所以當大批失業發生時,他們難以融入社會,反倒是對江湖文化輕車熟路,結果是他們其中一部分人,進入了匪盜的行列。
所以匪盜勢力,失地流民,失業幫派,這三大勢力的集中出現,又因爲長期隱藏的社會矛盾,開始發酵。在這種背景下,太平天國的出現就是一種必然。
洪秀全曾經被神父鄙視,認爲動機不純,但誰又能想到就這麽個人物,愣是掀起了一次狂潮。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30 pm

10.太平天國
在這裏已經詳盡分析了太平天國的成因,太平天國的出現並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而是深層次矛盾和現實矛盾不斷交織的一個結果。
那麽如何評價太平天國?
首先太平天國的出現無疑是徹底改變了曆史的進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整個過程卻是跌宕起伏的,帶有十足的戲劇性,最終自我瓦解導致覆滅。
從一開始的意氣風發,勢如烈火,到後期的分崩離析,黯然離場,可以說都和他的發起者洪秀全有極大地關系,那麽洪秀全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就是一個成了事的阿Q.
阿Q這個人物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他是一個喜歡吹牛的人,又不喜歡認真去做事,遇到了困難只能蜷縮著等待結局的人。
洪秀全就是這麽一個人,他的文采實在是達到了難堪的地步,中不了功名也是自然的,但他又有著一顆偉大的心,很想成爲一個偉大的人,這就是他的特點。他接觸了基督教,宗教恰恰給了他一個平台,一個吹牛的平台。
把自己說的神乎其神,甚至連正宗的神父都瞧不起他。早先他組織過砸孔廟的活動,可馬上被人敵視,並不成功,一度想要放棄自己的大事業。
這時候恰恰是他的兄弟們默默的一點點固執的傳播著他所謂的拜上帝教,才積攢了自己的勢力。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兩個問題。
第一點是洪秀全做事沒有長性,還好大喜功,一旦遇到挫折又很容易放棄。另一點也可以看出來問題,那就是太平天國的權力並不在牢牢的把握在洪秀全手裏,這一點非常關鍵。
隊伍是別人發展的,壯大的,他之所以能收歸于自己,不是他的能力強,恰恰是因爲他能力弱。因爲他能力弱,所以需要人才,也能給人才發揮的空間,這才使得當時很多對于清朝不滿的人才加入。但這顯然存在隱患。
但他又是一個幸運兒,清朝因爲鴉片戰爭的失敗所采取的壓榨政策,與疾病,腐敗,等各種各樣的問題交織在一起,使得被長期壓制的漢人需要一次爆發。
而太平天國的一個特點就是不單純是由農民組成的,是由幫派勢力參與其中的,幫派勢力與農民的最大不同就是組織性較強。
而且在江湖規矩尚未徹底失去的情況下,他們較爲團結,又加上宗教化的組織性質,更加強了這種特性。另一點就是起義所要付出的代價極大,所以一旦決定起義,失敗就必然遭受嚴厲懲罰。這也加強了一定的團結。
隨著金田起義的開始,太平天國開始了自己的狂飙,那麽爲什麽太平天國可以在幾年內就控制了中國南方大片地區呢?這主要與社會問題和清朝衰落有直接關系。
清朝的軍隊最大問題一方面來自于長期的和平使得軍隊武備松弛,懶于訓練,這就造成了作戰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吃空饷的問題嚴重,導致軍隊只能擾民卻不能征繳。
更爲嚴肅的是軍隊爲何而戰的關鍵問題存在疑惑。使得軍隊不願爲清王朝出力,各個省市之間的矛盾問題造成了相互推诿,這些複雜的結果都造成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初期能力並不強的太平天國迅速的發展起來。
而隨著相繼攻破大城市,得到了軍械的補給,更壯大聲勢,在財力上得到補充,最關鍵的是,出現了反清與建立新世界的重要思想。尤其是太平天國所吹噓的美好社會,使得對清朝不滿的人都想加入其中。
但事實是殘酷的,在太平天國沒有得勢的時候,內部因爲懼怕失敗的虛假團結在成功了以後開始出現了問題,尤其是洪秀全出了大問題。
在過去洪秀全不過就是個只會寫些蹩腳詩歌的文人,願意作詩就作詩,不願意了找點自己的樂子是可以的,但當他成爲一個巨大勢力的領袖時候,考驗他的時刻就到了。
當所有人都熱烈期盼美好新生活開始的時候,當將軍們還在討論應該攻伐何處的時候,他卻停了下來,洪秀全被欲望吞噬了。
這種欲望來自奢糜的物質享受和無盡的吹捧中。這也是他這種人的特性,得到了暫時勝利就認爲自己無所不能,反而是享受已得到的勝利果實,開始認爲天下真的就太平了,想要享受了。
軍事上的成功只是一個很小的層面,其背後隱藏的深重的社會危機才是太平天國成功的核心,但洪秀全似乎一時間昏迷了頭腦,開始熱衷搞他的社會性試驗。
最爲誇張的就是男女分住制度,這種分住制度是一種思維上的狂熱導致的愚蠢結果,夫妻分離,父女,母子分離,把原本穩定的社會倫理進行了一個徹底的破壞。
在官僚系統上更是混亂,任人唯親,隨意封賞。在生活上又極度糜爛,可以說太平天國對人民的壓制超越了清王朝。
當清王朝開始組織軍隊征伐的時候,洪秀全不是積極的籌劃,相反是一種自我逃避的態度,似乎只要守住了自己的那個所謂的皇城,便從此可以逍遙自在了。
長期的放任和任人唯親,終于使得太平天國內部出現了分裂瓦解,在這種情況洪秀全反而變得更加多疑。
可以說太平天國的成功是一個讓人糾結的過程,太平天國的興起是因爲社會深層矛盾,但興起後的一種肆意妄爲,又是一種典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其倡導和鼓吹的美好生活不但沒有實現,反而成了比清王朝更加壓榨的王朝。
所以太平天國的快速興起和快速覆滅都無法脫離洪秀全本人的原因,他渴望成功,當成功了以後卻不盡應該盡到的責任,反而是把義務扔給了別人,把權力留給了自己,在肆意妄爲中癫狂。
最終覆滅,並沒有任何的懸念,太平天國本身是徹底失敗的,但因爲太平天國所引發出更大危機,正在清王朝發酵。
三個人走到了晚清的曆史舞台上,第一個人就是曾國藩。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30 pm

11.清朝最後的三個擡轎人(曾國藩)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這三個人,可以說是清王朝最後的擡轎人,他們都不約而同的保護著清王朝這頂顫顫巍巍的破轎子。
那麽這三個人又是怎麽擡這轎子的呢?
我認爲曾國藩是在轎子背後擡著的,出力最多,看似得到最少,但不能缺少他,左宗棠是在前面擡的人,視野最清晰,活的也最潇灑,卻無奈的不能確定方向。
而李鴻章是在轎子旁邊伺候著的人,他沒有曾國藩出力多,又沒有左宗棠的那種潇灑和視線,只能唯唯諾諾的小心伺候著轎子裏的人。
這小節文章要談的就是轎子後面的那個人,曾國藩。他與洪秀全恰恰是相反的性格。
洪秀全喜歡高調,喜歡自己是人們眼光中的聖人,享受著奢靡的生活,但當災難與毀滅來臨的時候,他多疑,懦弱。最終衆叛親離。
曾國藩喜歡堅韌,他的人生是逆境的人生,考科舉不順利,打仗幾近崩潰,但他做事執著,堅持,在逆境中不斷的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個人都是忠臣,但是三個人又有著不同。
曾國藩忠誠與清王朝,這是肯定的,但他是有私心的忠臣,他渴望能建立一個勢力,分析他到底要建立什麽,是這節的關鍵。
如果太平天國是隱藏在清王朝內部的滿漢不和最終發酵的結果,那麽太平天國早期的成功要素之一就是熱衷火器。
火器的運用其實也是清王朝長期想要打壓的,但畢竟是進入了新時代,一旦進入了熱兵器時代,再怎麽壓制,最終都只會因爲壓制的越久則反彈的越高。
曾國藩一開始指揮軍隊是失敗的,這一方面是自己的經驗不足和裝備訓練不足造成的,更加關鍵的是,此時的太平天國內部正在暢想著屬于自己美好新時代的時候。
在外部人民心中普遍對太平天國帶有同情心理,相反對一直長期壓迫著人民的清王朝帶有很大的厭惡。這才是曾國藩一開始失敗的關鍵原因。
在失敗後曾國藩並沒有消沈,相反是重整湘軍,表面上看湘軍屬于清軍,但實質上,在王朝時代的制度下,軍隊往往都是私軍。在曾國藩征繳太平天國的過程中,不斷的壯大和發展著湘軍,這個時候爆發了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了他轉機。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是歐洲各國看到了清王朝的真實實力和太平天國起義的背景下進行的。導致的結果很明顯,就是北京被攻陷,圓明園被毀。隨後又有一系列的喪權辱國條約被簽署。第二次鴉片戰爭深層的意義是滿人勢力真正的衰弱。
而漢族勢力開始興起,尤其是以湘軍作爲代表的曾國藩。
曾國藩的隱忍和堅持終于迎來了春天,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就是自己實力的上漲和太平天國的墮落。
取得了初期勝利的太平軍失去了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相反在高級領袖的糜爛和沈迷下失去了方向,在猜忌和懷疑的目光中失去對彼此的信任。再加上洪秀全一系列駭人聽聞的政策,使得人民原本對太平天國帶有同情,甚至支持的心,冷掉了。
曾國藩嚴明的軍紀和訓練與改造後的湘軍反倒是贏得了支持,這一點是曾國藩可以打敗太平天國最關鍵的一點。時局的轉變來到剛剛好。
曾國藩的春天和好運不僅沒有完結,鹹豐在避暑山莊死了,從此時起,幾乎可以說,漢軍和滿軍的天平開始徹底的逆轉了。
因爲一個女人開始要登上曆史舞台,她就是爭議頗大的慈禧,但這時還不能談她,我一直沒有說,這三個男人擡的轎子裏是誰,我認爲就是慈禧。
那麽爲什麽曾國藩不是在轎子前的人呢?也不是在轎子旁伺候的人呢?
我認爲曾國藩的內心中看出了清朝的隱憂,甚至是覆滅,但他不能說,只能做,他需要一種勢力,他想要的和著眼的是更廣闊的未來。
所以他出力最多,活的太沈重。我認爲他看到了中外的差距,他想讓誰強大?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我認爲表面上是希望清朝強大,而實質是希望中國強大。
那麽這兩者有什麽區別?區別在于現代國家意識正在出現,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如果說林則徐是開眼第一人,到了曾國藩時已經有很多人接觸過“外國”了。除了感歎之外,更希望國家可以強大起來。
但國家強大就需要軍隊,可有了現代化的軍隊是不是就會讓國家強大呢?
這是尴尬的問題,在表面上擁有了先進了軍隊可以使得國家強大,但是在一方面滿軍的實力在不斷下降,漢軍的實力在不斷上升。
這此消彼長之間是需要考驗人的,那麽到底是忠于清朝,還是忠于國家呢?這在王朝時代算得上是最嚴肅和最關鍵的問題。
我認爲曾國藩選擇了後者,但曾國藩沒有看到結果,接力棒交給了另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在轎子前面的左宗棠。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31 pm

12.鹹豐與慈禧
評價鹹豐這個皇帝,用可憐之人必要可恨之處來說真是恰如其分,他有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能力控制局面。
但他的放任和自我墮落卻更快速的讓局面失控,太平天國的崛起爲之後的其他起義制造了溫床。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讓所有外國人都明白了清朝的軟弱。
在內政外交方面也是全面的失敗,曆史對他的評價很低,但我倒覺得他蠻幸運的,當所有的厄運都加在他身上的時候,還仍然有一點點上天對他的眷顧,那就是他有一個日後撐住清朝的女人,這個人就是慈禧。
鹹豐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反映了整個王朝時代的一種共性,就是各大王朝似乎都會出這麽一個皇帝,有喜歡書畫的,有喜歡做木匠的,有喜歡做詩歌的。似乎他們假如不做皇帝那都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天意安排他們做了皇帝。
爲什麽呢?我覺得這個規律似乎是一種必然,在之前達到了最高的高峰,隨後就要進入低谷之中,如果有中興之臣那麽還能成功,如果沒有就是崩潰解體。被新王朝替代。
我認爲這和王朝發展規律有多少的聯系,王朝時代通常都是開端比較穩健,隨後到達鼎盛,然後開始下落,最終衰落,這個規律就是王朝周期論。
而我自己認爲王朝周期論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完美平衡點,當達到這個點時候社會生産力和生産資料達到了一個最佳的平衡,所以那時候最爲鼎盛。
那麽清朝的最爲鼎盛就是乾隆時而隨後的嘉慶和道光還多少能撐住台面,可到了鹹豐這裏爲什麽就出現了這樣大的變化呢?
我認爲這和族權勢力的興衰不無關系,平心而論,刨除個別呆傻的皇帝在智力上有問題,其他皇帝都是由最優秀的政客作爲老師進行單獨教學,鑽研帝王之術。清朝受禮教文化影響,更加嚴格。
那麽被最優秀老師教育出來的人,爲什麽成了蠢蛋呢?
這牽扯到王朝的核心問題,作爲皇帝能有多大權利?看似皇帝擁有最大的權利,但這種權利是在不斷遞減的,一個王朝最開始皇帝擁有最多的生産資料和生産力。
可以隨意調配,王權的勢力最大,而其他勢力都不具有挑戰的資格,通過開荒和經營,社會的主要矛盾並不明顯,因爲生産力和生産資料的利用率都在一個很低的階段。
經過幾個皇帝的勵精圖治,當生産力和生産資料都有效的利用起來的時候,王朝變得富足,但皇帝本身的勢力表面上膨脹了,但實質上縮小了。
因爲可用于封賞的資源正在減少,而各種族權勢力都在增大,王朝制度的權利和義務使得皇帝家族在享受權利時,自然要付出最多的義務。爲了穩定王朝,皇帝只能用自己的資源去滿足王朝。
這種實質導致了,當完美平衡點一但過了以後,皇帝和各種族權勢力呈現了此消彼長的態勢,小勢力往往最終相互勾結和吞並形成幾個大的族權勢力。
這時候,皇帝本身的能動性就開始不斷不斷的降低,政策也越來越變得小心,整個社會的活力開始下降。
清朝這種情況更爲明顯,其滿族勢力和漢族勢力天然的就帶有傾向性,所以不斷的渴望在滿族勢力那裏得到支持是皇帝們的選擇。
可問題來了,隨著時代的變遷,原本應該起到中流砥柱的滿族勢力,逐漸墮落,漢族勢力越來越強。
這就産生了鹹豐的尴尬,他想求助于滿族勢力穩定局勢,但是戰爭的失敗給了他一個明確的答複,滿族勢力除了擾民有術之外。
在作戰實力上的下降是明顯的,滿族勢力帶有一種明顯的優越性,似乎自己得到支持是天然的,所以異常驕橫,但驕橫卻沒有能力作戰。
造成的結局就是,越是倚重他們,就越無法解決現實的問題,鹹豐非常渴望找到一個平衡點,讓自己可以發揮,但是這種平衡沒有出現,鹹豐只能在無奈中醉生夢死。
這種無奈是王朝制度的特點,因爲王朝制度的特點就是以王權爲根官權爲輔的一種制度,並且這種官權制度有退化爲族權制度的現象,這後面要細談。
那麽鹹豐有沒有可能依靠漢臣呢?我認爲他不敢,如果選擇了平常一直處于壓制狀態的漢族,那麽滿族很有可能抛棄他。
用今天的觀點看來,鹹豐是一個優柔寡斷的皇帝,但看待曆史,必須用當時的眼光才能看懂當時的做法,這是爲什麽?
因爲社會制度和管理體系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轉變,假如用新時代去看舊時代,或者用舊時代看新時代,都自然感到難以理解過去或未來人的思想。
鹹豐死了,他不回北京我認爲是他感覺沒臉回去,他度過了自己痛苦又可恨的一生,那時的中國又經曆了一輪外國的侵略,造成的傷痛需要讓後人付出代價。
但他就是這麽一個人,就好像人們都即惋惜又痛恨宋徽宗一樣,如果他不是皇帝多好,但曆史就是曆史,容不得假設,一個爭議性最大的女人終于要走到台前了。
這個人就是慈禧。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31 pm

13.初談慈禧
慈禧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那麽我希望可以還原一個最真實的慈禧。慈禧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她怎麽得寵的我並不在乎。
關鍵在于她與其她幾個非常有名的女人比起來可以說並不遜色,假如弄個排名,前三名必然是呂後,慈禧,武則天。
這三個女人是最被人耳熟能詳,也最具權勢的,之所以這樣排序是因爲從幾個綜合角度來看呂後所面對的敵人都是最強大的,比如項羽和韓信與匈奴。
她也是最成功的,在活著的時候也最爲驕橫。慈禧所面對的局面是最凶險的,所需要做決定是最複雜的。所以要排第二,那麽我相信很多人會認爲武則天排在第三是不公平的。
但我認爲武則天無疑是失敗的,她只是做到了其她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憑這份被所謂的勇氣,被無數人情迷。可我對武則天的評價反倒是極低。
首先武則天沒有考慮清楚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武則天她是一個女人,似乎這有點對女性歧視的因素在裏面,但在王朝時代,這確是一個天大的問題,她的繼承人到底是姓李,還是姓武?
老子傳兒子位,天經地義,這種同姓繼承宗法是古代的關鍵大法。
但是武則天她不是男人啊,所以她要傳給誰呢?假如傳給兒子,那她所費勁建立的王朝不就等于破滅了麽。
在宗法上,武則天建立的王朝一旦傳位于李氏,必然是變回李氏王朝,也就是唐朝,那麽武則天所建立的大周王朝便從此滅亡。既然本身要破滅那還何必要費勁呢?假如傳給武氏,那等于李氏王朝的崩潰,那麽就必然爆發李氏與武氏的內戰。
當時社會正處在一個大發展的時代,人民忠于李氏並不忠于武氏,更加嚴肅的是武則天挑戰了整個男性社會和王朝傳位的法統地位,一旦讓武則天成功,那麽就會造成社會的巨大混亂。
所以擁有勢力和軍隊的人就不會忠于她,反而要打倒她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然哪天自己的媳婦把自己財産傳給小叔子了,那是他們絕對不能接受的,所以她在無奈下退位,自己建立的王朝破滅,還政于李氏。
而且論優秀武則天並不是最聰明和最優秀的,別的人都明白這個最簡單的道理,所以都是垂簾聽政,就是不去沾染正統,我認爲武則天的勇氣多少帶有引號。甚至武則天所采取的行動,導致了她的失敗,因爲她是活著被逼退位的,也就是失敗了。
到了慈禧時,她得到了一個機會,讓她成功,但她的一生都無法脫離爭議,甚至罵名。可如果論敵人的程度,維護的難度上看,慈禧卻是在其她人沒有的難度下艱難的維持了自己的統治。這一點也是她排第2的最關鍵原因。
這裏就必須要提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這三個人對她的不同影響了,當她見到曾國藩的時候,在內心中就希望能與曾國藩做一個交易。
這個交易是相互得利的,那就是在政治上慈禧支持曾國藩,在軍事與政治外交上曾國藩支持慈禧。
慈禧打破了或者所顛覆了前面諸位滿族皇帝的選擇,前面的皇帝無不以支持滿族爲核心,但是慈禧沒有這個條件,甚至她受到了滿族的欺壓。
這就和鹹豐的死很有關系了,鹹豐在的時候,滿族勢力雖然也有發作,但是礙于倫理關系和正統關系,還不敢和鹹豐這個皇帝公開化叫板。
但是鹹豐一死,所謂的八個顧命大臣就開始了,他們都渴望控制王朝,我認爲他們小看了慈禧,說到底慈禧也是豁出去了,既然人人都在算計和欺壓她和同治,那她也毫不留情的幹掉了八個顧命大臣。
這一舉動其實質就是得罪了整個滿族勢力,從表面上看相互之間還維持著一個所謂的同族關系,但實質上滿族勢力對她極不滿。
在這個關鍵抉擇的時期,慈禧毫不猶豫的就和曾國藩達成了一個同盟,那麽爲什麽曾國藩作爲擡轎子的不是前面的那個呢?
從表面上看曾國藩是湘軍領袖,又是整個湘人的偶像,但因爲曾國藩是最需要耕耘的人,他需要爲漢人勢力打下根基,所以他跟老黃牛一樣出力最多。做人低調忍讓,最終成功的創造了湘軍勢力。
又因爲出力最多所以就不能潇灑,但是他和李鴻章與左宗棠是截然不同的,他與慈禧的聯盟關系使得他只能折服與慈禧的權利之下,所以曾國藩是在轎子後面的人。
慈禧的這種調整和變革讓滿族勢力傻了眼,因爲他們想不到慈禧會背叛他們,和漢人達成聯盟,爲了自己的勢力不衰落,也開始折服與慈禧。
慈禧的成功戰略調整使得滿漢矛盾複雜化了,那麽是不是可以說慈禧是高明的呢?我認爲慈禧的舉動更多處于無奈。
曾國藩另一個與後兩者不同的是,曾國藩帶有的更多是國家意識,這種國家意識的覺醒使得他帶有一種更深層的考慮,那就是曾國藩希望的是國家強大。
曾國藩在整軍後,他看出清朝的問題,所以他帶有更多的籌碼,他要的就是慢慢的耕耘,慈禧明白不明白他的意思?
我認爲慈禧看出了曾國藩的意思,所以她才會選擇李鴻章。
但慈禧更多的是無奈和遺憾,把中國搞成了這個樣子的人不是她,而是她的丈夫。讓她選擇漢族不選擇滿族勢力的根本不是她不想選,而是滿族勢力的不臣之心。
可以說慈禧並不想做這樣的決定,但是時局和形式都不允許她有其他的辦法,可以說慈禧和曾國藩的聯盟,看似是慈禧贏得了最大的勝利,她把滿漢兩族大勢力都手弄囊中,但實質上曾國藩才是整個事件的勝利者。因爲漢軍的興起從此不可阻擋。
曾國藩死了,慈禧需要一個全新的聯盟,與她聯盟的人就是在轎子前面的人。
左宗棠。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33 pm

14.清朝的最後三個擡轎人(左宗棠)
左宗棠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呢?我又爲什麽說他是在轎子前面的人呢?
左宗棠帶有中國文武兩道的性格特點,有文人的氣節,又有武人的豪邁,所以他理所應該在轎子前,可以說清朝只是一個很小的縮影,轎子本身就是王朝制度。
王朝制度走到了最後,但是左宗棠做了最後一次的釋放,他的一生是潇灑的一生,是王朝時代最後的一道光彩,他燃燒了自己的一生。
維護了自己所忠誠的清王朝的統一。但他不能決定目的地到底該去哪,能控制的只有慈禧和曆史本身,所以他只能用自己的能力擡最後一程。
他從小立志報國,但挫折似乎就是爲了天降大任于斯人,林則徐是無奈的,他渴望拯救中國,但他卻無能爲力,因爲問題並不是那麽簡單,而是王朝時代所積壓已久的族權矛盾導致的。
(PS:插一段題外話,我爲何喜歡曆史,因爲小說不管如何精彩都是人編的,主角不管結局如何,都只是一部讓人構思出來的戲,而曆史則不然,生與死,榮與辱。可以說都是主角自己努力的結果,所以我認爲曆史原比小說精彩,更比小說鮮活。)
左宗棠遇到了林則徐,林則徐老了,但倆個想拯救中華的人遇到了一起,于是一場托孤的經典故事發生,而日後正是仰仗著林則徐對新疆的勘察,左宗棠才建立了功勳。
左宗棠這個人,我認爲他已經萌發了國家意識,當時的中國隨著被強行打開國門多年,已經有一大批優秀的人才開始體會到“現代國家”這個概念了。在內心中越來越對現代化的渴望。
隨著太平天國的覆滅和湘軍勢力的興起,清王朝進行了重新的洗牌,以慈禧爲首的核心勢力偏向了漢族,這從根本上動搖了清朝的國本。
那麽我有理由認爲曾國藩在不斷的培植勢力的時候,自然更傾向于左宗棠,但是李鴻章似乎更加得到了慈禧的傾慕,這中間的問題,就是曾,左,李,三個人性格的真實寫照。
首先曾國藩是一個有私心的人,我已經講過,但我認爲左宗棠比曾國藩和李鴻章都要單純,這種單純不是指幼稚,而是指純粹。
正因爲他的純粹,才能席卷成一股巨大的勢力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因爲從事實上看人民對清王朝的不滿正在日益加重,而對洋人的不滿也在加重,所以人民更願意一個英雄的誕生,左宗棠就是這樣一個英雄。
英雄的特點就是純粹,因爲他純粹,所以他能辦成別人辦不成的事情,能打贏一系列戰爭,說到底,人心所向需要一個人來拯救他們,當這個人出現的時候,積壓的不滿就會徹底的爆發,從而贏取勝利,這才是左宗棠勝利的根本。
左宗棠在征繳太平天國,平定新疆回亂,這最主要清末戰爭中取得了勝利,如果說太平天國還是仰仗曾國藩的話。
那麽新疆回亂是左宗棠爆發的時刻,新疆回亂的背景比較複雜,從根本上說是清朝的禮教文化在平時使得各民族隔閡不斷的加深,尤其是公族旁族概念在清朝的凸顯作用,再加上外國的暗中勾結,又因爲清朝的壓榨,最終爆發內亂。
而在到底要不要收複新疆的問題上成了左宗棠和李鴻章交鋒最爲激烈的時刻,從表面上看陸權與海權的爭鬥是核心爭鬥點,但實質是國家概念與王朝概念第一次進行了爭鬥。
可以說從收複新疆開始,國家意識就開始了與王朝概念的不停的爭鬥。
在左宗棠的部分就先講國家意識,然後在李鴻章的部分再講王朝概念,首先對于現代人來說,維護國家完整統一是一種天然的義務,那麽爲什麽?
這看似是一個幼稚的問題,但實質卻是現代國家概念的真正核心問題。
國家到底是誰的?
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解釋,首先在舊中國的封建時代,國家是某一個族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封建時代産生了公族與旁族概念。
如果談“國”這個概念,那麽在周禮出現的封建時代,就已經有各個國了,當然大家都能隨便說上來幾個,秦,齊,晉,宋,鄭。
但是這個國是私國,因爲這是公族或者旁族的封地,天子是公族和旁族的總代表,在法統上形成了公國概念,在這種公國概念內各個私國進行平衡和管理。也就是說舊中國在沒有形成現代國家概念的時候,這個國實質上值得是封地權和治權與一部分的主權。
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秦朝的大一統,在大一統時代産生了一個微妙的變化。那就是公國和私國的概念發生了改變,成了正統王朝和私朝的概念。
爲什麽中華文化沒有斷絕,因爲中華文化在舊中國的根本並不是現代國家概念,而是誰是正統的概念,由于社會制度和管理系統的先進性,造成了周邊國家熱衷于中華化,連異族都開始逐漸爭奪中華的正統地位。
但從根本上講,舊中國國家從未屬于人民,而是屬于某一個族群或勢力的。而現代國家概念的根本就是國家屬于人民,而不屬于某一族群。
這與美國的出現和歐洲文藝複興有很大關系,但這裏還不細談。
那麽爲什麽現代國家概念可以在清王朝這種禮教文化下紮根呢?這又是一個更爲關鍵的問題了,那就是雖然舊中國沒有國家概念,國家不屬于人民,但是,中國的文化受到儒家文化的根本影響,是一種以行爲論作爲約束和評判統治者合法性的根本思想。
所以“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和“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是從中國封建時代就開始出現的一種思想,這種思想的土壤之深厚,之紮實,爲現代國家概念的出現提供了最好的溫床。
自然當現代國家概念出現的時候,迅速的就成了優秀人才內心中最向往的核心。在這種思想的影響和舊中國的大統一思想相互作用下。
國家的統一自然是左宗棠最爲堅定的信念,人們總是痛罵慈禧,認爲慈禧昏庸至極,愚蠢至極,但不得不說的是,慈禧在收複新疆這個關鍵問題上支持了左宗棠。
就此一件事就維護了中華民族最核心的利益,清王朝在對外戰爭中是一敗再敗,最終自然離不開崩潰,但出兵新疆的關鍵抉擇上,使得中國沒有失去新疆,如失去新疆,中國就如城門洞開,從此西北可以說永無甯日。
而左宗棠也真的對得起所有人對他的期待,他帶著棺材毅然決然的決定出兵新疆。
這種悲壯與無奈激發了士氣,最終成功收複新疆,可以說左宗棠到此時已經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峰。
那麽爲什麽中法戰爭中的陸軍又是如此的憋悶?
這就不能不提到另一個人了,他就是晚清最後一個重臣李鴻章。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33 pm

15.再談慈禧
慈禧是如何看待左宗棠和李鴻章的呢?這是晚晴的頭等大事,從表面上看左宗棠傾心于陸軍,而李鴻章傾心于海軍。
兩軍對比,可謂是各有千秋,當時似乎是一個大航海的時代,各國都在發展海軍,但我認爲慈禧選擇李鴻章並不是那麽簡單的原因。
因爲海軍有一個陸軍沒有的巨大優勢,而這個優勢對清王朝甚至慈禧來說是有利的,那就是慈禧控制海軍要比控制陸軍要容易的太多了。
如果說左宗棠是偏向現代國家意識,那麽李鴻章就是偏向了王朝思想,在這兩個大思想角力的作用下慈禧到底選擇誰就變得很艱難了。
從事實上看左宗棠收複了新疆,在太平天國和一系列農民起義中的表現可謂是如日中天,而李鴻章似乎落入了下風,但在中法戰爭中,曆史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以左宗棠爲代表的陸軍勝利的在鎮南關戰勝了法軍,可爲何中國卻和法國簽署了屈辱的條約呢?
因爲作爲統治者的慈禧已經日益感受到了漢軍的強大,在慈禧的視角裏戰勝法國和漢軍的一再膨脹對比起來,還是抑制漢軍的膨脹比較重要,在這種思維的驅使下,慈禧開始轉向支持李鴻章。
這是一個十分帶有悲情的結局,王朝制度使得漢軍的勝利變爲了清朝的包袱,反而讓法國人在失敗的情況下得到了勝利。
從這個深層次的角度去看待慈禧,你就不難想象,爲什麽慈禧會從支持左宗棠轉向支持李鴻章身上了。
對于慈禧來說,她已經背叛了滿族勢力,選擇了漢族勢力,這從根本上使得她失去了後援,而初期支持曾國藩是爲了取得自己壓制滿族勢力的目的。
但是當曾國藩的漢軍勢力不斷膨脹的時候,慈禧感覺到了危機,而她爲什麽又選擇左宗棠呢?甚至支持左宗棠呢?
因爲左宗棠是一個純粹的人,對于左宗棠來說,最重要的是重整河山,目的性非常的明確,他就是拯救中國,拯救清朝。
所以慈禧支持左宗棠就等于支持忠于自己的力量。而當時叛軍是清朝的最大威脅,所以左宗棠成功收複了新疆和對各大起義軍的相繼鎮壓,使得慈禧的目的得到了實現。
而中法戰爭的爆發恰恰給予了慈禧一次轉變態度的最好機會,在取得了局部勝利的時候,剛好可以停止與法國的戰爭,慈禧與清朝已經不是第一次簽署屈辱的條約了,所以多簽一個和少簽一個並沒什麽差別。
對她來說,這次轉變,是她對于內部的一次調整和轉化,因爲起義風潮暫時被打壓了下去了,清王朝的版圖雖然不斷萎縮。
但是根本的大框架沒有被打散,在這時轉變爲保護清王朝的統治,使得漢族勢力分裂,形成陸海之爭,就恰恰創造了時機。
所以慈禧選擇了李鴻章,對李鴻章來說,他的心思非常明確,那就是建立一支屬于自己的勢力,而湘軍勢力中的主要分派就是左宗棠和李鴻章之間的矛盾爲主要派別矛盾。
慈禧看重了這種矛盾,李鴻章又真的有意建立一支海軍,當陸軍的使用和意義正在逐漸縮減的時候,選擇組建海軍似乎並不算錯,但這種交換是在損失國家利益爲前提的。
所以才會出現中法戰爭這種悲劇性的事件出現。
但此時的慈禧已經深深埋下了更深的隱患,這就是不管選擇李鴻章還是左宗棠,其實質都沒有改變,那就是選擇了漢軍。
那麽爲什麽滿軍就無法重振旗鼓呢?
這與慈禧的政策有關,對她來說選擇漢軍的舉動深深的使得滿族和她形成了一種表面平穩,但內心中相互即懼怕又仇恨的感情存在。慈禧即不信任滿軍,滿軍也不信任慈禧。
慈禧並不完全相信漢軍,但對她來說制造一支漢軍然後挑撥漢軍內部的不和更容易,可如果選擇培養的滿族勢力一旦和漢軍在私下達成了某種默契,那麽滿軍很有可能直接除掉慈禧。再立新君。
在除掉慈禧的同時如果漢軍對滿軍的行動表示靜默狀態的話,那慈禧培養滿軍勢力的行爲無異于作繭自縛。
所以當慈禧背叛了滿族勢力的那一刻起,她就再也無法選擇滿族勢力作爲培養對象,這種深層次的原因使得表面上清朝在初期的一系列戰爭中開始緩過氣來。開始表現出了中興的態勢。
而實質上卻是在醞釀更大的危機,那麽爲什麽慈禧要做這樣的舉動呢?我認爲更多的就是無奈,因爲滿族勢力對漢族勢力帶有的優越感使得他們在曾國藩出現上升態勢的時候,不但沒有團結起來,反而是想通過壓榨或者勾結曾國藩爲自己出頭來達到控制清王朝。
這種算盤造成了事實上滿族勢力內部的分裂,而慈禧在失去了鹹豐後的無助,是她铤而走險,選擇了支持漢軍。
慈禧在一個危難的局面下,和滿族分裂的情況下,選擇了漢人,這種選擇並不是慈禧的錯,而是滿族上層勢力墮落造成的。
更是王朝制度走向終結的必經之路。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33 pm

16.洋務運動
最後一位清王朝的重臣終于出場了,這個人就是經曆晚清最屈辱,最曲折,最挨罵,三最與一身的李鴻章。
爲什麽我說李鴻章是在轎子旁伺候的那位呢?
因爲他出的力不是最多,不管是太平天國,還是收複新疆以及一系列戰爭都不是他打的,而他打的大戰爭,也基本上都失敗了,所以總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甚至屈辱的感覺。
而他又不是最潇灑的,因爲基本上所有最屈辱的條約又都是他簽署的,曾國藩不在乎別人怎麽評價,在轎子後面出實力,左宗棠一腔熱血撒在疆場上,擡著棺材出征,是那麽的潇灑,又那麽的悲壯,所以他在轎子前面可以提胸擡頭走。
可李中堂,一方面要揣摩著老佛爺的聖意,一方面又要看著點道,有個什麽坑什麽的,他還得囑咐著繞著點。
在今天看李鴻章是不如曾國藩和左宗棠的,但是在王朝制度思想下,他卻是一位真正的忠臣,他是儒家在王朝思想中的最後一位精英。
他顫顫巍巍的保護著清王朝,等到自己死後,大清也就走不下去了,王朝時代終結了,可以說他是一個很關鍵的人物。
隨著太平天國的出現與終結,一個很主要的議題被提了上來,冷兵器還搞不搞?閉關鎖國還要不要繼續?
我們看到的一個特點那就是鹹豐其實內心中很想強大,但鹹豐又時刻害怕打破“祖制”,也就是說鹹豐害怕的是和滿族勢力決裂。
所以鹹豐是一個很糾結的人,他特別害怕“祖制”這句話,害怕宗主國的地位在他這裏不保,經常性的躲著外國人不見,不願意對方常駐北京。但又沒本事發展滿族軍力,重整旗鼓,結果是什麽呢?
他就是鴕鳥政策的真實寫照,想強大沒能力,突破“祖制”又不敢,用一個“賴”字推擋一切,最終他死了。但慈禧就不同了,慈禧沒有任何的包袱。
因爲不要談什麽強大了,沒准自己睡著睡著滿族勢力就殺了她了,她反倒是很果敢的選擇了支持漢族,突破了“祖制”的限制。而漢族又十分想要強大,就進行了改革。
這個改革就是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有一個特別大的特點,就是官辦經濟或者叫買辦經濟,其實這與閉關鎖國是配套的,可以說是王朝時代的公有經濟。
洋務運動的主要特點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原本中國的武器發展並不落後與世界,在明朝時與日軍作戰時已經成批成批的配置了大炮,其數量和程度都絕不落後世界,但到了清朝就被封存了起來,原因大致談了一點。
但不能說中國人是蠢笨的,而只是被封印了起來,所以當封印打開的時候,對現代化的追趕還是很快的,而洋務運動中的一個特點就是內戰得到了緩解,隨著大批新工廠和新軍的出現,國力開始得到了恢複。
更重要的新學和留學制度開始出現,使得現代國家意識開始從少部分精英逐漸開始像下層擴散,那麽爲什麽最後還是失敗了呢?
這和王朝制度有很大關系,也和滿漢關系有很大關系,雖然慈禧支持了漢族,也在某種程度上真心的支持了洋務運動,畢竟老被打民怨很大。
當時對清朝積弱感到不滿的文人們對洋務運動是支持的,人民對洋務運動也是支持的。甚至軍隊對現代化的出現也是支持的。
那麽所有人都是支持的,爲什麽就出了問題的呢?
因爲他們雖然都是支持洋務運動的,但他們支持的方向是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首先壓抑了很久的文人們跑到世界上看了一圈,感覺很屈辱,因爲覺得中國和外國的差距蠻大,更覺得清朝的制度有點落後,希望能帶回來新技術和新觀念。
但滿族勢力對漢族勢力的日益上升感到日益不滿,而不管慈禧是多麽的願意,她都不能改變自己是一個滿族勢力的族權代表這個基本事實。
所以如果說進步的勢力叫洋務派,那麽爲了保護舊有勢力的人們就自然成了頑固派。雙方表面上合作但內心中水火不容。這就造成了慈禧到底是選擇頑固派還是洋務派成了一個難題。
但李鴻章的出現讓慈禧解決了這個難題,李鴻章是真心支持慈禧的,雙方的聯盟要比慈禧與曾國藩或左宗棠的要緊密的多。可以說慈禧和李鴻章的聯盟才真正更像是王朝時代皇帝和宰相之間的聯盟。
慈禧給予李鴻章權力和支持,而李鴻章維護慈禧的地位和權力,雙方的合作是十分緊密和信任的,也使得明明戰功卓著的左宗棠一派敗給了靠簽屈辱條約的李鴻章一派。
但李鴻章也埋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那麽爲什麽我總說隱患呢?因爲他們雙方的合作都是一種被迫的合作,雙方的利益並不一致,因爲在王朝時代族權的勢力一再被削弱,但滿族勢力和漢族勢力在根本上的相互不信任和相互警惕是從清王朝一開始就客觀的存在的。
這個大矛盾無法解除就會不斷不斷的造出更多,更大的新矛盾,晚清的重臣們解除了一個大矛盾,就會無形中制造出另一個大矛盾。
這是王朝制度或者說王朝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洋務運動最大失敗的標志性事件,就是清日之間的甲午海戰。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34 pm

17.明治維新
如果想說清楚甲午海戰就必須要談一談日本,日本爲什麽會取得成功,而中國就失敗了呢?這就必須談一下日本與中國的區別。
中國已經進入了王朝時代,而日本還停留在封建時代,日本的封建時代之所以可以長期保存,根本原因是日本遠離大陸造成的,在長期的自我封閉發展中,保持了封建制度。
日本也保持了閉關鎖國的封閉政策,直到黑船的來臨日本産生了變化,德川幕府雖然保持了相對的和平,又因爲日本遠離大陸,看似內部安定團結,但實質上由于日本式的封建制度所導致的核心矛盾自然是公族與旁族之間的長期不和。
這種不和被天皇所看重,日本的天皇原本擁有權力,但隨著諸侯勢力的不斷膨脹,尤其是武家勢力的上升,被逐漸架空,權力由武家強權擁有,不得不提的是日本戰國時代,日本戰國時代是一個標准的封建時代。
各個小諸侯逐漸相互淘汰成了大諸侯,其中佼佼者就是織田信長,但他被明智光秀所殺,最終由豐臣秀吉掌管了日本。
後來豐臣秀吉爲什麽要侵略朝鮮,進而染指大陸,這與他的身份有關,在等級制度嚴密的日本,豐臣秀吉從一個賤人身份越升至統治者的高度讓很多人産生了不滿,這種不滿是由階級思想造成的。
而豐臣秀吉又沒有可靠的子嗣,所以一旦他死去,其他諸侯又會重新開始混戰,如果他可以開疆擴土建立別人做不到的功勳,那麽他的地位就可以被保證。
在這種思想誘使下他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以至于後來激發了明日戰爭,最後以慘敗結束,這給了一直忍耐的德川家康機會,讓他成爲了最後贏家。
可只要稍加想想就會明白,德川的成功,其實與織田信長,武田信玄與豐臣秀吉並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那就是公族的勢力壓過了旁族。
所以從德川幕府一開始就隱藏著長期的矛盾,當這種矛盾說清了以後,再回來看孝明天皇時就不難發現,他所看到的機遇了。
日本的現代化同樣是帶有屈辱性的,正是這種屈辱性讓天皇有了借題發揮的溫床,借以對德川統治的不滿開始勾結旁族和公族,來恢複自己的權利,他借用了一個非常高明的理由,尊王攘夷運動。
從天皇到公族再到旁族的優秀精英,都看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日本必須變革,如果不變革就會長期被打壓,這其實再簡單不過了,關鍵的問題是誰來領銜。
天皇正是看中了這個機會開始宣布尊王攘夷運動,德川幕府長期的統治積累了大量的不滿和矛盾,使得被欺壓和排斥的勢力有了發力點,那就是質疑德川幕府的行動,由于封建制度的契約從屬關系,使得宗主與從屬的關系並不緊密。
所以渴望得到權力的自己人也背叛了德川幕府,對日本落後的不滿和因失敗造成的屈辱都逐漸轉嫁到了德川幕府的身上。
日本式的改革,基礎在于吸引一些諸侯然後打壓另一些諸侯,最終德川幕府在全面的壓力下崩潰,天皇成了最大的贏家,但實質上日本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權利與利益的洗牌,公旁地位進行了轉換。
當新的政治體系建立後,明治天皇的改革自然順理成章,日本的改革看似脫亞入歐,實質上與西方革命恰恰相反,西方革命以保王與倒王運動爲根本,最終倒王成功,而日本是保王成功,所以兩者存在差異。
日本進入了封建王朝時代,即保有原有的封建制度,又想要建立一套現代的管理制度,進入了一種全新的模式,這種嘗試讓日本走上了公私並存的政治經濟模式。
從實質上說日本的改革雖然成功,但其實力並不強盛,隨著中國的日漸衰落,宗主國地位崩潰,導致的結果就是日本渴望通過擴張來達到強國目的的野心加大了。
日本受制于地緣的影響,長期處在一個十分尴尬的境地,想要擴張就必須進攻朝鮮半島,而數次的失敗,也不能改變這個問題。所以若是想擴張,就必須進入朝鮮半島,而想要進入朝鮮半島則自然要與朝鮮宗主國中國開戰。
那麽發展海軍就自然成了必然選擇,因爲選擇陸軍,建立一支強大的陸軍需要巨量的經費,日本的國力並不能承受,而陸軍進入朝鮮半島會變爲一場持久戰,況且在當時海洋爲先的思想下,發展海軍自然成爲首選。
雖然歐洲在東亞的擴張取得了成功,但不得不說的是因爲中國宗主國地位的衰落,導致日本渴望替代中國,這種思想來源于一個重要的標志,現代化。
那個時代的人似乎把現代化不現代化作爲衡量的標准,而工業革命後,似乎出現了兩種分界,沒有現代化的國家不管多大都是弱國,而只要現代化了不管多小都可以成爲強國。
在這種思想的趨勢下,日本走上軍國化擴張的道路就不難分析,而想要擴張就要進入朝鮮半島,想要進入朝鮮就要先打敗中國。
這個邏輯,就是日本在看待中日爆發戰爭上的根本邏輯。最終成爲了爆發戰爭的根本原因。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34 pm

18.甲午海戰
甲午海戰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戰爭,如果談晚清最重要的戰爭就必然要談甲午海戰,鴉片戰爭使得清王朝的宗主國地位出現了動搖,那麽甲午海戰就是徹底的摧毀了清王朝的宗主國地位。
清軍方面在海軍上事實已經出現了落後的態勢,而日軍的海軍在不斷的增強自己的勢力,優勢狀態越來越大,但戰爭並不僅是武器裝備上的差距,最關鍵是雙方以什麽樣的態度去看待這場戰爭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先談日軍,日軍的目標很明確,而且非常簡單,那就是爭奪東亞的亞洲國家領導權,或者說宗主權,這是日本最渴望得到的。
從孝明天皇到明治天皇在政治上的顛覆,使得德川幕府倒台,更關鍵的是從新調整了公族與旁族的關系。內部有沒有矛盾,當然有矛盾,但這種矛盾被侵略的可能性減緩了,因爲獲得朝鮮半島是日本做夢都想要的結果。
日本傾全國之力押注在軍隊上,尤其是海軍上,侵略的態勢已經十分明顯,那麽清朝不知道麽?
清朝當然知道,這裏就必須要談李鴻章和慈禧的關鍵作用了,在李鴻章的發展下漢軍的勢力已經接近如日中天,他對于日本的發展感到深深的憂慮,他憂慮中日會爆發戰爭,那麽爆發戰爭對他來說有什麽影響麽?
這也是分析甲午海戰最關鍵的核心,李鴻章的心思是決定了結局的關鍵,日軍的動向其實非常好分析,但李鴻章的心就難以分析了。甚至讓人難以捉摸。
一場戰爭一般有三種解決:勝利,平局,失敗。
不論任何戰爭都難逃這三種結局,那麽對于日軍來說,只能接受勝利,因爲傾全國之力如果不勝利,那麽就將陷入一個深度的衰退中去,日本沒有資源也沒有資本進行長期的鏖戰,所以勝利,甚至是速勝是日本唯一的可能。
對于李鴻章來說也同樣是這樣麽?
從表面上看是的,但李鴻章卻十分爲難,我大膽的認爲,李鴻章只能接受平局,他不能接受失敗,但更不能接受勝利。
爲什麽勝利反倒成了李鴻章最大的障礙呢?
這就和李鴻章本人有很大的關系了,李鴻章忠于清朝是真心的。這一點在甲午戰爭前是真的,後面的事要後面講,所以對李鴻章來說取得了勝利,平局,失敗都分別意味著什麽呢?首先失敗自然是如結果一樣被疏離,自己的勢力下降,這不言而喻。
但一旦勝利了,李鴻章就必須做出一個抉擇,要麽他死,要麽慈禧死。爲什麽漢軍的發展可以實現,因爲那是在清朝一直處于失敗的前提下。
當漢軍在經曆清王朝的收複新疆,剿滅太平天國等一系列戰爭,並在與中法戰爭後,其勢力和實力都已經大增,但起義只是國內問題,中法戰爭以失敗告終。
所以所有對外戰爭都以失敗爲前提,也就是清王朝仍有合法性存在,可漢軍一旦在清日戰爭中取得勝利,那麽漢軍維護國家的合法性就超越了滿軍,這時候不論是李鴻章願意,還是不願意。
他都必須選擇,要麽是他經過一系列的事件,然後身敗名裂最終自己被殺,要麽就是黃袍加身,重演一遍陳橋兵變。
這是李鴻章難以接受的,首先他自己不想死,但他更怕與清王朝直接對抗,確實李鴻章欠了一大堆的屈辱條約,但曆史也只能說他是昏臣,是賣國者,達到極致了說他是奸臣佞相,可一旦他陳橋兵變如果勝利了還好,如果失敗了必然安上一個篡逆賊子的罪名。
更重要的是李鴻章不想叛變,因爲他是禮教文化和王朝時代培養出的信仰從屬關系下最後的精英,他的信仰就是忠于清朝。
所以李鴻章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平局,平局最好的辦法就是相互對峙,這也就是爲什麽李鴻章在得到了明確的情報下仍然猶豫不決的關鍵,打起來了就很難打成平局,而一旦打起來就很容易勝利或者失敗,這他都不能接受。
他決定派出軍艦去示威,我不認爲對清朝軍隊的描寫是真實的,清軍軍紀不嚴,在艦艇上賭博喝酒,李鴻章派軍艦去的目的是什麽?那就是示威,既然是示威,起碼要表現出軍紀吧,我不認爲最優秀的軍隊是由一群酒囊飯袋組成的。
所造成的影響是不論是不是威嚴的,都讓日本忌憚不已,這種忌憚都決定了日本下定決心要與清朝決戰。
那麽爲什麽?
因爲清朝的軍艦雖然已落後與日本,但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一旦哪天清朝又側重海軍了,那以日本的國力就很難達成速勝,無法速勝就決定了日本必然戰敗。
那麽爲什麽清朝的軍艦落後于日軍呢?
其實很簡單,慈禧已經日夜感受到了李鴻章的強大,慈禧背叛了李鴻章,甚至出賣了李鴻章,慈禧不但不希望甲午戰爭勝利,相反希望戰爭失敗。
李鴻章得到了准確的情報,那慈禧就沒有得到麽?
慈禧當然得到了,所以慈禧要怎麽做?那就是壓榨李鴻章,最著名的就是買軍艦的錢用來修園子了,這是慈禧所有罵名中最嚴重的一筆,“誰讓我一天不高興,我讓誰一輩子不高興。”這句話更是成就了她的千古罵名。
那麽明明本應該期待勝利的慈禧和李鴻章,爲什麽都偏偏渴望平局和失敗呢?因爲他們都清楚的明白,一旦李鴻章勝利,那麽慈禧和李鴻章就必須兵戎相見。
倆者的共同是李鴻章忠于清朝,慈禧自然也忠于清朝,但是倆人不是一個陣營的,這就是王朝時代的最大局限,族權勢力決定了一旦利益不同,就無法形成合力,最終本應該期待勝利的一場戰爭,變成了一方想要平局,一方期待失敗。
那麽一個國家要墮落到什麽程度才能讓軍艦的炮彈都配不齊?而且是明明知道要開戰的情況下呢?
那就是他們都不想贏的時候,甲午海戰並不是一場簡單的悲劇,而是一陣痛苦至深的失敗,優秀的將軍和優秀的士兵只能帶著不滿基數的彈藥和訓練彈去參戰。
這就是甲午海戰的殘酷,甚至可悲,往往我看到這裏都總會難過,一群酒囊飯袋用訓練彈和對方的實彈戰到最後,這可信麽?一群只會擾民的軍人,用锉刀在戰場上锉炮彈,最後沒轍了用艦艇去撞對方,你覺得可信麽?
事實就是一群優秀的軍人,在艦艇落後,彈藥不足,更重要的是在李鴻章希望避戰和慈禧希望失敗下的前提下在黃海開始了黃海海戰。
失敗並不是難以預料的,甚至是注定的,但是不是黃海海戰的失敗造成了甲午海戰的全面失敗?我認爲事實不是這樣的。
看起來中方損失了艦船,日本全勝而歸,但事實上日軍的勝利並不輕松,也就是說日軍渴望的速勝並沒有達到,這一點是十分關鍵的。
真正導致甲午海戰全面失敗的是旅順的逃跑,如果旅順沒有被攻破,那麽日軍絕不會勝利,戰爭只會變成長期的相持。
甚至在旅順失陷後,如果能保住威海衛的要塞,也不會使得戰爭失敗,但事實就這麽殘酷,與海上區別最大的是,路上的軍隊在瘋狂的逃跑中失去了他們原本可以守住的要塞。
長期的滿漢矛盾,腐敗昏庸,使得這些要塞的將軍們對于清朝的忠誠只限于炮聲響起來前,一旦大炮一響就拔腿便跑,縱然有個別將軍死守不退,而絕不能彌補潰退之勢。
甲午戰爭最終以清朝失敗爲結束,李鴻章失敗了,但慈禧勝利了,這種勝利說起來似乎非常的下作,甚至無恥。在日本已經耗盡國力的情況下,哪怕旅順或威海衛一處要塞堅守不退,最終日本都必然陷入鏖戰,結局也必然是日本失敗。
但對于慈禧來說一旦陷入鏖戰,結局更加明顯就是漢軍會變得更加強大,而從海上戰爭變成陸上戰爭,將直接錘煉出一只新軍來,這只新軍一旦出現,必然推翻慈禧的統治。
這就是爲什麽李鴻章在日本被打了一槍的情況下,仍然那麽神速的就全部接受了日本的所有條約的最關鍵原因。李鴻章成了千古罵名,而慈禧也成就了她的千古罵名。
看似這場肮髒的勾當,慈禧勝利了,但事實上,她扼殺的不僅僅是清朝,更是王朝制度終于要來到滅亡的時候了。
因爲隨後康有爲開始了著名的“公車上書”,而另一個人還在襁褓之中。但王朝制度終于開始迎來了無可挽回的終結。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漫談中國近代史

發表 由 lung 周六 9月 03, 2016 3:35 pm

19.維新變法
百日維新變法爲何最終失敗?
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首先洋務運動是一種內部的改革,算不上變革,從實際效果上看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但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所積累的財富和力量都灰飛煙滅,巨大的賠款一下壓垮了清朝,使得清朝從內政到外交上處于絕對的被動。
這時候,以康有爲爲首的文人開始公車上書,我認爲康有爲和梁啓超是不同的,康有爲這個人,表面上革新派,可我認爲內心中實質是保守派,康有爲變法的根本目的其實和李鴻章是相同的,就是維持清朝統治,在這個前提下讓中國強大。
但康有爲的能力和實力都不如曾,左,李三人,那麽爲什麽康有爲打敗了老成持重的李鴻章?
這與當時的大環境不無關系,那時候發生了什麽呢?
首先慈禧在甲午戰爭中取得勝利,這種勝利來的極其下作,又極不光彩,她又一次在國家失敗的前提下維持了清朝的統治,她出賣了李鴻章,所以她明白自己的處境,急需要一個新的勢力來支持自己。
他看中了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是一個對改革帶有熱情的人,他與自己的父親和祖父都不一樣,他渴望強大,甚至爲強大付出代價,但可惜的是這種熱情被慈禧利用了。
康有爲的侃侃而談讓他動心,光緒也希望強大,所以他決意變法,那麽老成持重的李鴻章爲什麽肯讓呢?
因爲此時的李鴻章也變了,對于李鴻章來說,最大的變化不是他身上挨了一槍,而是心裏挨了一槍,李鴻章是真心忠誠于清朝的。
爲此他努力經營洋務運動,但他沒想到他的部下出賣了他,在旅順和威海衛那麽輕易的就潰敗,他的上級慈禧也同樣的出賣了他。
自己還躺在日本養傷就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他爲清朝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到頭來衆叛親離,這種摧毀性的打擊,讓他心灰意冷,所以維新變法實質上恰好讓他卸下了包袱。
維新變法從開始得到了慈禧和光緒的支持,李鴻章又自動退讓了,可以說一片美好光明前景,那麽爲什麽失敗了?
如果比較維新變法和商鞅變法,就會發現表面上兩者是一樣的。
首先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絕對支持,以甘龍爲首的重臣們也都蟄伏了,這和光緒與慈禧的絕對支持似乎相同,李鴻章也退到二線。
當時秦國十分貧弱,仇殺私鬥不斷,損失大片土地歸于魏國,內部窮困不堪。而清朝在太平天國爲首的起義下,在與各個外國的鬥爭中都付出了嚴重的代價。
商鞅的改革是以徹底顛覆公族和旁族權力下進行的,對老氏族的打壓十分明顯。這與清朝對守舊派的打壓是同樣的。
在封建時代對秦穆公的祖制的維護思想也不比清朝的禮教王朝文化差。
甚至商鞅也只是一個懷揣夢想的人,而康有爲也同樣是一個懷揣夢想的人。
那麽爲什麽倆者的結果恰恰相反了呢。
爲何商鞅成功,而康有爲失敗呢?
如果簡單的說變法過于激烈快速,牽扯到了舊階級的利益,那麽商鞅的變革更是更古未有,對封建制度的族權下手。可謂是真正的殺到封建制度的根基。
如果說慈禧的心有反複,那麽秦孝公就沒有過麽?
那麽真正的原因是什麽?
我認爲原因其實真的很簡單:第一維新變法其變法的目的是不純粹的。第二變法的根本是不同的。
什麽是變法?變法是革命,是一個制度推翻另一個制度的革命,所以變法者必須以徹底推翻一個制度爲根本,只有這樣變法才具備了一個成功條件。還需要另一個條件的支持,當兩個條件支持的時候,變法才會成功。
所以,商鞅以王朝制度從根本上終結了秦國的封建制度,建立了新秦國,這是王朝制度推翻了封建制度,第二點,通過變法使得族權被官權替代,這種替代産生了一個效果,那就是給予了人們希望。
這種思想是從下到上的,從此賤民努力通過耕種,通過征戰都可以拜官封爵,在政治上打破了門閥世襲制,大量吸引優秀人才。使得新制度給人們帶來了生産力和思想上的好處,從此人們真心支持變法。
如果你用這個思想去看維新變法你就會非常清楚的看到,維新變法是一個新制度推翻一個舊制度麽?從表面上是,其實質是開了曆史的倒車。
康有爲從根本上就不是一個真正的變法者,而是一個對王朝制度忠誠的人,所以康有爲的變法必然失敗,因爲康有爲的變法從事實上看看似是現代化,實質上是學習明朝的辦法,想實行一方面的所謂現代化,在另一方面保留皇權爲根本。
這也是慈禧可以支持他們的根本原因,利用他們的變法維持自己的統治,這與秦孝公是一樣的,商鞅的變法不但沒有削弱秦孝公的權利相反是加大了秦孝公的權利。
但現代化最標致的特點就是去皇權和終結家天下,這與封建時代去族權立皇權是極其相反的,所以想要真正的變法,就必須徹底的終結王朝時代,開始一個全新的時代,這才是變法可以成功的根本。
但康有爲的變法是這樣的麽?
不是的。
所以表面上他與商鞅是同樣的條件,同樣的處境,但實質上雙方在根本上就是不同的,那麽自然結局就不同了。
維新變法的成功是因爲慈禧的需要,光緒的需要,李鴻章的退隱在這三重條件下達成的,慈禧需要變法,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她需要變法是用來維持自己的權利,而不是深刻變法。
但隨著變法的深入,讓她害怕起來,她到底害怕什麽,才導致了失敗要留給下面去分析。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1頁(共12頁) 1, 2, 3 ... 10, 11, 12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