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7頁(共15頁) 上一頁  1 ... 6, 7, 8 ... 11 ... 15  下一步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26 pm

132.美國在中東(以色列的興起⑤)
美國在中東取得的最大成功並不是使得以色列存在了下來,如果僅僅是讓以色列存在下來,那麽並不算成功,是美國展現了自己一個大小通吃的立場,這個立場爲美國源源不斷的提供著好處。
美國取得好處的方法並不只是幫助以色列,這是重點,假如美國只是幫助以色列,那麽美國和阿拉伯世界的關系就很有可能成爲仇敵,所以事實不是那麽簡單。
在第一次中東戰爭阿拉伯世界失敗後,震動了他們,因爲他們也處于剛剛解除壓迫的狀態,本來能勝利的戰爭失敗了,對他們怎麽說都是一個挫傷。
在當時,歐洲的勢力還在中東和北非有非常強的存在,而埃及就是英國非常看重的地方,因爲他有蘇伊士運河,這裏是一個黃金水道,如果水道關閉,那麽就需要繞道非洲,這裏的經濟價值,軍事價值,政治價值都是超一流的。
對于失敗不滿的埃及人發生了政變,納塞爾上台後推翻了舊埃及的制度,英國雖然被迫從埃及的勢力中退出,但是蘇伊士運河卻不想撒手。
這時候以色列也急需要擴大自己的優勢,在這種氛圍下,英法以組成了聯軍,想要搶占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正是第二次中東戰爭給了美國一次非常重要的機會。
當時的美國已經和英法以有非常大的不同了,有什麽不同呢?
那就是英法以還是停留在預期經濟模式中,他們需要強硬的征伐來取得好處,所以英法需要在中東的繼續存在,以色列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間。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可以組成聯軍去取得好處。
但美國並不是這樣,對美國來說,中東是一個新的爭奪戰場,原本他是歐洲人的勢力範圍,自己借助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的關系介入到了這裏,給他提供了一個著力點,那麽第二次戰爭,他直接加入聯軍不就好了麽?
這裏正是美國思考的主要轉變點,對于美國來說,是重複耶路撒冷王國時的策略,還是采取一個嶄新的策略,是美國需要思考的。
之所以說以色列像耶路撒冷王國,是因爲以色列在領土的位置上,所具有的自我意識上,還有他出現的時機上都與耶路撒冷王國非常相像。
我想說明白的一個很重要地方就是,以色列和美國的聯盟首先並不是那麽團結緊密的,他們的聯盟同樣是利益相同才存在的,所以美國也有與以色列衝突的時候。
想說的就是,以色列和美國有解除盟友關系的一天。
就在第二次中東戰爭的選擇上,美國人選擇了阿拉伯世界,並沒有選擇以色列,和以色列站到了對立面上,這是中東變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
在這個選擇上美國人成功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26 pm

133.美國在中東(以色列的興起⑥)
第二次中東戰爭是一個很好的樣板,他體現出了一個幾個根本性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當時的中東勢力最強大的是歐洲,並不是美國,美國需要不斷的尋找新的介入機會才能不斷的介入中東問題,這裏說明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那就是西方世界並不是親密無間,事實相反美國所想要打造的美元堡壘正在讓歐洲人非常不爽。
歐洲人享受著美國提供的資本幫助,卻在心裏並不想讓自己淪爲美國的小弟,所以英國才會核試驗。在1956年爆發第二次中東戰爭是一個轉折的戰爭,這時候是美國剛在朝鮮半島失敗的時候,隨著英國的核試驗成功,美國堡壘內部出現了一些松動的迹象。
所以,本應該站在一起的美國卻站在阿拉伯世界一邊,因爲對他來說,站在英法以方面一邊是沒有好處的,埃及弱而英法以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並且本來這場戰爭就是英法去搶奪存在感的戰爭,如果英法成功,那麽歐洲在北非和中東的勢力就會變得穩固一些,如果失敗,那麽他就更加的會衰落。
幫助他們等于美國砸了自己的腳,如果英法的勢力上升,那麽布雷頓森林體系就會逐漸瓦解,因爲歐洲可以證明自己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存在,這是美國不想看到的。
並且以色列和美國的關系也並不那麽好,後來的人認爲以色列是美國的親兒子,我認爲這種想法是存在問題的,以色列和美國都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他們都是極在乎利益的,如果說美國的猶太人是不會放棄以色列的猶太人的,這種說法也不存在。
第二次中東戰爭就是證明,如果美國和以色列真的那麽親密的話,爲什麽美國的猶太人會阻止以色列的猶太人占據蘇伊士運河呢?
如果以色列得到了蘇伊士運河,那麽他不但可以得到一個重要的黃金水道,實力也會大增,這是非常明顯的,但同樣明顯的事情,就是美國猶太人只爲美國謀取利益,所以,當美國猶太人的利益與以色列猶太人的利益相同的時候,他們會選擇同盟,如果他們的利益相悖的時候,他們就會敗盟,甚至相互敵對。
具體到這個事情上,表面上說歐美聯盟如果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對他們是有好處的,對以色列來說,如果控制了蘇伊士運河,那麽也有好處的。
但實際上,美國真的支持了歐洲和以色列,所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自己不但不能得利,相反是英法的勢力上升,以色列自己得利,美國只會做一個失利的角色,不但要得罪阿拉伯世界,又要眼看著英法勢力上升,這對美元堡壘是毫無益處的。
選擇保護自己的利益,才是美國人和美國猶太人的最終選擇,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支持了阿拉伯世界,要求英法停火,要求談判解決。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美國人找到了和阿拉伯世界合作的機會。他在第二次中東戰爭中的目標是要壓制英法,好讓自己的美元堡壘繼續強大。
所以,美國放棄了以色列,爲自己的利益而忙碌著。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27 pm

134.美國在中東(以色列的興起⑦)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蘇聯人不甘寂寞的跳了出來要主持公道,蘇聯的出現給美國一次非常好的轉變機會。
古巴導彈危機是美國和蘇聯相互失利的危機麽?
答案正好相反,正是因爲古巴導彈危機,才使得美國和蘇聯的核大棒揮舞的非常爽快,動不動就要滅了這個,滅了那個,也正是核大棒的作用,使得蘇聯和美國都在得利。
所以,第二次中東戰爭時候也是同樣的,蘇聯掏出了核大棒,要給英法嘗嘗它的滋味,這正是核大國的一種策略,動不動就把那個大棒子拿出來,在別人的腦袋上晃悠晃悠,讓別人好知道他的厲害。
那麽爲什麽美國沒有同樣掏出核大棒跟蘇聯人也晃悠晃悠呢?爲什麽沒有在中東發生重大的核危機呢?
作爲同樣擁有核大棒的美國是有這個能力的,但很顯然的是美國並沒有這個意願,相反美國正在歡喜蘇聯這麽果斷的就掏出了核大棒,並且非常歡喜的看到了蘇聯威脅以色列,威脅英國和法國。
蘇聯人非常直接的表示讓以色列非常不安,因爲以色列太缺少戰略緩衝了,這正是真的成爲核大國的資格,並不是說有了核彈就是核大國,而是要能承受的起核打擊,才能叫核大國,因爲你有再多的核彈,你承受不了一枚核彈的打擊,那麽核彈也無法給你提供多少優勢。
核彈是一種即非常恐怖的武器,又是一件沒什麽了不起的武器,因爲就戰爭本身來說,被槍彈打死的人,要遠比核彈毀滅的人多的太多了,所以,如果要去衡量你能不能承受核打擊,才是重要的,如果不能那麽擁有核武器你也只能算是擁有了一個自衛武器,並不能是進攻武器。並且世界中也並不是只有核彈才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事實上英國和法國都無法承受這個後果,所以才會停火,法國英國以色列開始轉向要求美國調停,美國原本正處于一個爲難的關口,因爲英國和法國以色列並不聽美國的,正是蘇聯人掏出了核大棒,才使得他們尋求美國的調停。
美國和蘇聯之所以可以爆發冷戰,就是他們都可以承受核打擊,能承受得住才是核大國,才有資格揮舞核大棒。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美國揮舞核大棒,還是蘇聯核大棒,事實上美國和蘇聯都是得利的,因爲他們的盟國都會更加的穩固和“團結”。
說道底,美國和蘇聯都能承受核打擊,直接對抗是相互損失,所以他們不但不怕對方掏出核大棒,相反在相互掏出核大棒嚇唬別人的時候,自己都是得利的。
第二次中東戰爭就這麽停下了,埃及在大國博弈中保護著了自己的基本利益,納賽爾成了阿拉伯世界的驕傲。
我認爲也並不能忽視納賽爾的作用,畢竟埃及軍隊頑強的作戰使得美國和蘇聯可以做文章,中東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節奏中。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28 pm

135.美國在中東(以色列的興起⑧)
那麽第二次中東戰爭後,發生的最大轉變是什麽呢?
第一是完成了美蘇替代歐洲成爲優勢勢力的存在,第二點是中東國家出現了內部的整合,也就是納賽爾提出了泛阿拉伯主義。
兩點都是重要的存在,由于美國和以色列的利益出現了相反的情況,所以才會想要調停,蘇聯的加入使得原本的局面變得更加複雜。
這節需要講的問題是第二個問題,也就是納賽爾的泛阿拉伯主義的出現,泛阿拉伯主義是什麽?其實很簡單,就是阿拉伯世界試圖完成向心力的構建,也是阿拉伯世界試圖重新整合的一種手段,而因爲埃及頑強的對抗以色列,堅持到了調停的結束,使得埃及獲得了極大的聲譽。
阿拉伯民族想要追求重新崛起,成了世界重要一極是他們的一種追求,是在脫離了奧斯曼帝國和歐洲壓制後想要重新整合的一種必然産物,只是這種重新整合發生了一點偏離,這種偏離是以色列的出現。
所以,隨著巴勒斯坦的越發孤立和被壓制,阿拉伯世界宗主國在當時的主要地位來源就是拯救巴勒斯坦,而納賽爾就是以此爲目標。
阿拉伯世界曾經強大過,所以阿拉伯世界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獨立強大的勢力,而隨著戰爭的失敗,使得他們更對于自我強大和擺脫別人的壓制情有獨鍾,並且埃及確實在此之後做出了努力。
隨著納賽爾的努力,阿拉伯世界漸漸聯合起來,但是內部的紛爭並沒有結束,並且當時的埃及也好,阿拉伯世界也好,都沒有強大的後盾做支持。
但這一點有好也有壞,那麽說,怎麽會有好處呢?
壞處是明顯的,以色列一直從歐洲和美國得到援助,這是以色列在曆次戰爭中可以取得優勢的關鍵,也是阿拉伯世界戰敗的原因之一,但事情都總有兩面性,以色列可以建國和可以強大的最主要因素是美國也好,歐洲也好,需要在中東存在一個堅固的要塞和堡壘。
這與十字軍東征時是一樣的。
但其中也暗藏危機,危機就在于,以色列逐漸取得成功以後,就如同耶路撒冷王國一樣,産生了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是自己存在而服務的。
這正是危機的根本所在,當歐美需要和以色列聯盟的時候,就會提供大量的援助,但其他勢力也會虎視眈眈,比如蘇聯,如果當以色列和歐美的聯盟的聯盟一旦破裂,那麽雖然看起來以色列還會保持一段時間的強勢,但是別的勢力會隨著歐美勢力的離開而前來。
這時候,以色列的危機就開始了。
而對于阿拉伯世界來說,阿拉伯世界的追求是自我強大,雖然他在戰爭中並沒有占到便宜,但是他們的內部整合開始了,這個內部整合一旦開始就會不斷繼續,越是失敗就越是強烈。
當時間達到某一個關鍵時刻,曆史就會自然的推出一個人來,來完成整合,那個時候,就是真正的大戰時候。
納賽爾只是一個開始,並且阿拉伯世界也不孤獨,也會有別的勢力試圖與他們聯盟來完成自己的利益。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29 pm

136.美國在中東(以色列的興起⑨)
納賽爾對自己的整合政策是非常熱衷的,他不僅改變了埃及的國名,變成了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更是希望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盟,尤其是軍事聯盟。
但是,很顯然的是,面對埃及的整合,其他國家並不是都那麽滿意,這也是整合過程中所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因爲阿拉伯世界,在之前處于一個剛恢複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大家都想爭奪宗主權,那麽面對埃及的兼並,自然是有人願意有人不願意。
更何況,中東還存在伊斯蘭教的問題,不同的教派之間的積怨極深,相互的聯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容易。
就在埃及積極希望促成聯盟的時候,另一個小規模聯盟正在出現,那就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出現。與埃及高漲的熱情相比,巴勒斯坦的情況就要困難的多,不斷的被驅逐使得他們的能力正在削弱。
與其等待別人來拯救,不如自己拯救自己,這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會出現的理由,而這個小聯盟正在吸引著其他人的阿拉伯國家的注意,對于這種現象納賽爾是不希望的。他不希望這個小小的聯盟變成另一個大聯盟的溫床。
就在阿拉伯世界熱情的整合過程中,站在以色列視角來看,阿拉伯世界內部的整合正在對他形成威脅,並且威脅並不只是阿拉伯世界,在之前他感受到了蘇聯在對他揮舞的核大棒,也開始考慮制造核武器。
但實際上,核武器對以色列只有害處,沒有益處,這是我在以色列這個問題上的根本判斷,理由在于,以色列不能成爲真正的核大國,他缺少戰略縱深,所以,他不能承受核反擊的後果,而對于無核國家,也並不是沒有辦法反擊他的,如果以色列對無核國家貿然使用核彈,這是大國無法接受的。也是小國無法接受的。
所産生的必然結果就是,大國開始對核武器失去忌憚,導致核熱戰變爲現實,而一旦核熱戰變爲可能,那麽以色列這種有核國家,很有可能被首先盯上。一旦卷入核熱戰就很有可能迅速被徹底摧毀。
那無核國家和小國就對以色列沒有辦法了麽?
事實上,辦法是存在的,那就是別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比如生化武器和化學武器,而生化武器本身就是非常恐怖的武器,高傳染性,高致病性,高致死率,他的威力絕不遜于核武器,小國如果無法獲得核武器就會去想要獲得這些武器。
那麽同樣,以色列無法承受,因爲他缺少戰略縱深,所以,事實上以色列擁有核武器只有害處沒有好處。
以色列的成功是在歐美大國作用和支持下實現的,這中間暗藏著很深的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歐美大國希望扶持以色列來得到利益,並不想讓以色列真正做大,成爲他們的一個潛在敵人,因爲中東擁有大量的石油,一旦石油控制權落入以色列人之手,那麽以色列人反倒可以做到,反客爲主,這是歐美大國不想看到的。
也就是說,美國並不是爲了以色列人的利益才支持以色列人的,而是讓以色列人支持自己,才行動的。
所以,歐美以聯盟其實並不穩定,或者說,歐美希望的是控制以色列來爲自己得利。而隨著納賽爾的崛起和世界局勢的快速發展。以色列人感到危機。
第三次中東戰爭開始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29 pm

137.美國在中東(以色列的興起⑩)
第三次中東戰爭不是會不會打起來,而是注定要打起來,因爲納賽爾在強大阿拉伯世界,以色列爲了能生存也會選擇強大自己,那麽兩強相遇就必然要打出個結果來。
那爲什麽又是以色列人先發起的攻擊呢?
這一點是值得玩味的,對于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來說,他們誰對于安全的需求更強烈決定了誰先動手,我認爲當時的情況是猶太人比阿拉伯人更加著急,因爲以色列缺少戰略縱深,他的國土就像一顆長釘子,受到左右兩面的威脅,時間過得越久對他就越不利,當時的阿拉伯人正在發展壯大自己。
並且當時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強弱還在一個可以相持的範圍內,那麽在這種條件下,阿拉伯人自然希望晚一點打,因爲晚一點自己的實力會更強,而以色列人則希望早一點打,因爲越是早打自己的優勢越能體現,並且世界風雲變化莫測,如果歐美不再支持自己,那麽就將陷入絕境,所以他希望早打。
在這種作用下,以色列決定搶先出手,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
第三次中東戰爭是一場關系到中東局勢變化的關鍵一戰,因爲對于阿拉伯人來說,他們的第一次整合正發生在這一個階段,那麽該怎麽看待這場戰爭呢?
這場戰爭最關鍵的焦點在于不同的人帶有不同的目的,細細梳理看來:
對于以色列人來說,他們取得了建國以來最大的戰果,也就是占據了西奈半島,這對以色列來說極爲重要,可以說,西奈半島在誰的手裏,誰就有權利決定未來的走勢,而僅僅數天功夫,整個西奈半島便落入以色列之手,這對于以色列人來說,是一場關鍵的勝利。
如果以色列可以得到西奈半島,那麽以色列就從一個中東的地緣小國,一躍變成中東的強國。
但曆史就在此時發生了轉變。
對于阿拉伯世界來說,這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挫敗,因爲他們本來想要整合阿拉伯世界的實力,同樣是僅僅數天埃及,約旦,敘利亞數國的軍隊就受到了嚴重的挫敗,這不僅打擊了以納賽爾爲首的泛阿拉伯主義的向心力,更是改變了中東的構成結構。
西奈半島不僅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更是中東和非洲鏈接的重要通道,不僅可以從中東和非洲的通貨貿易中得到好處,更是可以榨取蘇伊士運河的權利,這兩者還是一種非常表面的利益。
但很顯然,事情並不是這麽簡單,以色列在沒有得到西奈半島之前,他受到多方面的圍攻,沒有任何的戰略縱深,但是如果得到了西奈半島,那麽他就有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戰略迂回空間。
雖然仍然受到各方的圍攻,但是,有了一個穩固的國土,以色列將不再是一個前哨國,就會變成了中東的一個國家。
很顯然,這會讓很多人不滿意。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0 pm

138.美國在中東(以色列的興起(11))
機會是什麽?
機會並不只存在于勝利之中,相反在失敗中同樣存在機會,這正是勝敗乃兵家常事的根本,勝利與失敗都可以創造機會,誰看到了機會,誰才能把握機會,誰把握了機會,誰才能在風雲變化中掌握先機,才能取得勝機,這也是大戰略家們存在的價值所在。
以色列取得西奈半島,誰最得利?
這是看待以色列取得西奈半島後的重要分水嶺,看起來是歐美的勝利,但其實只要細細分析就不難看明白,以色列取得西奈半島自然是對以色列人最有利不過的事情了,這是從任何角度上來說,都對以色列人有利的事情。
但是,對歐美有利麽?
這才是看清整個事件的全部,我爲什麽以色列像耶路撒冷王國,因爲他們都有兩個共同點,一個是他們都是一個大時代的産物,耶路撒冷王國是歐洲宗教堡壘法興起時的産物,而以色列是資本主義堡壘法興起時的産物。
另一點,就是,他們都是一個前哨國。
而如果得到了西奈半島,那麽以色列還是一個前哨國麽?
答案就是,不是。
所以,美國和以色列在西奈半島上出現了巨大的分歧,對于美國來說,以色列的成功是自己想要介入中東事務的一個跳板,但是隨著阿拉伯世界的失敗,以色列不再是一個前哨了,變成一個中東的國家了,那麽對于美國來說,他和以色列的利益還一致麽?
如果以色列進一步取得勝利,再向東發展,取得敘利亞,約旦的一些土地,那麽中東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大國,那麽以色列人還願意做美國人的前哨麽?
事實上,以色列的利益和美國已經出現了裂痕,不客氣的說,正處于崩潰的前期,以色列所控制的地區越多,那麽以色列的自我意識和自己的實力就越強,而美國能控制和能把握的空間就越少,所以,美國需要的是一個什麽樣的以色列?
美國需要一個沒有美國就時刻處于被包圍的以色列,他不需要一個中東強國,這正是後來美國轉變策略的關鍵。
以色列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卻在大戰略上失敗了,因爲對于歐美大國來說,他們需要一個聽話的以色列,不需要一個強大的以色列。
以色列的自我意識開始和歐美的需求産生分歧,這種分歧給美國提供了好處。
因爲正是阿拉伯的不斷失敗,讓美國看到了與阿拉伯世界合作的可能。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0 pm

139.美國在中東(以色列的興起(12))
爲什麽要把美國在中東的標題定位爲以色列的興起?
因爲,以色列是台前唱戲的主角,曆次中東戰爭無不以以色列爲主角,但真正的導演是美國,美國在中間所采取的各種決定才是關鍵性的。所以才這麽起標題。
與美國相比的是蘇聯的緩慢,歐美都在中東積極的進行著自己的戰略,但蘇聯的進展極爲緩慢,爲什麽蘇聯的進展會極爲緩慢,因爲蘇聯的主要矛盾不是如何獲得在外面的成功,而是在共産國際內部取得“老大哥”的地位。
也就是說,“老大哥”的地位總是不穩定,牽絆著蘇聯,爲了能穩定自己,就需要不斷的讓自己內部變得穩定,所以才會在外部進展緩慢,但也不是沒有進展,蘇聯與阿拉伯世界的交往還是有一定“交情”的。
歐美支持以色列,蘇聯支持阿拉伯世界,本來這是博弈的一種非常“普通”狀態。那麽,爲什麽會發生轉變,爲什麽美國可以在中東問題上通吃呢?
因爲蘇聯的態度。
阿拉伯世界丟失了西奈半島,這對他們所産生的動搖和影響並不難以理解,阿拉伯世界也擁有大量的優秀人才,對這種結果不能得出判斷,阿拉伯世界的失敗根本原因在于他們也正處于一個整合的初期。
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援助,可蘇聯沒有給他們更多的援助,蘇聯正在忙著內部的問題,並不對擴大感興趣,這就讓阿拉伯世界開始轉變了態度,對于阿拉伯世界來說,以色列已經很難被打敗,如果以色列再擴大就會影響到阿拉伯世界和猶太人的力量根本平衡。
雖然他們在失敗,但是原本根本態勢並沒有改變,可現在已經出現了根本的改變,所以,奪回西奈半島是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目標。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納賽爾去世了,他的繼任者薩達特既是繼承了納賽爾意志的人,又是本身就足夠強硬的人,對于埃及來說,到底是走向徹底的失敗,還是用戰爭奪回自己的利益,並且這還決定著埃及是否能繼續的擔任阿拉伯世界宗主國地位的資格。
一切都需要新的戰爭來決定。
爲什麽以色列可以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取得那麽快速的勝利,因爲在大的戰略上說,美國的注意力正在越南,越南戰爭正在加劇,能否取得越南戰爭的勝利是美國的關鍵,對于蘇聯來說,內部矛盾一直是困擾他的主要矛盾。
所以,以色列在經過了長期的策劃和快速准確的行動支持下,快速的展開了大戰,在別人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的時候,戰爭就結束了。
但現在,一場更大的博弈開始了。
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0 pm

140.美國在中東(以色列的興起(13))
當你在挫折面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當你在困難面前,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你是否有勇氣站起來,去奪回屬于你的東西。如果你有,那麽你是一個強者,縱然你失敗你也是一個強者,如果你沒有,那你就是一個弱者,即便你僥幸勝利,最後還是會失敗。
所以,敢對自己的命運說不,才是走向勝利的最關鍵。
爲什麽要說這一段話,因爲阿拉伯世界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後,顯然出現了變化,一些國家開始在內心中懼怕失敗,一些國家在觀望,一切的重擔都壓在了薩達特身上。是去完成納賽爾的阿拉伯之夢,還是選擇承認現實。是需要他來選擇的。
他這麽說:“如果我們能在西奈奪回10厘米的土地,並站穩腳跟不撤退,那麽我們就能徹底改變東西方對我們的態度,改變一切、特別是1967年失敗後我們生活中的恥辱。”
薩達特正處于一個急劇變化的關鍵時刻,如果他不去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那麽西奈半島就會被以色列占有,如果以色列占有了西奈半島,那麽以色列就可以成爲中東強國。那麽之後再發生戰爭的時候將會對阿拉伯世界更爲不利,因爲有了穩固根基的以色列將會更加強力。
所以,進一步就可能催生變化,退一步就會更加失敗。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另一個國家正在渴望變化的出現,也就是說,在表面上一團和氣的以色列和美國的聯盟,已經出現了瓦解,美國急需變化,來做文章。
這次戰爭似乎帶有一種悲情的元素,奪回西奈是埃及的主要目標,到底是洗刷恥辱,還是讓恥辱來的更多,考驗著阿拉伯人,在戰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就是埃及的薩達特與蘇聯決裂,這是對美國來說非常非常重要的,由于蘇聯的主要矛盾是在內部,所以他不願讓中東成爲他的新麻煩,但是對于薩達特就不同了。
如果薩達特選擇退讓,不僅是丟掉了土地,打壓了民族的自信,最關鍵的是納賽爾的夢想將會破滅,埃及的宗主權將會喪失,這是他必須要面對的,當時的埃及經濟陷入困難,如果不去贏得戰爭,只能走向內亂。
第四次中東戰爭開始了。
戰爭一開始,阿拉伯聯軍取得了勝利,這對雙方來說,標示了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阿拉伯國家並不是不能取得勝利,以色列不敗神話同樣是可以打破的,爲了這次戰爭薩達特也算是精心准備。
但是隨著戰爭的發展,阿拉伯聯軍逐漸開始失去了初期的勝利,美國啓動了救助以色列的計劃,以色列在失敗中站穩了腳跟,還開始了反攻計劃。
在這次戰爭中以色列不但站穩了腳跟,更是攻入了埃及,距離埃及的首都開羅已經是近在咫尺了。
戰爭又結束了,這次看起來又是以色列取得了勝利,但是,局勢已經開始變化了,以色列在這場戰爭中,贏得了戰役的勝利,卻在戰略上失敗了。
因爲,美國轉變了自己的態度,甚至可以說。
美國出賣了以色列。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2 pm

141.美國在中東(以色列的興起(14))
縱觀四次中東戰爭,大多數以色列在勝利,阿拉伯國家在失敗,當第四次中東戰爭達到尾聲的時候,以色列已經達到了他的巅峰時刻。
這時候西奈半島在手,與大屠殺前後的猶太人需要到處流浪相比,此時的以色列可以說是中東的一個強國了。
但一切需要回到一個根本的原點。
美國支持以色列是爲了什麽?
美國人是有很多猶太人控制著資本,但請記住,那些資本是美國人的資本,不是以色列猶太人的資本,當然可以說資本是無國界的,美國猶太人在以色列多少有個親戚,有個産業什麽的,以色列人在美國有資本投資,但是說到根本之處,美國人的資本是美國人的。
所以美國人扶持猶太人的根本目的在于爲自己提供利益,這才是美國人幫助以色列的根本,這是一個看起來順理成章的事情,也是美國一次又一次幫助以色列的原因。
而以色列陷入危機的時候,是美國人出了絕對的主力,幫助了他的存在,也就是說以色列強大的根本在于美國的幫助。
但是,隨著以色列越來越取得勝利,以色列都已經要把觸角伸向了埃及的首都開羅了,那他的自我意識是重要的,還是聽美國是重要的?
這是美國人必須搞清楚的一點,當時的以色列已經不再是一個弱國,小國,瀕臨滅亡的國家了,而是如日中天了。這時候美國必須保障自己的資本和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美國人出賣了以色列人。
因爲美國人不想有一天以色列人強大到不再聽命于美國的話,到那時候什麽就都完了,所以在以色列正是上下的關鍵時刻出賣了他,如果以色列上一步,那麽必定成爲中東一強國,下一步就要落回到一個前哨國。
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國人向埃及人伸出了橄榄枝,美國推動了“戴維營合約”,美國逼著以色列讓出了西奈半島,讓以色列人回到了自己一開始的地盤上。
以色列從此又從一個中東國家退化成了前哨國家,也就是說,表面上講“戴維營合約”是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和解的合約,事實上,以色列無奈的讓出了最關鍵的東西。
戰略縱深。
失去了戰略縱深的以色列,用一張所謂的合約能保證自己的安全麽?
不能。
但他爲什麽要簽,因爲美國人不想看到一個不能保證美國利益的以色列出現,所以,以色列還是簽署了。
美國從這時候開始和阿拉伯世界走近,真正在這場戰爭中得利的是美國人。而不是以色列。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2 pm

142.美國在中東(縱橫中東①)
第四次中東戰爭,贏得戰役勝利的是以色列,失敗的是阿拉伯世界。但是在戰略層面上,失敗的是以色列,勝利的是阿拉伯世界。
因爲薩達特的堅持,給了美國運作的空間,並且在一開始,阿拉伯人的努力打敗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給後來美國壓制以色列提供了可能,如果一上來阿拉伯人就兵敗如山倒,那麽以色列也不會同意出讓西奈半島。
戴維營合約確保了中東的和平麽?
事實上只是確保了暫時的和平,對于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人來說,矛盾是根本的,因爲雙方都是族權思想根深蒂固的國家,所以排他性是雙方必然的選擇,在這種選擇下,可想而知的就是,雙方的敵對是難以扭轉的,即便暫時和緩了,在未來任何一點火星就會引起戰爭,戴維營的合約只是爲了將來更大規模的衝突暫時埋下了隱患罷了。
並且,真正的輸家是以色列。
以色列事實上已經抓住了成爲中東強國的機會,但推他下去的人是美國人,美國人用以色列人的利益換取了與阿拉伯世界交往的機遇,失去了西奈半島的以色列又退了回去,這在戰略上是最重大的挫敗,理由是什麽呢?
理由就在于,戰爭是弱小的不一定失敗,強大的不一定勝利的事物,所以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證在以色列退回後的未來裏,以色列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勝利,這是沒有人能保證的,那麽再看這個事情,以色列得到的,僅僅是一張紙罷了,而失去的是一個成爲強國的機會。
薩達特勝利了,但他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薩達特這個人在阿拉伯世界中褒貶不一,薩達特爲什麽要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
因爲埃及已經走到了懸崖邊上,在三次的中東戰爭中,埃及已經拼光了老本,對于埃及也好,對于薩達特來說,都是最後一搏,如果再失敗了,那麽就將付出更多代價,也許蘇伊士運河都要拱手讓人。
但勝利來的並不容易,對于薩達特來說,他接受了美國人的意見,那就是和平的拿回土地,從事實的結果來看,薩達特的行動比發動戰爭的效果還要好,以色列不僅在之後乖乖的退了回去,更是使得以色列失去了戰略縱深,恢複了阿拉伯世界徹底包圍以色列的根本態勢,薩達特是成功了的。
但是和美國做的這次交易,使得埃及失去了阿拉伯世界宗主權的地位,因爲解放巴勒斯坦,重建阿拉伯世界大國地位是埃及可以取得宗主權的根本,可與美國人和以色列人的和平行爲,在阿拉伯世界人眼裏是埃及出賣了阿拉伯世界。
並且,出賣了巴勒斯坦,所以,阿拉伯世界憤怒了,一腳把埃及踢下來宗主國的地位,並且薩達特在之後,在閱兵中被刺殺。
那麽薩達特到底是英雄,還是出賣阿拉伯世界的叛徒呢?
我認爲,薩達特的行爲對于巴勒斯坦人確實有些不公平,但是,薩達特的行爲徹底的扭轉了以色列的前進政策,使得以色列在戰略上又變得極爲被動。雖然薩達特的行爲使得埃及的地位下降,但是薩達特保護了住了阿拉伯世界根基,扭轉了不利的態勢。
但公平的講,由埃及的納賽爾發動的第一次阿拉伯世界整合還是從此失敗了,但是這只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整合,是阿拉伯世界脫離其他勢力控制後的整合中的一次,那麽接下來就又會有人接過接力棒,進行第二次整合。
永遠不要把你的敵人和你的朋友同等對待。------薩達姆·侯賽因。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3 pm

143.美國在中東(縱橫中東②)
如果說在中東扶持以色列是美國的投入的話,那麽到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後,就是美國的收獲期了,不僅成功的和阿拉伯世界建立了關系,更是壓制了原本已經鵲起的以色列,讓以色列爲美國的利益服務,逼迫以色列又成了前哨國,還有就是削弱了歐洲的勢力和蘇聯的勢力在中東的影響。
可以說,美國的行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事實上,美國的全球戰略也只有在中東是比較成功的,在亞洲,美國在朝鮮戰爭中和越南戰爭中走向了失敗,在南美洲各種扶持行爲都遇到了問題和反抗,在古巴導彈危機中被蘇聯人牽著鼻子走。讓蘇聯來了一次任我行。不但提升了蘇聯在共産國際中的地位,又保住了古巴。
但這不要緊,因爲美國在中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那麽對于美國來說,就算是一次不小的勝利,打開了一個新的途徑和新的可以發展自己勢力的地方,對于美國來說是重要的勝利。理由也十分的簡單,因爲這裏有能源。
這裏有大量的石油。
如果實話實說的話,美國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他遇到了與蘇聯一樣的問題,那就是法國和英國的反抗,所謂一團和氣的西方世界,實際上內部也是紛爭不斷,尤其是英法都進行了核試驗,使得他們也都取得了話語權,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內部相互的攻擊著。
戰爭的失敗對美國人來說並不是不能承受,反倒是英法的衝擊對于美國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堡壘總是更容易從內部瓦解,對英法來說,他們絲毫不顧及堡壘的穩固,悶頭發展自己的勢力,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在英法看起來,美國人還是當年他們的小弟,今天躍升到他們頭上了,他們的不滿是肯定的。
戰爭的失敗,內部的擠壓,都在削弱著美國的力量,美國需要新的力量,用黃金作爲美元的支撐正在動搖,因爲美國的國力在透支,在減弱,需要一種新的東西作爲支撐美元的支柱。
說的簡單一點,屯在美國倉庫裏可以被調配的黃金正在變得越來越少,而屯在中東的石油,看起來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美國想要的是改變美元的支撐物,這種行爲也算不上什麽創新,原本“貨幣”這種概念就是在貿易中産生的替換物,在遠古用貝殼,在過去用金屬貨幣,近代用紙質貨幣,但想要進行這種替換是需要機會和實力的。
美國也是一個能源大國,在過去都有一種說法,那就是美國人特別的聰明,把自己的資源都封存起來不用,以備將來留著用,但其實這種說法非常的不成立。
請問,今天的火車還使用煤炭作爲能源麽?所以未來幾十年後就會出現新能源,到時候石油價值就有可能貶值。新的能源總會替代舊能源,留著舊能源還能給新的機械使用麽?
這問題其實真的很簡單。
所以美國需要的是讓一個市場來使用自己的貨幣來結算,而美國又是一個能源大國,假如使用自己的能源,那麽就會減少從外部進口的數量。
減少了外面進口的數量,就會減少美元在外面的使用,減少了美元在外面的使用,那麽美元成爲石油的主要交易貨幣,就不會實現。因爲他們交易的量不夠,不足以占主要地位。
而美國和阿拉伯世界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做的交易,讓美元成爲石油主要交易貨幣呈現了可能。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4 pm

144.美國在中東(縱橫中東③)
石油爲什麽使用美元進行結算?石油並不是一種稀缺資源,在哪裏都有,但是爲什麽要用美元結算呢?
提起石油就不得不提起中東,因爲那裏是石油最聚集的地方,也是中東國家們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所以石油即成了中東的代名詞,又成了石油市場的主要代言人。
對于阿拉伯世界來說,本來石油可以用各種貨幣進行交易,並不是爲了貨幣交易方便才使用美元,而是阿拉伯國家和美國達成了一種聯盟,才使用美元。
這個聯盟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後逐漸建立起來的,因爲雖然從事實上說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整合失敗了,但是阿拉伯國家也確實得到了好處,這就是以色列從戰略上的敗退。阿拉伯世界也需要平衡外交。
當時有四個主要選擇:
第一個選擇就是自主自強,這是一種理想,納賽爾就想要追求著這種理想,但很顯然他失敗了,因爲在大國政治博弈之下,阿拉伯世界的力量沒有恢複,所以並不具備這個條件。
第二個選擇就是走近蘇聯,對于阿拉伯世界來說,過去是有這種想法的,而且也有很多的實際行動,但是隨著蘇聯在中東戰爭中的態度暧昧,阿拉伯世界開始放棄了與蘇聯的交往。
第三個選擇就是走近歐洲,雖然歐洲開始衰落了,大量的殖民地都獨立了,可畢竟中東和北非是歐洲的勢力殘存地,走近歐洲能否給自己提供好處呢?我認爲是不能的,因爲歐洲想要的是加強在中東的存在感。
第四個選擇就是走近美國,這也是後來發生的事實,美國壓制了以色列,讓阿拉伯世界取得了好處,那麽原本這一切就都是美國扶持的以色列造成的麻煩,爲什麽還要走近美國呢?
這確實是一種讓人覺得疑惑的地方,我認爲理由其實反倒很簡單,那就是美國夠強大,以上四種選擇並不是絕對的選擇,也並不是只能單選,而是每個阿拉伯世界會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但是主要的一些國家開始選擇走近美國,因爲美國夠強大。
所以隨著阿拉伯世界和美國的交好,使得石油貿易逐漸變成了以美元爲結算的模式。
美國之所以可以控制石油貨幣結算的權利,最主要的並不是只是美國夠強,也並不是扶持的以色列夠強大,是美國和一些阿拉伯國家達成了一種聯盟關系,在這種聯盟關系中,他們使用自己的石油作爲籌碼與美國使用美元做籌碼,一起在世界上賺錢。
這種行爲就是美國的美元可以成爲世界主要貨幣的主要原因,但請記住,石油美元只是一種聯盟,並不是天然的聯盟。
所以,當這種聯盟只能爲美元得利的,阿拉伯國家要失利的時候,那麽聯盟的根基就會出現瓦解。而根基瓦解了,那麽就有可能敗盟。
也就是說,石油結算貨幣是有可能改變的,這是阿拉伯世界和美國交往的關鍵。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5 pm

145.美國在中東(縱橫中東④)
那麽換一個角度來談這個問題,石油美元給美國帶來了什麽好處?這是虛擬經濟改變的最大的地方,爲什麽這麽說呢?
因爲在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還是將來,資本總需要一個載體去展現,不管是公司,還是國家,都是資本展現和賺取好處的的一個載體。
過去,這個載體大多都是不變的,比如虛擬經濟中,押寶英國是否能打贏戰爭,英國是一個載體,他的這個載體承載了對他投入資本的人的意願,也就是人們願意買英國贏。
但是,載體有好處也有壞處,他的好處就是短平快,他的目標非常的直接,如果英國打贏了,那麽投入者可以馬上獲得利益,而如果輸了,那麽就馬上失去利益。這是預期經濟可以快速發展的原因。
公司也好,國家也好,基本上都是以一個載體體現的,但既然有好處就有壞處,壞處就是想要獲得資本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小,成本越來越高,當載體出現了不能達到的目標和承受不了的資本的時候,他就會瓦解。
所以,當歐洲對世界的征伐達到一個頂點,缺少新的征伐對象的時候,預期經濟本身就會出現問題,這與族權的排他性也是同理,當沒有人可以排斥的時候,往往就會走向自我排斥,內部會逐漸走向瓦解。
一句話,載體是有極限的,這就是預期經濟以及之前的資本主義的問題。
但是虛擬經濟就不一樣了。
虛擬經濟並不是把錢變成虛擬的數字,那並不是虛擬經濟的核心,虛擬經濟的核心就是可以改變支撐載體的核心,這就是虛擬經濟。
那麽爲什麽會這樣轉變呢?以前的人沒有想到麽?
答案是不。以前的人當然想到了,但是以前的人沒有一個國家能發展到歐美國家的地步,也就是說,征伐能力是有限的,對于他們來說,只能征伐到一定地步,尚未完成征伐的空間極大,也就是他們不需要走向虛擬經濟,也不需要改變支撐載體的核心,只要以自我爲載體就可以了,因爲可以征伐的地方足夠大。
這是他們不轉變爲虛擬經濟的主要原因。
到了美國這裏,問題就出現了,隨著征伐逐漸達到了極限,他就需要改變支撐載體的核心,原本美國的國力是美元載體的核心。
但是,當英法核試驗的成功和朝鮮和越南戰爭的失敗,以及自己的預期經濟也快到達極限的時候,如果繼續抱著國力爲載體,那麽很快就會消耗完,從而瓦解。
事實上英國就是沒有改變載體的核心,所以很快英國的國力就無法支持他那麽龐大的帝國,而最終走向瓦解的。
所以,把貿易中使用美元作爲美元載體的核心,就是虛擬經濟的一種選擇。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6 pm

146.美國在中東(縱橫中東⑤)
那麽既然談到了英國,爲什麽美國可以轉變爲虛擬經濟,而英國不能成功,最後走向瓦解呢?
因爲英國並不具備美國的時機,這是英國沒有能成功的根本,對于英國來說,他的能力我認爲是被誇大了的。他雖然擁有大量的殖民地,但是殖民地一方面給他不斷的帶來好處,同時也不斷的帶來壞處。
理由在于他需要壓榨殖民地,來給自己提供好處,所以當好處不斷的從殖民地榨取的時候,殖民地的仇恨也在增加,這是侵略體系所必然出現的問題。
英國的強大是相對而言的,在當時的情況看來,英國存在的最大根本問題就是,英國不具備改變的時機,因爲他有大量的競爭者,法國就是他的主要競爭者之一,西班牙,德國,荷蘭,葡萄牙等等這些國家,都是他的競爭者,所以英國不能也不敢輕易的改變。
因爲他的競爭者和後來的美蘇之間是有根本性不同的,不同就在于,競爭者和他的本質是相同的,所以如果輕易改變,那麽很容易造成資本的外逃,而如果資本外逃了,那麽英國就會垮掉。
預期經濟的特點就是短平快,因爲目標明確,選擇性少,是一種見效比較快的選擇,在這種趨勢下,各國都在制造出自己的預期,他們爲什麽最後要打起來,理由就在于當征伐開始的時候,征伐的地方非常多,所以可以自由選擇,可逐漸選擇少了的時候,他們本身就變成了一個個肥羊,相互的征伐就必然上演。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英國也好,歐洲也好,他們都被資本和預期經濟困住了,即不想改變,也不敢改變,因爲一旦改變,很有可能造成資本的外逃,所以他們沒有選擇改變,但不能因爲沒有改變,就認爲他們不如美國人聰明。
到了美國這裏,他擁有比英國更好的時機,因爲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消耗,歐洲的能力被削弱,另外蘇聯的崛起帶來了根本性的改變,蘇聯的體制和他的目標都與資本主義不同,並且當時共産主義有一種大規模擴張的趨勢,只要看一下當時的勢力地圖就可以知道,共産主義勢力基本上占據了歐亞大陸的大部,對于資本主義的威脅是極其明顯的。
在這種態勢下,形成了以美國爲首的美國式堡壘,美國式堡壘是美國可以改變的根本所在因爲他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蘇聯,而英國和法國雖然在堡壘內部發展著自己的勢力,但美國並不擔心改變後,資本會大量的外逃。值得注意是不擔心改變不代表不需要改變,因爲美國的國力正在快速下降,如果不改變,那麽最終還會瓦解。
那麽是什麽確保了美國的改變讓資本沒有選擇外逃呢?
是核大棒。
這也是爲什麽美蘇都喜歡掏出核大棒晃一晃的根本,因爲除了美蘇以外任何國家都不能確保有美蘇核大棒那麽強的威力。
所以,美國存在改變的機會和時機,這是美國可以改變的關鍵,那麽中東就給了美國改變的良機,他改變成功了。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中東的成功,美國同樣會遇到蘇聯的問題,正是因爲中東的成功,挽救美國,並且讓美國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但請記住一個根本事實。
改變了支撐載體的核心,也只能是延緩了載體存在的時間,每次改變都需要大事件才能成功,所以,一個載體的核心是有極限的,當這個極限到期的時候就需要轉換,而轉換本身就是極具風險的。
因爲,世界從來就不缺少競爭者,如果他的競爭者足夠強力,那麽就有可能擊敗美國,從而搶走時機,一旦沒有完成轉換,那麽美國的載體就會崩潰。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6 pm

147.美國在中東(再次整合①)
就在阿拉伯世界深陷在戰爭和整合的過程中,另一個沈睡的國家也開始沸騰起來,這個國家就是伊朗,在二戰後伊朗本來和美英關系比較親密,而且當時的伊朗基本實現了獨立自主。
但是因爲內部的問題導致國家走向了動蕩,雖然表面原因是伊朗當時的西方化和宗教和伊朗的傳統産生了激烈碰撞,但實質上,是貧富差距急劇擴大導致的根本問題。
于是原本親西方的伊朗發生了伊朗革命,宗教領袖霍梅尼返回伊朗,伊朗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時代,由于伊朗本身並不是本書的主要分析點,所以就簡化對其的分析。
霍梅尼返回伊朗以後,伊朗轉向反對英美,也就爆發了後來非常聞名的伊朗人質事件,隨著他的回國,使得原本伊朗從親英美走向了反英美。
這是中東政治風雲中非常詭異的轉變,對于阿拉伯世界和伊朗來說,他們原本的立場是相反的,也就是原本阿拉伯世界討厭英美,伊朗親英美,當阿拉伯世界開始親英美的時候,伊朗又開始反英美,這種調換是很讓人覺得咋舌的。總的來看,中東的變化還是對美國有利的。
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開始逐漸的暴露出一個深刻的問題,那就是:
中東到底是哪個本土勢力比較強大。誰才是中東之主呢?
在之前有土耳其,阿拉伯世界,波斯等,到霍梅尼上台後,就變成了以色列,土耳其,阿拉伯世界,伊朗等。
而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經過了數次中東戰爭之後,由于美國的作用,逼迫以色列簽署了戴維營合約後,使得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減弱了。
那麽很明顯的是,阿拉伯世界和伊朗之間的矛盾就出現了,這是中東問題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爲什麽說非常重要呢?
因爲阿拉伯世界和伊朗都有大量的石油,那麽中東的石油定價權到底是阿拉伯世界掌控,還是伊朗掌控,就成了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基于這個理由,中東的走勢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段,那就是中東興起了第二次整合。
作爲阿拉伯世界的一個代表,伊拉克的薩達姆渴望成爲阿拉伯世界的宗主國,因爲埃及的薩達特在簽署戴維營和平條約後,使得埃及失去了宗主國的地位。
而其他國家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獲得宗主權,那麽緊挨著伊朗的伊拉克自然近水樓台先得月,並且像約旦,埃及,敘利亞,黎巴嫩都已經和以色列打了數次大戰,元氣大傷,在這種基礎下,伊拉克站出來正好抓住了時機。
從地緣政治上來看,伊朗和阿拉伯世界都在中東可以說不分伯仲,因爲阿拉伯世界和伊朗都不缺戰略縱深,又都有資格封鎖波斯灣,所以正是因爲他們兩個不分伯仲,戰爭才會變得異常激烈。
中東又開始了新的戰爭,兩伊戰爭開始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8 pm

148.美國在中東(再次整合②)
兩伊戰爭一開始,就表現出了非常激烈的態勢,對于雙方來說,誰勝利都可以獲得好處。對于伊朗來說,如果可以贏了伊拉克,那麽自己不僅在中東的地位提高了,更是可以在控制石油以及另一個非常重要的隘口阿曼灣在那裏取得優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黃金水道波斯灣。
反過來說,伊拉克如果可以勝伊朗的話,那麽好處也是明顯的,如果他可以勝利,那麽不僅是在中東的地位提高了,可以對波斯灣有更多的話語權,更是可以接過來泛阿拉伯主義這杆大旗,成爲阿拉伯世界的宗主國。
所以,從本質上講,雙方都想開戰,因爲開戰對雙方都有切實的好處。
兩伊戰爭爆發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不同是世界局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變化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蘇聯已經不再尋求共産國際的軟聯盟了,走向了硬聯盟。
也就是勃列日涅夫的強硬路線,這種強硬路線的改變讓蘇聯徹底的擺脫了中國的影響,也就是說,蘇聯已經不再關心自己是不是共産國際人們心中的“老大哥”了。
而是蘇聯就要做一個“大哥”了。
所以,從“老大哥”變成了“大哥”的蘇聯,開始向外擴張,勃列日涅夫爲了這一天隱忍了很久了,等待了很久,他決定出兵阿富汗。
所以從一個小的局部來看。兩伊戰爭是一場阿拉伯世界和伊朗之間的戰爭,但是從一個更大的戰略來看,兩伊戰爭是美國和蘇聯的一場前哨戰,這場前哨戰將決定了後來所有的走向。
那麽在這種形勢下,美國加大對伊拉克的援助就順理成章了,這就是美國和伊拉克蜜月期的原因,並且美國加大了對阿富汗反蘇武裝的援助,阻止蘇聯繼續擴張。
但是,兩伊戰爭,卻突然展現出了一個讓人覺得尴尬的現象,那就是他們什麽武器都用,除了核彈不用以外,連化學武器都用,對彈藥的使用也是毫不在意,在如此高強度的作戰下,爲什麽會取得如此低的效率呢?
兩伊戰爭成了一場馬拉松式的戰爭,雙方不斷的消耗對方,不斷的補充自己,但是整個戰爭顯得沈悶,折磨人。
似乎又重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那種坑道戰一樣,相互想要消滅對方,卻沒能消滅對方,在沒日沒夜的對耗中度過。
我認爲兩伊戰爭給兩個國家的心理上都給予了嚴重的打擊。
那麽爲什麽呢?
我認爲原因主要在兩個根本方面上,一個是雙方的實力不分伯仲,一個是打仗的目的逐漸在改變。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38 pm

149.美國在中東(再次整合③)
兩伊戰爭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相互對攻階段,第二個階段是進入了相持階段,第三個階段是都想體面的結束階段。
伊朗和伊拉克他們之間的矛盾和積怨很深,所以爆發戰爭了以後,在第一個階段都想取得勝利,這是肯定的,他們不僅有現實的利益衝突,又有宗教上的摩擦,更有世界大國在背後的身影,可以說兩個國家在當時打起來是一個正常現象,不打起來才是反常的。
那麽爲什麽是伊拉克首先挑起戰爭呢?
因爲薩達姆覺得伊朗當時立足不穩,剛經過伊朗革命的伊朗在薩達姆眼中看起來是極其虛弱的,所以首先發動了進攻。另外薩達姆也是剛剛坐上了總統的位置,他也需要一場戰爭來鞏固自己的位置。
通過這一點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薩達姆這個人非常喜歡投機,但是又沒有經過深思熟慮。
那麽爲什麽這麽說?
只要細看就能看明白,在當時伊朗的革命是讓伊朗變得強了,還是弱了?這是伊拉克對伊朗發動戰爭的一個關鍵,薩達姆並沒有認真的看待伊朗革命,簡單的就認爲伊朗的革命使得伊朗變弱了,但其實,事實上正好相反。
伊朗的革命讓伊朗變強了。
首先,伊朗爲什麽爆發革命是一個關鍵問題,爆發革命的根本就是因爲巴列維王朝非常的腐敗,對人民的壓榨已經到了極致了,爆發革命是一種起義行爲,並且霍梅尼當時在伊朗人的心中已經達到了一種崇高的地位,所以,伊朗在爆發革命前和爆發革命後是完全兩種不同的狀態。
如果伊拉克在伊朗革命前發動對伊朗的戰爭,那麽他主要打擊的對象是巴列維王朝,並且當時的巴列維王朝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所以,伊拉克如果在之前打,那麽巴列維王朝不會得到一個徹底的支持,很有可能相反的是被抛棄,這就類似于俄國革命,在革命前德國發動了對俄國的戰爭,那麽戰爭很有可能獲勝,因爲俄國人對沙皇已經不再抱有希望,而當蘇聯出現的時候,人們就會對蘇聯抱有很深的希望。
這是第一點伊拉克沒有考慮到的錯誤,第二點,伊朗革命在當時正在一個微妙的時期,社會內部相互的關系比較緊張,在這個時候伊拉克對伊朗動手,不但不是打擊了他們,相反是解放了他們,因爲他們不再相互在找誰是巴列維王朝的擁護者上了,可以“名正言順”的說自己是爲了伊朗而戰,在戰場上死亡,不管如何說,都是烈士,都是英雄。這是伊拉克沒有考慮到的第二個錯誤。
第三個根本錯誤就是伊朗的背後其實是有大國支持的,蘇聯沈寂了那麽久,不可能讓美國一個人在中東都得利,所以,蘇聯支持伊朗,使得伊朗擁有了一定程度的後援。這是第三個錯誤。
第四個根本錯誤就是他自己也並不是那麽強大的,貿然的就開啓了傾國大戰。
所以,表面上伊朗革命讓伊朗變成了一個很弱的存在,但事實上,伊朗擁有一定的後援,又正處于社會矛盾激烈的關鍵時刻,對外戰爭成了他們非常好的一個選擇。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41 pm

150.美國在中東(再次整合④)
兩方之間即都想取得勝利,又都存在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伊拉克和伊朗其實都處于一個內部整合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裏面,雙方都並不是達到了最強,也不是最弱,而且都有一定的援助,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實力不相伯仲,雙方的意志都差不多,又都采取了傾國大戰的態度。
所以兩伊戰爭變成了一個非常激烈的大戰。
在戰爭的一開始,確實伊拉克取得了一定成績,畢竟先發動戰爭的人,可以在開始的最初時刻得到一些便宜,但是,隨後伊朗就做出了調整,擋住了對方的進攻,伊朗奪回了失地,在戰爭中開始占據一些主動,伊拉克只能選擇提出停火。
但雙方既然是傾國大戰,不可能因爲一次戰役就選擇停火,對于伊朗和伊拉克來說,既然開戰了,必然要戰出來個結果,這對誰能取得更大利益有直接關系,所以雙方的停火事實上是爲了下一次戰役做准備。
接著伊朗采取進攻,攻進伊拉克境內,伊拉克也積極應戰,又擋住了伊朗的進攻,雙方在伊拉克境內展開激戰,但是伊拉克守住了伊朗的進攻。
至此雙方的第一階段結束了,在第一階段中雙方都發起了對對方的攻勢,但是都沒有能夠取得真正有價值的成功,都是被反攻出來,那麽爲什麽會産生這樣的結局呢?
我認爲說到底,根本就在于,當時兩國的國力非常相近,所以雙方爲什麽不采取大規模的運動戰呢?因爲運動戰有利有弊,兩伊戰爭是沙漠戰爭,沙漠中的戰爭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大規模部隊調動都自然的會選擇依托有綠洲的地方進行,如果貿然的脫離了綠洲的補給,采取一種激進的手段,如果陷入不利狀態,那麽很有可能造成自己陷入絕境。
另外,雙方都是與沙漠打交道的民族,對綠洲戰爭這種形式來說都是非常清楚對方目的的,所以不管是攻方,還是守方,都要在意綠洲的價值,對于綠洲的爭奪和脫離綠洲的行軍都可以有一個基本的判斷,這是導致雙方部隊打的沈悶的關鍵。
因爲雙方的軍事能力都差不多,所以雙方不能保證自己可以在交戰中獲得絕對優勢,如果沒有絕對優勢,又不能脫離綠洲的保護,那麽結局自然是只能對綠洲發起爭奪,但是爭奪戰很顯然的就會變成消耗戰,消耗戰的結果就是靠近自己主場的一方有優勢,因爲運輸補給方便,這也是雙方會戰成焦灼狀態的原因。
就在雙方打得火熱的時候,第五次中東戰爭爆發,這裏先不談這個問題,後面談,對于伊拉克一方來說,不亞于被人暗算了一般。
雙方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就是消耗戰階段,事實上在第一個階段結束的時候,雙方就可以清楚的明白,自己並沒有能力快速的消滅對方,所以雙方開始比拼國力,在這種過程中,兩伊什麽招數都用了。
但是,顯然,雙方還是誰都打不贏誰,雖然在真正的過程中,伊朗曾經利用突襲戰占領了伊拉克的“法奧”,但是雙方的戰爭形勢是傾國大戰,自然不能就這麽結束。
雙方相互對耗的時間一長了,就希望結束戰爭,但是雙方都需要一次體面的結束,所以就進入了第三個階段。
兩伊進入了第三個階段,開始尋找結束的時機。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7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二 10月 04, 2016 6:41 pm

151.美國在中東(再次整合⑤)
就在雙方誰都打不過誰的時候,雙方都開始對行駛在水道裏的船打起了主意,開始進行“襲船戰”,原本“襲船戰”沒什麽了不起的,在戰爭中什麽都是目標。打紅了眼的雙方,連化學武器都用,還有什麽是不敢的呢?
但是,一個阿拉伯國家,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就成了問題,這個國家就是科威特。
科威特跑到聯合國去找個說法,表示自己受害了,並且要求向世界大國尋求庇護,這等于是撕裂了阿拉伯世界的內部關系,尤其是伊拉克的薩達姆感到很受傷,從此留下積怨。
對于薩達姆來說,他自認爲自己的戰爭行爲一方面是自私的,也就是伊拉克想做阿拉伯世界的宗主國,可從另一方面來說,薩達姆認爲自己正在做著一個對于阿拉伯世界極爲有意義的事情,也就是他認爲打贏了伊朗可以提升阿拉伯人在世界上的地位。
可以重建阿拉伯世界信心,所以他很受傷,這也說明一個客觀存在事實,那就是阿拉伯世界也並不團結,這種不團結正在加大,因爲一次又一次的戰爭給他們沒有帶來提升,只有傷痕和失敗,一些國家想戰,另一些國家開始安于現狀。
外面的大國滿足了科威特,增加了更多的軍艦和存在感在中東,並且要求雙方停火,提出了安理會589決議。
589決議出現後,爲什麽雙方不接受呢?
雖然雙方已經消耗了大量的國力,但是傾國大戰需要一個結果,沒有這個結果,雙方自然不願意結束,但是589決議的出現,也爲雙方停火留下了一個由頭,只是雙方需要得到好處,才會同意。
那麽爲什麽就在雙方不斷的在鏖戰的時候,美蘇沒有插手呢?
因爲這是美蘇之間的前哨戰,對他們來說,一旦一方插手很容易就會迅速的擴大,甚至變成新一輪的大戰,與之前一樣,雙方都沒有取得戰爭必然勝利的把握,核戰爭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失敗,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都在盯著戰局的發展。
不過對于蘇聯來說,形勢卻開始走向惡化,因爲在阿富汗的用兵正在失敗,自己內部又出現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蘇聯正在走向瓦解。
爲什麽在1988年會出現重大的轉變,因爲蘇聯已經不行了,而失去了支持的伊朗,將難以與有美國支持的伊拉克繼續長期鏖戰下去。
所以,最後在伊拉克奪回了“法奧”以後,戰爭結束了。
可以說,兩伊戰爭之所以打的時間長,是因爲雙方的能力基本相當,並沒有誰有絕對的優勢,在長期的鏖戰中,也並不能說誰真正的就取得了徹底優勢。
只是在最後的大國博弈中,蘇聯越來越弱,他的內憂外患更多,所以挺不住了。而伊朗和伊拉克其實都需要外部援助,而蘇聯的衰落,使得他逐漸失去了支持,那麽在消耗下去也沒有好處,在失去了法奧後就選擇了結束。
但對伊拉克來說,兩伊戰爭不但不是一個結束,相反只是一個開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72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7頁(共15頁) 上一頁  1 ... 6, 7, 8 ... 11 ... 15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