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12頁(共15頁) 上一頁  1 ... 7 ... 11, 12, 13, 14, 15  下一步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49 pm

228.談談四大權②
民權是一個最容易文學化的族權,因爲用各種文學化後的民權思想非常容易吸引人,那麽我想在民權裏講什麽呢?
民權同樣是族權的一個分支,因爲人不可能退回到獨居的狀態了,所以聚集在一起生存是必然出現民權的,我並不想說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話,我想說的是:
民權會去尋找其他三大權作爲支撐。
請注意,爲什麽講優勝劣汰,因爲效率更高的制度會比效率更低的制度有吸引力,所以人們自然會選擇效率更高的制度,正是一種必然。
所以,我認爲並不存在無政府主義。
因爲民權會自己向族權,王權,官權去尋找支撐,然後形成一個體系,這正是民權的最大特點,理由在于民權是一種很具體又很抽象的大權,因爲民權並不是一個體系,而是代表著每個人的權利。
所以,民權並不能獨自運行,他需要組成一個制度來運行,這是注定發生的,因爲組成嚴密的組織和體系,更有效率,這是發展的必然,因爲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創造了文明,而一旦創造了文明,他的效率自然要比分散開來有效率的多。
可以說,民權更像是一種溫床,哪種制度更加先進,那麽民權就會選擇哪個。
那麽爲什麽民權思想會在近現代興起呢?
因爲王權已經無法再滿足族權的發展了,所以不管是中國式的官權,還是西方的族權,都在渴望著尋找一種更大的擴展空間,爲了這個目的民權思想開始興盛。
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産力的大幅度提升催生了這個現象。
可以說,一切在現代人眼裏先進的制度,都是因爲生産力的提升導致了這種現象的發生,理由在于,族權和官權正在不斷的擴張,而以王權爲代表的制度已經越來越難以控制。這留到後面去說。
隨著生産力的增加,可生産的物品和可獲得的資源成倍的增加,因爲資源增加了,所以原來根本不可能得到知識和資源的下層階級,就開始獲得了資源。
而資源的擴散導致了他們對于自己權利的主張欲望能力,並不是說他們在原來沒有這種欲望,是沒有這種能力,之所以學生運動和各種運動會在大多數工業化完成後的國家出現,就是因爲這是資源快速增加的結果。
原有格局受到了衝擊,産生了文明內部的鬥爭與融合,在這種作用下爆發了各種形式的運動。
那麽該怎麽去判斷一個文明的先進和落後呢?
我認爲,最大的標准就是。
一個文明擁有多少容他性,就標志著他的先進與落後。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0 pm

229.談談四大權③
我們今天講封建制度是一種落後的制度,是因爲族權的容他性已經不如官權來的更加充分了。
但是如果用今天的視角去看過去,那麽過去的事物一定都是一種非常落後的狀態,可問題是,後人如果也只用當天的視角去去看過,那麽自然我們現在也是落後的,甚至是野蠻的。
所以,看待事物,必須回到事物的原點去看待。
對于當時的人來說,封建制度的出現,造成了一個直接的結果,那就是不同的族權開始可以相互存在了,這是封建制度最大的創造。
可以說,人類的一切轉變都來自于生産力的提高,因爲生産力的提高産生了更多的資源,而更多的資源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從而創造更多的生産力。
這種相互促進的關系,替代了相互純粹的排他現象,也就是封建制度的到來,但是族權思想始終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他永遠存在排他性。
因爲封建制度是公族壓制旁族的一種制度,所以對于公旁之間雖然産生了一定的容他性,但是相互的警惕和競爭關系始終存在,這就導致了,排他性永遠無法消除。
道理非常簡單,都是人,那麽人人都想要過上好生活,這是人的一種自然天性,而當資源足夠多的時候,自然可以提高供給的水平。而一旦資源銳減的時候,雙方的基本矛盾就會激烈起來,甚至造成衝突和仇殺。
這是族權落後的根本,因爲更新的制度已經出現,那就是官權,下面再談。
對于族權來說,即便發展到了資本主義,他還是一種落後的制度,因爲道理很簡單,資本主義所産生的類似于社會主義的現象。
是一種假象,也就是說,資本主義如果沒有走過官權這道坎,他永遠無法實現真正長久的社會主義,就更不要提更先進的共産主義了。
爲什麽呢?
因爲社會主義的根本在于社會保障體系,而社會保障體系是一種提供給在這個社會裏每一個人的。
所以,對于族權來說,公族壓制旁族本來就是他的自然選擇,而一旦真的建立了社會主義,最終結局就是不同的族權都開始擁有資格上升到高層去。
這是族權所不能接受的,因爲族權的核心就是追求控制力,誰有更高的控制力,也才是公族。
對于族權來說,如果把資源分配給別人,那麽自己的控制力就會下降,而形成此消彼長的現象,當這種現象出現的時候,就違背了族權的運作原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0 pm

230.談談四大權④
當資源很多的時候,旁族自然會得到一些資源,但是公族比旁族強的根本並沒有改變,而發生這種情況的根本是資源充沛。
一旦資源銳減,那麽族權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確保自己安全,想要確保自己的安全就是去儲藏更多的東西,來增強自己的控制力。
當資源不夠的時候,就會發生相互爭奪資源的現象,這種現象是與社會主義相悖的。所以,族權是無法孕育出真正的社會主義的。
他是落後的。
因爲是人就想過好生活。
所以,族權會一直滋生出仇恨來,這造成了另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族權難以實現重複性。我們可以看世界的曆史,爲什麽那麽多的強大民族都消失了,而中國並沒有消失呢?
爲什麽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只有中國還存在呢?
這就是族權落後的問題,因爲族權是公族壓制旁族的一種思想,所以注定了,公族也有衰落的時候,當公族衰落的時候,積壓已久的旁族就會進行重新的地位分配。
而一旦原有公族失去了公族的地位,那麽結局就是他變成了旁族從而受到壓制,這種你壓制我,我壓制你的直接結果就是,當一個民族失敗後,他原來壓制了別人,現在就是別人壓制了他。
那麽他的可控資源就開始減少,隨後他的控制力就會銳減,在這種作用下,因爲失去了資源的控制力,導致自己難以生存或者進入別人的體系之中。
這種現象造成了一個結果,那就是官權像一個循環,而族權更像是一個單行線一樣,過去強大的族權,在更強大的族權面前失敗後,便難以翻身。
而一旦難以翻身,隨著自己的控制力不斷的削減,最終導致消亡,對于後來的人來說,自然不會去選擇學習前人,或者說,一個新興起的族權標志著他自己的利益,他不會去學前者。這就造成了,一旦落後或者衰落,再難興起的現象。
族權,不但會滋生仇恨更會使得民族衰落後再難興起,更會讓相互排他現象難以停止,今日的非洲各國陷入的這種曠日持久的內戰中理由就在于,他們對于資源都是采取一種想要控制的想法,也就是族權思想。
資源本來就不夠分配,而一旦爆發戰爭,自然結果就是族權不斷的累積資源爲了壯大自己,而越是累積資源,資源就越是少,資源越是少就越是容易爆發戰爭,戰爭再次消耗資源,使得資源更少。
才使得他們陷入到這種循環反複之中。
而看起來非洲是落後的,歐美是先進的,這只是一種假象,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不是所謂的先進與落後,是他們可以控制的資源是不同的,可控資源多的歐美看起來先進,可控資源少的非洲看起來落後。
其實,他們是一樣的,因爲他們都是族權思想。
所以,不能簡單的用資源的可控量來衡量先進與落後。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1 pm

231.談談四大權⑤
王權是一個長期以來飽受爭議的權利,他在近現代成了一種貶義,在過去人們對他趨之若鹜,那麽該怎麽理解呢?
王權是一種很自然的權利,同樣的道理是王權也並不是人類獨有的,比如人們經常說的獅子王,猴王,狼王,蟻後等等。
王權是族權的頂點,一旦形成了族權就形成了一種組織結構,那麽自然按照族權排他的特點,最有實力的肯定可以登到頂點。
而形成了文明以後,從總體上看王權並不是一個擴大的形勢,而是一種王權的控制力在不斷縮小的過程。
可以說,這種現象在進入封建時代就已經開始了。
雖然有那麽一句話被廣爲流傳,就是:“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實際上,從封建時代開始,王權就在削弱,因爲從封建時代開始就是分公族和旁族,而王權是于公族的代表,是公族的勢力支持王權,王權才得以運行。
所以,一旦公族不再支持王權,那麽王權必然衰落,再加上旁族的興起,在這種作用下,王權便自然衰落,最明顯的故事就是烽火戲諸侯,從一種文學化的角度上看,王權是無限大的,因爲他一句話那些人就都來了。
但是,實際上他們來的目的是保護公族的利益,當他們知道周王在耍他們的時候,不臣之心就慢慢升起了,最終就不來了,真有事不來了,王權也就開始旁落了。
重要的是王權隨著社會和文明的發展是在越來越小,並非越來越大。
因爲,資源在越來越多。
資源和生産力決定了王權的大小,生産力越小,那麽王權的權力越大,相反生産力越大,那麽王權的權利就越小,那麽爲什麽是這樣呢?
因爲生産力越小資源越少,王權充當一個分配者的地位就越是高,資源少導致公族會緊密的團結在一起,這樣可以讓公族得到更多的資源,而生産力和資源一旦多了起來,那很容易就可以獲得資源。
這樣的結果並不是王權本身産生了問題,而是公族對于迫切的需要王權充當分配者的需求減少了。
所以,如果說王權本身是一個軀殼的話。
那麽隨著生産力和資源的豐沛,他的存在就逐漸無法繼續爲族權提供更大空間了,正是因爲他無法給族權提供更多的空間導致了王權本身開始瓦解。
舉個例子,在封建時代的西方,封地權是族權評價實力的根本,所以王權昌盛,但是隨著機械的大規模運用,還有殖民地時代的到來,生産力大幅度提升。
重點就來了,對于資本族權來說,封地權已經開始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所以當族權沒有辦法發展的時候,他們對于王權的唾棄便自然産生了,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他們開始了倒王運動。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1 pm

232.談談四大權⑥
那麽對于官權來說,又是如何呢?
對于官權本來說,選擇王權是一種可以建立系統化的結果,由上層至下層制造成了一種網狀的管理體系,就是官權運行的根本,容易讓人産生迷茫的就是,爲什麽官權的構成似乎更傾向于王權,或者說,爲什麽先進的官權,卻沒有比族權首先推倒王權呢?
這是中國缺少自信的開始。
也就是說,中國爲什麽會懷疑自己落後了,根本就在于西方的族權首先推倒了王權,而中國的王朝制度卻沒有推倒王權,並且似乎在保護王權,這是在鴉片戰爭以後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這兩場關鍵性運動後出現的思想。
所以,認爲官權是腐朽的,甚至官權本身就是落後,在這種情緒下,中國開始失去了自信,人們認爲西方才是先進的,而中國是落後的。
那麽就必須要明白一個事情,那就是,族權爲什麽要推倒王權?而爲什麽官權沒有推倒王權?
這是分析這個事情中最關鍵的一個根本問題,如果這個問題無法回答,那麽一切問題都無法成立。
答案就是,因爲王權限制了族權的發展,所以族權推倒了王權,而對于官權來說,他是一個無法獨自運行的系統,他必須依附于一個根本大權,也就是去依附族權,民權,王權,在中國曆史的發展中,王權不斷的在縮小著自己的權利,官權在不斷的成長。
所以,中國的官權沒有推倒王權的根本理由是,王權在不斷的退讓,而官權在不斷的發展。另外沒有一個可以支撐起以民權爲根官權爲輔的思想和制度出現,官權無法與民權真正的結合産生出新時代,才沒有推倒王權。
但是,當中國進入現代以後,共産主義出現了,那麽一個可以使官權與民權結合的思想出現了以後,那麽自然最終的結果就是中國的近代史出現了多重情況存在的事實,也就是以袁世凱(王權),蔣介石(族權),毛澤東(民權)三個人爲代表的三種思想領導人。而他們三個的基礎都是使用和構建了官權與三個大權的系統。
也就是說,三個人的在把官權引向三個不同方向。
而爲什麽最終TG勝利了呢?
因爲,王權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退的地方了,而民權與王權可以相互結合的思想出現了,在這種的作用下,看起來最弱的TG,卻符合了中國的需求,最終成功的讓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新的局面。那麽爲什麽蔣介石失敗了呢,下面講述。
那麽重點在哪裏呢?
重點在于,中國是做好了進入新時代的准備的,因爲做好了准備,接受了新的思想,所以進入了新的時代。
那麽爲什麽說中國是比西方更加先進的呢?
這就是因爲族權的根本特性所造成的。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1 pm

233.談談四大權⑦
我在前面有一個關鍵的東西沒有講,就是爲了留在這裏講,那就是:
官權如何確保自己不會退化族權?
官權本身也不是什麽特殊的大權,世界每個國家都有,可以說官權本身就是從族權中退化出來的權利,是族權構建自己體系的時候的一種輔助自己運行的大權,那麽爲什麽官權獨立了出來呢?
就官權本身來講,他應該是和族權一樣的,也就是他們都是要講究控制力的,控制力的大小決定了官權的勢力,這是官權的一個階段。
但有人改變了一個關鍵的東西,那就是改變了官權的支撐的核心,也就是說,有人改變了官權以控制力爲支撐的核心,改成了以行爲論爲支撐的核心,這樣的改變就是中國的儒家思想所導致的結果。
行爲論成了一把鑰匙,他打開了官權走向特殊化的一扇大門,也就是說,不管民權,王權,族權他們之間有什麽不同,他們都是以控制力作爲核心的支撐,但是官權在中國出現了改變,也就是說,行爲論成了核心。
這樣官權就産生了比族權更先進的一點,那就是容他性,因爲對于官權來說,他是一個系統化的結構,因爲以行爲論爲支撐了以後。
他使得大量的不同階級的人,不同種族的人進入到了官權之中,也就是說,官權的壯大壓制了族權的特性,族權本身是要排他的,而官權是可以容他的,因爲官權可以徹底的建立一套系統化的東西。
也就是說,對于族權來說,他要保障的是在內部公族壓制旁族,因爲追求的是控制力,而對于官權來說,當系統化建立以後,在內部的任何人和任何種族,都只是系統裏的一個部分,對于系統來說,誰來做哪個部分,並不重要。
這就是容他性的來源,也就是對于官權來說,他是否強大就取決于他是否去真的構建系統化,而不是去排他。
所以,當更先進的思想和制度出現以後,在中國的族權與官權兩者競爭下,官權取得了勝利,因爲中國文化是一個多民族的文化,並不是單一的漢族文化。
更容易包容別人,使得融合發生的官權,自然比追求控制力並且排他的族權有吸引力,隨著官權的強大和更多人的加入,官權本身成了一個更好的選擇。
所以,爲什麽說官權先進而族權落後呢?
因爲一個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而另一個在排斥其他人的加入,對于兩者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此,官權可以大量的吸收資源加入,族權就恰好相反,那就是不斷的拒絕別人觸碰自己的資源,自己還要時刻保證占有大量資源。
所以,他的資源是在不斷的減少的,因爲自己的消耗和對抗造成了這樣的結果,那麽爲了彌補,自然要去外部掠奪,但是掠奪就會遇到抵抗,最終失敗。因爲沒有人可以永遠勝利。
但是,官權本身也會出現退化爲族權的,情況,這是爲什麽呢?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2 pm

234.談談四大權⑧
那麽肯定要問的是,如果官權這麽好,官權還會退化到族權呢?
官權退化到族權只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官權的鑰匙失效了,當官權從追求行爲論走向追求控制力的時候,官權本身就從追求系統化上退化到了追求控制力上,那麽這時候官權就會退化到族權。
而王朝周期論就是如此孕育而生的。
那麽爲什麽這種現象會發生呢?
這是一個必須要理解的問題,用一個東西就可以輕易的理解這個問題,那就是陀螺,王朝制度下的情況就像一個陀螺,王權和民權的權利是看起來大,其實都小,而官權本身的權利是最大的,也就是像陀螺一樣,上面尖,下面也尖,中間圓。
那麽這是想說明什麽呢?
也就是說,陀螺的玩法就是讓他轉動起來,而一旦不轉了就自然會倒下,這種不轉了就倒的特性就是王朝周期論的根本模式。
對于王權本身來說,當一個皇帝活著的時候,問題是簡單的,但是重點在于在他要死了以後,由誰繼承,這個問題造成了一切問題。
也就是說,王朝制度的官權系統,並不是一個根基穩固的系統,他需要依靠于王權才能運行,也就是說,這個系統的最大弊病就在于他無法單獨立住,所以自然要依附,方式就是向上依附,而當一個皇帝死亡的時候,他的繼承者就自然成了官權爭相選擇的對象。
這種選擇使得官權開始不斷的退化爲族權。
並不是嚴格的宗法制度出了問題,而是繼承候選們都想成爲繼承人,所以自然就要發生爭鬥,在這種爭鬥的過程中,逐漸使得官權變化爲族權,也就是公族與旁族之間的爭鬥。
這種爭鬥的是官權依附于王權的一種必然結果,因爲表面上看王權的權利是大的,但實際上王權的權利是小的,王權也需要官權的支持,雙方的這種選擇讓官權的行爲論越來越失效,所以王朝的特點就是。
如果按照行爲論去做,就會産生更多的容他性,而容他性越多,國家越是昌盛,而相反,越是追求公旁的爭鬥,國家自然陷入混亂之中。
那麽爲什麽這樣官權還會選擇王權呢?
這就是因爲,王權在不斷的退讓,這種退讓導致了官權的壯大,在這種退讓與壯大的關系可以相互支持的時候,那麽他們自然選擇聯盟,也就是官權依附于王權。
而當他們之間相互無法支持的時候,他們就自然要敗盟,也就是爭鬥的開始。所以王朝周期論,是一個存在的東西,但是又是一個並不存在的東西。
走到時至今日,王朝周期論已經走向了末日,因爲新的系統出現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2 pm

235.談談四大權⑨
那麽似乎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出現了。
那就是,既然官權已經退化爲族權了,爲什麽官權可以不斷的延續呢?爲什麽不是又退化族權了呢?爲什麽會造成了王朝更替的現象呢?
從表面上看,這種現象是十分奇怪的,原本作爲控制官權的行爲論失效了,那麽爲什麽後世王朝都選擇王朝制度,而不去選擇族權制度呢?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但實際上又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問題的答案就是:
行爲論決定了這個結果。
行爲論逐漸促使中國産生了一種根本性的“契約關系”,那就是你的地位穩固來源于行爲論,那麽當你不按照行爲論去做事的時候,你的地位就動搖了,而別人就可以從你手中把地位搶過來。
而想要搶過來地位,也就是建立新的王朝,他必須也是服從于行爲論的,因爲人人都想過好生活,行爲論認爲只有好的君王才能成爲領袖。
這是一種表面的說法,如果說到更深的話,那就是按照行爲論做的領袖可以構建起官權的系統,利用官權的系統優勢自然可以擊敗族權。
即便是族權勝利了,他也必須逐漸的去完成這個契約,因爲理由非常簡單,中國的民族衆多,情況複雜,依靠單純的排他,並不能使得王朝長久的安甯,而選擇官權,可以構建起一個相對穩定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才能運行。
所以,如果你按照這個契約去做,那麽你本身成爲了行爲論的守護者,如果你不按照行爲論去做,那麽你的地位就始終處于一種動搖的狀態,任何人都可以替代你。也就是不按照這個去做,最終會被驅趕出去。
因爲,中國的特殊情況是,禮法制度崩潰了,任何人都有資格向上走,這種沒有門第之限的局面導致了這個結果。
所以,當一個王朝按照行爲論的要求去做,他會興起,當他不按照行爲論的要求去做,他會衰落,在他衰落的時候,即便是族權勝利了,那也是暫時的,爲了穩固地位,他也要逐漸按照行爲論去做,不然不按照行爲論去做他會很快衰落。
因爲人的身份是可以改變的,只有行爲論可以保證他的地位,而控制力並不能,所以當一個王朝衰落的時候,爲什麽不退化到族權呢?
爲什麽勝利的族權卻要去選擇行爲論呢?
那就是當一個王朝的行爲論崩潰的時候,新的行爲論正在興起,之所以是可以循環反複,最關鍵的原因就是:
權利的地位是由行爲論來確保的,因爲實行了行爲論就等于開啓了官權的系統,而當這個系統運作的時候,他就會逐漸使得王朝強大,當他不按照行爲論去做的時候。
任何按照行爲論去做的人都可以替代他。
所以,地位的來源是行爲論,而選擇行爲論就等于選擇了官權,而控制力不但不能確保地位的穩固,選擇了控制力只能是加速與行爲論的衝突,自然衰落的更快。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2 pm

236.談談四大權⑩
民權與王權他們兩個都2個共同的特點,一個是他們都是族權思想,另一個就是他們都需要制度來構建起一個可以運行的體系。
那麽該怎麽看待官權制度下的民權和王權之間的差距呢?
可以說,王權思想下的官權是一個陀螺,兩頭尖中間圓,這在之前已經分析過了,那麽民權與王權最大的不同是什麽呢?
那就是官權與民權的組合將形成一個從未出現過的形態,那就是金字塔型。
世界上已經出現的形勢是族權的公族壓制旁族和王權和官權的組合,他們都有自己的缺陷,理由就是他們無法保持一種穩定的狀態。
也就是說,他們之間的系統化並沒有構建完成。這是他們落後的根本。
但是官權與民權的組合將會打破這種規律。
請注意,值得非常留心的是王朝周期論,看起來是一成不變的,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的,也就是在之前說過的,官權之所以與王權發生聯合最重要的是沒有比他更先進的思想出現,所以兩者之間不斷的聯盟,而這種聯盟的結果是看起來王權一成不變,甚至有一種擴大的傾向。
這是由于官權替代了族權以後出現的一種假象,事實上,真正在膨脹的並不是王權,而是官權,當這種膨脹達到一個頂峰的時候,官權便自然要選擇其他對象。
而選擇了族權等于退化,官權自己又無法建立起一套可以獨自運行的體系,所以他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民權。
也就是說,官權與王權脫鈎了以後,比他們這種聯盟更加先進的就是民權,所以兩者的結合屬于一種非常自然的現象。
從中國整個曆史來看,官權制度是商鞅創造的,從商鞅以後至清帝溥儀(也可以說至袁世凱)在這個超長的時間裏,只要細心去看,便可以發現。
真正壯大的並不是王權,而是官權,隨著官權的壯大,容他性增加,導致社會越來越龐大,勢力也越來越強,這便是中國的曆史。
所以,當清朝失敗了以後,官權便是又一次可以選擇的時候。
是中國自己選擇了民權的思想,還是民權的思想選擇了我們,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如果認爲是民權選擇了我們,那麽孫中山的革命就應該成功,可事實上是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是一種落後的思想。
因爲他是一種族權思想。
他的思想並沒有真正的構建起,我們自己需要的新思想,所以他失敗了,而TG爲什麽成功了?
因爲,新的思想出現了,是我們自己選擇和需要新的思想出現,TG才成功了,所以,我們自己的需求是主觀的,在當時並不是沒有其他選擇,爲什麽我們唯獨選擇了TG?
理由就是,我們自己是先進的,所以想要前進,便要選擇更先進的思想,在這種狀態下,其他選擇失敗了,而TG成功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6 pm

237.談談四大權(11)
那麽,民權和官權的組合會構建起何種模式呢?
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也是看待未來發展的關鍵。
我認爲,官權和民權將組成一個金字塔形,這個形狀將是一種非常完善的形狀,爲什麽呢?
理由在于,一個金字塔形狀的制度,他就徹底完成了系統化的構建,可以構建起來一個穩固的以民權爲根官權爲輔的體系。
這個體系的構建如果可以成功,那麽將會展現出驚人的力量,他的競爭力要遠超過其他形式,理由在于,這種系統化將會使得官權更加的壯大。
那麽,很顯然問題是,官權的壯大會不會使得民權受害呢?
答案就是不會的,因爲民權是官權的根基,也就是說,民權是處于官權之下的,看起來官權的地位比民權高,但是官權的目的和他的運作方向是什麽?
他的方向是系統化,如果一個社會高度的系統化,那麽直接的結果就是容他性大大的增加,當容他性增加的時候,民衆不但可以從系統化和容他性中得到實惠,還可以不斷的擴大自己,也就是說。
官權越是壯大,容他性越強,則民權又會展現活力,雙方是一種相互促進和相互增長的關系,請注意一點,官權的徹底系統化,導致的結果是王權的衰落。
理由在于,王權既需要官權的膨脹,又懼怕官權的膨脹,雙方的關系處于一種相互需要又相互競爭的關系,而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官權越是系統化,則越是威脅到王權的地位,因爲當系統化的程度不斷加高了以後。
王權的權利就會受到威脅,從而導致的結果就是。
王權的崩潰。
官權最終的結果就是會把王權吃掉,然後把王權變爲自己的一部分,從而完成徹底的系統化,也就是說從官權的頂點,到官權的末端,雙方看起來是有著徹底的不同的,但實際上他們都是相同的。
那就是他們都是官權系統中的一個部分,不能說官權的末端和官權的頂點他們是不同的,所以,王權的最終命運就是被官權徹底的系統化,最終被官權吃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而如果民權成爲了官權的基石,那麽官權就會繼續壯大自己,會把系統化伸向民權,從而構建起一個徹底的系統化制度。
但這值得懼怕麽?
對于族權來說,是的,因爲官權的系統化是一種容他的,所以對排他的族權是一種某大的威脅。
那麽對民權又是什麽呢?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6 pm

238.談談四大權(12)
可以說,從這個角度上將會出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中國的五千年曆史,最終使得王權崩潰,崩潰的理由是王權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退讓的地方。
最終他的結果是什麽呢?
那就是王權被官權吃掉了。
完成了這種系統化後,官權將會選擇與民權結合,那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暢想一下的話,當官權和民權徹底的系統化以後,會出現什麽情況呢?
那就是一個超高度系統化的社會出現,這種系統化的社會,我認爲就是:
共産主義。
想要實現需要兩個方面的努力,一個是系統化的構建,一個是生産力的大幅度提高,這兩個方面的努力一旦完成,那麽共産主義就不再是烏托邦了,而是會顯示的出現。
這種想法並不是一種臆想,因爲事實和曆史都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文明的進步離不開這兩項的幫助。
系統化會産生大量的容他性,而容他性越強,相互排他的矛盾就越弱。一個高度容他性的社會會把自己的所有節點都打開。
任何人都有資格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對于機會的把握,提升自己,這種現象,在排他的社會中是難以出現的。
因爲排他本身就是鎖住上升的空間,讓公族可以長期的壓制旁族,達到自己地位的穩定。所以從這個角度上封建制度和資本主義他們表面上看起來不同,實際上是相同的。
兩種族權思想的最大不同就是王權已經無法再承受族權的發展了,所以族權抛棄了王權,達到了一種更大規模的排他。
而官權一切系統化的構建成功,是離不開生産力提高的幫助,正是因爲生産力的提高,導致了資源的大量出現,當有大量資源的時候,本身就會出現容他性,官權更是放大了容他性,他可以促使資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也就是把資源可以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和所需要的地方,這種分配打破的是族權壟斷的現象。
所以,系統化的構建和生産力的提高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對于他們來說,越是系統化的構建成功,則越是打開門第,讓人可以自由的在系統中改變自己和提升自己,當改變和提升可以成爲現實的時候。
那麽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生産力的快速上升。
兩者相互支持的作用會使得社會産生活力,並且隨著這種系統化的不斷構建,將使得官權與民權之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
而官權與民權相互完成系統化的這個時代就是:
社會主義。
他們一旦完成了相互的系統化,形成了一種新的超級系統化的時候:
就是共産主義。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7 pm

239.1949-1978(毛澤東的兩個難題①)
說明白了大權的相互關系,終于來到了文章的最後部分,那就是從1949年開始到1978年,這將近30年的時間裏,要怎麽去看待了。
談這三十年,不得不去談一個人,那就是毛澤東,他的思想和他的想法,他是如何看待問題的了,如果可以試圖去分析清楚他的想法,那麽就可以看清整個過程。
對于毛澤東來說,建國後有兩個大難題是困擾他的,這兩個大難題是:
第一,TG打敗了國民黨,這是徹底的勝利麽?
答案是,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
因爲打敗了國民黨,也只是國內的事情,當新中國出現了以後,他首先要面臨的第一個大難題就是,中國要如何在世界上立足。
這是毛澤東最關心的第一件大事,因爲就當時的環境來說,蘇聯在北面,而美國在南面,隨時可以形成一種對于中國的合圍。
一旦這種合圍形成,那麽剛剛誕生的中國就會走向絕境,以中國當時的實力與一國展開大戰即便是勝利也是元氣大傷,更何況很自然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如何打破這個僵局是毛澤東的第一個大難題。
第二,雖然TG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要如何解開阻礙著發展共産主義的死結呢?
這是毛澤東更關心的一件大事,可以說,是他這一生對他最大的考驗,因爲是他的思想産生了中國的鬥爭綱領。
而想要解開死結,最大的問題就是,鬥爭綱領一定會和理論共産主義鬥爭起來,這個鬥爭如果無法解開,那麽比美國和蘇聯對新中國的威脅更大。
因爲美國和蘇聯的威脅是有形的,多少飛機,多少大炮,是能夠算出來的,雖然中國較弱,但是毛澤東可以通過“調”的戰略來改變立場並打敗對方。
可問題就是,死結是無形的,他的存在給毛澤東的一生出了一個大難題,那麽這個難題是什麽呢?
從表面上說,是解開死結的問題。
但是,實質上是要別人解開死結,也就是說,毛澤東自己不可能解開這個死結,他需要別人來解開這個死結。
這就是毛澤東的第二個大難題。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8 pm

240.1949-1978(毛澤東的兩個難題②)
那麽爲什麽死結需要別人打開,而毛澤東自己打不開呢?
理由在于,毛澤東自己有兩個敵人,這兩個敵人是他無法打敗的。
那麽這兩個敵人是誰呢?
第一個敵人,就是毛澤東自己,爲什麽毛澤東的敵人是毛澤東自己呢?
因爲想要打開死結,就必須平複死結的雙方矛盾,並且重要的是不能讓一方壓倒另一方,這樣做的結局是讓本來存在的矛盾瞬間激化。
這樣死結就從共産主義的死結瞬間變成了族權思想,雙方一旦形成族權,就勢同水火,必然結局是公族要壓倒旁族。下面細談。
而官權就會因爲這樣必然退化爲族權,族權相互之間的爭鬥,就會讓官權和民權相互組合成新制度的改革失敗。
所以,重點在于讓雙方達成一個新的共同目標,雙方平息矛盾,按照新的方向共同前進,只有這樣才能打開死結。
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爲死結的一方也就是中國式的鬥爭綱領,本身就是毛澤東他自己創造的。
對于毛澤東來說,他想要打開死結,就首先要打敗自己,而如果打敗了自己,那鬥爭綱領是否就被否定了呢?
我認爲並不那麽簡單。
這樣毛澤東就會陷入到一種即自我矛盾,又自我肯定的怪循環中去,也就是說,如果毛澤東自己打開了死結。
那麽鬥爭綱領就是錯的,因爲鬥爭綱領是毛澤東自己創造的,而如果鬥爭綱領是錯的,那毛澤東爲什麽又能用鬥爭綱領去取得勝利呢?而來回的反複最終一定形成族權思想,官權必然退化爲族權。
這種相互的矛盾毛澤東自己是無法解開的,所以他需要別人去解開。
第二個敵人比第一個敵人還要厲害,那就是:
時間。
毛澤東必然要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他的生命是有限的,既然是有限的,那他就不可能永遠自己去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毛澤東需要讓別人來打開死結,因爲不管毛澤東自己是如何做的,都必須面臨當他離開了以後。
別人要怎麽做。
結局是,注定毛澤東自己是無法打開死結的,那麽他唯一可以選擇的辦法,就是找到可以打開死結的人,然後把權利交給這個人。
由這個人去打開死結,然後繼續下去。
所以,毛澤東在建國以後最主要的一個事情,並不是想辦法保護權利,相反,他希望把權利交給別人,讓別人來接班。
來打開共産主義的死結。
避免因爲死結讓中國的官權退化爲族權,這就是毛澤東所面對的大難題。
爲什麽最後的結果是,毛澤東沒有能把權利交給別人呢?
但死結又被打開了呢?
因爲這中間就出現了變化,但是不能著急說這個變化,需要一點點分析,才能看清楚這個變化的根本。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58 pm

241.1949-1978(毛澤東的兩個難題③)
對于死結本身,想要解開並不是那麽容易的。
因爲死結有一個特點,是別的問題沒有的,那就是死結表面上是兩種傾向,事實上,只有一種傾向,那就是如何發展共産主義的問題,兩方有非常大的分歧。
而造成這個分歧的根本,就是在當時的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死結最大的隱藏屬性,這個隱藏屬性被刻意的壓制了。
爲什麽呢?
因爲共産主義比社會主義還要先進,所以,共産主義的思想一出現,死結就必然出現,另外死結厲害的根本就是倆者的目的都是發展共産主義。
不管是理論共産主義,還是鬥爭綱領,他們實際的目的都是發展共産主義,但是理論共産主義要求馬上發展共産主義,而鬥爭綱領是通過發展實現共産主義。
所以,他們就必然爭鬥起來,而爭鬥起來的結果就是他們可以相互轉化,這才是問題最要命的地方。
他們都是共産主義運化出來的思想,但是他們又可以轉換自己的立場,也就是說,實行鬥爭綱領的人是因爲相信了共産主義所以才會去做,而想要實現共産主義必須有行動,有行動自然要有鬥爭綱領。
他們倆的關系是相互矛盾,又相互承認的關系。
所以,死結就厲害在了這裏,想要解開死結,並不是誰壓制誰的關系,因爲他們是同源的,誰都難以壓倒誰,假如否定了鬥爭綱領,那麽理論共産主義就無法達到,假如否定了理論共産主義,那麽鬥爭綱領又失去了意義。
並且,重點在于,一旦選擇了誰壓制誰,他們很難有一個結果出來,因爲他們是同源的,而相互永不停息的爭鬥就自然會讓原本的官權脫離行爲論的控制。
轉化爲族權。
所以,蘇聯的斯大林爲什麽要實行他的高壓統治,因爲他既沒有官權的鑰匙,又無力解開共産主義的死結,那麽他唯一可以選擇的方式就是增強的自己的控制力。
而增強自己的控制力,事實上就使得原本官權的體制逐漸走向族權的,出現了支持斯大林和反對斯大林的兩個族權。
這種現象一旦開始,就無法停下。
所以,蘇聯的最終結局就是走向了終結,爲什麽終結,因爲蘇聯的體制已經無法再承載族權的發展了,那麽俄羅斯就抛棄了蘇聯。
蘇聯就是這麽消亡的。
那麽毛澤東想怎麽辦?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6:00 pm

242.1949-1978(毛澤東的兩個難題④)
毛澤東是一個什麽人?
毛澤東首先是一個戰略家,作爲一個戰略家,他是否看出死結的弊病?
這是評價毛澤東建國後比較重要的一個關鍵,也就是說毛澤東是在建國後發現的死結的存在,還是毛澤東在建國前就發現了死結的問題呢?
我認爲,毛澤東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毛澤東與別人最大的不同是什麽?
那就是毛澤東沒有人雲亦雲,他本來有機會出國的,但爲什麽選擇了留下?那就是因爲毛澤東想要思考的問題是:
中國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所以,從本質上說,毛澤東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當別人去想著學習別人,尤其是學習所謂先進的歐美日“文明”的時候。
毛澤東在認真的思索著,中國到底出了什麽問題,這是毛澤東可以在日後成功的創造出鬥爭綱領的原因,因爲創造出了鬥爭綱領,讓TG找到了成功的方向。
這種前後邏輯是可以說的通的。
那麽,重點來了,毛澤東是在什麽時候看到這個問題的呢?
我認爲,具體到毛澤東什麽時候察覺到了死結的問題,是不好說的,因爲他是一個大戰略家,一般人難以揣測到那麽具體的時間。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
那就是,從第四次反圍剿時候後,死結就開始在中國展開了爭鬥,在一刻,毛澤東就已經清醒的認識到了一個必然的問題。
那就是死結是注定會引發爭鬥的。
從那一刻起,毛澤東的內心深處就在思索著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從外人看來,當時的TG還處在一個絕境之中,但是我認爲,毛澤東已經開始考慮解決這個問題了。
因爲對于一名優秀的戰略家來說,不能出現一個空擋期,必然是在問題沒有發生的時候就開始思索怎麽解決。
在建國前,他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方案。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6:00 pm

243.1949-1978(毛澤東的最初方案①)
毛澤東既然已經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對于毛澤東來說,他就要准備解決這個問題,那麽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毛澤東就要尋找到接班人,讓接班人來解開死結,這就是毛澤東的方案。
他自己是解不開的,那麽找別人來解自然是正確的。
他看中了兩個人,一個人劉少奇,一個人是林彪,這後面慢慢說,還有一個人,那就是不能不提的鄧小平。
但我認爲,毛澤東一開始並不看好鄧小平,這裏就首先說明理由。
毛澤東選擇接班人的人選問題是如何考慮的呢?
這個人必須要做得到一點,那就是他的政策不能是通過打壓一方來穩固一方。也就是既不能是單純的選擇理論共産主義,又不是單純的選擇鬥爭綱領。
需要找到一條可以讓兩方解開矛盾的路。這就是接班人的人選資格。
而鄧小平在當時的毛澤東眼裏卻不具備這個條件,因爲鄧小平自己有倆個非常大的劣勢:
第一個劣勢是鄧小平在當時太年輕了。
並且,另一個劣勢更爲關鍵,總結鄧小平的特點或者說他一生所追求的東西只有四個字,不用說,自然是:
實事求是。
所以,在當時,這在毛澤東的眼裏不但不是優點,相反可能是缺點。
爲什麽呢?
從道理上講或者從情理上講,“實事求是”不管如何說都是一種高尚的品質。
但是,毛澤東的最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死結問題,而如果實事求是,那麽很有可能就會自然的選擇鬥爭綱領這方面。
選擇了這方面即便心中沒有改變實事求是的本質,也會自然的造成爭鬥,因爲打開死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麽爲什麽最後,恰恰是毛澤東並不看好的鄧小平卻成功的打開了死結呢?
因爲情況出現了變化,在情況變化的條件下,原本是劣勢的實事求是,卻成爲了打開死結的最關鍵優勢。
那麽到底打開死結最難的地方在哪裏呢?
只有看清楚了這個問題,才能真正的看清楚一切的發展和最終爲什麽會産生變化。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6:01 pm

244.1949-1978(毛澤東的最初方案②)
他的戰略是大膽的,那麽這種戰略是什麽呢?
毛澤東要用自己的失敗去成就接班人的成功。
在開始的時候,先說清楚他的戰略,然後再一點點分析過程,就可以清楚的看明白問題了。
毛澤東自己明白不明白,中國沒有資源和生産力呢?
我想連一顆釘子都叫洋釘的時代,這麽簡單易懂的問題肯定是任何人都明白的。所以對于毛澤東來說,他已經預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因爲,資源和生産力是不可能憑空出現的,是需要發展得來的,但是死結的問題刻不容緩,能夠給毛澤東的時間並不多,所以他要大膽行事。
那麽毛澤東要幹嘛呢?
我認爲毛澤東要發動大躍進,也就是說大躍進並不是因爲發展而發生的,而是毛澤東早就要做的,那麽爲什麽要發動大躍進?
毛澤東在建國後有兩件大事讓人難以捉摸,一件是大躍進,一件便是文化大革命,這兩次大規模的運動究竟是爲了什麽,如果不能清楚的看明白,就不能看清毛澤東的想法。
那麽毛澤東知道不知道大躍進會失敗?
我認爲毛澤東做了二手准備,即成功和失敗,他都做好了准備。
毛澤東希望用人們對新中國的熱情來提高生産力,利用提高的生産力,快速的讓中國提高生産力和資源,假如大躍進成功了,那麽資源和生産力的提高就自然會平複死結的問題。使得問題容易解決。
那麽說毛澤東就沒有想過失敗麽?
我認爲毛澤東已經想到了失敗,甚至對他來說,失敗並不是一個壞的選擇。因爲提高生産力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所有問題就在于。
我們思考問題,是否被禁锢于成功之中?
是不是只認爲,只有成功是正確的,失敗了就不能帶來任何好處呢?這正是思考上的一種自我禁區,認爲失敗了便沒有任何好處。
這是錯誤的。
毛澤東不明白自己的生産力達不到麽?不明白那些浮誇的産量是假的麽?
毛澤東知道,那麽毛澤東的目的是什麽呢?
毛澤東要用自己的失敗,把死結給壓制住,以犧牲自己的方式讓接班人上去發展生産力,打開一條新路,這麽做,就可以做到一個目的,那就是:
打開死結,下面細談。
但是,出了問題。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6:03 pm

245.1949-1978(毛澤東的最初方案③)
那麽,這麽想,一定會有一個問題産生,就是:
證據是什麽呢?
憑什麽說毛澤東,要以大躍進的失敗,用犧牲自己來成就後來的接班人呢?
確實,如果不能解釋這個問題,不能說明白他的想法,就無法說明這個問題也就不能說明後來所發生的一切,其實證據真的很簡單,也非常站得住腳。
證據就是毛澤東自己就是證據。
毛澤東是一個優秀的,甚至卓越的戰略家,假如把建國作爲一個分界線,那麽我們看毛澤東從秋收起義到三大戰役的勝利,這個總體的過程就不難看出一種現象。
那就是毛澤東經常處于一種逆境之中,不管是三灣改編,還是反圍剿,還是他自己最中意的四渡赤水,以及後來看起來膽大冒險的三大戰役。
毛澤東本人都體現出一個特點,那就是他每一次大的戰略都是環環相扣,並且是通過細致分析所作出的,毛澤東一生多次身處險境。
仍可處事不驚,遇事不亂,這是毛澤東的特點,那麽爲什麽一到建國以後,毛澤東的行爲就好像讓人看不懂了呢?
因爲毛澤東的敵人改變了。
毛澤東的敵人在建國前都是有型的,比如軍閥,比如蔣介石,比如日本人,他們都是有型的,那麽毛澤東采取的任何戰略都很容易被人們看清,被分析的清清楚楚。
但是毛澤東在建國後,他的敵人是無形的,是共産主義的死結,甚至他的敵人就是他自己。
他想要打敗敵人,就必須做出細致周密的戰略。而這種戰略的目的,並不是明確的,這才讓人們難以看清,並且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變化,才造成了最終的結果。
所以,一個在前半生都是細致研究戰略的人,不會說突然在後半生就脫離他自己的模式,請記住一點,那就是當毛澤東的內心中形成了一種自我價值,我把這種自我價值叫做“無”的狀態。
當這種狀態出現了以後,他便很難脫離這種狀態,也就是說,毛澤東是一個戰略家, 那麽他所作出的事情就會是一種帶有戰略性的事情。
就好比一個高級的車工,你讓他加工一個非常精密的部件,對他來說非常容易,但是如果你說讓他做一個很差的部件,那麽對他來說卻很難是一個道理,因爲對他來說,他的技術和他的思維,已經達到了那種高度。所以想做差的反而很難。
所以,重點就在于,毛澤東是看待死結的。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6:04 pm

發現漏了一篇,搞得還有些人忽略了些問題,特地補上
245.1949-1978(毛澤東的最初方案②)
那麽說了這麽多,到底解開死結最難的地方在哪呢?
可以說,如果有了這兩個東西,一切都是好解決的,但是沒有這兩個東西,那麽一切都難以解決,那麽這兩個東西是什麽呢?
一句話,簡單的很:
那就是生産力和資源。
值得說一下的是,這裏說的資源並不是指的原材料,而是可以分配的剩余價值,也就是通過生産力生産出來的剩余價值。
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並不是制度上的問題,因爲王權已經被官權系統化徹底的吃掉了,實際上在制度並也沒有什麽大的問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把官權和民權相互系統化。
這原本是一條通暢順利的道路。
但,死結困住了這條路。
而想要達成這一點最根本的就是需要資源和生産力,只有有了資源和生産力才能進行分配,但問題是,當時的中國有這兩個東西麽?
答案就這麽簡單,那就是沒有。
要知道,原本中國並不是一個缺少資源和生産力的國家。並且,要算賬也不能從民國開始算,因爲中國的這種大規模動蕩並不是從民國開始的。
而是從1840年就開始了,經過了各種戰爭,各種消耗以後,擺在中國眼前的是一個積貧積弱的中國,生産力之低下,可分配資源之稀少,讓人汗顔。
所以毛澤東所面對的局面就是,他既沒有資源和生産力,又要打開死結,這種難度可想而知,當時的中國不要談能達到共産主義的生産力和資源。
甚至就連社會主義的生産力和資源都達不到,說的再狠一點,當時的生産力和資源幾乎就是沒有。
在沒有什麽生産力和資源的情況下,你就可以想象死結會不會發生爭鬥了,理論共産主義自然要按照共産主義的要求去發展,但問題是,沒資源沒生産力怎麽按照共産主義的方式發展?
假如實行鬥爭綱領,因爲生産力不夠和資源不足,就必然産生社會問題,也就是貧與富的現實問題,那麽爲什麽會産生這種問題?
因爲壓根連滿足社會主義的生産力和資源都不夠,所以,問題很明顯。
並不是因爲後來的發展導致了爭鬥,而是在發展前就已經醞釀了一場巨大的圍繞著死結的爭鬥,這場爭鬥不是會不會來,是注定要來。
所以,毛澤東,爲了避免這種情況,他思考了一個大膽的戰略。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2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6:04 pm

247.1949-1978(毛澤東的最初方案⑤)
一個心思缜密的人,是不會輕易就開啓大躍進的,因爲道理很簡單,毛澤東是一個承認現實的人,那麽爲什麽一個承認現實的人會逐漸走向大躍進中的問題中呢?
那就是毛澤東並不是不承認大躍進的失敗,而是要利用大躍進的失敗來犧牲自己,然後去成就別人。
這裏就要談另一個問題了,那就是毛澤東是否對權利有一種執著。
也就是毛澤東是否熱愛權利?毛澤東是怎麽去看待權利?
我認爲毛澤東是一個理智的人,他知道什麽時候應該去擁有權利,什麽時候應該去放棄權利。
如果沒有權利,那麽毛澤東的一切想法就都是空談,因爲沒有實現的可能,但是權利是不是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必須的事物呢?
我認爲,毛澤東並不是這樣看的,毛澤東一生有3個最爲有名習慣:抽煙,看書和吃紅燒肉,前後都不談。
單談看書,一個喜歡看曆史的人,尤其是一個大戰略家,他可以很容易的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在官權的制度下,單純的想要依靠控制力增強自己的權利是沒有可能的,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失敗。
並且,在當時,毛澤東已經有了一個最近的例子,那就是赫魯曉夫的反斯大林運動。
有很多說法,就是認爲反斯大林運動讓毛澤東懼怕了,所以毛澤東從此熱愛權利。
這種說法明顯低估了毛澤東,我認爲毛澤東並不是在赫魯曉夫反斯大林後明白增強控制力最後的結局是失敗,而是在那之前便已經明白了,斯大林的增強控制力會失敗。
這個前後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如果說毛澤東是在反斯大林運動後,開始慌亂的打壓別人增強自己的控制力,那麽毛澤東又怎麽可以表演出四渡赤水和三大戰役這樣經典的大戰略呢?
這種說法太過于低估毛澤東。
所以,對毛澤東來說,他清楚的明白增強控制力的最終結局是什麽,那麽他爲什麽還要去呢?
這似乎陷入到了一種迷局之中。
也就是說,毛澤東的後半生,讓人難以捉摸,其實我認爲很簡單,那就是當你被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你就無法看到樹木,當你被一顆樹木擋住了眼睛,你就無法看清整個森林是一樣的。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12頁(共15頁) 上一頁  1 ... 7 ... 11, 12, 13, 14, 15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