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gunda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10頁(共15頁) 上一頁  1 ... 6 ... 9, 10, 11 ... 15  下一步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8:11 am

187.戰略家的思維①
什麽是戰略家,戰略家爲什麽可以說什麽什麽准,做什麽成?
答,這是有方法的,並且這種方法即便說出來也未必人人可以做到,爲什麽講有人是運籌帷幄?又是只是紙上談兵呢?
因爲,局勢會變化。
以下棋爲例,在下各種棋中都有一種說法叫“能看多少步”,而能看的步數越多,那麽這個人可能就最厲害,那麽要講明白怎麽看多少步。
比如,當你選擇下一步的時候有5種選擇,當你走了1步以後對方也會走1步,所以又會出現5種選擇,舉例來來說,如果有1,2,3,4,5的路徑進行下一步,如果選擇路徑3,那麽當你選擇路徑3的時候,對方是處于一種防守呢,還是反過來進攻呢?
事實上對方也有多種選擇,當你選擇3的時候,對方可能選擇路徑2,那麽局勢就會發生變化,這時候又會出現5種選擇,又出現了1,2,3,4,5種選擇,假如再選擇3,然後對方又會發生變化,那麽又出現了5種選擇。爲了容易理解就不再更多的出現變化。舉例最後選擇1取得了勝利。
所以如果回到原點看這個棋局的話,事實上,所有選擇加在一起可能有125種結果,但是需要你選擇的節點有三處,這就是戰略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通常一名戰略家可以看的步數越多,那麽他的能力就越強,強就在于他把對方的選擇也加入其中,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耗費精力的工作,因爲你選擇了任何一條路徑,就會改變局勢,而你改變了局勢,對方也會改變,雙方棋手在一起博弈,自然有一定的邊界,也就是雙方的兵力,國力,以及現實情況,所以博弈就自然出現一個棋盤,而戰略家的決定就相當于在下棋。
這裏就牽扯到另一個問題,戰略家會不會說錯?
是人就有錯,不可能任何人都把每一步看得完美,因爲你是高級戰略家,對方也是,雙方都在算計著對方,但這並不意味著戰略家們不能變招,作爲一個戰略家,他需要的是決策,畢竟會有問題問你該怎麽做,那麽自然你要說出來該怎麽做。
假如局勢沒有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是不是就標志著失敗了?
答,並不是如此,因爲戰略家們並不是考慮一個可能,假如只有考慮一個可能,那就根本不是戰略家。
所以,他的腦中本來就考慮了多種可能行,並且多種可能性接下來的可能性又會如何,這是要在戰略家腦裏不斷反複進行相互驗證和算計的。
比如,作爲高級的圍棋棋手,他們爲什麽下一步那麽費勁?爲什麽需要那麽長時間的思考?
因爲他在想的並不是下一步該怎麽做,往往有可能是在想,5步以後會如何,10步,甚至20步,這就是戰略家們的思考方式。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8:11 am

188.戰略家的思維②
以圍棋舉例,爲什麽圍棋是一種被廣泛認爲的最複雜遊戲之一?
因爲圍棋的棋子沒有身份,是平等的,如果這麽說不理解的話,那麽用象棋作爲比較就很直接了,象棋的棋子是有身份的,比如車,馬,炮,他們都有著自己的身份價值,價值越高的棋子,他的能力越強,並且他有規則的,約定了他的行動範圍和使用方法。
這種做法就會使得出現各種棋風,比如習慣用車馬炮的,或者組合使用的,但不管如何說,圍棋都比象棋更難,因爲圍棋並沒有身份,一個棋子只能代表控制一個小格子。
雙方最大的不同是變化的可能。
象棋需要依照規則去制定戰術和培養戰略,因爲他有規矩,所以被規矩限制住了,但圍棋就不一樣了,圍棋的戰術和規矩都是在不斷的對弈中産生的。
而圍棋就更像戰爭,戰爭的規則就在于弱小的不一定失敗,強大的不一定勝利,這與圍棋是相同的,當局勢看起來對強大的一方有利時候,一個臭手,可能直接導致弱小的一方翻盤勝利。
所以回到問題的開始,爲什麽有人是紙上談兵,有人是運籌帷幄。
因爲道理很簡單,紙上談兵的人大多都是讀過很多書的,如果連書都沒有讀過,那就不用談了,紙上談兵的人會記住變化,然後按照棋譜進行。
但是,戰爭與下棋的重點都在于變化,因爲當你決定下這一步的時候,別人可能選擇超出了你的棋譜,或者他更厲害。
那就是他知道你在看哪種棋譜。
比如雙方進行博弈,當你按照棋譜走的時候,對方也不是傻瓜,甚至對方會調查你的風格,你的出身,你喜歡什麽,你的行事風格,當對方對你有一個了解的時候,對方會陪著你按照你喜歡的棋譜走。
這時候,看起來局勢正在向著對方不利的方向變化,可問題在于,看起來是對方被動,其實是自己被動,因爲對方可以掌握棋譜,在最關鍵的時刻變招,這一變,就有可能與棋譜相互違背,這樣自己可能就會慌亂了。
而一旦脫離了棋譜,需要自己判斷的時候,就會産生迷茫,而且這類人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希望在腦中尋找答案,翻遍各種棋譜,來找答案,但問題是,即便找到了答案,那個棋譜和先前使用的棋譜,雙方在根本的這一局上是不是相同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
也就是說,根本不是相同的,但沒了辦法只能強行使用,這樣就等于走向了失敗。
想要做一名真正的高級棋手,或者高級戰略家,就必須在腦中形成一套自我的邏輯價值和判斷標准,然後按照這個標准來看待事物,這樣才能成爲真正的戰略家。
這套標准或者邏輯,越是缜密,涉及的方面越是多,那麽越是高級。而這種邏輯教是教不會的,只有自己悟道,想明白了,才是自己的。
也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19 pm

189.戰略家的思維③
所以,毛澤東爲什麽敢做出這樣的判斷呢?
因爲在他的腦子裏已經進行了各種可能性的判斷。以這種想法來看四渡赤水,那麽就會看得更加透徹一些。
毛澤東以四渡赤水爲自己最完美的一個作品:
但四渡赤水的第一戰進行的並不順利,並且當時毛澤東剛剛擁有軍事指揮權,這對毛澤東來說是極爲不利的,各種質疑四起,那麽毛澤東有沒有想到過自己會失敗呢?
想到了,正是因爲想到了,他才知道後面要怎麽做,這並不是爲毛澤東鼓吹,或者是做事後諸葛亮,簡單的說,土城之戰有三種結果,打贏了,打僵持了,打敗了,毛澤東在進行土城之戰前就已經對這三種結果有了判斷,然後出現了三種結果以後會如何,他已經做了詳細的思考,所以他才會決定打土城。
如果說毛澤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那麽在如此危機的局勢面前,很有可能就無法演出四渡赤水的這場大戲。最終被圍剿成功,兵敗垂成。
四渡赤水,之所以可以成功,關鍵並不在于紅軍的戰鬥力是多麽的強悍,而是在于毛澤東巧妙的利用蔣介石和西南軍閥之間的關系,利用他們之間的不和,擴大他們的不和,取得的勝利。
在土城之戰失敗後,到底是繼續強渡與川軍打起來,還是二打遵義回師黔北,或者就在此發展,就成了毛澤東的選擇,毛澤東看到了軍閥和蔣介石的矛盾,利用了這個矛盾打贏了戰爭,事實上,如果蔣介石和軍閥發狠力就要圍剿死紅軍,那麽紅軍一定無法成功。
而當時的西南並不聽令于蔣介石,甚至本身就與蔣介石有矛盾,蔣介石希望利用紅軍來作爲先導,成爲他收複西南的一塊跳板,所以他們之間的不合不是縮小了,相反是擴大了。
那麽這給毛澤東提供了新的條件,他就可以去實行第三次和第四次渡赤水,而在四川和西南軍閥的眼中,他們就不把紅軍看做威脅,因爲此時的紅軍已經非常弱小,對于他們來說,紅軍已經不是大敵,相反蔣介石才是借著紅軍來打壓他們的,他們的矛盾擴大了,這才能讓紅軍順利的渡河,因爲軍閥一開始是想要阻擋紅軍。不想紅軍進來就需要堵住才會抵抗的如此用真力,這就是土城之戰紅軍爲什麽會失敗的理由。
但是當他們看到蔣介石的舉動以後,希望紅軍趕緊走人,所以只追不下狠力,紅軍才能完成戰略,而西南軍閥保存了自己的勢力是爲了在蔣介石到來後自己有更多的籌碼,假如自己和紅軍拼了個夠,那麽自己勢力減小了,很容易就被蔣介石吞掉。
所以,在戰爭開始前,毛澤東的腦裏已經形成了上百種可能,局勢按照什麽發展,他就選擇哪種可能,不斷的修正,不斷的爲自己創造可能。因爲他想的夠多,想得範圍夠廣,任何情況出現的時候,他就都早做好了准備,即便局勢並沒有像他判斷的那樣發展,也早就留好了預備的方案。
然後按照預備方案去執行,結果就是,各種變化和複雜的形勢,他都已經考慮到。把局勢慢慢從不可能變成了,最後成功了。
這正是毛澤東可以成爲大戰略家的根本。
但毛澤東也有一個最大的敵人,以至于,他最後一次,用的是豪賭,而不是策略。
這個敵人是什麽,是誰,相信看到關于共産主義和蘇聯的論述,大家會心知肚明。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19 pm

190.美國興衰(迷茫時期⑥)
一提起空城計,我想最容易讓人提起就是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在書裏他被寫成足智多謀的戰略家,用疑兵之計空城計,就讓司馬懿乖乖的不敢上前了,其實空城計的真相並不是如此,提一個簡單的問題,作爲大軍的統帥,他不知道派人去看看麽?假如派些斥候去不就成了麽?
實際上司馬懿之所以退兵,他心中真正的寫照並不是怕疑兵,而是要放諸葛亮一條生路,那麽爲什麽司馬懿要放諸葛亮一條生路?
這正是看懂這個問題的關鍵,也許你會說,是不是寫錯題目呢?或者爲什麽要寫三國演義?因爲不管是越南戰爭的時候,還是當年諸葛亮都是相互存在共同的一個環境。
那就是,自己雖然弱,但對手卻不能消滅自己,相反要放自己一條生路。這才是空城計可以成功的關鍵。
當時的諸葛亮已經走向了絕境,如果退兵司馬懿會追,如果打司馬懿會贏,而爲什麽諸葛亮擺出了空城計,司馬懿反倒自己撤退了呢?
因爲諸葛亮要用自己的命去換司馬懿的命,空城計是在司馬懿被重用以後發生的事情,司馬懿之所以得不到重用就是因爲曹家看透了司馬懿的本身,所以一直限制他,但隨著曹家的不斷失敗沒人好用,只能用司馬懿,而司馬懿如果在當時揭開了諸葛亮的底牌,那麽結局肯定是司馬懿會贏。
但問題是,一旦蜀國失去了諸葛亮那也沒什麽好怕的了,這樣曹家也自然會收拾司馬懿,因爲在當時的環境司馬家是曹家的隱患,當外面的隱患消除後,自然他也難以保存自己。所以諸葛亮正是看穿了司馬家和曹家之間的矛盾,所以他既不選擇退,也不選擇戰,而是現則找死,這才擺成了空城計。
反過頭來看中國,當時中國被蘇聯和美國圍住了,是選擇和美國打,還是選擇和蘇聯打?其實不管和誰打,我想最後的結果是兩者都要壓上來打中國。
所以,如果中國退了,美蘇要壓上來,如果中國迎上去了,和美國打,那麽結果還可能是要和蘇聯打,在這個時候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關鍵場合。
擺一出空城計其實是最好的。
想要擺成空城計就需要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讓對象表面上即使贏了,其實也會輸,這樣對方才不會上前,當時的局面是美國在攻擊越南,主動權在美國手裏,但暗地裏蘇聯人可以後發制人,也就是美國作爲首發,如果他選擇進攻中國,那中國就要和美國大打出手,而中美一旦打起了傾國大戰。
那麽美國就由主動轉向了被動,因爲並不是只有中國在和美國打,更重要的是隱藏在背後的蘇聯,就有各種想法可以去實施。
而不知道蘇聯到底能做什麽的美國,是沒有底的,那麽與其是陷入中國的戰爭泥潭,還不如靜觀其變的好,因爲戰爭就像賭注,不一定強大就能賭贏,何況你明知道背後有人要暗算你,那你還不如不下注,如果不下注,退回去,表面上失去了面子,卻免于被害。
這才是美國過17度線的根本理由。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0 pm

191.美國興衰(迷茫時期⑦)
所以,擺出空城計對當時的中國是一種好選擇,因爲複雜的中美蘇三國關系決定了,一方如果與另一方開打,那麽第三方必然參與,只是參與的形式就不一定了。
這種決定讓美國改變策略,雖然表面上還是所謂的南打北炸,其實只是想要保住南方,可問題是,在軍事上和戰略上的止步不前,就自然會讓自己的行動看起來憋手蹩腳。
美國並不是缺少進攻的能力,卻缺少進攻的決心,這使得戰爭走了樣,變成了一場鏖戰,這也是越南戰爭逐漸讓美國人越來越不滿的一個關鍵。
到越南去是幹嘛去了。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戰又不能戰,退又不能退,卡在那裏天天和神出鬼沒的遊擊隊在叢林裏捉迷藏,今天放個冷槍,後天來個陷阱,雖然美軍的直升機像蝗蟲一樣到處飛,但遊擊隊的地道陷阱也是片地都是。
雙方之所以能進行一場鏖戰,最關鍵的理由就是,美國不願攻過去,可北越願意攻過來,這種拉鋸戰最影響士氣。
對于北越來說,這不僅是一場解放戰爭,更是一場反帝反侵略戰爭,所以付出的代價越多滋生的仇恨和憤怒就越多。
那麽自然更願意投身戰爭,而美國就相反了,不能順利的開戰,只能天天在迷茫中度日,士氣受到極大打擊。
不僅産生了厭戰情緒,更是什麽事情都敢做了,各種醜聞就開始頻發,對于人來說,並不怕有形的敵人,如果正面對正面,那麽我想美軍沒有什麽可恐懼的。
而無形的敵人反而叫人精神崩潰,各種陷阱就是非常容易讓人精神失控的東西。
所以當情緒走向極端,行爲就容易極端,而極端的行爲更會增生更大的仇恨,這樣的反複,極大破壞了美軍的軍紀和士氣,再加上當時的一種先進技術開始進入戰場,那就是電視轉播技術。
戰爭是殘酷的,是痛苦的,但怎麽殘酷和怎麽痛苦就難以形容,而電視轉播可以很直觀的表現出來,戰爭以直播的方式送回了美國人的電視機中,給予當時的人很大精神上的衝擊。本來就在越南找不到方向。
現在更好了,各種真實殘酷的鏡頭送了回去,反戰情緒就開始集中爆發,這使得美國的行動更爲艱難,但,話要分開來說。
美國的反戰浪潮,一方面給美軍的抉擇者們重創,一方面卻給了他們體面地離開的好機會,因爲越南正在越來越成爲一塊雞肋,吃下去吧沒滋味,還可能讓骨頭卡到嗓子,如果不吃,扔下去那麽多籌碼了,一點成果沒有是說不過去的。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轉機,而想要取得轉機,那就是要找中國。
至此可以說,美國轉變了態度,從遏制中國轉向聯合中國,這從表面上看是美國的成功,但其實是的重大失敗。
因爲,從此,美國能夠聯合蘇聯把中國扼殺的機會喪失了。可以困死中國的機會沒了,這就等于是放虎歸山,再想抓沒有機會了。
曆史走向了尼克松和基辛格想要訪華的時代。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0 pm

192.美國興衰(迷茫時期⑧)
美國爲什麽要選擇和中國走近?
因爲中國夠實力,那麽前面方才說中國弱,爲什麽後面有說中國有實力呢?因爲這個弱是有前提的,被兩個超級大國夾著打,不管是誰,都容易力不從心,但是如果聯合一方與另一方打,那麽就可以轉變了。
還是要回到問題上,美國爲什麽要和中國走進,因爲在美國看來,如果中國發生了轉向,那麽從地緣角度上說,美國對蘇聯的優勢就會馬上提升,這是顯而易見。
另外當時的東亞和東南亞局勢基本上正處于美國難以破局的局面,越南越來越成雞肋,如果越南轉向共産主義,那麽東南亞也會跟著出現不穩定,而共産國際的勢力如果繼續膨脹,那麽對美國絕對是一個壞消息。
但中國如果發生轉變,那對美國來說絕對是好消息,並且美國也希望從越南有一個體面的走人,避免自己陷入中國的戰爭泥潭,被蘇聯算計。
尼克松和基辛格開始積極的運作這件事情。
那麽反過來說中國,中國爲什麽要和美國走近,這是近代比較關鍵的一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看起來複雜,實際上相當的簡單。
那就是中國如果能和美國緩和關系,那麽中國被蘇聯和美國同時夾擊的危機從此就解除了,因爲不管是台灣問題,還是東南亞問題始終都是中國的心病。
蘇聯所組建的共産國際時刻都要威脅著中國,因爲中國有實力有話語權,而蘇聯沒有官權的鑰匙,所以要時刻保證自己的“大哥”地位,就必然需要打壓中國,讓中國聽話,而中國和蘇聯這種難以調和的矛盾讓中國受到威脅,中國不僅要受到蘇聯的威脅,還時刻要受到美國的威脅。
蘇聯和美國的這種聯合夾擊一旦形成一次有效的打擊,那麽中國都難以喘過氣來,所以中國同樣需要尋找出路,如果不找到出路,那麽將來會直接安全到生存問題。
所以,在當時,中國也好,美國也好都需要轉機。
這個契機是雙方可以走向緩和的關鍵。
基辛格在巴基斯坦耍了一個小花招,就偷著從巴基斯坦去了中國,但雙方需要一個所謂的“契機”來完成所謂的解凍。不能突然說轉變。
這時候,一位美國乒乓運動員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也就是後來的乒乓外交,接著這個話題,尼克松開始訪華,小球推動了地球。
不過這也只是一種美好的想法罷了,沒有中國人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了自己的實力,那麽美國肯定是不可能選擇和中國走近的。
那麽中國和美國恢複邦交誰賺了便宜呢?
答案是中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0 pm

193.美國興衰(迷茫時期⑨)
尼克松一訪華局勢立馬就變化了,其實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那就是在尼克松下了飛機以後他不可能不注意到一句標語。
打倒美帝國主義。
而中國方面給的理由是忘記換了,但我並不認爲這是忘了,而是故意的,去機場接飛機的是周恩來,周恩來是什麽人?
一生以謹慎,細致,認真爲要求自己的標准,他怎麽會看不見那麽大的標語呢?另外說美國人看不懂標語,也是假話,尼克松看不懂,他的翻譯還看不懂麽?
說白了,就是要給他看的,意思很簡單,如果握手了,那就可以換標語,如果不握手,照樣不會改變自己的立場。想讓我轉變,拿好處來。
毛澤東和尼克松會晤以後,到底是誰賺了便宜呢?
我認爲,當然是中國,因爲道理很簡單,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有幾件大事是需要美國的作用的。
第一個就是結束美國和蘇聯聯合夾擊中國的狀態,這是所有事中間的最大大事,如果這件事情成功了,那麽中國的生存問題就從此有了保障,如果這件事談不攏,時時刻刻中國都受到兩面的夾擊。
第二個問題就是讓美國支持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態度,這是關系到中國重返聯合國和讓美國放棄支持台獨的關鍵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可以成功,那麽台灣獨立的時機便失去了,其實老實說,從中國擁有了核彈和導彈技術後,台灣就不太可能獨立了。
實際上還有第三個隱藏的問題,那就是爲以後改革開放掃平了障礙,這以後留到中國問題裏說。
這三件事,每件事都是中國的大事,尤其是第一件事,這件事成了,那麽後面的一切問題都好談了,如果這個事情談不成,那麽就時時刻刻處于危險之中。
那麽對于美國來說,就沒有好處麽?
對于美國的好處說到根本只有1件。
美國從中國的態度轉變中取得了對蘇聯的優勢,使得自己不僅可以從越南抽身出來,更是從此讓歐亞大陸落入蘇聯之手的可能性消失了。這對美國來說是好事。
爲了這件事,美國可以說是失敗的,因爲中國是一個在制度上先進的國家,中國在當時的落後,一個是時代造成的,一個是共産主義的死結造成的,他缺少的是資本和和平環境以及能夠打開死結。
而這三項一旦達成,那麽美國未來必然是按下了葫蘆起了瓢,因爲蘇聯對于美國的是硬威脅,中國對美國的威脅是軟威脅。
也就是說,中國的文化力量要比美國的先進很多,而美國爲自己建造的美國式堡壘,他的最大敵人恰恰就是中國。以後細談。
中國終于從被捆綁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怎麽能算的上是失敗呢?而美國打開了自己最大敵人的封印,又怎麽算是成功呢?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1 pm

194.美國興衰(迷茫時期⑩)
就在尼克松訪華成功讓他覺得快樂的同時,美國國內的問題越來越複雜,反戰運動,性解放運動,工人運動,黑人運動,各種運動交織的美國,正在越來越走向一種迷茫之中。
那個時代的美國似乎被欲望所控制了,各種欲望都集中的爆發,好像社會道德一瞬間就瓦解了,各種新的所謂思想正在全面的生長出來。
那麽這是爲什麽?
因爲,這是美國鬥爭與融合的一次較爲大規模的內部衝突,原有的格局正在瓦解,新的格局正在建立,這就是當時美國社會充斥各種混亂的根本原因。
而戰敗和性只是一個載體,利用這個載體所産生的衝突,才是真正的動力。
這種相互之間的衝突是複雜的,他是舊的文化格局崩潰的開始,所以當崩潰的時候,人們就有了各種選擇,而各種選擇的多樣性,造成了當時的迷局和當時的迷茫。並不能簡單的把人性定義爲容易墮落,或者容易如何,只是社會舊道德在瓦解的時候,各種新道德在爭相爭奪控制權的一種表現罷了。
不管是性解放,還是到處聽搖滾,還是毒品,或者各種奇形怪類的想法,都只是爲了尋找自己的立足點罷了。
在這裏需要講的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學生運動和青年人運動爲何會興起。
不管是各種問題,在當時,最主要的生力軍就是學生們和青年人,不能簡單的把責任歸結于他們不懂事,或者見識少,其實答案是相反的,那就是越是後來人,他所擁有的知識和他擁有的思想越是超越了前人。
這是自然的,從第一只猴子撿起石頭,到成年人教給後來人如何使用工具,前人總是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獲得知識,而後人只需要學習已經成功的經驗,他們就可以獲得原來人需要長久摸索才能得到的知識。
所以,不能簡單的認爲他們是孩子和青年人。他們並不是無知的,相反很有可能是非常具有知識的。他們缺少的是如何有效的利用手中知識的經驗,對于知識的控制和把握能力才是成年人和青年人之間的差距。後面細談。
事實上,造成學生運動在世界各國都發生的根本在于:
工業和教育。
那爲什麽工業和教育會讓他們變得如此的激進和不穩定呢?
這就必須要談一個問題,那就是工業和教育的作用,正是工業和教育使得學生開始出現浮躁和迷茫的情況,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而不是一個偶然的結果。
看遍世界,這種情況在各國都産生了,所以,這才是看到美國迷茫時代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因爲美國的學生運動最爲發達和混亂,在這裏找到答案,看起來難實際上,相反是容易的。
那麽教育和工業是如何讓年輕人變得越來越浮躁的呢?
答案很簡單,他們的機會增多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2 pm

195.美國興衰(迷茫時期(11))
看待美國的文化,似乎任何詞語都沒有一個詞語被使用的頻率高,那就是:
自由。
自由似乎是美國的一種獨有文化一般,那麽爲什麽會這樣?這是值得分析的,該怎麽看待這個概念是了解美國非常關鍵的一點。
就在年輕人在各種廣場和地方聲嘶力竭大喊著:“要性,不要戰爭的”反越戰浪潮如火如荼的時候,事實上,另一些人正在非常期待這一刻的到來。
當然你覺得這一些人就是那些男人和女人,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正在熱烈期盼這一時刻到來的是資本族權們。
美國在當時並不是沒有危機,相反,美國正在走入一種困境中,在外面輸掉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越來越成爲雞肋,英法日正在不斷的挖美國的牆角,蘇聯又在叫喊著,所以,美國當時實際上是困難重重,在這個時刻,美國的國力正在快速的消耗。
看起來美國的國力消耗原本對于美國族權來說是一個壞事,但實際上族權正在等待著這一刻,或者非常歡迎著這一刻。
因爲,美國已經過了完美平衡點,正在美國發生的事實就是,資本族權正在想要擴大自己的勢力,這正是當時的關鍵。
而大規模的各種運動,不但沒有減緩這個現象的發生,相反還加速了這個現象的發生,所以對于資本族權來說。
各種運動鬧的越凶,這種現象就越容易加速,因爲道理很簡單,所有行動都是以透支美國國力爲根本的,而各種運動不但不能增加國力,相反透支國力,國力越弱,控制力就會出現重新分配的現象,這個現象就是資本族權非常喜愛的現象。
所以,資本族權不但不反對美國人們要自由,相反更熱烈的希望他們要自由。
這是自由可以成爲美國文化和各種流行文化的關鍵,對于資本族權來說,越是自由就越是容易滋生出大量的不同需求。
不同需求越多,就越難以凝集起來,最好是每個人追求每個人的自由,這樣資本族權就可以輕易的利用自己資本的力量獲得他們想要的。
美國的國家正在陷入困難,而族權們不但沒有試圖去扭轉局面,相反他們要擴大局面,讓混亂持續的越長越好。
這種現象在美國快速的發生著,爲什麽會發生這種現象?
這就是族權國家必然發生的現象。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3 pm

196.美國興衰(迷茫時期(12))
人們總是願意把問題簡單的歸于人性的貪婪,但事實上,情況並非如此,理由很簡單,這是族權造成的。
族權的主要構成核心就是控制力,而增強控制力的必然結果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在內部分化,一條路是向外擴張,所以族權最大的特性就是排他性和外侵性。
所以,當對外擴張的腳步變慢的時候,他就必須向內發展。
我進行一段分析就可以理解這個現象了。
對于資本族權來說,爲什麽不能去投資?爲什麽不能把資本花出去?爲什麽不能把手中的錢增強美國的國力呢?
爲什麽呢?
其實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他們不能確保自己是安全的。
安全。
正是一切的根本答案,既不是善,也不是惡,而是他們不能確保自己的安全,也許你會質疑這個問題,那就是他們擁有了那麽多資源,怎麽還覺得不安全?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道理非常簡單,因爲他們的地位來自于控制力,也就是他們可以成爲大的勢力和族權,根本就是他們可以控制更多的資本和資源。
而世間自然有競爭者,對于族權思想來說,零和遊戲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現象,對于各個族權來說,他們需要確保的是自己擁有足夠的多的控制力,但是控制力並不是穩定的,所以確保自己永遠安全的最佳方法是什麽呢?
那就是不停的增加控制力。
這才是他們會一直不但不斷的增加控制力的原因,因爲當你覺得安全的時候,別人增加了自己的能力,這時候,你就覺得自己不安全了,于是又增加控制力,你增加了,別人覺得不安全了,于是別人開始增加,這種循環反複永遠沒有停止,因爲資源總是有限的,所以不斷的增強自己才能確保自己比別人強。
所以,當外部無法獲得了以後,就開始向內部伸出手,事情其實非常簡單,如果他們都對社會進行投資,那麽他們就都是安全的。
但爲什麽就沒人願意呢?
因爲,當任何族權爲了別人付出的時候,不付出的人,就無形中得到了好處,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能力。
那麽他不但不會感激對方,相反會用自己的控制力增加自己的影響,所以,結局就是,誰都不願意付出。
而誰都不願意付出的結局就是資本快速的向族權凝結。
這就是族權的根本問題,並且根本沒有任何解決的手段。
唯一的解決手段,就是官權,因爲官權的構成核心不是控制力,這個改變才是先進的標志,以後細談。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3 pm

197.美國興衰(新資本主義時代①)
隨著美國在中東的成功,讓美國開始了一個新時代,那就是新資本主義時代,也就是虛擬經濟到全球化這兩次改變。
那麽資本主義爲什麽轉變爲新時代的外因我已經解釋過了,他的內因是什麽呢?爲什麽資本主義要在美國內部尋求新的時代呢?
因爲新的資本主義大大的加強了族權的力量,這是美國內部不斷對資本主義有新追求的根本原因,新的資本主義逐漸使得美國出現了一些變化。
族權是不是一成不變的?
答案是他和官權一樣,都在發展,既然是在發展,那麽爲什麽又說是落後的?因爲他不管怎麽變,核心都沒有變,但是還是需要看到的不斷的變化。
族權思想最大的改變,那就是他變得越來越容易改變自己的組成,因爲從過去的封地權轉變到了資本主義,又從資本主義的早期轉變到了資本主義的第4,5次轉變。
他們最大的不同就是,族權越來越容易組成,也越來越容易排他了,資本主義的最大變化就是把最容易兌換的資本所能産生的作用最大化。
所以,美國的資本主義自然樂見這個現象發生。
那麽這種改變對美國來說有什麽改變呢?
美國正在走向一個注定要去的方向,那就是國家的載體從表面上看因爲由于中東的成功,使得他成功的改變了支撐載體的核心,也就是石油美元替代了國力美元。
但實際上,石油美元只是表面上替代了國力,國力雖然看起來並不再起到作用了,事實上,國力永遠是美國的根基,不管他如何的變化,這個根本並沒有改變。
因爲資本是水,表面上看起來水可以肆意流動,但是美國的資本族權不斷把握著水的流動,所以,事實上,水還是有主的。並不能因爲他們可以到處去投資就認爲資本消失了國界,這是歐美體系所制造的假象罷了。
新的資本主義的建立讓資本族權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這對他們來說是有利的,但是他使得族權周期論更加的加速,也就是國家的內部分化更加嚴重,因爲從這時候開始,他們內部對于控制力的追求達到了一個快速加速的地步。
完美平衡點即是表明達到國力最強盛的時候的信號,又是族權對內部看起分化的標志,因爲在這之前,生産力和生産資料並不能充分的被利用起來,所以他們還能保持相對的和平,這種和平只是因爲所有領域並未被占據完成而已。
但是當新資本主義和完美平衡點出現以後,美國開始了一個時代,我認爲他應該是:
去工業化。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3 pm

198.美國興衰(新資本主義時代②)
那麽去工業化又是什麽呢?
去工業化並不是被動性的完成的,相反是主動性的完成,也就是去工業化實際上是美國資本族權的一種策略。
那麽該怎麽去理解這種戰略呢?
通常的書中都喜歡這樣去分析一個國家,那就是一個國家完成了工業化成了工業國,所以他強大了,而沒有完成工業化的就是農業國,所以工業國強于農業國。
這種說法,並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上。
也就是說,工業會給國家帶來什麽是重要的。
爲什麽所謂的工業化國家都強大了,而沒有工業化的國家都弱小呢?這只是在特定時間制造出的一個假象罷了,看起來很有利,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的。
工業化是什麽呢?
爲什麽西方可以進入工業時代?爲什麽之前就沒有工業化,並不是工業的發達造成了這個現象,而是構成社會的根本制度改變了。
在工業化之前的西方世界主要是封地族權的時代,而工業化以後是資本族權的時代,所以兩者的根本差距在于前者以土地作爲自己的控制力,後者以資本作爲的控制力,兩者之所以可以發生改變,是因爲他們在對待産業的態度上出現了改變。
爲什麽要寫學生運動?
因爲,知識一旦擴散就必定衝擊階級結構,當原來沒有知識的人擁有了知識,他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麽?
那就是他的生産力提高了,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也是工業化合教育所帶來的結果,那麽爲什麽要說這個呢?
也就是說,工業會改變社會的原有結構,這是封建制度不能接受的一點,也就是說,封建制度的根本依靠是封地權,所以,封地權才是控制力的核心,如果實行工業化和教育,那麽結局就是原本沒有知識的窮人很快就會提高生産力,而一旦生産力大幅度提高,造成的結果就是國力強大。
而國力強大看起來對封地權有好處,但事實上當國力增強的時候,原本的階級之間的地位就會開始松動,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社會制度崩潰,並産生鬥爭和動蕩。
所以,封建制度下的制度是不能接受工業化的,只有讓人民處于一種小作坊和農業國的水平,才能維持封建制度,那麽爲什麽在資本主義革命以後工業化逐漸完成了呢?
理由很簡單,因爲資本主義制度的核心已經變成了資本,所以原本害怕工業化的歐洲反而可以加速工業化,因爲資本創造的越多,擁有更多資本的族權控制力就會越強。
這才是西方世界工業化的核心,而不能簡單把一個國家的工業占比當作工業化與否。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7 pm

199.美國興衰(新資本主義時代③)
所以,在這裏再看一遍美國的曆史,你就發現了這個變化。
一開始美國只是13區,並不具備這個現象的發起,當獨立戰爭勝利後,美國開始工業化,隨著美國的走強工業化開始越來越強,當黃金年代到來的時候。
爲什麽後來的學生運動,黑人運動,工人運動,婦女運動等各種運動都來了呢?
因爲工業化和教育使得他們的知識能力上升了,並且生産力上升了,原有的結構就出現了松動,這樣舊的社會道德和社會制度都已經無法支撐了,所以進入了迷茫時期,這種迷茫並不是簡單的因爲人性的墮落導致的。
而是社會的資源大量出現造成的。
那麽爲什麽要去工業化?
因爲工業是阻礙族權繼續發展的根本,工業和教育可以讓窮人經過幾代的努力,走向命運的改變,從窮人走向中産階級。
而這種現象發生的越多,對于族權本身就是一種限制。
也就是說,工業立國是走向社會主義的一種必然,這也是歐美出現社會主義假象的一個理由,那麽爲什麽歐美並沒有真的走向社會主義呢?
因爲他們的社會制度是族權思想。
所以當社會擁有大量資源的時候,就會出現社會主義到來的假象,這也是空想社會主義可以在歐洲出現的根本。而當時正是大航海時代和殖民時代,大量的資本充斥著歐洲,使得他們出現這種假象,並且在很多年後誕生了馬克思的共産主義。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前提是不牢靠的,那就是,社會的大量資源是怎麽得到的。
這正是歐洲空想社會主義和歐美社會主義假象最後注定破滅的關鍵。
歐洲的資本和大量的資源是靠掠奪而來的,並不是考生産而來的,這種掠奪既有對外的,也有對內的,比如黑奴,他們通過大量的壓制和掠奪性方式,使得歐洲的資源達到了一個空前繁榮的地步。當掠奪可以順暢的時候自然是風生水起,當掠奪不行的時候,內部就會瓦解。這是族權的自然結果。
爲什麽馬克思的共産主義會産生之後的死結?
道理太簡單了,因爲在當時沒有一個國家是社會主義,所以馬克思在社會主義並沒有真的出現的時候,構建了更先進的共産主義,這就讓社會主義這一個本應該通過漫長的發展才能達到的制度迅速被壓縮,並且弱化了社會主義存在的意義。
這就必然在後來,讓使用這種思想的人遇到困境,也就是理論共産主義和鬥爭綱領出現的必然,因爲當鬥爭綱領出現的時候,他要面對的並不是社會主義,而是舊時代,當用共産主義打破了舊時代的制度後,所建立起來的新國家,必然産生死結。因爲這個國家剛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並沒有完全的成熟,就要要求這個國家達到共産主義,這就是一切問題的誘發核心。
能不能解開死結,標志著,這個國家會前進,還是失敗。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7 pm

200.美國興衰(新資本主義時代④)
蘇聯爲什麽會解體?
蘇聯的解體並不是美國人打擊的結果,而是因爲族權無法再發展了,蘇聯的結構已經不但無法爲族權發展提供好處,相反正在限制著發展,所以俄羅斯抛棄了蘇聯,這才是蘇聯瓦解的核心理由。而非美國作用。
那麽爲什麽要再提蘇聯的問題呢?
因爲美國的族權同樣無法接受工業化的結果了,美國的黃金時代,使得美國同樣出現了社會主義的假象。
一個男人去上班即能養活自己的妻子,又能養活孩子,便宜的教育,便宜的醫療。這種共同作用使得工業和教育正在不斷的提高人們的生産力。
但問題是,族權想要繼續發展,就必須尋找到適合他自己的道路,也就是說工業化和教育,妨礙了美國資本族權發展的道路。
所以,他們要去掉工業。擡高教育和社會保障的門檻。
這麽做的目的就是一個,那就是在表面上使得國家進入到了一種新的狀態,就是更多的走向服務業,但實質上,他們壓低了工業就給自己發展提供了空間。
美國正在走向衰落。
因爲當教育和工業被削弱了,那麽他們就又會回到類似封建時代的模式,知識又一次被壟斷了起來,生産力下降的人們無法改變,他們走向了一種新選擇。
舉債。
而舉債的出現使得資本主義快速發展,資本快速進入資本族權的手中,美國從工業化走向了去工業化,當這種流程不斷加快的時候,他在中東的成功也在繼續。
當世界都使用美元的時候,很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美國人的生産力是不足以支撐這種戰略的,但是當舉債思想出現後,他們使用了的並不是今天的生産力,而是透支了以後的生産力來滿足當下的局面。
這種模式被逐漸建立起來後,確實美國的消費暴增,一度他們的經濟達到了非常繁榮的狀態,這其實沒有什麽可神奇的。
美國這個國家正在透支了的是自己的生命,當生命被壓縮的時候,那麽必然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産生非常強大的活力。
但是活力一旦消耗完畢,就必然導致加速衰落,這是無法改變的。
美國需要維持這樣的局面就必須沒有任何對手可以挑戰他,但是對手總會找上門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8 pm

201.美國興衰(新資本主義時代⑤)
美國的這種方式組成了美國的堡壘,他的最大優勢在于,他控制了最低端和最高端,也就是控制了資源和控制了貨幣定價權。
但堡壘法就是堡壘法,他仍然有自己的問題。
他的問題之一是,雖然中間交給了自己的盟友歐洲,但是這個盟友是爲何與他結盟的呢?爲什麽形成了歐美體系的呢?
因爲歐洲在挖美國的牆角,當這種牆角可以挖的時候他們自然是盟友,當不能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敗盟,甚至相互敵視。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歐美體系之所以存在,那就是每次美國和歐洲選擇的培養對象當他的經濟快速的發展時候,最大威脅並不是對著美國的。
相反是對著歐洲的。
所以美國人想要剪羊毛,而歐洲人爲什麽跟隨美國呢?
因爲椅子位置是固定的,如果不跟著美國人,那麽最後自己就會踢開,這是歐洲不會接受的,所以他們之間的盟友關系就這樣達成了。
但很顯然,這個堡壘是存在問題的。
他的最大問題就是不能有對手出現,可問題是美國的堡壘法是族權思想,從別人手裏掠奪來的資本怎麽會不造成反抗呢?
事實上他的對手會源源不斷的出現,並且,問題還有更大的隱患,那就是美國的內部也在發生著問題。
在對外部進行壓榨的同時,對內也在進行著壓榨,這種雙重壓榨就會出現一個結果,外面的反抗不斷,內部的士氣一再低落。
所造成的結果是什麽呢?
發動戰爭去打壓不聽話的國家將會越來越難,發動戰爭很容易,但是想要打贏戰爭卻很難,並且發動戰爭的效率越來越低。
表面看起來這是錯誤的,因爲美國的戰鬥力看起來是在不斷不斷的上漲的,但問題是,每次戰爭所花費的軍費會越來越高。
這才是問題的實質,因爲參與戰爭的人並不再是狂戰士,反而成了雇傭軍,他們自然不願意去死,這種不願去死的情緒使得想要贏得戰爭就需要高科技武器,而需要高科技武器就需要大量費用。
戰爭花費的越來越多,得到的收益反而越來越少,這就是美國的根本問題。並且一切根本說到底都是以透支美國的國力爲根本的。
這種問題就會造成一個根本結果,那就是戰爭只能對待弱國,一旦一個真正的強國出現的時候,美國就根本無力與其作戰。因爲資本本來就是透支而來的,說白了就是別人的錢,那麽一旦和大國交手,結果就是傾國大戰需要天量的財富,一旦有任何風吹躁動,資本就會逃離,而一旦資本從美國逃離,那麽留下的只有大量的空洞,這樣,他就沒有力量和對方進行戰爭了。
美國的堡壘法,恰恰最害怕一個真的敵人出現。所以美國總是去打小國立威,然後用自己的金融手段讓大國聽話。
但是,美國的堡壘法存在一個根本性的缺陷,那就是。
如果有一個國家不用堡壘法,美國怎麽辦?
這才是美國真正的危機。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29 pm

202.美國興衰(盤香法①)
美國的最大敵人就是不使用堡壘法的經濟制度,那就是中國的盤香法,從這裏開始講述什麽是盤香法。
盤香是一種特別可以直觀理解這個概念的東西,所以叫他盤香法。
什麽是盤香?
盤香是可燃香的一種,他是由螺旋狀的結構制成的,可以用較小的面積增加更多的可燃香,並且通過螺旋上升的制作手段,讓他只需要點燃一次就可以持續燃燒。
如果這還不夠直觀的話,那麽家庭最常見的盤香就是蚊香,蚊香大多都是做成盤香狀,但畢竟蚊香沒有盤香聽著美觀,叫盤香法。
所以,從最簡單的角度上說,盤香法存在三個特點:
第一點是盤香是一個螺旋狀的形狀,當他被支架或者懸吊起來的時候會自然的分出上下層次。
第二點是盤香是一種可以持續燃燒的可燃香或者焚香,隨著燃燒的持續,最終會由下至上的燃燒。
第三點就是關鍵了,盤香是用來燒的。
你可能覺得這有什麽了不起的?
其實只要你理解歐美的堡壘法,馬上就可以明白爲什麽說盤香法是堡壘法的克星了,因爲堡壘的堅固在于固化不變,而盤香的作用就是用來燒的,所以堡壘法要求中最關鍵的就是不變,而盤香法正好相反,那就是一直處于變化之中。
不變才是堡壘法,而變化就會讓堡壘內部的關系相互之間發生松動,導致整個堡壘的坍塌,而盤香法,就是追求變化。所以,堡壘法很怕盤香法。
但是,如果僅是這麽簡單的介紹的話,那麽肯定會讓人難以理解,這不需要著急,所需要解釋的是,中國爲什麽會變成盤香法?
因爲中國過去就是堡壘法。
而盤香法是堡壘法的進化型,這並不難理解,因爲中國曾經也是封建制度的社會,所以是堡壘法天經地義,那麽爲什麽中國的堡壘法會變成盤香法呢?
中國的根本商業競爭形勢發生了改變。
這就使得,原本是堡壘法的中國,逐漸進化到了盤香法,而想要理清這個觀念,就需要了解整個變化過程。
之所以把這個問題放在美國問題裏,是爲了更好的說明這種運作方式的結果。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30 pm

203.美國興衰(盤香法②)
想要弄明白盤香法的變化過程,就必須要明白一個根本的道理。
禮的作用。
這裏的禮並不是值得禮物的意思,指的是禮法的作用,爲什麽一個國家要講禮法,或者說講禮貌?爲什麽我們見到了老師要叫老師,不能隨便的叫老張,老王什麽的。
因爲禮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表達人的身份,所以,禮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他是族權思想的一種體現,不同的人要去使用不同的禮,你見了老師之所以叫老師,是因爲按照禮法,你就需要叫他老師,他的身份是老師,所以如果你見到了老師不叫,那便是失禮和無禮。
如果明白了這一點,再回頭看問題就簡單了很多,中國過去自然是堡壘法,而伴隨著堡壘法的就是他根本的社會制度。
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恰恰是禮法最爲昌盛的時段,在這個時段裏,爲什麽那些貴族需要去練習禮樂,目的就在于,封建制度需要一套完整的社會制度和禮法制度來表達人的身份,這就是禮樂的根本目的所在。
一個貴族,他可能需要學習多重複雜的禮儀,而當他學會這些禮儀的時候,他自然是一個貴族,並且,不同的禮儀花費是不同的,越是地位高的,他的禮法對他的要求就越高,這是爲了一個很簡單的目的,那就是表示他的身份。
那麽這與商業有什麽關系?
這恰恰是堡壘法和封建制度所最推崇的地方所在,王族有王族的使用商品,貴族有貴族的商品,士大夫有士大夫的商品,以此類推,直至沒有身份的野人和奴隸賤人。
不同的階級之間使用不同的商品,以此劃分出嚴格不可逾越的鴻溝,讓他們之間的身份難以相互轉變,這就是禮法的目的。
所以,堡壘法制度下的商業會跟隨這種模式進行,而當階級和身份被鎖住了以後,商品的方式就會變成堡壘法,因爲他們只需要去嚴格的按照禮法所規定的模式去制作便好,不同的階級之間的品味是無法相互轉化的。
那麽分出不同的堡壘來,商人只需要霸占這一領域的話,他不愁自己的銷路,越做越精,而當他越做越精的時候,他的對手便很難與他競爭。
簡單說,一個制作上等絲綢的商人,他不用關心別人的眼光是什麽,他只要用好絲綢,好織機,好裁縫,和好工人就好,他一切的追求就是以最好爲標准,當用最好的東西,制作出來的上乘産品出現後,所能購買他的人群的人也就只有貴族。
對于這個堡壘裏面的商人來說,他們所需要競爭的就只有同領域的對手,而他們會不斷的在手藝和原料上下功夫,理由就在于他們只要不斷的提高産品的品質,就會有銷路。堡壘越做就越堅固。
而制作棉麻的商人,他們所要面對的就是中下層階級,他們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價格上競爭,在手藝上下功夫。但不論他們做的東西再怎麽好,貴族也不會用,所以他們只能控制這個
所以,由于層層堡壘的分化,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商人們只能去著眼于如何使得自己這個堡壘變得更加的堅固,而並不能去輕易的占領別人的地盤,因爲堡壘林立,難以逾越。
這也就是堡壘法,之所以可以存在的根本。
但問題是,中國的禮樂崩壞了。
新的出制度出現了。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30 pm

204.美國興衰(盤香法③)
問題來了,新的制度出現了,封建制度被王朝制度所替代。
那麽堡壘法爲什麽逐漸被盤香法替換呢?
因爲堡壘法在多重力量的作用下崩塌了,所以堡壘法被盤香法替代了,這裏就先講其中的一個原因,然後逐個原因進行梳理:
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支撐身份的根本不再是禮法了,是行爲論,也就是你的地位的合法性並不是由你的控制力決定了,而是由行爲論決定了。對于行爲論後面要談更深刻,以後細談那部分的作用。
那麽有什麽改變呢?
過去的貴族,他只要會貴族的禮法,穿戴貴族的衣服,使用貴族的商品,那麽他就自然是貴族,只要他不斷的加強自己的控制力,那麽他的地位就會非常穩固。
可是新的制度決定了,控制力不但不能爲自己加分,相反很可能給自己帶來問題:
這就是仇富仇貴現象開始大規模出現的原因。
是否說,中國人對富貴著一種天然的仇恨,答案是相反的,那就是中國人對富貴有一種執著,那麽爲什麽想要成爲富貴卻又仇視富貴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支撐的核心出現了變化,擁有財富和權利不但不能成爲富貴人家的保護符,相反成爲了對富貴人士的約束,也就是說,作爲一個富貴人士,他必須去按照行爲論的要求作一個“好富貴人士”。
什麽叫“好”富貴人士?
當富貴了以後,所做的事情,必須一切與“好”相關,一旦做出了與“好”相悖的事情那麽馬上就成了“壞”富貴人士。
而觸犯了行爲論以後,他的地位馬上就松動了,地位一旦松動,仇富貴人士現象就自然生成。
也就是說,人們只尊重“好”富貴人士,而對“壞”富貴人士就有著一種天然的仇恨,這種仇恨的根源是從行爲論中出現的。
行爲論更像是一種契約關系,整個社會因爲行爲論達成了一種相對的契約。
所以,行爲論的厲害就在于,你的財富越多,行爲論對你的要求就越高,一旦做出與“好”富貴人士相悖的事情,那麽地位馬上不保。這時候不管是對手,還是其他人就會跳出來搶奪他的地位。
甚至原本構建起來的族權也會馬上瓦解,因爲當行爲論出現以後,所有人都受到行爲論的約束,而當富貴人士的地位不保以後,那麽他所構建起來的網絡便馬上崩塌。這就是行爲論的力量。
這就是富不過三代的根本。因爲後人一旦墮落,那麽他的地位馬上不保,他的地位不保,那麽不管他有多麽大的控制力,都會在很短時間內瓦解。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31 pm

205.美國興衰(盤香法④)
那麽爲什麽要談這個問題呢?
因爲行爲論的出現打破了禮法制度的根本要點,那就是禮法制度是貴族生出來就是貴族,貧人賤人生出來就是貧人賤人。但隨著陳勝吳廣那句:“王侯將相甯有種乎!”的吼聲以後。
禮法開始崩潰。
爲什麽禮法開始崩潰了?
道理很簡單,因爲不同的階級在禮法的作用下,使他們的品味是不同的,品味不同讓他們制造了不可以相互轉換的鴻溝,這才是禮法制度的根本。但是王朝制度和行爲論開始出現了以後,就發生了一個根本的改變,官權開始替代了族權。
品味發生了變化。
堡壘法之所以穩固,那就是因爲貴族就是要穿絲綢,普通人就是穿棉麻,但官權一出現以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官權的力量越來越大,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成爲王朝的管理者,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大量的普通人開始成爲官僚體系中的一員。甚至登閣入殿。
他們的身份不同,很有可能民族也不同,甚至就是外國人,所以當禮法制度不再是地位的衡量的時候,不同的人就開始追求不同的品味,道理並不複雜,因爲很有可能一個人穿習慣了棉麻衣服,他就是不喜歡絲綢,你能怎麽辦呢?
由于人員的構成出現了一種多極化的趨勢,那麽品味就也一定會出現一種多元化的趨勢,這就使得商品市場必然發生混亂。
舉例說,如果一個宰相他就穿棉麻的衣服,那麽對于他來說,棉麻的衣服才是好的,絲綢對他壓根沒有吸引力,而因爲他的這種習慣導致棉麻衣服開始流行,那麽這就等于直接宣判了絲綢商人的末日。
再比如一個在西域待了多年的地方官,喜歡上了西域的生活用具,比如胡床,胡凳等各種用品,如果王朝讓他返回首都,那麽他自然很有可能把西域的商品帶回去,而這很有可能使得一股西域生活用品風潮的開始。
所以,變化開始替代了固化。
因爲品味不能被控制了,所以,品味就可能在任何時間內,以任何方式突然改變,這就造成了堡壘法的崩潰。
不管你絲綢做的再好,人家不要了,你賣給誰呢?
你的成本和你一切的追求,就只有有錢人能買得起,但問題是有錢人不買了喜歡上別的了,你賣誰呢?
流行和時尚開始變得不穩定起來,這種不穩定就是盤香法的開始。205.美國興衰(盤香法④)
那麽爲什麽要談這個問題呢?
因爲行爲論的出現打破了禮法制度的根本要點,那就是禮法制度是貴族生出來就是貴族,貧人賤人生出來就是貧人賤人。但隨著陳勝吳廣那句:“王侯將相甯有種乎!”的吼聲以後。
禮法開始崩潰。
爲什麽禮法開始崩潰了?
道理很簡單,因爲不同的階級在禮法的作用下,使他們的品味是不同的,品味不同讓他們制造了不可以相互轉換的鴻溝,這才是禮法制度的根本。但是王朝制度和行爲論開始出現了以後,就發生了一個根本的改變,官權開始替代了族權。
品味發生了變化。
堡壘法之所以穩固,那就是因爲貴族就是要穿絲綢,普通人就是穿棉麻,但官權一出現以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官權的力量越來越大,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成爲王朝的管理者,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大量的普通人開始成爲官僚體系中的一員。甚至登閣入殿。
他們的身份不同,很有可能民族也不同,甚至就是外國人,所以當禮法制度不再是地位的衡量的時候,不同的人就開始追求不同的品味,道理並不複雜,因爲很有可能一個人穿習慣了棉麻衣服,他就是不喜歡絲綢,你能怎麽辦呢?
由于人員的構成出現了一種多極化的趨勢,那麽品味就也一定會出現一種多元化的趨勢,這就使得商品市場必然發生混亂。
舉例說,如果一個宰相他就穿棉麻的衣服,那麽對于他來說,棉麻的衣服才是好的,絲綢對他壓根沒有吸引力,而因爲他的這種習慣導致棉麻衣服開始流行,那麽這就等于直接宣判了絲綢商人的末日。
再比如一個在西域待了多年的地方官,喜歡上了西域的生活用具,比如胡床,胡凳等各種用品,如果王朝讓他返回首都,那麽他自然很有可能把西域的商品帶回去,而這很有可能使得一股西域生活用品風潮的開始。
所以,變化開始替代了固化。
因爲品味不能被控制了,所以,品味就可能在任何時間內,以任何方式突然改變,這就造成了堡壘法的崩潰。
不管你絲綢做的再好,人家不要了,你賣給誰呢?
你的成本和你一切的追求,就只有有錢人能買得起,但問題是有錢人不買了喜歡上別的了,你賣誰呢?
流行和時尚開始變得不穩定起來,這種不穩定就是盤香法的開始。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 頁 10 Empty 回復: 真的很博通 - 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冷戰

發表 由 lung 周五 10月 07, 2016 5:31 pm

206.美國興衰(盤香法⑤)
盤香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堡壘法也不是一天就被替代的,但是這個趨勢開始變得不可逆轉,不可逆轉的根本理由在于,流行和時尚變得極不穩定起來。
這種不穩定使得中國的經濟和商業制度出現了動蕩。
盤香法可以分爲三層,上層,中層,底層。
但這三層並不是值得人的身份,而是指的同一件商品的不同層級,還是用炸豆腐舉例子:
作爲上層來說,他們還是追求的是好原料,好的制作工藝,他們的成品是最好的。這無可厚非,對于中國的商人來說,他們自然能做出最好的炸豆腐。但價格最貴,成本最高。
作爲中層來說,他們追求的是中等的原料,中等的制作工藝,他們的成品不好不壞,他們的價格中等,成本中等。
作爲下層來說,他們追求的是便宜的原料,一般的制作工藝,他們的成品雖然不怎麽樣,但是他們的價格是便宜的,成本是低廉的。
表面上看來堡壘法和盤香法是相同的,因爲堡壘法也分這三層,這是他們相同的一面,但是不同的是他們的競爭環境是不同的。
對于堡壘法來說,爲什麽上中下三層是固定的呢?
因爲堡壘法不願意改變,所以他們利用一套固定的禮法讓流行和時尚固定下來,當階級本身固化了以後,不同的人就去買不同的商品。
也就是說,堡壘法追求的就是一個固化。
但是,盤香法不是這樣的,因爲是王朝制度,所以階級本身是在不斷相互流動的,窮人通過學習可以變成宰相,不同的民族都可以加入其中,這是系統化的一個必然和容他性的一個必然。
那麽結果就變得極不穩定。
而當不穩定了以後,商品本身的價值並沒有出現改變,也就是說,用最好的料和最好的手藝制作出來的産品,還是好東西,這一點是沒有改變的。
並不是說,商品的價值出現了改變,而是商品的時尚和流行改變了。
也就是之所以好東西是好東西,因爲他的成本就在那了,用最好的材料自然是可以制作好東西,但問題就在于,當不流行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一旦無法銷售出去就會毫無意義。
所以,這對上中下三層發起了一種根本性的衝擊,而這種衝擊才是盤香法的根本,也是爲什麽中國的商業模式會變成盤香法的原因。
lung
lung
Admin

文章數 : 26080
注冊日期 : 2009-07-12

回頂端 向下

10頁(共15頁) 上一頁  1 ... 6 ... 9, 10, 11 ... 15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